先之、劳之、无倦。
名不正则言不顺。
实现理想政治的三部曲。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无欲速、无见小利。
教化就是力量。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词汇——
先之:先行一步。
劳之:开始去做,动手去做。
无倦:在位不要疲倦懈怠。
成长与感悟——
先之,劳之,无倦为做事三部曲。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词汇——
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成长与感悟——
先有司:设立机构,为政者先做好,十分重要。
赦小过:宽容他人。
举贤才:任人唯贤。
任贤,需要知贤。知贤,需要知人。知人,需要知己。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成长与感悟——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事成则礼乐兴,礼乐兴则刑罚中,刑罚中则百姓手足有所措。
礼乐不兴,即天下无道。如此,则价值观混乱,是非观扭曲。
中,正也。刑罚不中,则无公平与公正。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词汇——
圃:种菜的地方。
襁负其子:用宽布带背着自己的孩子。
成长与感悟——
君子之道贵在上行下效。
上好礼,****敬;上好义,****服;上好信,则民用情。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成长与感悟——
诗教,为的是“政能够达于四方”。
对于纸上谈兵者,孔子不欣赏。
关于诗、书、礼、乐等经典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经典本身,应注重精神实质的把握,注重对于行动的指导意义。
链接——
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孔子家语·弟子行》)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成长与感悟——
正,本身就是影响力。
本篇第三章谈正名,本章谈正身。正名与正身就如同知与行,不可分。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成长与感悟——
影响力的产生不仅在于上下纵向关系,还在于横向关系,如兄弟、朋友等。
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词汇——
善居室:善于居家理财。
苟:差不多。
合:足。
成长与感悟——
面对财产的从无到有,卫公子荆的心态是始终如一,认为足够、完备又完美。
老子曰“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是知足,知足才会知止,知足才会常乐。
人物——
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词汇——
适:往,去。
仆:驾车。
庶:人口众多。
富:生活富裕。
教:教化。
成长与感悟——
庶、富、教是实现理想政治的三部曲。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词汇——
期月:一周年。
成长与感悟——
理想政治三部曲不仅是理念,更需要行动。
有行动,才可有成。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词汇——
为邦:治理国家。
胜残去杀: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
成长与感悟——
朴实的民风,纯正的民心,是善政的考量标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成长与感悟——
移风易俗需要时间。
王者仁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成长与感悟——
以重言为真。凡是重复出现的,多次强调的是真知,是重点。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词汇——
晏:晚。
政:公事。
事:私事。
成长与感悟——
正实必先正名。
链接——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政出一门,方有政令畅通。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成长与感悟——
一言兴邦,贵在将心比心。臣知为君之难,君知为臣不易。
一言丧邦,在君之不善之言亦不违,则忠言不近耳,君骄臣谄而丧邦。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词汇——
说:通“悦”。
成长与感悟——
近悦远来,王者气象。
人物——
叶公: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名沈诸梁,字子高,因封地在叶(今河南叶县),故称叶公。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词汇——
莒父:地名,鲁国的一个城邑。
无:通“毋”。
成长与感悟——
实现近悦远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需要足够的耐心。
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词汇——
直躬者:直身而行者,正直的人。
攘:窃取。
成长与感悟——
天理内之人情,是真人情;人情内之天理,是真天理。
直躬证父,系人情外之天理。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成长与感悟——
恭、敬、忠是实现仁的门径,家国天下心同此理。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词汇——
弟:通“悌”。
硁硁:小石坚硬的样子,形容能坚正自守,但不能通达权变。
斗筲之人:比喻为器量狭小的人。斗,容量单位,一斗十升;筲,古代的饭筐。
成长与感悟——
士人有廉耻,天下有风俗。
不失耻心,心为真心,人为真人,学为真学。
链接——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词汇——
狂:志极高而行不掩。意思是狂者有很强的进取心,但实际能力不行。
狷:知未及而守有余。就是没有那么高的志向,洁身自好,不跟周围人同流合污。
成长与感悟——
中道的本质,是在进退之间游刃有余,在狂、狷之间把握平衡。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词汇——
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如果不坚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会遭受羞辱。
成长与感悟——
无论是鬼神,还是死生,不离天理正道,人之常情。
有恒,是天理正道,人之常情。
求神不如求己,自助者天助。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词汇——
同:苟同,附和。
成长与感悟——
君子心和,然所见各异,曰不同。
小人嗜好同,然各争利,曰不和。
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而求同。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成长与感悟——
善人善己,恶人恶己,是与善人同路,与恶人异道,是真善。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词汇——
易事:容易相处共事。
难说:难以取悦。说,通“悦”。
成长与感悟——
君子行事用人,因材而用,并不求全责备。难悦,源于君子以天理人心为准绳,不会随声附和,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
小人易悦,合其利益则悦。难事,源于小人对人求全责备。本应是自己奉行的法则,会变成对他人的苛求。
链接——
〖君子先〗人则启道之,后人则奉相之,是以曰君子难得而易事也,亓(其)使人,器之;小人先人则□(绊)敔(禁)之,〖后人〗则□(陷)毁之,是以曰小人易得而难事也,亓(其)使人,必求备焉。”(上海博物馆藏竹书《从政》篇)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词汇——
泰:平心静气,泰然自在。
骄:独断跋扈。
成长与感悟——
君子和小人总在跷跷板的两端。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词汇——
刚:刚强正直。
毅:果决有毅力。
木:诚实本分。
讷:不善言辞。
成长与感悟——
刚毅者不屈于物欲,木讷者不至于外驰,故近仁。
链接——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词汇——
偲偲:相互切磋,相互监督。
怡怡:和顺,安适自得的样子。
成长与感悟——
朋友以义,切切偲偲然。
兄弟尚情,怡怡然。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词汇——
即戎:参加作战。即,就、从事。戎,兵。
成长与感悟——
教化就是力量。
链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兵法》)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成长与感悟——
不战,不等于不教民战。
务本,不等于舍末。
不主张战争,但要考虑如何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