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自己创业之前在另外一家大企业里工作,因为工作业绩突出,上级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辆好车,而牛根生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把这些车都分给自己的部下,让部下和他一样也都坐上了车。虽然牛根生年薪很高,但是他知道许多工作都是靠基层的职工来完成的,所以把自己的好多钱都分给了困难的职工,有员工病了,他也带头捐款,受到了职工的尊重和敬仰。与他对别人慷慨大方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牛根生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又是何等的吝啬:只给自己的妻女3000元每月的生活费,还要妻子每月给自己报账。出席任何场合都带着那条价值18元的蒙牛企业领带。
牛根生的人品、风范使部下感到,他办企业不是为了个人当官享乐,好多人跟着他干都觉得自己是跟对人了。厚德兴业,因为德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是赢得人心的最佳利器,得人心者得商机。牛根生的交际之道以及道德人品为他的创业打开了通天大道。追随牛根生的老部下都深信不疑:只要牛根生能够走向成功,牛根生绝对不会亏待跟随他打天下的部下。所以,曾经的老部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奔到了一无市场、二无厂房、三无奶源的牛根生的麾下。牛根生的厚德,赢得了人心,获得了高昂的人气。
牛根生信奉多赢的交际之道,他以德修身,律己待人,厚德载业,宁愿增加生产成本,也要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宁愿散尽股份搞激励创新,也要让蒙牛可持续发展。在老牛自导自演的人生大戏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思路、大手笔、大智慧、高境界的人生,虽然其间也曾受到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影响,但他能立即改变,以质量求生存,从而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如果按照蒙牛的实力,牛根生当然可以列为中国的富人,但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信奉“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交际理念,正是这种处世风格,让牛根生达到了别人不能达到的成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营理念,牛根生让蒙牛在中国奶业界越做越大,越走越强。
以德服人,人才能尽服,这是做大事者最根本的素质,有了它,我们才能得到他人的精诚合作,获得他人全心全意的拥护。
观史悟道
古人所谓的“君子”,其实不是有大学问的人,不是有权势的人,也不是亿万富翁,关键是他的存心。存心决定了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存心好的是好人,存心坏的是坏人。君子的存心是什么?就是仁,仁者爱人,仁者有一个善良博爱的心灵,所以能受到大家的拥戴。
唐高祖从谏如流兴大唐
唐高祖李渊是唐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年轻时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被隋炀帝任命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隋末农民大起义后,他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遂起兵太原,于争战中定鼎关中,创建大唐王朝,又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雄主。
苏世长原是隋炀帝的大臣,很受隋炀帝的赏识,隋亡后在王世充手下效力,王世充败后才归顺唐高祖。归顺之后,唐高祖责怪苏世长,说他归顺唐朝太晚。苏世长不服,叩首说:“自古以来帝王受命继承帝位,被喻为逐鹿,一人得手,万夫敛手。哪有获鹿之后,忿恨与他一起打猎逐鹿的同伙,而怪罪他们同来争肉的道理呢?”
唐高祖很看中苏世长的才能,便任他为谏议大夫。有一次,苏世长等人随从唐高祖去打猎,收获很大,所获猎物挂满了帐篷的四周。唐高祖兴致极高,环顾大臣们问道:“今天打猎收获丰盛,你们高兴吗?”
没等其他大臣们说话,苏世长抢先说:“陛下打猎助兴,却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获猎再多,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一番话给猎兴正浓的唐高祖浇了一桶冷水,李渊变了脸正要发作,却突然莞尔一笑,说道:“你又狂态大发了?”
苏世长反驳道:“如果我是为自己考虑就是狂,我是为陛下和国家大计考虑就不是狂,而是忠!”唐高祖知道苏世长的性格,也没有再责怪他。
打猎回来后不久,苏世长陪唐高祖在披香殿酒宴,酒酣之时,苏世长假装醉眼朦胧地说:“我这是在隋炀帝的宫殿里吗?要不然,怎么会如此富丽堂皇呢?”
唐高祖一听,马上就明白苏世长的意思了,便说:“你表面上好像很直爽,其实心里鬼诈得很,你心里明白这是我修建的宫殿,何必借醉酒佯称是隋炀帝的宫殿来指责我呢?”
苏世长的心思被唐高祖一语道破,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不赞成你修造如此华丽的宫殿,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刚创立基业的帝王应有的作为。当初陛下还未创立唐朝基业的时候,我见过陛下住的房子,仅仅只能遮挡风雨,而陛下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正因为隋朝的腐败、奢侈、荒淫,人民终于不堪忍受,最终导致隋朝灭亡。而陛下现在和隋炀帝一样修造豪华的宫殿,这不是步他的后尘吗?”
唐高祖认为苏世长说得很在理,同意了他的看法。从此,唐高祖很看重苏世长,苏世长也向唐高祖提出了许多良好的治国之道,多数被采用。
善于倾听,才能日有进益
唐朝之所以在李渊的时代便迅速稳定下来,关键就在于李渊善于纳谏,他在总结隋朝用人方面的经验教训时曾说:“隋末无道,上下互相蒙蔽,皇上骄横,臣下谄媚奸佞之徒不断,皇上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臣子不为国尽忠,最终使国家危难,自己也死在佞臣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邦定国,平定乱世要用武将,守成治国要靠文臣,使他们各尽其才,国家才能安枕无忧。”
唐高祖创业期间,留心听取别人的看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如他每次议事都留取时间让大臣们各抒己见,也正是这样,他知道了臣子们内心的需要,也赢取了他们的心!
英国学者约翰·阿尔代说:对于真正的交流大师来说,倾听和讲话是相互关联的,就像一块布的经线和纬线一样。当他倾听的时候,他是站在他同伴的心灵的入口;而当他讲话时,他则邀请他的听众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其中有一件事让他终身难忘。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就要快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
当天晚上,按照顾客留下的地址,乔·吉拉德找上门去求教。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说:“你的失败是由于你没有自始至终听我讲话。就在我准备签约前,我提到我的独生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他的运动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过头去用手机和别人讲电话,我一恼就改变主意了!”
此一番话重重提醒了乔·吉拉德,使他领悟到“听”的重要性,让他认识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终倾听对方讲话的内容,认同顾客的心理感受,难免会失去自己的顾客。以后再面对顾客时,他就非常注意倾听他们的话,无论是否和他的交易有关,都给以充分的尊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终于使他成为一名推销方面的大师级高手。
由此可以看出,善于倾听不但更易于把事情做成,也能拉近你与他人的关系,这在交际和销售等方面也是很有用的。但要做到这点,倾听时就需要有尊重别人的修养和虚怀若谷的心态。善于倾听不需要你说得多好,只要用耳朵,用心去听,就已足够。
有句谚语说:“倾听是最高的恭维。”渴望被倾听是人的一种本性,在被认真倾听时,被倾听的人会感到尊重的满足。朱元璋在听幕僚臣子纳谏时,总先说明,不管说得怎样,有无道理,一律无罪。而且每次都在他们说完后再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刻意打断!也许你不会很好地提供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你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只是静静地听着。被倾听的人只是需要一个窗口,一个人性的充满感情的窗口供他去抒发心中的郁闷。
很多组织的领导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员工找你评理,你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当他倾诉完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甚至不需你作出什么决定,这位员工便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观史悟道
在做事方面,听则明,不听则昏,多听别人的意见,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把事情处理得更好的方法;而在处世与交际中,善于倾听可以让别人感觉你很谦虚,同时你也会了解更多的事情。造物主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这话很有道理。善于倾听,才能日有进益,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处世为人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唐太宗敬畏人民大唐始兴
作为皇帝,唐太宗能做到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善于纳谏,这很值得现代的人们学习。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因其年号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大臣们的关系非常好,因为他能放低姿态与群臣交流,听取他们有用的建议。比如被后人誉为“诤臣”的魏征,就常常提对国家有用决策和看法,并且他连唐太宗的个人生活和家事都要管,唐太宗有时虽然很生气,但一直视他为良师益友。
魏征总是将国家和社稷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不顾自己个人的前途。在他政治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以忠贞和无畏的精神,为唐太宗的正确治理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有一次,有人传言魏征偏袒自己的亲戚,唐太宗就派御史温彦博去调查,结果证明传言不实。
但温彦博奏报时却不就事论事,而是说:“魏征身为朝臣,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虽然在情理上他并没有徇私,但他不避嫌疑而招来非议,应该受责备。”唐太宗觉得温彦博说得有理,就命他去责备魏征,让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想到过了几天,魏征入朝奏道:“臣听说,君臣和谐默契,二者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哪有弃公道于不顾,只追求个人的行为影响?如果君臣上下都这样行事,那么国家的兴亡就不可预知了。”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有些吃惊,便说自己已经悔悟了。没想到魏征又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
唐太宗又惊异地问良臣与忠臣有什么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这是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而君主却为暴君,家国沦丧,空有忠名者,这是忠臣。”
有一次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暗君?”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过去的尧、舜时代,之所以达到大同社会,其做法之一就是开四方之门,以等待天下来访的贤俊。而秦二世偏信赵高、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则使国家大乱而亡。”
唐太宗沉吟片刻,觉得很有道理,就拿起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八个字,端详良久,深有所悟地感叹道:“说得好啊。”
有一次,唐太宗和侍臣们聚在一起谈话,唐太宗说:“我读过隋炀帝的文章,文采好,知识也渊博。看得出他也认为尧、舜是好君主,桀、纣是坏君主。可他做起事情来怎么就跟他的观点完全相反呢?”
魏征回答说:“君王再聪明伟大,也还是应该谦虚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批评,只有这样,智慧的人才愿为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才愿为他献身出力。隋炀帝自恃才华过人,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所以他虽然口颂尧、舜,干的是桀、纣的勾当,所以他一步步地走向灭亡却不自知。”
唐太宗认为魏征说的关于隋灭亡的话十分精辟,他对大家说:“沉痛的教训并不遥远,我们应该把隋炀帝当作反面教材,经常要反思他们的教训。”
无论在什么时代,帝王们没有一个愿意国灭身亡的,隋炀帝也一样。而亡国之君之所以败亡的原因就在于其行为和愿望相背离。国家的根本在于民,民富则天下安,民顺则天下兴。身为君王,不以天下之忧而忧,不以天下之乐而乐,而是任其心性,烦扰百姓,还有不败亡的道理吗?
唐太宗治理天下,魏征则专于匡正唐太宗,使得他能不骄不躁,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他还对唐太宗说:“君主掌握国家的重权,如果不想到居安思危,以节俭戒除贪婪,不能使德行聚累崇厚,不能用情理战胜欲望,也就如同砍伐树根而想使它茂盛,阻碍河流而想使它长远一样。”
唐太宗自己也说:“民众如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应该谨慎的。腐朽的绳索套着奔驰的车辆,这种危险是不可以忽视的啊!”
唐太宗执政时期,不少人请求唐太宗到泰山搞封禅大典。有一次唐太宗架不住群臣屡次三番的请求和动员,便心动了。正当他下令筹备封禅大典时,魏征又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两人还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舌战。最后唐太宗有些愤怒了,说:“你为什么不同意封禅?”
魏征则以激动而诚挚的声音说:“陛下准备东去泰山封禅典礼,规模浩大,声势动天,千乘万骑,浩浩荡荡,一路上吃喝住行的供应招待,该要多大的花费、多大的开销!而当今的河南、山东广大地区,荒山野泽,人烟稀落,一片萧条。如果一旦遇上水旱大灾和政局动荡,我们将拿什么去抵挡和防御?那时,保不准有人振臂一呼,天下人民又会揭竿而起,到这个地步时,陛下再后悔就来不及了。这些看法不只是臣之私见,也是天下人民的心声,是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的真谛啊!”
唐太宗听后怒火渐渐消了,因为此时适逢河南、河北许多地方发生水灾,他认为自己的确不能刚有点成绩就骄傲起来,于是就取消了封禅的计划,并且终其一生都没有去。
魏征和唐太宗一臣一君,为后世人留下了很多振聋发聩而又深富哲理的话。
谨慎做事易成,骄躁做事必败
我们应该记住:谦虚谨慎者易成功,骄躁武断者常失败!因为我们做事情时需要和谐,但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就有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一些无谓的争斗之中,这样事情就不能达到和谐了,并且还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三思而行。人们所谓的“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明白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若不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过往的成绩便如烟逝去,不但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使自己停滞不前,失去许多大好机会,落后了便追悔莫及,所以我们应将谦虚谨慎态度当成一种习惯,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正的强者大都是谨小慎微,含而不露的。
观史悟道
谦虚谨慎不是胆怯,而是处世做人的优良态度,也是事业成功的奥妙所在。有的人生性谨慎,似乎先天就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这是一种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尚未起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这种人的理智能够达到成熟,他们的判断力能够因时就势,左右逢源。其实做事和创业时尤其需要如此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成功的机率才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