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正午十分,气温很高,朱逢春感觉到自己的嗓子都快干的冒烟了,一边吧唧着嘴巴一边说道:“我口渴了,你们看看安排个人去弄点水喝。”
“主公,我去找水,主公稍等片刻。”杨应能听到朱逢春说自己口渴了忙满口应了下来,转身想要去找水,可是他转过身来才想起来,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出来的时候走的匆忙,又没有带水,秦淮河那里倒是有水,但是此处离秦淮河已经不近,万一再碰上燕军那怎么可好,此时去哪里去弄水给朱逢春喝啊,杨应能焦急的到处张望着。就在程济为了找水而犯愁的时候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铜铃的声音。
随着铃声越来越近,程济看到一个老人家赶着头牛车,牛车旁还有一头小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小伙,缓缓向大柳树这里走来。杨应能心想,要不问问老人家,说不准他有水,想到此处忙向牛车走去。
走到牛车之前,杨应能拦住了他们的路道:“老人家,我等是过往的客商,这不是走到此处口渴难耐,还望老人家借点水喝。”
老人家停下了牛车,与年轻男子对视了一下说道:“客官客气了,老汉倒是带了些水,可借与你。”
“那就麻烦老人家了。”听到老汉愿意借水给自己,杨应能心里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可是这时杨应能忽然想到自己借水但是没有盛水的器具啊,顿时一脸尴尬的看着老头说:“我出来时没有带盛水的器具,还望老人家借我器具。”
老汉指了指前边的大槐树笑着说:“客官,这这太阳底下太热了,要不我等去前边大柳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喝水,你看怎么样?”
杨应能十分高兴的领着他们来到了大柳树下,大柳树下的朱逢春看到杨应能带回来几个陌生人,顿时警觉了起来,担心这几个认出自己,但是看着老头这一伙人面色和善,不像是歹人也就放宽心来。
老人家下车之后,与年轻男子从牛车的帐篷之中扶下一位老太太后,取下了牛车里的一个羊皮囊,与朱逢春等人坐在了大柳树下。
老人家将羊皮囊交给了杨应能,杨应能忙又把羊皮囊给了朱允炆,朱逢春打开囊喝了起来。
老人家看了看朱逢春道:“客官与大师是一路的?”
“正是正是。”杨应能看到老人家问起来朱逢春忙赶紧回答者。
老人家观察了朱逢春还有郑洽一伙人后说道:“想必也是逃难的吧!”
朱逢春听到老头把自己当成逃难的了,也就借坡下驴的说道:“我等也是逃避灾难来到这里的。”
杨应能看了看老人家道:“大爷,你们是不是也是去避难的啊。”
老人家长叹一声道:“可不是吗,我本应天府的一个生意人家,可是如今皇宫失火,燕王进城,燕王进城之后打开杀戒,军士更是烧杀抢掠,惨不忍睹,我等为了活命只好打算远走他乡,去投我一远房亲戚。”
朱逢春听说朱棣进城之后胡作非为感到非常的疑惑,过去他曾听说朱棣治军很严明,从来不会做出烧杀敲掠的事情来,忙好奇的问道:“小僧听闻燕王军纪严明,怎么会有烧杀抢掠呢?”
老人家直摇头,他旁边的年轻男子哼了一声:“客官想必不知把,听说那燕王进城之后,杀了众多朝中大臣,就连黄子澄与齐泰大人也惨遭毒手,其他拥护建文帝的大臣就更不用说了,燕王的军队进城之后,更是烧杀抢掠。”
朱逢春听到黄子澄与齐泰被杀的消息大惊失色:“这位年轻人,你说黄子澄与齐泰都已经被害了?”
年轻男子笑了笑说:“起止是被害,他二人株连十族,惨不可言。”
“啊”朱逢春大叫一声,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摔倒于地,郑洽见朱允炆倒地忙跑过来,扶起了朱逢春呼道:“主公,你怎么了。”
老妇人歪着头看着朱逢春说:“我看这是大师中了暑了吧。老头子,你快过去看看。”
老汗应了后,走到朱逢春面前,用一只手扶着朱允炆的脑袋,另一只手摸了摸朱逢春的额头,然后用试探了一下他的气息后,伸出了自己的食指,就要往朱允炆的脑袋上戳。
郑洽看到老人家要戳朱逢春,拔出刀对着老人家大叫起来:“大胆贼人,休要伤人。”
郑洽说罢要砍去,就在此时,叶希贤连忙跑过来一把抓住了郑洽拿着刀的那只手喊道:“赶快住手,你干什么?”
郑洽望朱逢春后道:“此老贼用手指要戳死主公不成?”
“你误伤了好人。”叶希贤看到郑洽横眉怒目的样子焦急不已。
老汉望着两人,再看看眼下的朱逢春说:“二位,我正要救大师,你怎能说我害人?”
杨应能忙拱手道:“老人家不要见怪,我这兄弟脾气暴躁,但是为人正直,还望老人家休要与这浑人计较。”
“父亲,我看好人无好报,你休要管这些杂事,我们上路吧。”年轻男子鄙视的瞟了郑洽一眼说道。
杨应能闻言急拉着老人家的手解释起来:“各位休要见怪,此时兵荒马乱,我等逃命在此自是小心谨慎,还望各位不要见怪。”说罢转身对郑洽道:“还不收起佩刀,与众位赔礼。”
郑洽见自己行为过于急躁,也知是犯了错误,忙收起刀来,走到老人家面前抱拳对老人家施礼:“方才小生失礼了,还望老人家休怪。”
老人家看了看朱逢春,又看了看郑洽说:“我看你们几位也不是一般人物,仍可护一僧人,看来你们也是信佛之人,老朽也信奉佛法,也罢。”
老人家再次使出食指,对准朱逢春的人中穴戳了下去,不一会朱逢春醒了过来,也许老人家用力太猛,朱逢春醒来之后疼的流出了眼泪。
老人家看朱逢春哭的伤心,疑惑不已:“大师为何听到齐泰黄子澄两位大人遇难而痛哭不已?”
杨应能忙跑过来解释说:“大师一想慈悲为怀,过去也曾与齐黄两位大人相交,故听闻两位大人遇难故而伤怀。”
听着杨应能的解释,朱逢春心想刚才自己是听到两个大臣被杀,联想到自己要是留在宫里的下场,所以一害怕晕了过去,这时候哭是因为老头用力太猛。
老人家点点头道:“既然是两位大人的朋友,老朽奉劝一句,你等还是赶紧离去吧,株连十族,此罪亲戚朋友都无法脱离干洗。”
老人家说罢转身上车而去,朱逢春看到老人家远去的背影,感觉似乎危险正在不断的靠近自己,他不敢再浪费时间,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招呼大家赶紧的上路,前往聚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