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水系工程实施争相亮点。水库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吴湾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这三大水系工程,在海原县落地生根,拔地而起。水库工程的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6座(大滩口、阴洼沟、盖牌、陶堡、园河、茨儿沟),完成投资2340万元,其余4座正在建设中,计划年内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南部安全饮水工程已铺设主支管道65公里,安装自来水500户,通水400户。八斗安全饮水工程铺设主支管道70公里,入户554户,已通水353户。开工建设吴湾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截至目前安全饮水工程共完成投资3724万元,已解决3.2万人的饮水困难,年内保证完成解决5.3万人的饮水安全任务。
供水工程极大地解决设施农业增收。在海城、西安、树台、关桥等十个乡镇,新建成的2座蓄水池,148个拱棚供水点,2处配套小高抽,230个安装给水栓,6座建管理房,23座闸阀井,450个各类给水管件安装,有效保障了31处设施农业基地1400亩小拱棚、104栋日光温室和100亩菌草基地的灌溉用水。
在县内生态移民安置项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南坪还剩余泵房建设和机泵安装,300米输水管道未完成外,其余的北坪、马路坡、大园子、小中嘴和高岭塘5个供水区也已完工,能够正常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有力保证李旺项目区1060亩设施农业和9540亩特色产业的补充灌溉。移民安置点安全饮水工程分红古项目区和李旺项目区,红古项目区从兴隆泵站低口取水,通过6万方蓄水池调蓄后供水,李旺项目区暂时从各个供水区支管道取水,2个项目区6个安置点埋设主管道6条7公里,支管道23条15公里,巷道管道50公里,共安装自来水820户,新建水窖820眼,完成投资365万元,有效解决生态移民的饮水困难。
心齐撼高山农民健康笑开颜
海原县医疗卫生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市)卫生厅(局)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遵循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围绕“改革激活、项目带动和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以“就近提供卫生服务,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地解决问题,实现全县卫生工作整体上台阶”为工作理念,创新监管措施,加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从而实现了“从村卫生室到乡镇卫生院再到县级医院”发展的三大跨越,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使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锦”上有“花”。
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着眼与解决群众“看小病”的问题。围绕村卫生室“缺房子、缺设备和缺技术”的“三大瓶颈”,千方百计争项目、争支持,为全县的163个行政村新改建村卫生室176所,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小十件”医疗设备,并采取“政府掏钱支持培训一批、民间组织帮助培训一批和争取项目培训一批”的立体式措施,免费对村医进行多轮集中培训。并开展了“十星级”村卫生室创建达标活动。有效提高了村医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村医业务技能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筑牢了群众防病、治病的第一道关口。基本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小病不出村”的良好局面。
立足于“常见病不出乡”,筑牢乡镇卫生院在群众防病治病中的第二道防线。坚持“增加投入、添置设备、补充人员”三措并举的工作思路,义无反顾地打造乡镇卫生院在群众防病治病中的骨干作用。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对全县20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了改扩建,增加业务用房面积13000多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为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1680台(件),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乡镇卫生院补充150名人员。同时在李旺、贾塘、曹洼、红羊、李俊、树台等乡镇成立了“120”急救分站,初步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使乡镇卫生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乡镇卫生院能得到治疗,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极大地缓解了县级医院的看病压力,实现了全县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配置。
本着“大病不出县”的坚定信心,全力做大做强县级医院在群众看病就医中的“龙头”地位。在乡、村两级卫生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县医院重点发展以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建设,中医医院重点发展中医特色理疗科室和保健所重点发展妇、儿科室”的工作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县医院住院部大楼,投入66万元对县妇幼保健所的业务用房进行了改扩建、维修,投入200多万元的中医医院门诊楼正在建设之中。并为县级医疗医院配备12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争取财政支持为县级医院招聘人员100名。从而使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设备、人员得到了充实,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的新区综合医院已开工建设,县医院成功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列腺摘除手术、肾结石摘除手术等,县中医医院的中医糖尿病诊室、中医肝病诊室、门诊推拿针灸等特色疗法,以优质服务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支持。
通过层面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海原县医疗卫生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服务格局。据统计,2008年度,全县88%的住院病人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7年至2009年先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卫生工作先进县”和“合作医疗管理先进县”称号。
(文章来源于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冯巧白会丽)
海原新区建设成就海原速度
5月28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海原县四大机关入住新区办公。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座漂亮又新潮的城市正在荒原上崛起。
一年来,海原新区征地2.3万亩,拆迁农房1351户,迁坟4600座;完成67.8公里道路、62公里排水、81公里供水管网建设;招商引资16家;栽植树木130万株、绿化面积1.58万亩;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行政中心大楼竣工,四大机关按期入驻办公,其他单位办公楼、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宾馆等公益设施正在施工中,将陆续完工投入使用。
海原县县长马新民感慨地说:“这样重的建设任务,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三四年才能完成,而海原新区的建设者们用了一年多就完成了,创造了城市建设的奇迹,成就了海原速度!”
海原新区建设是海原县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治区领导、市上领导经常视察调研、解决问题,给新区建设者们吃了定心丸,鼓了士气,添了加快发展的动力。
当初,新区连一张地形图都没有,为了尽快绘制建设蓝图,海原县测绘工作者们冒着严寒,每天在厚厚雪地上扛着重重的设备,徒步行走二三十公里放线绘图。
海原新区建设每动一锹土,每开一个工,都离不开城建工作者。王文军、胡海军等人曾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回家。马晓宁背部长了一个肿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手头工作放不下,只能带病上岗,直至工作结束才去医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