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分析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阶段的主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在对调查资料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一节理论分析概述
一、理论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1.理论分析的概念
理论分析是指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资料进行加工制作,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社会调查研究是从感性认识入手来研究社会现象的。但是,社会调查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经验描述上,它还必须透过事物的表象和外在联系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即借助概念、逻辑推理、抽象和综合等思维方式,对经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论分析不同于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它包含定性分析,并结合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以发现和描述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统计分析也包含了定性分析,如在调查之前根据现象的不同性质提出各种变量,并按照理论概念的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和变量分析。
但是,统计分析本身并不能说明事物为什么会具有不同状况,为什么会存在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它无法对现象的质和量的差异作出理论解释。但是,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也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理论分析中不仅要对现象的性质和本质联系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应当尽可能地对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这样才能深刻、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
理论分析必然包括定性分析,但是理论分析不等于定性分析。所谓定性分析,是要确定现象的性质,划分事物的类别,运用抽象概念对同类事物作出概括。
例如,确定某种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或确定某种行为是受封建意识的影响还是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等等,都是定性分析。理论分析的任务不仅是定性分类,而且还要提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因此,任何理论分析都具有这样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认识;二是借助于概念而不是感觉、知觉和印象来作出判断;三是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任何理论都是一组相关的命题;四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以演绎推理的。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也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认识的分析。但是,它具有某些特殊性。
第一,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其分析对象是调查资料。一般来说,理论分析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感性材料,即直接和间接经验的材料,如观察和调查而得的材料;另一种是理性材料,即已经上升为理论认识的材料。调查资料的大多数是感性资料,并且一般地说明关于被调查者的直接经验的材料。对于这种感性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实质上就是在头脑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成为理性认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因此,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既不同于调查的准备阶段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那样要借助于个人经验、他人的研究和广泛的理论材料展开分析,更不同于理性材料的分析,而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性认识来。
第二,理论分析的直接目的是证明研究假设或是得到理性认识。社会调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在调查之初或其过程中要提出一定的研究假设。它表现了调查者(或分析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研究假设是否成立。证明研究假设的特点,不仅在于逻辑证明,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事实证明,即用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去证明理论。
第三,理论分析强调纵式检验。用调查资料证明研究假设,这是一种纵式检验。在这一检验之中,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是变量及其测量。变量及其测量一方面充当概念及理论的具体和承担者;另一方面与可观察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体现在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中就是强调这一纵式检验,强调依据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的变量及其测量进行分析。
2.理论分析的作用
具体地说,理论分析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理论性说明和解释在统计调查中,资料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现象的各种状态、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等等;第二步就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例如,由本书作者主持的《2000年调查》资料显示,76.9%的上海市民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数字化”这一字眼描绘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生活图景。
上海人对于“数字化”生活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的途径。75.1%的人认为21世纪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将是电脑,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将退居其后。二是在家办公将成为现实。一半以上的人希望能“部分时间在家工作,部分时间去办公室”;24.7%的人选择“在家办公”。三是人们寄希望于网络社区的出现,给购物、工作、娱乐等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四是体现在对未来就业的意愿上。四成左右的人希望从事高科技信息产业,三成以上的受访市民希望从事服务性的行业。五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将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进度。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理论性的解释,21世纪将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2)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
一些调查研究是依据某些明确的研究假设来搜集资料、了解客观事实的。
因此,在研究阶段需要结合统计分析的结论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例如,对职工的政治参与意识进行调查研究,依据某些理论假说(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提出了几个研究假设:“近年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比过去大大增强”,“职工对国家大事更为关心”等等。假如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与研究假设不一致,就要分析为什么会不一致:这是因为所调查的企业和职工不具有代表性,并由于理论假说无法说明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或某些职工中普遍存在的实际现象。即使统计结果与研究假设是一致的,也仍然要结合具体资料进行具体的理论分析和讨论,以便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论证和发展理论。
(3)由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普遍的理性认识许多社会调查都不是对大量样本进行统计调查,而是对某个单位或某个事件进行实地研究。这类调查搜集的资料一般是个案材料或典型事例,对它们无法作统计分析,因此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和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个案材料的理论分析:一是要从具体现象中发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即透过表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要对调查资料进行抽象概括,由具体、个别的事例建立一般的类型。
例如,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列举了许多具体案例来说明地主、富农的经济、政治状况,并对这些事例做出了理论性的分析,得出具有概括性的研究结论。
其中,对小地主的概括是:小地主中的一部分来源于大中地主的家产分拆,他们接受资本主义文化比较迅速、普遍,其中属于破落的小地主阶层的许多人很有革命热情;另一部分是“新发”的小地主,他们多靠经商、放高利贷致富,因而比较贪婪、凶恶,这种半地主性的富农,是农村中最恶劣的敌人阶级,在贫农眼中是没有什么理由不把他打倒的。在做了这些分析和说明之后,具体的经验材料就脱离了感性的、具体事例的形态,而上升为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类型(如“破落的小地主”、“新发小地主”),这些抽象概念就概括出每一类型的本质特征。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实地调查是要从个案材料和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理论概念和一般类型,这样就能够提纲挈领地把客观事实中的各种联系发掘出来。
理论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得出概括性的研究结论。结论是调查研究之后,即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深入、详细的分析之后提出的,它概括性总结出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如果说,分析是把所研究的现象分解为各个部分,那么结论就是把对各个部分的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形成对现象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陈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就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以推动理论的发展,或者是提出政策性建议,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理论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既包括抽象思维的一般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形式逻辑、唯物辩证法),也包括各大学科的分析方法;后者是一般思维方法在学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在社会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比较法、因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还要使用一些特定的理论分析方法,如历史分析、矛盾分析、系统分析等。
二、理论分析的思考方式
进行理论分析首先要学会怎样去分析,解决好思考方式问题。记叙文的写作,通常要求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大要素构成了记叙文写作的一般思考方式。新闻体裁有所谓五个“W”的要求,即什么(What)、谁(Who)、什么地点(Where)、什么时间(When)和为什么(Why),这也构成了新闻体裁的一般思考方式。调查资料理论分析的一般思考方式是什么呢?根据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这就是概念的定义是什么、问题和事实是什么、说明为什么、研究结论是什么。
1.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如何做分析的第一步。我们知道,所谓理论分析就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的分析。理论认识的基本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所以进行理论分析必须首先明确概念。明确概念就是交代概念的定义,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限定好,使别人知道你所分析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意思。
概念的定义是概念的实质内容。但是,不同的分析者由于对某一概念的认识不同,给概念所下的定义也不尽一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我们希望概念的定义应该正确地反映概念的实质内容,达到理性的认识。怎样才使概念既明确又合于真理性的认识呢?这需要掌握三点:(1)传统的或经典的定义是什么。
就是你所要定义的概念有没有经典的定义,如果有,就应该了解并深入理解它。
(2)现行说法或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就是了解现在大多数人是怎样定义这个概念的,倾向性的意见是什么,差异在哪里。(3)你的定义及其理由是什么。这个定义就是你在理论分析时要使用的定义,所以必须明确,并且通常是要写进调查报告里面去的。你的定义与经典定义和现行说法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该有一个分析、说明理由,从而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并且根据充足。
2.问题和事实是什么
社会调查的任务离不开研究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了解事实,形成科学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问题和事实是什么就成为任何理论分析的第二步。
首先是提出问题,指出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其次是陈述事实,交代调查所得的资料。陈述事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叙述;二是统计描述。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不可偏废。文字叙述帮助人们了解调查对象的概况,形成大致印象,使人们对调查对象的印象数量化,精确化,减少模糊感。因此,一个好的理论分析在陈述调查事实时应该两种方式兼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3.说明为什么
理论分析并不满足于弄清问题和事实是什么,而是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索其中的必然联系。例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分析所谓农民的“过分问题”时指出,第一,农会所谓“过分的举动”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他们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反抗(实践)。第二,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农村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农民如果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够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理论)。这样就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阐述了农民运动为什么是“过分”的原因,抓住了农民运动的本质,驳斥了“中派”的议论。
说明为什么这部分不仅要进行因果分析,而且可以进行多种分析,如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系统分析、辩证分析等等。
4.研究结论是什么
这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三、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
对调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没有统一的程式,但也不是无章可循。一般的原则是: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本着这些原则,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大体包括五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