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金钢钻,再揽瓷器活
一名教师,要想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真功夫”。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过人的本领,没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如何能让学生服你!建立威信又从何谈起?
所以,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建立威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必要的基本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必要的基本能力呢?
实践证明,快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渠道,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置身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
这个情境可以是自己所创造的,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提高的途径;也可以是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参加师徒结对,学习导师的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巧、艺术,通过导师手把手的示范,在“做中学”中揣摩导师教学模式与风格的真谛等。
一、掌握教育科研常用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科研的价值在于什么?在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激情,激活教师的创造灵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科学只有当它去研究和解释那些最细微、最复杂的教育现象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时候,才会成为一门确定性的科学和真正的科学。”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要从经院式、纯理论的“空对空”研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因为,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所进行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倾向于“教育叙事研究”,对发生在校园里、学生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进行理性思考,使教师的教育更加充满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更加科学,更具有实效性。
学校的教育科研关键在于观念和意识,不在于具体的方式和方法;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而不是自上而下;教育科研应该注重内容和过程,不是注重形式,也不单是注重结果。
教师的视野往往局限在课堂教学,这种较低层次、较窄的范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教育科研应该遵循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原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是教育叙事研究。叙事主义者认为,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研究人的最佳方式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教育科研也应该以教育叙事研究为主,所考察的对象便是教师所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现象。教育叙事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讲故事,而是将发生在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教学故事”,借助于理论与研究方法,以研究文本的方式展现出来,记录有关教育经验故事的同时,撰写有关教育经验的其他阐述性故事。这种研究活动的内容都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由教师自己向他人讲述这些事件,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与同行进行深入的讨论。
二是反思性研究。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
两位美国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在两个玻璃瓶中,一个装进5只苍蝇,一个装进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光线暗淡的一方。几个小时后,科学家们发现,5只苍蝇最后全找到了开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只蜜蜂在撞击瓶底无数次后全都死在了玻璃瓶里。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经验,它们总是认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总是全力以赴地冲向光源方向,即便是冲在前面的同伴经过几次的撞击终于殒命瓶底,它们也不假思索地前仆后继。而苍蝇没有蜜蜂这样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几次在瓶底碰壁之后,它们改变了单一线路,终于在瓶口找到了出路,完成了自救。
这个实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教师要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反思经验和更新经验,这对于自身生存与专业发展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三是案例解读式研究。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可以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例证,也可以作为情景模拟、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模板,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反思的催化剂。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引发充分的讨论,培养学生观点多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解读,利用教育理论提升对问题的理性认识。案例教学应该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研究,其案例或课例的选择出发点应该是关注和解释来自课堂中的现实问题,来自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案例教学是发挥学生聪明才智、改革传统“你讲我听”教学模式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哈佛商学院以案例教学著称于世,这种教学模式是它培养出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500家最大的财团的决策经理中,有三分之二是哈佛毕业的。在哈佛商学院的两年时间内,每个学生要接触800多个案例。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哈佛商学院每年要准备6000个教学案例,其中三分之一是近三年内发生的事情,并且每年都更新四五百个,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东西,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时效性。哈佛商学院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并且鼓励对策方案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这种讨论是否有正确的答案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在讨论中答案往往不唯一,有时甚至没有答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这对我们的“原理教学”是否有些启示呢?我们的思想品德、历史等课程是否可以借鉴呢?
此外,还有对话、引领式研究,就是教师将发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与专家进行理论探索以得到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的一种研究。
二、具备必要的写作能力
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从目前情况看,教师的写作能力差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人连一般的总结、计划、读后感都写不好,更不用说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与我们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有关。学校重视专业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人,一般都不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只能“说”不能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教师总结不出自己或者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对问题发现和解决办法方面的提炼与总结缺乏深度,这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灵活把握教育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异,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处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因材施教也应该与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长相匹配。
授人以渔。赞可夫提出了“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强调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潜移默化。这里包括学校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文化等有形或无形的“隐蔽课程”。这些时时处处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有效地把这些“隐蔽课程”巧妙地融合在学科教学之中。
举一反三。这是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经常倡导的教育理念,每一位教师也都知晓,但是在教育教学行为中,一些教师却没有体现这一理念。教师也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可自己并没有给学生创造“举一反三”的环境,也没有启发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基本要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讲授的内容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拓展,没有深化教学内容,学生怎能具有“举一反三”的意识和能力呢?因此,“举一反三”应该先从教师本身做起。
开而弗达。指的是引导学生茅塞顿开,使学生开窍。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吃教师嚼过的剩饭。这样做好像达到了当场解决问题的目的,解了学生的“惑”,但并没有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凸现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团队精神,研究切磋问题,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罕譬而喻。启发式教学应该避免喋喋不休地说教,或者运用漫无目标的“题海战术”。教师应该花费最少的时间,利用精练、透彻的教学语言,把问题分析透彻,组织有效的讲练结合活动,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答疑,使启发式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启发式教学要避免走入形式主义的死胡同,不能只注意回答问题的形式,借助于实物比喻,应该注意内在关系。比如:
有的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为了启发学生什么是好人与坏人、什么是好事与坏事,便指着有一滴水的树叶问学生:“叶子上有多少水?”学生回答:“只有一滴。”教师接着问;“一滴水汇集起来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说:“将是很多水。”教师接着又问学生:“那么,一个人是怎么变坏的?”学生说:“坏事做多了就会变坏。”老师在肯定学生的问答后进一步问:“那么,好人或坏人是怎么变成的?”学生说:“是通过做小的好事或坏事。”教师最后总结说:“对,好事和坏事一样都是从小变大,正如一滴水可以汇集成大海。”
在这个实例中,教师把“好”与“坏”,“水滴”与“大海”的联系等同起来,以这种问答的形式来启发学生,表面上看似达到了“教育效果”。但由于所列举的实例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喻也不恰当,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问答过程使得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的思维还造成混乱。
由一滴水到一些水以至于汇成汪洋一片,这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质的变化;而“好事”与“坏事”,“好人”与“坏人”的演变不只是量的变化,其结果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能有人会说,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量变成质变的演变过程,也会举出许多例子来。但也有许多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使“好人”变成“坏人”,也有一些因偶然因素使得“好事”变成“坏事”。由此看来,在启发式教学或说服教育学生时,所列举的例子、比喻等应该恰到好处,才能有作用。
相观而善。启发式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生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研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
四、需要灵活、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方法很多。我们往往将沟通仅理解为正向的沟通,也就是说通过谈心、表扬等方式进行,很少把那些批评、惩罚等也视为沟通。
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中不能有批评,因为正向的激励并不是万能的,关键是批评应该讲究策略。1923年担任美国总统的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的一位女秘书,长得漂亮,但就是工作粗心大意,常常出错。一天早上上班时,柯立芝看到女秘书,便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女秘书听到总统这样夸她,非常高兴。柯立芝接着说:“不过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也会处理得跟你一样漂亮。”果然,女秘书工作认真了,公文的整理上也很少出错了。有人问柯立芝是怎样想到这个巧妙办法的,柯立芝说:“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了吗?先要给胡子抹上肥皂水,为什么?因为这样刮起来不疼。”
家访也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家访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与家长共同商量对策,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家访与家长建立一种互相沟通的渠道,通过诚挚的对话交流,达到相互信任。有效的家访,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亲近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教育在家长的有效支持与配合之下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过程,这种沟通一般是指教师的语言,也就是表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与学生接受能力状态、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使语调、语速适中,能表达出轻重缓急。因此,教师在具备课堂上语言沟通这种主观意识的同时,也应当掌握课堂语言表达技巧,以增强教学效果。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有时会起到引“生”入胜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运用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微笑、目光这些也都是一种无声的沟通语言,在他们的背后可以表达出教师的主观意图,“无声”胜“有声”,学生可以从中体味些什么,可以意会到一些东西,可以从中得到激发,也会从中感受到沮丧。那种不顾学生、不顾教学内容的要求,一概“我行我素”,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都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只有学会用15种乃至20种音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变成了一个真正拥有表达技巧的人。
五、不断充实和完善创新性思维
一些教师习惯于经验型的思维方法,不论什么问题,首先在头脑中将其与过去经历过的事件作比较,以经验来衡量所要认识的新对象;有的教师习惯于从原则出发的思维方法,不论什么问题,首先和头脑中事先定好的原则作比较,以原则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有的教师习惯于现实型的思维方法,尽量排除以往经验和原则的影响,就对象本身去认识事物;有的教师甚至习惯于预测型的思维方法,接触到一个问题时,特别注意思考事物未来的发展。
这些思维方法各有所长,也都各有所短,最正确的是掌握辩证思维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从普遍联系中分析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应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进行决策,从数量关系上把握适度。
模拟思维方法是使思考内容具体化的一种方法,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应用模拟可以使说服教育工作具体化,从而收到单纯说理所不能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