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阴沉沉地,风吹过如刀割过脸宠,看这天气似有一场暴雪吧,辛正看着被搀扶远去悫贵妃,心中感慨万千,若是辛月的生母还在,还不得伤心死,儿女或死或质,任何一个母亲也忍受不了如此情形。
“辛正你进阁来。”皇帝吩咐道,自已先进了见素心阁,“朕这边答应了夏国的国书,收了洛城东百里之地,那边朕的嘉林公主便暴病而亡,他今年刚二十六岁,任谁也不相信。”
“陛下是以为魏国怀恨在心,为了这百里之地而害死大公主吗?”
“朕也不希望如此,朕本是打算收了这百里之地啊,还给魏国,这样两国邦交更加牢不可破。”皇帝木然地看着眼前银色的暖炉冒着一点点轻烟,见素心阁内因为这些暖炉变得温暖如春,窗边的一枝兰花竟然也半开着,虽然不见窗外的几株老梅艳冷。
“陛下可曾派使前往魏国说明,否则也不会有此误会。”
“朕的使节已经出了关了,然而还是这些细作消息来得快,魏帝竟然如此等不及。”
这时,冯召在外面禀道,“皇后娘娘驾到,陛下。”
“让她进来吧,辛正是御林校卫,也不算外臣。”皇帝脸色沉静,辛正也揣测不透,见皇后进殿,辛正和辛月连忙施礼,皇后只摆了摆手。
“陛下,臣妾听闻大公主暴病不治,特来劝慰陛下。”皇后低头施礼后说道。
“皇后,当前魏帝是你侄儿,他与朕的嘉林一直和睦,嘉林也向来身体温厚,不曾有疾。”
皇后听到这儿再糊涂也明白皇帝意思,自己虽然嫁到吴国不久,对这位皇帝的性情还是颇为了解,当年为了两国和睦,自己以长公主身份嫁入吴,皇兄死后,侄儿承袭了皇位,吴国也把公主嫁给了自己侄儿,两国多年邦交友善,互通有无,虽然未结盟,然而相处倒也和善。
“陛下是疑心魏国杀害了公主吗?公主虽非为我亲生,我虽是大魏长公主,然而却是先父幼女,与当今魏帝年龄相若,我和公主也相处了几年,自然也是有些感情的,但说起我那个侄儿,他实非这种狠毒之人,虽然我也听闻大吴收了洛城东百里地,然而以陛下明智,魏帝贤仁,都明白此中道理,我虽居深宫,不敢枉议朝政,然而此事我也知晓,陛下定有其他谋略。”
“罢了,皇后,你先回宫吧,今日我心烦心痛,你若有时间去看一下悫贵妃吧。”皇帝自然知道皇后心思,也相信皇后为人,皇后虽为继后,统御后宫还是没什么差错的。
皇后见皇帝如此说,知道今日是理论不出什么的了,只好讪讪退下。
“辛正,你相信皇后说的话吗?”
“陛下,臣宁愿相信大公主殿下是真的病殁的。”
“此话怎讲?”
“陛下刚刚也问了,是否相信皇后娘娘所言,臣至少有七分是相信的,魏帝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贤仁有名,但臣听闻皇后娘娘有七位哥哥,除了已经驾崩的魏帝,余下六位都是赫赫野心,魏人尚武虽不及夏人,但是好战之心已久,如若真如皇后所言,恐怕魏国朝局生变。”
“魏国宗亲势大倒是真的,比起我大吴四公有过之无不及,六位亲王个个手握兵权,藩割一方,如若真的生变,以洛城之东百里之地为借口兵犯我大吴……”
辛正见皇帝说破,干脆一气说透,“如此陛下如何打算。”
“朕要选一位亲王,前往魏国奔丧,你以为哪位皇子更为合适。”
“陛下家事,当乾纲独断,臣不便置喙。”
“朕的家事便是国事,你是埋怨朕没听你言不要那洛城之东的百里之地,才酿成今日局面?”
“臣不敢,只是臣担心此行多少有些凶险,各位王爷皆不合适。”
辛月见此情形,怕皇帝怪罪,见殿中无人才说道,“父皇,何不派九哥前往?”
“吴魏方歇,要回质子,吴蜀若再起隔阂该如何是好,月儿,你不要感情用事。”皇帝以为是辛月念及亲兄在异国,才出的这个主意。
“陛下,月妹妹……靖虚公主所言不失为上策。”辛正说道。
“这如何讲?”
“大凡质子,成年后即可回国,或另派质子,蜀国质子业已成年,九皇子殿下也是如此,正好趁此机会让九皇子殿下回国,这是其一,其二大公主殿下乃是九皇子殿下亲姐,由他前去自是再好不过。”
辛月又道,“父皇可曾记得钦允了林国公之孙女嫁给蜀国质子房文之事,原是约定明年开春行礼,提前些日子也是好事。”
“如此也好,朕的九儿在蜀已久,朕也想念得很,上次蜀使前来商谈此事,前日细作来报,说蜀帝身体抱恙,蜀国质子如果此时回国,还有继承大统之机会。”皇帝又思索片刻道,“朕会召内阁前来商议,你二人入宫所为何事。”
“陛下,那倒卖米粮给夏国的聂傲死了,此中虽然复杂,但已初见眉目,主使之人已死。”
“是何人?”
辛月这才把聂傲如何被杀、杀人的张易之妻如何被酒保杀死,黄府亲信如何被人当街杀害之事说了。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事涉一品国公,故而臣来请示陛下。”
“辛正,上次沉尸案和私矿案都没有搬倒黄国公,朕以为这件事更不容易。”
“陛下,朕的堂兄日前传来消息,他已掌握黄国公通敌的确凿证据。”
“你说辛周?”
“正是,辛周不辱使命,藏身黄府,终于黄天不负,查到了真凭实据。”
皇帝踱着步子走来走去,且是越走越快,辛正和辛月见他脸上忽喜忽忧,只过了小半个时辰再停下步子来,“朕相信辛周,然而此事仍不可操之过及,黄府当街杀人,说不好已有准备,你让辛周把证据呈给朕,朕才定夺。”
辛正如何不知道黄帝所担心之事,黄府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蜀、夏、魏接连出事,邦交之事是和是战应接不暇,若生内乱,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