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垂”字似乎写出了春阴浓云的沉重感和压抑感,使人窒闷,喘不过气来,好在景物变化,心胸也随之开合。杜甫诗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原野辽阔,星空低垂,似乎要砸下来,给人以压抑感、苍凉感。江月涌动,随水奔流,足见诗人随舟漂泊,命运坎坷。晚唐诗人李贺给战争造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浓云翻滚,铺天盖地,压城而来,几欲摧垮城墙,使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云之汹涌烘托来犯之敌的咄咄逼人,来势汹汹。花树闪现,亮眼明心,又让人欢欣,让人激动,尤其是在广阔的原野上,在无边的浓云之下,一树鲜花,光华灿烂,夺目生辉,照亮了黄昏的风光,也灿烂了诗人的心灵。
诗歌一、二两句明暗相衬,大小相映,巧妙地烘托出诗人行舟淮水,喜忧交织的复杂心情。至于诗人喜、忧何在,则需知人论世、诗外考究。而这正是诗人的高明所在,他只给你一点暗示,通过景物的色调明暗和意象狭阔来点染,让你沉浸其中,被那种或悲或喜的氛围感染,不知不觉间动心动情,从而达到理解作者心境的目的。
诗歌三、四两句描写诗人夜泊小舟,回首江天的情景。暮色笼罩,阴云四起,诗人匆匆行舟,得赶快靠岸,找个地方歇脚,不然滞留江上,风雨袭来,江潮汹涌,那可就太危险、太恐怖了。诗人把孤舟停泊在犊头镇河岸边一所古老的祠堂下,回首江河,风狂雨暴,晚潮汹涌而来,发出如雷似吼的轰鸣声。好险啊,幸好及时靠岸,幸好找到一个临时遮风挡雨避潮的地方,不然,还真不知道今天晚上将会有怎样一番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注意诗人泊舟的位置,不是渡口码头,不是河畔酒家,而是废弃古祠下,空寂无人处,多了风雨沧桑,岁月斑驳,多了萧条破败,空寂冷落。没有朋友为他大摆酒宴,接风洗尘,没有客栈让他小憩安眠,高枕无忧。一叶孤舟、一位诗人、还有一座破庙、一个漫漫长夜,对漂泊的诗人来说要多艰苦就有多艰苦。还有江天风雨,晚潮汹涌,这些激荡不宁的风景无不暗示出诗人激荡不宁的心情。
如果说前一句舟泊古祠,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风雨江潮就是动态直击。笔者尤其喜欢这个结句。从字面来看,描绘出诗人昂首江天云外,观赏风雨江潮的画面,雄浑强劲,迅猛凌厉,震撼人心;深层理解,则揭示诗人心绪起伏,动荡不定,情和景交融,声和势兼并。绘声绘色,绘形绘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真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全诗写景造势,绘形传情,景有春阴沉沉,野草青青,亦有一树花开,光彩照人;有绿水孤舟,荒凉古祠,亦有风狂雨急,江潮汹涌。情有沉重压抑,惆怅满怀,亦有柳暗花明,欢欣鼓舞;有冷落孤寂,静如止水,亦有愤愤不平,兀傲不驯景多变,而情亦变,赏景则会心,触景则生情,何以如此?这就得从诗人的创作背景去寻找原因了。据记载,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主张“改革弊政”的变法派,因此经常受到保守派的压制。庆历四年(1044)秋冬间,保守派借事诬陷,苏舜钦被削职为民,逐出京都。庆历五年(1045)春,诗人由开封乘船沿蔡河、颍水、淮水、运河航行,四月间到达苏州吴门。这首七绝就是写于此次旅途之中,诗中的阴郁气氛,激荡情绪,壮阔境界,正是诗人兀傲不屈的性格和当时愤懑不平心态的形象写照。
人生风雨路,江天心海潮,读懂了诗人的宦海沉浮路,也就读懂了诗人的风雨江天景。
烟雨江南水墨图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秋高气爽,丽日晴空,登楼远眺则见万里江山,无限风光;秋雨绵绵,阴云弥漫,倚城极目则见烟雨空蒙,万山淋漓。宋代诗人刘敞所描所绘皆属于后者。
秋雨寒天,山峦深浅,树木高低,危楼城隅,寥寥几个意象巧妙组合,勾勒出一幅空灵清逸,萧疏淡远的山水图景。别有意趣,诱人神思。
绵绵秋雨映衬漠漠寒空,如烟似雾,若有若无。诗人怀着愉悦的心情登上重楼高处,悠然自适地靠在城隅,放眼长天,心情舒畅。他在欣赏无边秋雨,他在领略寒凉秋意。他体味到了雨洗清秋,云漫高天的淡远清新,他感受到了人倚城楼,心怀天地的风雅浪漫。这次登临,既为秋天烟雨,又为心灵情趣。
秋雨至“微”至细,如丝如缕,编织天地,暗淡江山,活画朦胧图景,令人联想到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烟雾迷蒙,如梦似幻。秋雨至“寒”至“半”,观察细致,体会精准,足见诗人沉心静性,潜思默会。“寒”是触觉感受,秋风拂过,肌肤清冷。“寒”也是视觉转移,秋雨丝丝,心生寒凉。“半”可实写,有无各半,平分秋色。“半”更可虚写,轻盈空灵,朦胧奇幻。是实是虚,不必胶着,只须意会烟雨飘忽,天地空灵即可,只需体察诗人倾心用情,意趣盎然即可。
“闲”上重楼,“倚”城而望,这是一个经典动作,也是一个特写镜头。“闲”是心情的悠闲淡远,“闲”是趣味的空灵淡雅,“闲”是自然的朦胧静美,“闲”是心灵的轻舞飞扬。只为那一天风雨,只为那一山淋漓,只为那巨幅丹青,只为那永恒的自然,身“闲”心“闲”。“倚”是心情,眼观风云,心纳万象。“倚”是诗意,站成风景,放飞心灵。杜牧有诗“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念昔游》),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诗人游山玩水,登楼览胜,遍览人间风光,遍游江南楼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刘敞“倚”城,没有杜牧十年风雨的复杂意韵,倒有饱览秋色的空灵高妙,同样堪称经典!
秋空广漠,无边无际,高远莫测,包罗万象。诗人高居城楼,视野开阔,可观可赏,可指可点,大大小小,数不胜数,但是万千景物之中,独挑出秋山秋树,涂染色调,勾勒轮廓,绘形传神,活现秋韵,的确是手笔不凡,引人入胜。
蒙蒙细雨中,远远近近处,山色或隐或显,树木或高或低,浓淡相宜,高低交错,远近配置,恰似一幅《江南水墨图》。深浅是色彩,山深林密,枝繁叶茂处即深,山寒林疏,木落叶飞处即浅,疏密有致,空阔迷蒙。高低是形状,树随山水,高低起伏,山高则树高,山矮则树低,高高低低,彼此映衬,既见形态,又显层次。远近是距离,就近则山树清明,至远则山树朦胧,远近组合,屋次清晰。山色深浅,树木高低,山峦远近,全都笼罩在蒙蒙秋雨中。一天烟雨,万山淋漓,气韵流转,风光无限!
诗人想到,这是一幅水墨画。水墨画,淡笔勾勒,点染烘托,传神流韵,高度写意,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亦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参悟天地的情趣写照。诗人以画喻秋,形神兼备,尽绘出江南风雨之中,群山绿树那种空灵清逸,萧疏淡远的美,令人神思悠远,回味无穷。同时,透过这个比喻,亦可看出诗人的高雅情趣。诗人像观赏一幅水墨画一样兴致勃勃地观赏江南山水,满天秋雨是墨,峰峦起伏为形,高低树木调色,习习秋风流韵,这不就是一幅天然的、巨大的水墨画吗?自然最美,秋雨秋山秋树最美,气韵天成,神完气足,这哪里是人工创造所能达到的?台湾著名散文家李乐薇有言,“山居楼阁,不须挂画,门外有幅画,叫自然。”是的,刘敞这首小诗实际上就是写出了一种永恒而深刻的自然美。
有一种登山临水纯粹是风雅,有一种登楼览胜纯粹是趣味。笔者想要说的是,刘敞这首小诗主旨就在于表达一种文人雅士独有的风雅浪漫与诗意情趣,不要去想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社会风云,不要去揣摩诗人写作的心灵激荡,不要去附会生活的喜怒哀乐,不要去品味诗人的精神性格。只读一首诗,一首纯粹的山水诗;只赏一幅画,一幅纯粹的水墨画;只品一颗心,一颗为山水,为艺术而怦怦跳动的心。如此,我们将走向纯粹,走近山水。
西子湖赏西子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历朝历代,歌咏西湖胜景的名篇佳作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能够出类拔萃,不同凡响,自有其迷人的魅力和独特的韵味。
诗歌的标题明确地告诉我们,苏轼这首诗主要是描写西湖初晴和下雨两种情况下的美景,笔者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首先是想象新颖,比喻奇特,情趣幽默。诗歌一、二两句是描绘西湖两种情况下的美丽迷人。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时候,湖水浩渺闪烁,波光粼粼,让人叹为观止。天色微阴,细雨绵绵的时候,山色凄迷朦胧,苍茫开阔,让人倍感神奇。睛天也好,雨天也罢,西湖均美,各有风姿,各有韵味。水光潋滟,让人联想到一湖波光,闪闪烁烁,如同明亮的眼睛,眨呀眨的,脉脉含情,亦如夜晚的星星,闪呀闪的,灿烂星空,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恰到好处。诗人用一个“方”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正合心意,正当其时,正见光彩。这是天晴的效果。当然也有太阳的一份功劳,那些闪闪发亮的风景照亮了诗人的眼睛,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山色空蒙,细雨连绵,这是另一种景观。相比水光潋滟,丽日映照,一个是空明亮丽,一个是朦胧暗淡;一个是波光荡漾,一个是烟雨缥缈,透过雨烟赏山,山峦都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梦幻而空灵,神秘而动人。这是雨的功劳。细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织满天地,诗人感到神奇惊讶,一个“奇”字,再加上前面句子一个“好”字,准确地揭示出诗人迷山恋水,如痴如迷的情态,是西湖的美丽征服了诗人,是变幻的景观打动了诗心。
诗歌三、四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西湖的晴景,雨景都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诗人的感受又是如何?苏轼开了个玩笑,就好比西子姑娘,不管淡妆浓妆,总是那么适宜。淡妆美,浓妆美,不化妆亦美,因为西子本来就是天资玉质,卓尔不群。西湖也一样啊,晴天美,雨天美,不晴不雨也美,任何时候的西湖风景都是优美如画,引人入胜。你看,苏轼搬出历史上的大美女,搬出自己心目中的大美女,比喻西湖的迷人风采,可见诗人真是爱得疯狂,爱得痴迷。一个人对西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就像深情赞美心中仰慕的姑娘一样令人怦然心动,心摇意荡啊!可以体会,这份感情有多奇妙,有多深挚。甚至有人怀疑苏子此处到底是在歌咏西湖还是爱恋美女,大可探究。
宋代有一个诗评家叫袁文,在其著作《瓮牖闲评》中如此评价苏轼:“苏东坡不甚喜妇人,而诗中每及之者,非有他也,以为戏谑耳。其曰‘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乃评书之作也;其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乃咏西湖之作也;其曰‘戏作小诗君勿诮,从来佳茗似佳人’乃谢茶之作也。如此数诗,虽与妇人不相涉,而比拟恰好,且其言妙丽新奇,使人赏玩不已,非善戏谑者能若是乎?”笔者完全赞同袁氏看法,苏轼吟诗,不管是评书、咏湖,还是饮茶,均拿佳人作比,细加品评,意味无穷。
笔者再补充一例,苏轼另有一首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其中有几句歌咏大孤山、小孤山的:“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大、小孤山,峰峦耸立,船上的客商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娘早有归宿,前年已经嫁给了彭郎。想象新奇,活泼生动,贴近生活,贴近心理,让人轻松发笑,倍感快乐。由此看来,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也有开玩笑,幽它一默的味道,这是苏轼的生活情趣在诗文中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可认为,苏子设喻,不图幽默,不开玩笑,而是严肃认真,正儿八经的描写。从西施来看,淡妆也好,浓妆也罢,均要精描细画,涂脂抹粉,描眉画黛,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每一道环节都不可缺少,力求把自己最美丽、最光彩的一面展示给众人,哪敢有半点马虎,哪敢有半点儿戏谑味儿?从西湖来看,山光水态有似西子,自然也就庄重典雅,美轮美奂。如此理解,则可看出,诗人对自然美、人物美的尊重和欣赏,心怀敬爱,情感纯洁,歌之咏之,情真意切。
一次由此及彼的联想设比也许只是刹那的心理活动,但是,由此却可以窥见诗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西湖之美荡漾于天地,令苏轼心神向往;西湖之美,勾魂摄魄,让苏子情迷意乱;西湖之美无与伦比,让苏子纵情高歌。有了对自然、对生活的这份厚爱,人生才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