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不见,扫兴而归,的确让人遗憾,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满目烟草,满城落日,满天柳絮,满江春流,无不烘托出诗人的满心惆怅,为不见朋友而如此伤感,为不见朋友而如此沮丧,这又是怎样的牵挂和思念啊!看到了朋友,朋友是我的一切,不见朋友,一切都是朋友,情如此浓,心如此真,作为朋友,王荆公肯定会感动不已的。
人歌人哭水声中
天津感事
邵庸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
远离故乡的游子心中装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乡的影像历历如画,永不忘记,相反,常年生活在故乡的人反而容易对故乡的风土人情、世俗风光漫不经心,习焉不察;正如我们天天洗脸,照镜子,但是我们不清楚自己脸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斑点,因为我们对于自己的模样太熟悉,也就不甚在意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一读宋代诗人邵庸的诗《天津感事》很有必要,诗人站在故乡桥上仔细观察自己的故乡,并用如诗如画的文句描绘自己的故乡,字里行间努力发掘故乡的山水风味,努力体会故乡的生活意趣,给我们留下一首悠扬、平静的故乡恋曲,告诉我们故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的家园,故乡是我们永远的心灵归宿。
题中“天津”不是今天的天津市,而是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之上的天津桥,诗人邵庸居洛阳时,家在附近,诗人也常到桥上去游玩,对于周边的景物风光非常熟悉。秋天的洛水,熟悉的故乡,又是一番怎样的风光呢?远处河岸,丛丛绿树,如烟似雾,笼罩在空旷秋色里,几户人家屋角隐现,生活在水声之中。高远的天空,一行行大雁斜飞南去,慢慢地消失在茫茫秋空里。地面人家,一座座楼台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明净的秋空,斜飞的大雁,耸立的楼台,墨绿的树丛,还有脚下潺潺流淌的河水,构成一幅静穆淡远、充满生机的画面。
诗人惊讶,以前怎么没有注意故乡的秋色精美如画?诗人困惑以前怎么没有体会到秋天的故乡也生机勃勃?眼睛在天空游移,越过楼台顶点,追寻南飞大雁;心灵在故乡遨游,观赏云烟绿树,凝视洛水潺潺。对于故乡,对于故乡的天空和大地,对于故乡的秋天和风物,诗人有太多的发现和惊喜。离开故乡实际上是为了回归故乡,让心灵亲近和依恋故乡;身在故乡而游目骋怀,更是为亲近故乡,发现故乡提供了有利条件。故乡啊,永远装在儿子的心中,不管远近,不管季节。
全诗画面清静淡远,抓住烟树、水声、旅雁、楼台四种最有地域特征、时序特色之景物,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美丽脱俗的《洛水清秋图》;诗中又以“归”、“在”、“飞”、“峭”四字配此四物,顿使秋景飞动流泻,充满生机。绿树丛生,远看如烟云笼罩,缥缈轻灵,尽归秋色。
“归”是融入的意思,“尽归”则显示烟树逐渐远去,慢慢模糊的过程,极富动态感,亦可看出诗人凝眸远树,深情绵邈之状。唐代诗人王之涣有千古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太阳落山,缓缓下沉,一点一点地消逝,直至完全退出诗人的视野,“尽”字写活了这个变化过程,同时又可看出,诗人一动不动,凝神远眺的情态。陆游诗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林》)一个“尽”字写出了水流由大到小,及至完全消失的曲折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一路走去,移步换景的情态。同样,邵庸诗中的“尽”字也有此动感。效果类同王、陆诗例。
两岸人家,傍水而居,隔河相望,隔水相闻,祥和安宁,静谧淡远。一条河水潺潺流淌,流不尽岁月风光,流不尽人歌人哭。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所有的村人,全部的生活,都汇入了门前这条古老的河流,沧桑深远,感慨无穷。诗人用一个“常在”强调这种生活的由来已久,习以为常,也突出诗人的深远沉思。
大雁斜飞,掠过楼台,消失无际,牵扯诗人的双眸,引发诗人的联想:外面的世界可是宁静,还是热闹?天空出现了灵动的身影,给故乡的风景增添了活力。飞走的是大雁,也是思念,是向往,也是对远方的好奇和梦想。楼台呢,静静耸立,直插蓝天,勾勒出伟岸的轮廓。大雁的飞动,与楼台的宁静,动静相衬,配合默契,构成了故乡秋天一道亮丽而清朗的风景,是素描写生,是风俗写意,深深地烙在诗人的脑海里。
抛开纷扰尘杂,放下身心负荷,静静地站在故乡的桥上,仔细打量熟悉而陌生的风景,诗人发现,秋空明净高远,瓦蓝瓦蓝一片;远树翠绿丛生,充满勃勃生机;大雁一字排开,结伴南飞;楼台无语静立,直指蓝天;两岸的人家安宁平静,不惊不扰。多么恬淡平静,多么和谐安宁,这就是故乡的魅力啊。
一声新雁叫乡愁
九江闻雁
陈均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漂泊异乡,望穿秋水,也望不见故乡的山山水水;辗转江湖,千呼万唤,也听不见父老乡亲的声声呼唤:游子思乡,临风堕泪,望秋伤心。宋代诗人陈均,家住福建莆田,曾经流寓江西九江,远离故乡千里万里,时光流逝一年又一年,思乡念亲之情汹涌心间,挥笔写下了诗歌《九江闻雁》。
诗人抬头远望,长江之上烟波渺茫;飞向家乡的梦,也像这绵绵江水一样悠远、绵长。呵,故乡,远在天涯海角的地方。我思念家乡的兄弟,我牵挂年迈的父母,我怀想那些熟悉的山水,可是,天遥地远,音信阻隔,怎不令人痛断肝肠!全诗来看,乡思浓重,弥漫天地,开篇写景记梦,当是烘托乡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的曲折反映,诗人的悠悠长梦,一定是与家人团聚,与兄弟欢笑,与故友交谈,与山水相依。梦远梦长,飞越了万水千山,飞越了悠悠岁月。一江烟波,汪洋浩瀚,流不尽春去秋来,流不尽滔滔乡思。
唐代诗人崔颢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主李煜词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陈均的乡愁亦如滔滔江水,绵远流长,无穷无尽啊。诗人点出自己的家乡在遥远的天边,在江南,海角天涯。注意这个“海尽头”的表达,给人以山长水阔、遥不可及之感,也给人以波飞浪涌、险象环生之忧,空间的阔远与心灵的隐忧交织在一起,让人体会到思家而难回的艰难苦痛。一边是内地九江,一边是遥远的天涯,用虚幻的梦来连接两地,用伤痛的心来承受思乡,何其沉重,何其悲壮。
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这样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男女相恋,有江水传讯,首尾不算遥远,还是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的。可是,陈均笔下的烟波浩渺,天涯海角总是给人以望而不见,行亦难达之感,多了伤心沮丧,多了忧虑迷茫。
诗歌的结尾亦是以景写情,情韵无穷。秋空掠雁,触目惊心,引发乡思,自古皆然。据传大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而自由迁徙,每年秋天,南方暖和,北方寒冷,大雁由北飞南,栖息在湖南衡阳回雁峰上,来年春暖,再飞回北方。文人游子长期在外漂泊,对于天气的变化、时间的流逝和候鸟的迁徙,高度敏感,这些变化总是勾起他们对于故乡,对于亲人的缕缕思念,所以,古诗词中写“雁”,多与离愁相思有关。
唐代诗人赵嘏的《寒塘》诗:“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思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落西楼。”雁来雁去,关涉乡思,关涉怀远。陈均诗中特别点明这是“新雁”,还暗示了时光流逝,匆匆又过了一年,诗人还是不能回家,乡思岂不更浓、更重?
“九江秋”,这种体味也很特别,四季轮换,春去秋来,天地亦然,何处不是秋?何人不见秋?可是,诗人硬要强调“九江秋”,何故?因为诗人滞留九江,思乡心切,心境凄寒,所以对秋,对此时此地的浓浓秋意体味特深,似乎整个九江天地,都弥漫着诗人如烟似雾的乡愁。
一声雁鸣回荡在空旷九江之秋,一位诗人漂泊在浩渺长江之上,意境萧索清旷,心情冷落孤寂。诗人的心啊,随雁而去,随故乡而行。当然结合前面一个诗句来看,这大雁还寄托了诗人久盼家书,却满怀落空的幻灭感,失落感。大雁飞过,家书不达,望眼欲穿,只等来一场失望,一场心痛!
全诗叙事写景,句句关涉乡愁,叙事是第二、第三两句,写景为首、尾两句。第二句极言身在九江,家在海角,遥遥相隔,天长水远;第三句又言离家久远,兄弟阻隔,音信稀疏,牵肠挂肚,叙事平实道来,离情自现,乡思弥漫;首句写江水浩渺,如烟似雾,乡梦悠悠,绵绵不绝;尾句写九江秋意,弥漫天地,一声新雁,叫断心怀。写景精心点染,无不烘托离愁乡思。整首诗歌写景也罢,叙事也罢,情无处不在,景中有情,事里含情,以情统景,借事寓情,可谓“无字是情,却又无字非情”,深得唐人风味。
落日孤城望故乡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对于游子来说,再美的风景都不能抚慰落寞的心;对于诗人来说,任何风景都是心灵的暗示。读宋代大词人秦观的诗《泗州东城晚望》,笔者的感觉就是如此。
题目很耐人寻味,泗州--宋时州名,故城在今江苏盱眙县北的淮河边上。东城晚望,应是一种居高望远,心旷神怡的享受,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缤纷思绪翻腾心海。特别是这个“望”字,滋味更浓,视野之辽阔高远,心境之爽朗愉悦,时间之持久延续,风光之纷至沓来,凡此种种,均在一“望”之中。但是,秦观这次登城晚望,是不是这种心情呢?此次眺望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还是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视线品味风光背后的心情吧。
夕阳落山,斜晖晚照,诗人站在孤立高耸的城墙上眺望,只见环城的淮水烟波渺渺,白雾茫茫,暮霭沉沉,水汽蒙蒙。船上人语响成一片,朦胧在夕照余晖之下,回荡在江波粼粼之上。诗人的用词很关键,都是一些有色有态,有情有韵的词语,颇能引发读者的兴致。水绕孤城,迷迷茫茫,渲染一片夜幕降临之前让人特别感受到的凄清、困惑氛围。
“孤”字不仅写出城池的荒凉、僻静、冷落,更点染出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落寞。何以如此?扣人心弦。本来,城不会孤独,只因人心孤寂之故,才使人产生城孤之感。想想看,夜幕降临,寄寓他乡,无人相伴,久别亲人,多年来辗转奔波,怎能不倍感孤寂,倍感失落?人同此心,心同此感,读者读到此处,自会理解诗人的独特感受。河中船上,人语喧闹,其乐融融,令人羡慕。他们是快乐的,幸福的,有家可归,有伴相陪;反观诗人,孤身一人,倍加冷清。
注意诗人用“舳舻”,而不用“小船”、“轻舟”之类的词语,给人的感觉是,船头船尾,交语纷纷,谈笑风生,气氛好不热闹,换用“小船”“轻舟”之类的词语,则和乐、热闹的气氛大为减少。“夕阳”和“白水”也是两个很关键的意象。波光粼粼,缓慢流淌,流不尽乡思愁苦,流不尽漂泊人生;夕阳晚照,苍凉如血,让人感觉到气氛的肃穆和凄清,烘托诗人的悲凄心境。
再把目光扯远一些,诗人看到,远处青山隐隐,起伏连绵,形成一线青翠,横亘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如诗如画,非常美丽。是谁轻描淡写,涂染青山一抹?是谁泼墨如金,染红天边云彩?如画的美景给读者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也拨动读者的心弦,但是,在流离他乡的诗人看来,远不及一次心灵刺激,诗人不会高兴,不会开心,反倒更增添他的愁苦,为何?因为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梁,那是自己指向遥远家乡的方向,青山之外是青山,流水之外是流水,隔着万水千山的远方,就有自己的家乡啊。遗憾在于,自己不能回去,不能与亲人相聚。王夫之有云“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如画的青山更添无限乡愁,似乎隐隐青山就是压在诗人心头的乡愁,似乎隐隐青山就是阻挡诗人回家的障碍。
诗歌的结尾更是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淮水转过山峦不见了,青山之外还是青山,故乡在远方啊,诗人身不能至却心向神往,多少悲愁涌上心头。恍惚之间,流水成愁。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此诗,不知道是春水还是秋水,不知道水流向东还是向西,但是我们知道,山外是山,水外有水,远方有故乡,那里才是诗人的心灵归宿,那里才是诗人永恒的思念。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首诗则是一幅《淮河远眺图》,远处是隐约的山峦,飘浮的青霭,构成画面的远景(背景)。水边孤城,水上船只,是画面的主体。船中人语,又给画面增添了声响效果。远近也罢,动静也罢,全都沐浴在一片苍凉的夕晖之下。一座孤立的城池,一个孤独的诗人,还有一轮苍凉的夕阳。诗人站了很久,也望了很久,眼前的风景都不是风景,他的风景在远方,在山水之外,那是有他朝思暮想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