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即嘘寒问暖,原是主宾见面时所说的谈论天气的客套话,现在泛指人们之间的客套话。虽说是客套话,却不是多余的话。没有它,正式交谈也就无从谈起。比如乔治·摩尔在《一个青年的自白》中讲的那个遇到老朋友的情景:
摩尔在一家酒馆里遇到了老朋友夏德威克。看到老朋友之后,夏德威克就拖过一把椅子坐在他的对面。他们彼此看着对方,很久以后,摩尔才说了声“夏德威克”,夏德威克听到后也说一句“摩尔”。之后,两人再没说话,只是闷声喝酒。
没有力量的寒暄会让熟悉的人感觉陌生,而亲和却不做作的寒暄却能让陌生人瞬间变得熟悉。
贝尔是空中客车公司的销售代表。上任不久,即面临一项挑战——向印度销售飞机。
这是一项棘手的任务,因为这笔交易在由印度政府初审时被否决了。但贝尔作为销售代表,没有试过,就没有说“不行”的权利。
稍做准备,贝尔就坐上了去新德里的飞机。到达后,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主席凯拉少将。看到凯拉少将,贝尔马上说了一句话:“正是因为你,才让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谢谢你!”
这个寒暄拉近了贝尔与凯拉少将的距离,也为这次印度之行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可见,寒暄是正式交谈的前奏,“调子”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谈话的过程。在商务沟通中,寒暄虽然只是一些单调而且简单的话语,却能够让原本陌生的双方架起一座“亲和”的桥,引导人们进行更为深入的交谈。
当然,如果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候一言不发,那么就会被人们视为“无礼”。比如,在酒桌上,当你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就应当跟对方寒暄几句,如果你只是向对方点点头或者握一下手,就会被对方理解为“不想深谈”或者“不愿结交”;遇到熟人,如果故意视而不见,不置一辞,就会给人留下“妄自尊大”的印象。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也想跟人交谈,但不知如何开口。”其实,寒暄并不难,寒暄语也不一定要有实质性内容,甚至没有既定的规矩,只要具备“简洁”、“友好”、“尊重”这几个特征且能引起对方的兴趣即可。
比如,在与客户初次接触时,最恰当的寒暄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如果客人是文雅之人,那么可以用“久仰”、“幸会”等词语;如果客人是随和的人,那么就需要用一些随意性比较强的话语,如“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我听过您做的报告”、“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等;而跟熟人打招呼时,就可以用一些亲切的、具体的话语,“好久不见”、“又见面了”、“你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漂亮”、“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上班去吗”、“今天的风真大”等话语就比较合适。当然,面对熟人,还要注意避免不雅或低俗的寒暄语,比如不分时间和地点就问对方“吃了没有”就有失文雅。
此外,寒暄时还要注意适可而止。如果对方不喜欢这一话题,你还津津乐道,“适得其反”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在寒暄的过程中,你需要认真观察对方的表现,看对方是否感兴趣。如果对方很明显不认可或不在意你的寒暄,那么就要及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