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作愚蠢的背后,表现的是一种超常的幽默思维和过人的高超智慧。这种思维模式几乎在所有的幽默语言中都得到了一再的运用,增添了我们生活的无限情趣。
一个人十分健忘,回到家里,吃完饭后,他忽然想起今晚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到底是什么事,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他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一个劲地苦想,直想到深夜12点,他一拍脑门,终于想了起来:“哦,我知道了,今夜我打算早点上床睡觉。”
这个人是够傻的,然而讲述这段幽默小故事的人却一点都不傻,他有意用这样的傻言傻语,给大家制造了欢快的气氛。
从前,有一个很怕老婆的人,悄悄吃了家里的一盒年糕,结果却被老婆狠狠骂了一通,并罚他跪到三更才睡觉。
他很苦恼,第二天就去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
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
他一听,算命先生真神呀,连我罚跪的事都知道啊,就赶忙回答:“没有跪多久,只跪到了三更。”
算命先生知道他听岔了,就换了个问法,说:“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你年高几何?”
他顿时气愤起来,嚷道:“我还敢偷吃几盒?只不过吃了一盒。”
这是段小笑话。其中的人物对话也够得上傻的标准了,因此足以让我们大笑起来,把烦恼丢到一边。
丘吉尔要去进行一次重要的演讲,他坐出租车到了演讲的地点,下车后,他对司机说:“请等我一下,我在这里大约要耽搁一个钟头。”
司机说:“不行,不行,我要赶快回家,好在收音机上听丘吉尔的演讲。”
丘吉尔听了非常高兴,立刻给了司机一笔可观的小费。
司机一见,就改口说:“我想我还是在这里等您吧,管******丘吉尔呢!”
有这么糊涂的司机吗?连大名鼎鼎的丘吉尔都不认识,却还是他的热心听众!幽默故事都是经不起细细推敲的,它故意摆出一副傻相,既讽刺了司机的见钱眼开,又嘲笑了丘吉尔的自以为是。
傻言傻语带给我们的乐趣是难以言表的,它以一种愚蠢的、孩子式的思维模式,看到了我们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现的情趣,构成了幽默的巧妙表达。
只要能让大家都笑起来,只要能营造欢乐的气氛,那么我们就故意装出一副傻相,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在傻的背后,隐藏着的可是绝顶的智慧和超越常规的幽默思维啊。
张冠李戴
幽默的思维就是营造这种错位的思维,只有巧妙地制造了错位,幽默就会以变幻莫测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有妙趣横生之感。
我们中的相当一些人幽默感不强,究其原因,就是不善于制造错位,换句话说,就是不具备错位式的思维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按照固有的模式工作、生活,两点一线,忙忙碌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形成了固有的习惯,对身边所有事物的看法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幽默就会离我们远去。
具有幽默感的人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的思维高度活跃,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我们固有的那一套成见,他们可以张冠李戴、颠倒黑白、指桑骂槐、声东击西,制造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的错位。在这种强烈的反差和对照中,幽默的蝴蝶就被他们放飞出来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幽默者总是张冠李戴、颠倒黑白、指桑骂槐、声东击西,那么他们的人品不是值得怀疑了吗?怎么还能说他们的幽默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呢?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幽默者的人品是不容怀疑的,以上所说的“错位”,指的是他们营造幽默的思维模式,而绝非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
事实上,那些颠倒黑白的阴谋家,是绝对没有心思在幽默思维和幽默语言上下功夫的,他们看重的是权势和权术,他们的心机全花在钩心斗角上,幽默与他们毫不沾边。
“指鹿为马”是一个著名的玩弄阴谋的事例。秦朝的赵高为了试探朝臣对他的服从态度,故意给皇帝送了一只鹿,却硬说是马,并要群臣来辨别。结果凡是说了实话的人,最终都遭了他的毒手,而那些把鹿硬说成马的朝臣得到了活命的机会。
这样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只能是阴谋的杀机,丝毫也不会有幽默的愉快享受。想必赵高在实施这个阴谋的时候,也是一副阴森森的鬼相,才能使那么多的朝臣不顾事实地迎合他。
我们这里所谈的幽默绝对不是这样的,它所制造的错位,不是体现在颠倒黑白的阴谋诡计里,而是活跃在自己的思维中,外化在自己的机智语言里。
1.幽默最忌公式化
有的人平时幽默,说出的话能让人发笑,但笑过也就忘了,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相声、小品的表演也比较逗人,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但笑完就算,总显得肤浅,缺乏打动人的力量。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在内容上挖掘不深,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单纯地追求滑稽诙谐,甚至不惜采取低级趣味的手段,令人反感。
余光中认为:“幽默最忌的便是公式化……”,一旦公式化,就会落入俗套,说到丈夫就必定怕太太,说到教授就必定缺少常识,说到官吏就必定要刮地皮,人听得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
不论是生活还是写作,余光中都坚决避免公式化的幽默。比如对于散文,他也是很有研究的。他对华而不实、俗艳不堪的散文非常反感,就把它们幽默地比喻为“像一袋包装俗艳的廉价的糖果,一味死甜”,并为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做“花花公子散文”。
而对那些写作“花花公子散文”的人,他的批评也是幽默的、很有见地的,他说:“这些喜欢大排场的公子哥儿们,用起形容词来,简直挥金如土。事实上,他们的金都是赝品,其值如土。”
用“挥金如土”来讽刺他们滥用辞藻的坏毛病,用“其值如土”来批评他们趣味浅欲、文章的价值低下。所有这些评述,都表现了余光中的智慧,体现了错位式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无限生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想使自己的幽默引人入胜,也必须抛弃“公式化”的不良倾向。
有一对夫妻,在结婚2个月之后就生下了孩子,大家自然免不了议论纷纷,拿这件事开玩笑。
有人评论说:“这个孩子太性急了,是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都有谁吧。”幽默感就不强,只是对眼前事实的简单评述。
有人对孩子的父亲说:“你的本事真大呀,生孩子也像工作一样,效率很高。”这话自然是幽默的,能让人会意地一笑。
这时单位里最有幽默感、被大家称作“幽默大王”的小孙来了,他还给孩子送了一份见面礼,是本子和铅笔。孩子的父亲大惑不解,说:“这孩子才出世,就给孩子送本子、铅笔,不是太早了吗?”
小孙煞有介事地说:“不早,不早,别人家的孩子要10个月才出世,而你的孩子只用了2个月,照此推算,要不了半年,他准得上学,所以我就提前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
和前面两人所说的话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小孙由孩子出世早,引申到孩子上学早,再由上学早,联想到必须早早用上学习用品,于是在孩子出生后送学习用品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这里,小孙的思维就是一种错位式思维,它不是由此及彼的直线型,而是将事物原有的结构模式完全打破,在脑子里重新组合,形成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新模式,完全脱离了公式化的轨道,才能造成耳目一新的幽默效果。
2.采取不拘一格的发散思维
平时我们总有这样的苦恼,在生活中感到枯燥乏味,在工作中不能开拓新的局面,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很简单,我们总是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遇到事情时想不到用别的方式来巧妙解决,于是就会在人生的征途中一筹莫展、随波逐流。
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部分,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它绝不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由这一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开去,联想到各种可能性,并经过反复比较、论证,最终选择一条最有创意、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路来走,因此才能使事情圆满解决,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一条更宽广的大道。
凡是能成功运用发散思维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成功者,往往也是谈吐风趣、极具人格魅力的幽默家。
运用了不拘一格的发散思维,就能制造出变幻莫测的错位效果,使自己的语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这正是幽默的关键所在。
有个人好不容易出版了一本书,于是就在朋友面前自吹自擂,大言不惭地说:“我的书可棒呢,我花了很多心血,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正确的见解。”
朋友听了,深表赞同:“我完全同意,可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新的见解都不正确,而正确的见解都不新。”
朋友对他这本书的评价是否定的,但却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发散思维营造出的错位效果。
美国总统林肯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情,当时他的关税主管伯顿先生刚刚去世,有个叫史密斯的人就瞄准了伯顿的位置,他打来电话提出自己的请求:“总统先生,能不能让我来代替伯顿先生呢?”
林肯知道史密斯是个不学无术、善于钻营的家伙,一向对他很讨厌,但他不愿直接回绝史密斯的要求,略一思索,他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殡仪馆没有意见的话,我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这时伯顿还躺在殡仪馆里,林肯有意把史密斯话中的“代替位置”理解成“代替伯顿在殡仪馆里的位置”,用他的发散思维巧妙地制造了一种幽默的错位,驳回了史密斯的请求。
只有具备了不拘一格的发散思维,我们才有可能脱离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丰富的大千世界里自由联想,把万千互不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使自己的幽默出新意。
3.勤动脑,使错位变幻莫测
用发散思维打破常规,达到错位的幽默效果,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勤动脑,遇事多从不同的角度来想,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才能使自己的创造力逐步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人品变得崇高,心胸变得开阔,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自己的人格高大了,才能使自己脱离低级趣味,从日常的平庸生活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思维在更高、更广阔的层面纵横驰骋。
向有智慧的人学习,使自己也变得富于智慧,使自己的脑子灵活起来,才能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捕获幽默的底蕴。
比如说打电话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话已经成了我们无法离开的重要通讯工具,不管在多么远的异国他乡,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如同见面一样,解决了许多问题。
但余光中却偏偏对电话发出了异议,请听他的说法吧:“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部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
瞧,他居然把电话和唐朝诗人王维联系了起来,如果没有勤动脑的习惯,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活跃的发散思维,如此妙语又怎能说得出来?
再听:“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若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
电话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无形中又减少了许多诗情画意,余光中用他的发散思维,发现了我们不曾想过的问题,得出了他的独特结论,并形成了妙趣横生的幽默语言。
平时我们也要像余光中那样,运用自己的智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制造变幻莫测的语言错位,给大家、也给自己带来欢快的笑声。我们要努力站得更高、想得更开、看得更远,正确地认识自己身边的客观世界,深刻地分析自己所面对的工作局面,采取有效的行动,在事业中开拓出一条新路,在生活中营造更多的欢笑。生活是丰富的,笑声是明朗的,只要有宽广的心胸在,有智慧的头脑在,就会有不拘一格的幽默思维出现,就会有变幻莫测的幽默表达在人世间闪光。
幽默一词的来历
“幽默”本来是英文humour的译音,因为在汉语里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翻译,就采取了音译的方法。
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辞海》是这样定义幽默的:“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尽管这个解释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却不能让所有的人心悦诚服。漫画家方成就以漫画为例,指出漫画没有采用那些“修辞方法”,但同样是幽默的。
在现代汉语里,幽默和滑稽的意义比较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两相比较,“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深广、意味更深长。“滑稽”只是开玩笑,搏得人哈哈一笑,而“幽默”却有更高的目的。那些只能逗人笑而形式怪诞、意义粗浅的,都只能算作“滑稽”,而“幽默”则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他的名作《百万英镑》里写道:“他笑着接了过去,这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笑容,笑里有皱,笑里带褶,一圈儿一圈儿的,就像往水池子里面扔了一块砖头;可是,只瞟了一眼钞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脸色大变,就像你在维苏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像虫子爬似的凝固熔岩。”
这段描述一点儿也不滑稽,但却很幽默,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贪婪心理。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论幽默》一文中是这样给幽默下定义的:“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宝贵的,因为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