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默者看来,一可能不是一,二可能不是二,鲜花可能变成了臭虫,臭虫可能变成了鲜花,令人啼笑皆非,但却具有很强的幽默效果。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诡辩家,叫公孙龙,他居然得出了“白马非马”的荒唐结论。虽说结论是错误的,但他却理直气壮地与人辩论,居然让许多人无法反驳。
他的逻辑是:“马是一件物品的名称,而白是一种颜色,‘白马’当然与‘马’是不一样的,因此说白马不是马。”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逻辑也是荒谬的,于是就形成了诡辩,产生了幽默。
幽默的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它所采取的逻辑思维方式自然也与我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它对客观现实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它的逻辑推理过程也必然呈现出荒谬的特征。
有一位司令员,他的儿子养尊处优,不学无术,使他很伤脑筋。但让他得以安慰的是,他的孙子学习用功,成绩很好,是班上的三好学生。
有一天,司令员把儿子训斥一番,儿子被训得很恼火,就找出一番歪理来为自己辩解。他对父亲说:“我爸爸是司令员,而你爸爸不是;我儿子是三好学生,而你儿子不是;你爸爸比不上我爸爸,你儿子比不上我儿子,你还有什么资格来训斥我呢?”
此言一出,顿使司令员瞠目结舌。儿子的话表面听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一想。就发现他采取了荒谬的逻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形成了诡辩。
由于诡辩采取了貌似正确的推理过程,表现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因此要想有力地驳斥它,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结论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就是荒谬逻辑中的诡辩智慧在放射光芒。
幽默大师们把荒谬逻辑有意运用到自己的幽默中,把不可能的事实当作真实的事情述说,让人惊异于他们不同凡响的联想,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马克·吐温曾经向人描述过一件充满荒诞色彩的事情。
据说他有一个孪生兄弟,和他长得完全一样,身边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都无法把他们分辨清楚。可惜的是,在一次洗澡中,他的那个兄弟不慎淹死了。
由于他们长得太像了,所以就没有人能搞清淹死的究竟是兄弟中的哪一个。
于是马克·吐温就向别人这样讲:“大家都认为活下来的那个人是我,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浴缸里淹死的那个才是我,现在活着的这个人其实是我弟弟。”
这种说法是多么荒唐啊,他故意采取了荒谬的逻辑,一本正经地否认自己在现实中的存在,让人觉得十分好笑。
幽默的思维超出了常规,往往就会发展到荒谬的地步。但必须指出的是,幽默者本人并不荒谬,他们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只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幽默的效果,也许在某些时候表现得强词夺理,正是幽默思维在他们身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只会感到欢乐,但却不会认为他们的脑子出了问题。
3.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站在一个固定的立场上,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我们要说的话,别人也已经想到了,幽默就无从谈起。
要想使自己的思维突破常规,达到幽默所要求的高度,我们就必须做到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路才会开阔,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把眼前的事物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来讲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幽默才有产生的可能。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堪的局面时,就应该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使自己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展,直到找到一个既机智又幽默的表达方式,使自己摆脱困境。
有一个乡下人进了城,遇到了一个妄自尊大的城里人。城里人就想把乡下人奚落一番,于是就故意问道:“老乡,请问你有几个令尊?”
乡下人明知对方在戏弄自己,却故意反问:“令尊是什么?”
城里人得意了,这个乡下人果然好糊弄,于是就想进一步戏弄他,说:“令尊就是儿子的意思啊。”
乡下人毫不迟疑地接话说:“噢,我明白了,那么请问您有几个令尊?”
城里人没想到乡下人竟问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乡下人见状,故意做出关心的样子,安慰他说:“原来您竟没有儿子。我倒是有两个儿子,可以把其中的一个过继给您当令尊,您意下如何?”
城里人窘得面红耳赤,只好狼狈地溜走了。
乡下人在城里人的挑衅面前,没有恼羞成怒,没有畏缩退避,而是开动脑筋,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反击的办法,用幽默的语言使城里人知难而退,有力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我们常说:“天有难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难的发生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但如果发生了,我们也没有必要悲观失望。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就会从灾难中发现幽默的成分,在笑声中振作起来。
幽默大师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能使我们笑起来,殊不知,在这背后,他们曾经做出过多么艰苦的努力,才具备了超越常规的幽默思维,练就了脱口而出的幽默语言。
我们要想获得较强的幽默感,就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幽默思维,使自己的思路开阔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幽默的因素,来营造更多的欢乐,愉悦我们的身心,美化我们的生活。
难得糊涂
幽默的思维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智若愚。无论多么充满智慧的话语,都要用轻描淡写的态度和故作糊涂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必须在脑子里多转几个弯,把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平淡的话语中,使人感到韵味无穷,必须深思之后才能体会话中的深义。
有一个小男孩,一向是很机灵的,当然也调皮。为了解决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促使他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父母专门请了一个心理学家来考察他。
在谈话的过程中,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考察他的知识面宽不宽。心理学家问:“你说说看,《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
小男孩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我不可能知道的,我才这么点年纪,怎么会去读托尔斯泰的书呢?”
小男孩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他坦承自己不可能知道,但事实上他却已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准确地回答了出来。心理学家就此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幽默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聪明才智,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确如心理学家的预言,这个小男孩长大后组建了一家遍布全世界的大公司,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
可见,幽默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创造,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一种超凡脱俗、宽容大度的性格。我们要想具备幽默感,就必须使自己变得“糊涂”起来。
郑板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嬉笑怒骂,游戏人生,并为自己书写了“难得糊涂”的座右铭,作为他为人处事的宗旨。他是真的糊涂吗?不是的!他的聪明才智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但他却始终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1.有意掩藏自己的智慧
虚荣心很强的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高人一等,总要夸夸其谈,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他在世人的心目中轻如鸿毛。幽默感很强的人往往把自己智慧的光芒掩盖起来,以一副愚蠢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有时还要故意说些傻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但却没人以为他们是十足的傻瓜,相反大家都会为他们的智慧所倾倒。
美国总统林肯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一位外国使者前来拜见他,正看见他在细心地擦着自己的靴子。
这个使者非常惊讶,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扬道:“啊,总统先生,您太伟大了,您总是亲自擦自己的靴子吗?”
“不错,”林肯笑着回答,“那么,你平时都是擦谁的靴子呢?”
表面上看,林肯的回答是愚蠢的,他怎能不知道,对方的问话是什么含义呢?但他却故意在“擦自己的靴子”与“擦谁的靴子”上装糊涂,给对方来了个机智的幽默。
把自己的智慧掩盖起来,故意对相当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让自己的思维在看似愚蠢的地方寻找突破点,说出的话就会很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有类似的表现。
一次,他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恶毒地对他说:“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咖啡里放进毒药。”
丘吉尔听了,不动声色地说:“如果我是您丈夫,我一定会把这杯咖啡喝下去。”
喝毒药,是正常人都不会做的,但丘吉尔却表示他会“喝下去”,是不是很蠢呢?别忘了,他还有一个前提,“如果我是您丈夫”,也就是说,他是不会喝的,应该喝的人是对方的丈夫。这就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挑衅,展现了大智若愚的高超智慧。
我国宝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是非常幽默的,他才华出众,反应敏捷,平时和朋友闲谈,常能用幽默的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才能。
有一次,散文家思果谈起一件事情,说他们的另一位朋友高克毅在飞机场送人时,竟用西方礼节吻了两位女士的脸颊。
思果说完,感叹不已,说:“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能当众拥吻人家的太太?”
余光中听了,就接上去说:“当众不能吻人家太太,难道要私下做吗?”
众人一起大笑。结果的意思是反对“吻人家太太”,而余光中却来个故意糊涂,理解成“既不能当众,就私下做”,从而造成了很强的幽默效果。
故作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明明聪明过人,却故意掩盖起来,以一副愚者的面貌出现,正是高度智慧的表现。要在片刻之间让自己的思维达到此般境界,必须让自己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才能做到。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俗话:“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褒扬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大智若愚的幽默思维也恰恰展现了这种美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幽默就是一种高贵的美德,是需要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把高尚的人品完全展现出来的。
2.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
童言无忌,孩子们说出的话是天真的、幼稚的,反映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识。虽说他们的认识比较肤浅,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中没有成人过多的忌讳,脱离了成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因此常常能够说出一些妙趣横生的话来,逗得我们大笑不止。
有一个老师给学生讲解“巧合”这个词,讲解完词的意义后,他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巧合的事情。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爸爸和妈妈在同一天结婚,这是多么巧合的事啊!”
学生这样的理解怎能不让我们捧腹大笑呢?但在他们的头脑里,这样的认识却是正常的。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模式,虽说偏离了日常生活的正常轨道,但却具有突破常规的奇思妙想,完全符合幽默的特征。
父亲带着孩子去划船,船漏水了,父亲一筹莫展。
孩子问爸爸:“爸爸,你怎么不高兴啊?”
父亲说:“船头漏了那么大个洞,水一个劲地往船里流,我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孩子说:“这有什么难办的呢?再在船尾凿个洞,水不就从那里流走了吗?”
在船面临沉没危险的时刻,孩子丝毫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仍旧保持着惯有的思维方式。而他提出的办法又是多么可笑啊,如果不是事出紧急,父亲也一定会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孩子的思维往往出其不意,是因为在他们的思维模式中,还加入了较多的想象成分,他们乐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自己看到的一切事物,因此就造成了幽默的效果。虽说孩子的这种幽默是无意形成的,但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就可以轻易地达到幽默的目的了吗?
有许多幽默者就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幽默语言。前面所举的那些大智若愚的幽默事例,大都是这样形成的。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用孩子式的思维压倒我们平时惯用的思维模式,幽默就自然地产生了。
马克·吐温坐火车的时候,又犯了丢三落四的老毛病。列车员来查票了,他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火车票。
好在列车员认识他,看他在口袋里到处乱翻,就说算了,不用再找了。马克·吐温却说:“不行,我一定得找到它,不然的话,我怎么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此言一出,满车乘客都不由得大笑起来。
幽默大师居然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这不是太逗了吗?
在这里,马克·吐温只不过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幽默一回罢了。
3.傻言傻语,妙趣无限
有意抛弃我们固有的理智思维模式,而采取幼稚的、愚蠢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思维模式,说出一些傻言傻语,带来的是妙趣无限的幽默语言。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胸怀必定宽广,他们不会为了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也不会为了虚名、钱财、权势而四处钻营,他们心态平和、淡然处世,才能时刻保持一颗金子般的童心,以纯真的心灵来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用故作糊涂的傻言傻语,给大家送来欢乐,给社会带来纯净。
罗西尼是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在国内拥有大批热情的追随者。有一次,他听说那些富有的追随者准备集资为他塑一座雕像,他很是感动。但当他知道塑像的钱竟达到一千万法郎之巨时,他惊呼道:“天啊,一千万法郎!如果他们肯给我五百法郎,我情愿亲自站在雕像的底座上!”
在这里,罗西尼是爱钱吗?不是的,如果他需要钱,他的那些追随者会把大量的金钱给他送来。他用这样的傻言傻语,表达的是对用巨资给他塑像的不以为然,他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才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