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63000000018

第18章 可当史书读——《人·岁月·生活》序

海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的插图本,是一本颇值一读的书。一九九〇年我在苏联远东大学图书馆见过《人·岁月·生活》的俄文版插图本,每页下面附有相应的插图。我翻了几页便被内容和插图所吸引,爱不释手,一心想弄到一本,花多少钱都行。但哪儿也买不到,俄国朋友也弄不到。刹那间脑子里甚至闪过“邪念”,就对图书馆说书丢了,我赔钱好了。但理智马上制止了我,怎能干这种不体面的事呢。以后我一直在寻找,但没有找到。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有了中译本插图本,同我在苏联看到的样式一样,也是每页下面附有相应的插图。出版社的人告诉我,他们是从爱伦堡女儿那里弄到的书,真下了不少功夫。

爱伦堡是苏联著名作家,自以为诗写得最好,小说次之。但读者并不认同,他的诗从未吸引过读者,没有人把他看作诗人。他的小说昙花一现,流行过,但很快便被人遗忘。比如《解冻》,谁还记得书中的内容,只记得概括那个时代特征的书名而已。唯独他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写的政论,曾极大地鼓舞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斗志,至今仍充满火热的激情。他足以传世的作品除了政论便是这部回忆录了。回忆录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新世界》杂志上陆续发表,一时人人争读,洛阳纸贵。爱伦堡打开了苏联人的眼睛,让他们看到当局想方设法不让他们看到的国家坎坷的过去和苏联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今天在俄国,人所共知的国内外著名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还是广大读者四十年前从爱伦堡的回忆录中读到的。我看到过一则报道,在地铁的一节车厢内就有四五个人同时阅读刊载《人·岁月·生活》的《新世界》杂志。

爱伦堡活了七十六岁,他把六十年来接触过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写入回忆录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苏共虽已召开过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但许多迫害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决议并未撤销,受迫害的人并未平反昭雪,外国很多作家、艺术家仍被看作敌视苏联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爱伦堡写出自己与各类人的接触,展现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竭力为他们画出一幅幅肖像。肖像画得未必都成功,但出于真诚的心愿,真实而客观,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回忆录是按年代写的,从俄国第一次革命一直写到他本人去世。写得最多的是诗人和作家,也是他接触最多的人。他写与茨维塔耶娃、巴别尔、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等作家和诗人的会面。茨维塔耶娃是长年流亡国外的女诗人,写过赞美白军的《天鹅营》。她的丈夫埃弗隆便是逃亡国外的白卫军。他们并未改变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但迫于生计,埃弗隆不得不与苏联派往巴黎的克格勃合作,为苏联绑架白军将军穆勒。这件事曝光后,茨维塔耶娃一家受到法国俄国侨民的一致谴责,俄侨所有报刊拒绝刊登茨维塔耶娃的诗作,他们一家无法在巴黎生活下去,被迫返回祖国。埃弗隆回国不久就被克格勃处决,茨维塔耶娃疏散到大后方叶拉布加镇,在那里上吊自杀。茨维塔耶娃在苏联当局眼里是畏罪自杀的反革命家属,她的文学成就当然无人提了。这位现在与阿赫玛托娃并称为苏联诗坛双子星座的茨维塔耶娃,是爱伦堡第一个介绍给苏联读者的。爱伦堡几次同茨维塔耶娃会面,曾劝说她不要发表《天鹅营》,因为白卫军十分残暴,不应赞美。茨维塔耶娃不相信,他们争吵起来。茨维塔耶娃把诗集《别离》赠送给爱伦堡,上面写道:“您的友谊对我比任何仇恨都珍贵,您的仇恨对我比任何友谊都珍贵。”茨维塔耶娃最终放弃出版《天鹅营》的打算。在爱伦堡的笔下,茨维塔耶娃是天才的诗人,但倔强,孤独,幻想,永远脱离现实,自己折磨自己。爱伦堡写她那一节的小标题是《钟情而坚贞的女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因写讽刺斯大林的诗被捕入狱,瘐死在海参崴二道河子劳改营转运站,是死有余辜的反革命分子。爱伦堡把他写得天真可爱。曼德尔施塔姆被白军逮捕,关进监狱,大声喊道:“我是诗人,生来不是蹲监狱的。”白军才不管你是不是诗人呢。爱伦堡对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才评价很高,同他情深义重,写他的时候笔端充满感情。他们分别拥抱的时候,爱伦堡已预感到他们不会再见面了。巴别尔因小说集《骑兵军》“攻击”布琼尼老总麾下的第一骑兵军而获罪,加上克格勃罗织的其他罪名被处决。爱伦堡在《戴眼镜的巴别尔和〈骑兵军〉》一节里,开头就坦诚说巴别尔是他最亲近的最忠实的朋友。对他的《骑兵军》称赞备至,对布琼尼的漫骂不屑一顾。把沉埋多年的苏联优秀小说家从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巴别尔的《骑兵军》和《敖德萨故事》已译成中文,中国读者定能判断作品的价值。帕斯捷尔纳克一九五八年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到致命的打击,家里的门窗被天真的大学生打碎,并要求他“滚出苏联”。苏联当局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迫害愈演愈烈,如果不是印度总理尼赫鲁给赫鲁晓夫打电话,表示他愿意担任保卫帕斯捷尔纳克委员会主席的话,帕斯捷尔纳克可能被驱除出境。帕斯捷尔纳克虽准许留在苏联,但已身心交瘁,两年后郁郁而终。爱伦堡把帕斯捷尔纳克视为伟大的诗人,只是性格孤僻,又太天真。爱伦堡指出诺贝尔奖不是他应获得的。苏联主流作家获得过苏联设立的各种奖项,但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怎能轮到帕斯捷尔纳克呢。爱伦堡把上述已被苏联人民遗忘的作家一一介绍给苏联读者,语调平和友善,把苏联当局仍视为敌人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娓娓诉说与他们的交往。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可不说是壮举。

爱伦堡还道出他所了解的主流作家鲜为人知的一面。爱伦堡写了法捷耶夫,但他们不能算朋友。法捷耶夫是作协领导人,斯大林的文学总管,可以说在作协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法捷耶夫给人的印象总是昂首挺胸发表演说的样子。一九四九年法捷耶夫率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在故宫太和殿讲话。我有幸见过他,就是一副昂首挺胸的样子。法捷耶夫在同非党人士接触时,知道对方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会放下首长的架子,现出本来的面目。在国外出差的时候,他向爱伦堡倾吐衷肠。法捷耶夫说他一生最爱两个人,也最怕两个人:母亲和斯大林。他向爱伦堡讲述了长篇小说《黑色冶金业》的悲惨故事。“一九五一年马林科夫把我叫去:‘冶金业有一项将改变一切的发明。倘若您把它写出来,您就给党帮了大忙。’他告诉我,如何揭露出一帮搞破坏勾当的地质学家。我开始搜集材料,研究问题,在乌拉尔呆了很长时间……我想,我一定能写出一部真正的长篇小说。不料,‘发明’原来是假的,国家花了几亿卢布,给被诬陷的地质学家恢复了名誉。总之,小说失败了。”小说《青年近卫军》同样让法捷耶夫伤透了心。法捷耶夫认为《青年近卫军》是他的得意之作,小说确实博得好评,并获得斯大林奖。导演格拉西莫夫把小说搬上银幕,影片触怒了斯大林:影片描写了德国占领区内苏联少年与德国人斗争的英雄事迹。斯大林问,共青团组织到哪里去了?党的领导到哪里去了?格拉西莫夫回答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真理报》立即发表严厉批评法捷耶夫的文章,法捷耶夫只得违心检讨。法捷耶夫说修改后的《青年近卫军》已经“不是那本了”。一次法捷耶夫问爱伦堡想不想听真正的诗,说着背诵起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来。法捷耶夫在公开场合总是称赞马雅可夫斯基,因为斯大林把马雅可夫斯基钦定为苏联最伟大的诗人,但真心喜欢的却是帕斯捷尔纳克。法捷耶夫是懂文学的人,却要执行斯大林的指示,内心十分痛苦,又无处发泄,只好借酒浇愁,终于成为酒鬼。法捷耶夫对爱伦堡抱怨兼职太多,没有时间写作。爱伦堡则认为法捷耶夫是眷恋权势的人,一旦被解除各项职务反而会感到失落。后来果然不出爱伦堡所料。

爱伦堡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他把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比作螟蛾,指责他轻浮,经常改变看法。但爱伦堡列举的事实是纪德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为摆脱国际上的孤立,邀请左翼作家访问苏联,向他们展示苏联的光明面,以便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人们容易相信左翼作家的话。天真的纪德对苏联怀有好感,到处称赞苏联,在西方俨然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代表。一九三六年他应邀访问苏联,近距离地接触苏联的现实后,改变了对苏联的看法。他回国后写了《访苏归来》。他写道:“在苏联,共同的幸福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代价的。”他指出,在苏联,对任何事情,在任何问题上,只允许有一种观点,一种看法;稍微发表一点不同的看法或批评,就会招来大祸。这本书惹恼了斯大林。斯大林不仅开动苏联的宣传机器猛烈抨击纪德,还发动西方左翼作家批驳他。但这件事已过了近三十年,爱伦堡不应为此挖苦纪德。几乎与纪德同时访问苏联的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对苏联的看法几乎同纪德一样。纪德的肖像没画好。两位外国朋友看到的事实敏锐的爱伦堡竟看不到?

回忆录中还写了特殊人物,也可以说反动人物。这些人物在工具书中只有两行字,在爱伦堡笔下就有血有肉了。如社会革命党领导人萨文斯基。萨文斯基在社会革命党内负责组织暗杀。爱伦堡与他有过交往。爱伦堡把他写得神秘可怕。萨文斯基有几分文学才华,写过小说甚至诗歌,又是讲故事的能手。他对爱伦堡说阿泽夫把他毁了。阿泽夫也是社会革命党成员,是政府打入的奸细。他被另一名社会革命党成员揭发。萨文斯基主持审讯阿泽夫。阿泽夫先矢口否认,后见势不妙,声称家里有证明他对党忠诚的文件,他现在去取,半小时回来。大家不让他走,但萨文斯基让他走了。阿泽夫当然一去不复返。萨文斯基说阿泽夫毁了他,指的就是这件事。他们两位都算不上历史上的大人物,但又是研究俄国历史绕不开的人物。爱伦堡任何材料都不肯割舍。

爱伦堡通过对人物的介绍记录了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如一九四六年八月日丹诺夫当众辱骂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幽默作家左琴科。两位知名作家受到粗野的辱骂当时影响很大,知道的人很多。不久斯大林又发动了反对世界主义,反对向西方资产阶级卑躬屈膝运动,知道的人少一些。运动牵扯到很多文化名人,不过处理得相对较轻。处决、逮捕、流放的人很少。爱伦堡几次提到犹太剧院著名演员米霍埃尔斯在明斯克惨遭车祸,不治身亡。斯大林死前发动了一场迫害犹太人的运动,米霍埃尔斯之死是开端,“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是尾声。迫害犹太人从消灭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开始。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成立于一九四二年四月,为苏联政府向美国筹措军费。成员除外交部副部长左洛夫斯基和莫洛托夫的妻子热姆丘任娜外,大多是著名的苏联犹太裔文化名人。米霍埃尔斯到美国募集了很多钱,有力地支持了苏联紧张的经济。一句话,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不小的作用。战后以色列建国并倒向美国,斯大林极为恼火,把心中的怒火都撒在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成员身上。在真正意义上消灭了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成员均被处决。斯大林怒气未消,又撒在苏联犹太人身上。炮制出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的医生都是犹太人,斯大林想利用这个案件掀起反犹高潮,把苏联犹太人通通赶到西伯利亚去。斯大林强迫苏联文化界和科技界的犹太裔知名人士在《致〈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上签名。这是一封用恶毒语言诬蔑犹太人的信,很多文化科技犹太名流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签名。唯独爱伦堡拒绝签名,冒死上书斯大林,反对他这样做。爱伦堡发信后在家里坐以待毙。这时已经到二月末了。爱伦堡等了几天不见动静,原来斯大林死了。所以爱伦堡说自己命大。

《人·岁月·生活》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有趣的书,我只极其粗略地介绍几个人物,挂一漏万。这本书可以当文化史书读,也可以当工具书使用。我把它当作工具书,每当有疑问的时候便翻开有关的章节看看。有时呆坐桌前,文思枯竭,脑子里一片空白,随便翻一翻《人·岁月·生活》,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启迪。

同类推荐
  • 生活的足迹

    生活的足迹

    《生活的足迹》多以七言和五言律绝形式表现,收录的诗歌有:早年回忆;故乡情深;四季;陇原胜迹;人物吟咏;游学怀古等。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作者的老家是河北平山,那里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作者对家乡故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从西柏坡走来的吟者。本部《齐梅鹿诗选》收入了齐梅鹿先生二百多首诗作,以离开工作岗位以后的创作为主体,包括少量早年旧作。这些作品,既是他文学创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人生足迹的印证,还是他从文学中获得体验和收获的蜜汁。他的诗作阳光、热情、昂扬、整齐,有感而书,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 茶饭思

    茶饭思

    《茶饭思》写的大多是品评阐发中国茶文化、饮食文化与书生冥想的文字,耐读,有味。为著名作家老车(车前子)的新近作品结集。
热门推荐
  •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一个平凡的孤女,有机会嫁给大户人家的少爷,本该如灰姑娘遇到王子般美好。谁知才刚拜堂入门,便迎来了丈夫的死讯。受尽世人的冷眼与奚落,哪里知道,这男人有一天还会活着回来。原本以为苦尽甘来的她,只想本本分分的相夫教子。然而,丈夫的拈花惹草,婆婆的别有用心,情敌的上门挑衅,她无端被卷入复杂的恩怨斗争中,心力交瘁。在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腹中的孩子时,却被丈夫灌了一碗苦药,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她被扔在了乱葬岗,在绝望中的相遇,让她邂逅了此生的真爱。可身世之谜的揭开,彻底打破了她生活的平衡。到底是和所爱之人长相厮守,还是意难平,重新回到魔鬼的身边?
  • 白衣浮生梦芳华

    白衣浮生梦芳华

    没有简介,第一次试试水,喜欢的便评论吧,不喜欢的勿喷,第一次写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打烊的书店

    不打烊的书店

    在繁华都市的角落,有一家24小时都不打烊的书店,上千本书静静的等待每一个不同的人,每一本书都要它的故事,每一位看书的人也有属于他们的故事。白天,这里和普通书店一样,晚上,这里灯火通明。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什么时候来,书店的门都会为你敞开。不打烊书店,为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点燃一盏温暖的灯,提供一个落脚点。
  • 某歼星舰的提督之路

    某歼星舰的提督之路

    我叫白离,我是一个宅男,日日夜夜都在为肝船而努力,要不是有一天我不小心死了,然后穿越成了舰娘,我就信了!我叫白离,现在是一个舰娘,正常来说我应该是一个为人民服务,啊呸,为提督服务的良好舰娘,要不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有成为提督的天赋,而且我还是某只名叫苏赫巴托尔的歼星舰,我就信了!……本书第三人称,不喜勿喷!最后,欢迎加入扑街作者菌的书友群,群号:697719497
  • 墨菲有郁祺之香

    墨菲有郁祺之香

    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 地质儿女

    地质儿女

    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年青人,怀着一颗报效国家的热心走上工作岗位,完成了领导交给他们的重要任务。得到嘉奖和鼓励。然而正当他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困难也接踵而至,面对困难他们将会如何抉择……
  • 都市之超能强者

    都市之超能强者

    灵气复苏,全球超能。东方有神门矗立,西方有魔宗凌架于世人之上。在这强者如云的年代,秦阳连续获得时间灵石,空间灵石,生命灵石,五行灵石,灵魂灵石,重返巅峰,横推万里山河!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 重生小医仙

    重生小医仙

    虎落平阳被犬欺,掉毛凤凰不如鸡。翻手为云覆手雨的貌美丹祖,转生后直接幸运E。不就是体质废柴么?老子练!不就是流落在外没钱吃饭么?老子赚!不就是时不时被豪门老爷爷鄙视加无视么?老子忍!不就是随身绑定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包子兄长一只么?老子……她额角微微抽动,有些嫌弃。这个能不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