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任何一个限制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后做出
我们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往往是针对某一件具体的事件而进行的,想要在一次的管教之下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如果家长对某一件事拿不定主意,最好先不要表示自己的意见,犹豫不决的态度会使家长陷入与孩子无休止的争执中。因为,给孩子提出限制,必须以坚定明朗的态度做出来,任何一个限制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后再做出来。
小丽很喜欢看动画片,平时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可是一到星期六和星期日,小丽在电视旁边,一坐就是一天。
爸爸知道,这样不但会耽误小丽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她的视力,于是,便决定和女儿谈一谈,给她做一个看电视的时间限制。
他打算将女儿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可是,妈妈却提出了异议。“是不是太短了点儿!原来她是一看一天,现在突然改成两个小时,就怕她一时适应不了。要不这样,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
听了妻子的建议。爸爸觉得比较合理,便决定采用妈妈的建议。
第二天,爸爸便将这个决定通知了小丽。周六、日时间限制: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女儿虽然不乐意,可是,看着爸爸妈妈坚决的表情,也不敢反抗了。
虽然在其他家长眼里,一天五个小时看电视的时间对孩子来说还是太长了,但由于小丽的特殊情况,这样的决定更加有执行力,也更容易被小丽接受。
在给孩子设定限制的时候,要经过审慎的考虑,不仅要尽量避免孩子的抵触心理,而且还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秩序和权威,而不是为了要侮辱孩子。
为了给女儿做出看电视的时间限制,爸爸妈妈进行了沟通,然后,将最终的决定告诉了女儿。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试想,如果爸爸没有和妈妈商量,而一厢情愿地给女儿提出要求,当妈妈发现了之后,一定会提出自己的异议。到时候,执行起来也就困难了,而且还会给女儿留下犹豫不决、态度不明朗的印象。这样,女儿执行起来,也就不会积极主动了。
你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接受你的建议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进行直接的沟通。有时候,只要父母一开口说话,孩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嫌他们太唠叨;有时候,父母还没说上两句,孩子就会和父母吵起来;有时候,孩子则干脆放弃了所有与父母说话的机会,放学一回到家里,就会立刻把自己房间的门关上;更有甚者,还会在自己的房门上挂上一块木牌——“请勿打扰!”……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彼此之间每天都要见面,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
又到了星期六,丫丫不用去上英语辅导班了,爸爸妈妈决定带她去外婆家串门,走之前,爸爸妈妈和丫丫约定:“晚上八点必须回家,不能在外婆家过夜。”丫丫很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外婆家,丫丫像是一只出了笼的小鸟,痛快地跳上跳下。不是和表哥一起玩沙子,就是和小表姐一起跳绳……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爸爸妈妈看到时间到了,决定要回家了。这时候,丫丫有想法了:“妈妈,我不想走了,明天我们再回去!”
妈妈摇了摇头:“来之前,咱们是怎么说的?”丫丫看妈妈态度很坚决,就自己走开了。
丫丫跑去找外公外婆,说:“我想在这里和外公外婆玩,可是妈妈不同意!”
爸爸妈妈拿上衣服,准备要走了。丫丫突然跑进房间,将自己关了起来。可是,终究拗不过,爸爸打开门,将她抱进了车里。
丫丫为什么会关门?其实,关门只是一种姿态,却可以传递出“我不想走”的信息。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当孩子感觉到父母没有接受自己的感受的时,是很难接受父母的建议的。
在很多家庭的对话中,父母成了一个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权威的规则制定者……事实上,当孩子有了不良感受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个能接纳自己感受的朋友式父母。
难道,是孩子天生就讨厌与父母说话吗?当然不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只注重爱而不讲方法;一切事情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来都不关心孩子在想什么。其实,只要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只要孩子感受到了这一点,孩子便会很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一种指令性的语气。在孩子小的时候,使用这种语气或许还能行得通;可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他们人格独立性获得不断的增强,这样的沟通方式,就会显示出很多弊端。因此,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为了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建议,首先就要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和尊重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理解、接纳。甚至是孩子在情感受伤之后,不但得不到安抚,反而招来一顿指责和嘲笑。孩子的心灵会因为这些消极的反应而备受创伤,更别说接受家长的建议了。面对孩子不接受自己建议的情况,该如何做呢?
1.孩子做出的决定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孩童时代,既有天真可爱的地方,又有顽皮淘气的一面,为人父母者,不仅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也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当孩子因为不懂事犯了错误的时候,作为父母,就要和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孩子改正。
其实,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出现任何的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真正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在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才有可能让孩子接受你的的建议。否则,孩子根本就不会听你说。
孩子做的每件事情,真有他(她)的道理吗?他(她)做出的决定真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吗?
浩浩今年5岁了,在上幼儿园。他聪明、活泼、好动,做事富有创意,深得老师的喜欢,可是,却给妈妈带来了无穷的烦恼。
有一次,从幼儿园回到家里,浩浩玩起了自己的玩具狗,当他发现玩具狗已经脏了的时候,脑子里迸发出一个新的创意——帮玩具狗洗个澡!
说着,浩浩便找来刷子、肥皂,抱着玩具狗走进了浴室。浩浩给玩具狗这儿刷刷,那儿搓搓,虽然洗得很认真,可是,玩具狗没有洗干净,倒弄得自己全身湿淋淋的。
妈妈走进房间一看,水已经从浴室里流了出来。妈妈一把抓住浩浩,在他的屁股上狠狠抽了几巴掌,说:“以后再爱捣乱,看我不打你!”
浩浩辩解说:“我在给玩具狗洗澡!”
“洗什么洗,你看看把家折腾成什么样子了?”妈妈很生气。
从那以后,浩浩再也不敢给玩具狗洗澡了。
浩浩犯了错,妈妈不听他的解释,动手就打,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身为父母,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行为。像浩浩的妈妈这样动辄就打,一点儿也不接受孩子的感受,不给孩子留机会,会让孩子学会撒谎,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浩浩的妈妈能给孩子解释的权利,让他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体会孩子的感受,听过之后,再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做父母的,要学会和孩子谈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跟他们进行交谈。不管在大人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多么愚蠢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是经过冥思苦想得出的最优选择。
2.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正向建议
所谓“正向建议”,就是父母给孩子提出的建议不是你觉得这是对孩子有好处的,而是让孩子从心里觉得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在很多家长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总是会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到孩子身上。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作为父母,就要接受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提出正向的建议,要让孩子们从心里觉得这是为他们好。
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迪迪找到爸爸。他为自己做了一份阅读计划,想让爸爸帮忙参谋参谋。可是,爸爸看了之后,却给出了一大堆的批评,迪迪因此很不高兴。
为了激励迪迪,妈妈建议他将自己的阅读计划贴到网站的论坛上,听听别人的意见。迪迪接受了妈妈的建议,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妈妈打开电脑给他看网友的回复。
“妈妈,今天有人表扬我了吗?”迪迪像往常一样兴冲冲地跑进家门,跑到妈妈的面前问。
妈妈问:“如果没有人表扬你,那怎么办呢?”
“没有就算了。”孩子搓着自己的双手,显得有点局促。
妈妈提示迪迪:“我们给自己做计划不是为了别人的表扬,对吗?”
孩子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一方面要看看有多少人看了阅读计划,看看别人是怎样表扬我们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一些批评意见,思考别人的建议,这样才能有所进步。”说着,妈妈打开了电脑,和迪迪一起读起了回帖……
在意别人的表扬,乐于享受成功的愉悦,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将自己的目光始终盯在表扬上,这既不利于改正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让孩子享受成功乐趣的同时,也要适时地给孩子一些正向的建议。
3.孩子有权利不听父母的建议
很多父母本来是想给孩子提建议,可是总喜欢采用命令的语气。而且,如果孩子不听,这些父母还会跟孩子着急。他们经常会使用这样的“经典台词”:我都跟你说过了,还是不听?……这样的建议,孩子一定不会听的,因为孩子有权不听父母的建议。
王女士的女儿小艳放学回家后,一进门便开始抱怨:“我们班主任真是不给面子,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大声斥责。”
王女士听了之后,将自己的双手插在腰间,用质问的口气说:“你干什么坏事了?”
小艳瞪起眼,很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干,就是和同桌借了一块橡皮!”
“那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什么也不做!”
王女士知道,如果再这样问下去,母女之间一定会对立起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于是,王女士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用一种友好的语调说:“我敢肯定,你当时一定觉得很尴尬,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
小艳有些怀疑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说:“是这样。”
“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小艳有了一个注意:“我以后多准备一块橡皮,就不用打断老师讲课而向别人去借了。”
“这个主意不错!”王女士肯定地说。
孩子是独立的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家长会不会和孩子进行沟通,并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如果孩子觉得家长提出的建议不好,或者执行有困难,就会不想执行。孩子有不接受父母建议的权利,作为合格的父母,必须将这种选择的权利赋予孩子。
对于孩子的感受,一定要及时做出回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丢失东西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形,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两位家长是如何做的?
家长甲:
放学回到家里之后,赵明满脸的不高兴,对妈妈说:“有人偷了我的作业本。”
妈妈听了儿子的述说,问:“你确认不是自己弄丢的,是别人偷的吗?”
赵明回答说:“是啊,我去洗手间的时候,作业本还在桌子上,等我回来以后就不见了。”
妈妈说:“你怎么一点记性都没有?我早就跟你说过,要将自己的东西收好,怎么又把东西给弄丢了!”
家长乙:
放学回到家里之后,田晓曦满脸的不高兴,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的笔记本被别人偷走了。”
妈妈听了,淡淡地说:“嗯?”
田晓曦接着说:“课间,我去了一趟洗手间。当我回来的时候,放在课桌上笔记本就没有了。”
“哦,是这样啊。”
“我已经吸取教训了,下次在离开座位的时候,我一定把东西收好,这样我就不会再丢了。”
比较上面两位家长的反应,可以肯定的是,第二位家长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不可否认,第二位家长是明智的!如果像第一位家长那样,只是一味地长篇大论,不仅会让自己生气、让孩子沮丧,而且也得不到好的效果。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当知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父母不是说:“怎么回事?”就是说:“你怎么搞的?”接着,马上就会给孩子提出一大堆的建议。
其实,作为成年人,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事情。在情绪比较激动、生气的时候,如果有人给你提建议,你也是很难听进去的,即使这个建议再好,你可能也听不进去。同样,这个道理对孩子们也适用。只有当孩子安静下来、情绪平静的时候,那些好的建议才能被听进去。
在孩子叙述事情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及时的“嗯、啊”等简单的回应,会让孩子在不知觉中,找到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思路一般都不是很清晰。这时候,如果对他(她)进行狂轰滥炸,他(她)怎么会耐心地去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学会用“嗯”“啊”等简短的语言来回应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