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时光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告别了满脸痘痘的田老师,我步入了中年级阶层的大门。走进三年三班,四处全是嘈杂声。
这次,我们又换了老师。教数学的姓冯,教语文的姓姜,她们都很平易近人。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不是她们,是一位姓周的英语老师。
我们英语书是三年级起使用,一直跟我们到一辈子。我们的英语老师也不失时机地插了一脚进来——她跟我们四年。她戴着一副眼镜,头发也是波浪形的,不是很茂密,但是透出年轻靓丽的乌黑颜色,仿佛昨天才刚从大学毕业,懵懵懂懂地来到这里教书。她的面容并不苍老,嘴角的左上方长着一颗美人痣,使她整个人都看起来活力十足。她穿着一身淡淡的、鹅黄色的衣服走近了我们。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日常。
她来的时候十分的孩子气,第一节课就让人彻彻底底地喜欢上了她。她虽然没有灵动的双眼,但是那双眼睛能传出心灵的信息。眼睛,不愧是心灵之窗。不过可惜,她摊上了我们班。说实话,我也是比较倒霉的。这几年每一个班的纪律都十分的差劲,学习成绩也糟糕透了。不过还好,上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渐渐的好起来了。这又是后话了。再说上英语课时。没想到,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就有人“组团神游象外”,小声地“交流感情”。前几节还好,后边就不行了,越往后声音越大,托福,没有闹成乱哄哄的一片。每当有人神游象外或小声说话时,她都会瞪起眼睛,看着那个人,看得那个人心里发毛。大约半分钟后,假如那个人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就会像朗诵一样,指着他的鼻子,铿锵有力地,一字一句地批评他,那字像是一个个地咬出来一样,仿佛不像一个女人的腔调,倒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唱京剧时,一个个“古代英雄”表演时的生硬腔调。这种腔调,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既像是嗔怪,又像是警告,让人觉得很不好意思,但也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这着实不易。现在的老师都不大在意孩子们的感受,还好我很幸运,这是我的缘分,也是我的自豪,给了我孤独的心灵一丝丝温暖的感觉。我曾问过她,为什么不去教心理,她笑了笑,反问我:“你猜呢?”我不吭声了。我确实不知道啊。我倒是很幸运,四年来一直都是英语课代表,大概是与她相似的性格吧。她这么评价我,她说我嫉恶如仇。大概如此吧。我对别人的不良行为表示鄙视,总是忍不住想管管。但是有的时候做人太单纯,太刚直,也是不行的。我就是因此吃了大亏。
她把班级当成了自己家。她虽然不老,但是也逃不过岁月的折磨。她倒是舒服。天天带着早餐来,什么皮蛋瘦肉粥,什么小笼包,看着真让人眼馋。不过据说因为她因为早餐让一班同学洗碗跟他们闹翻了,气鼓鼓地不教他们了。她还总是肩疼,总是让我们给她敲敲肩,捶捶背什么的。诚然,我们班的同学没有抱怨。
现在是新时代迅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人还在意师恩与师德,更没有人在意老师的关爱与亲近。在青春的叛逆时代里,还要记得:要发现并回报他人的爱。这,是比任何贵重的东西还珍贵的品格。
就这样,又过了平平淡淡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