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蓉将贾珍从乌鲁木齐辛辛苦苦接回家,一家人共叙天伦,自是人人喜极而泣,高兴万分。
贾珍回来后,看什么都好,只一件不满意,那就是,他看到自己的亲妹妹惜春竟然在馒头庵出家为尼了。他本想闹一场将惜春吼回家,但尤氏一番话又劝醒了他。
原来,按大清的规矩,凡八旗官员获罪的,其家人就会入辛者库贱籍,比之包衣旗人更低等,所以惜春今后选秀只能为下等奴婢,生死都在别人的手里。到放出宫来时,已是二十五岁,更不可能再找到好的婆家。如果不去参加选秀,这些王公世家及官员家也不会与贾家这样无权无势无钱,且入了贱籍的家族连姻。
惜春本是个冷心肠的人,现在看到家族的巨变,又看到迎春英莲和晴雯等人在别人家里的不幸,参透了自己的未来,更是冷入骨髓,就闹着出了家。尤氏反复劝说她不听,看她极为坚决,虽可能被贾珍埋怨,却也担了责任,作主同意惜春带发出家修行,只是要求惜春等她哥哥回来同意后再落发。于是,惜春就在馒头庵里住着带发修行了。
贾珍听了,想了想,很有道理,加之他这几年在大漠上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了,把很多俗事看穿了,变得比以前更通情达理了。他见是妹妹自愿的,连自己的妻子都同意了,而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宝钗等人都认可了,自己何必一定要反对呢?这样也好,至少比迎春妹妹好得多了。说起来也许比探春还好呢。当王妃,说着好听,飘洋过海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还不如惜春可以一直在家庙里呆着,身边到处是亲人的好。想到此,他也就释然了,认可了,再看到惜春的一身释装,也就没有那么扎眼了。惜春见哥哥接受了,虽然不得落发,却也就更是安心了。
贾珍转头时,忽一眼看见巧姐儿。那巧姐儿已是十三岁了,出落得清新秀丽,且其能干不亚于她的母亲,可只因是斩刑犯的女儿,没有了选秀权,各世家更是不肯联姻,所以邢夫人将她许给了这馒头庵附近的一个地主的大儿子。贾珍回来那天也见过那地主的儿子,现在只有十五岁,模样儿也还行,因是京城郊区的人,谈吐还来得,为人还算精明,加之也读书备考,所以配巧姐儿就算是好的了,家里的人都为此高兴呢。贾珍摇摇头,苦笑着想道:“这样的人,原来到我家连门都只怕进不来的了,现在我们竟然还需要去巴结了。唉,真是今时不同往日,说不得了啊。”
正想着,看贾政回来了,忙迎上前去,见了礼。贾政看着他笑着说:“你的谢恩折子上去后,听说有望保住爵位呢。”贾珍说:“现在的皇上真是心胸宽大,只怪我当初瞎了眼,站错了行,才给家里带来这么大的灾难,唉,后悔不及啊。”
贾政说:“贤侄再休提以前,只有打起精神来,好好过现在和以后吧。”
贾珍说是。陪着回家不提。
现在家里有十二个人,因为除惜春住在庵里外,其他人都在庵外的小院里,并不买任何的奴仆,每天贾政等男人回家后,还要挑水劈柴,四体勤了,身体反觉强壮;五心安了,生活更显实在。贾赦岁数大了,脚又有疾,大家也不勉强他。偏他还有微词,奈何现在是贾政等说了算,加之也没有余钱买奴仆,所以只得和大家一起一手一脚自食其力。
第二天,果然有旨传来,因贾珍在乌鲁木齐有军功,将功赎罪,保留爵位,以示奖励。望今后洗心革面,忠心做人。贾珍忙望北叩头,又具章谢恩不提。
此后不久,皇上又下旨让贾珍复了将军之职,随张广泗去平苗乱。贾珍立即出发到军营报到,随张广泗到贵州后,在副将长寿手下任职。随长寿出征空稗,连破多处苗寨。因贾珍作战英勇,累立战功,长寿和张广泗也累次为他上表请功。
平苗后,皇上论功行赏,除对张广泗等人有封赏外,对贾珍也是额处加恩。皇上特别下旨,将贾府合府除了辛者库贱籍,并将已查封的宁国府再赏给了贾珍等人居住。
贾珍谢恩回到馒头庵外贾家暂住的小院来,合府欢喜,大家就计划着搬家,又计划着卖多少奴仆。因宝玉和贾兰中了进士,候补官职,不久就有实缺出来,虽是低职位,但二人上班了,也能为家里挣回一份俸禄了,家里也就更宽裕一些,倒也能去买一些奴仆回来了。贾政听着薛王氏和王夫人邢夫人等说买奴仆的事,心中不是滋味,想着,这一家子逐渐又开始复了元气了,又是这样的奢侈起来,到后来,过上个一两代,只怕又会出现大事,到时,更是后悔不及。所以他听着大家说东说西,只是不开口。贾珍见他不说话,就问他有何训示。贾政说:“这几年来,我常想,人真的是死于安乐而生于忧患啊。你们看,在过去,不但宝玉和蓉儿是纨绔子弟,连你和琏儿也是不学好的,一昧只知骄奢淫逸,吃喝嫖赌,所以才会有那么大的事发生,让琏儿凤姐儿丢了命了。这几年,抄了家后,大家在一起虽是艰难,但是一边为生活而劳作,一边读书,也算是耕读生活。你看,大家一心一计,没有奢华,没有虚伪浮夸,只是勤谨向上,现在你再看,宝玉和蓉儿是不是变化很大,务实多了,兰儿也得到磨练,现在也能独挡一面了。所以,虽是这样的日子过得苦一些,但让人安心。珍儿你在乌鲁木齐的苦,我们也是知道的,但在经过那样的历练后,你看,你现在是真正的将军了,不再是原来的因袭爵而当上的挂名将军。这有多好。可现在大家又在议着要回到过去的生活,要回到过去生活的地方,回到过去的呼奴使婢的日子,唉,我只怕是戒奢如登山,而入奢如崩啊。为这个我很担忧,所以,我决定,我们一家仍旧是要住在这里的,你们若要搬回去,我也不拦着。”
王夫人薛王氏一听十分失望,却也无法,只得不开口了。宝玉宝钗李纨贾兰忙站起来说是。于是贾珍和贾赦两家于次日都搬回宁国府去住了,只有贾政一家人还住在馒头庵外的小院里,仍是坚持不请奴仆,一切自己做。
李立和他们倒是常来常往,也就把他们的情况汇报给了黛玉。黛玉听了,倒也高兴,说:“二舅的话有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宝玉他们也算是脱胎换骨了。”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就对弘历提起这一家人的情况来,弘历说他也是了解的,正要适当照顾他们。于是第二天就升了宝玉和贾兰的官职,因贾蓉是同进士出身,曾经捐过四品官衔的,所以也给了一个实缺,这样一家子除了贾赦外,都算是有了俸禄了。一家人的节余就更多了。就有人来向贾家为贾蓉和贾兰提亲了,大家看了都不错,就经过一套应该的程序,将两个孙媳妇娶进了门。这两个姑娘虽也是官宦人家,也是知书达礼的,进门后,也穿粗衣布裳,每天井臼劳作,每晚针线绣活,并无二话,合家都喜欢。
这天贾政和宝玉贾兰贾蓉下班走在一处,就说起今天在金殿上,皇上就说册封皇后的各项工作已准备就序,按钦天监择定的日期,下个月就是封后大典日。命各王公大臣和各属国到时都应具章祝贺。
宝玉叹息道:“现在林妹妹和我们相比,真是一个在云端,一个在地上。”他父亲说:“别说这些,别说你林妹妹,就是林恒也是了不得的。这些年我也在反思,那林家做事,就是量力而行,且做人做事极为低调的,几代王侯公卿的,人丁那么少,却代代出人才,代代得皇宠,却竟是始终如一的谨慎,真是不容易。就说林恒吧,和你们一年去考试,人家是一甲一名的状元,现在已是在军机处行走了。你们却是一百多二百名外的进士,不过这已是让我觉得喜出望外了。所以人与人不同,为人要有自知自明才好。”宝玉贾蓉贾兰等忙说是。
贾兰又说:“皇上传属国也来贺,不知探春姑妈会不会回来?”
贾政说道:“朝鲜王世子已继位为朝鲜王了,你姑妈已是朝鲜王妃,这次为封后大典,他们俩人都应该回来朝贺才对。”
贾蓉说:“他们回来,就有可能回府来看看,如果朝鲜王看到我们家竟是这样的贫穷,会不会对姑妈不利呢?”贾政说不必妄自菲薄,世事沧桑,朝鲜王也知道我们家是曾经富贵的家族。现在也只能正面这样的现实,若实在不便于接待他们,就请他们不必过来就是了。
宝玉他们也说是,四人回家不提。
话说各属国接到皇帝诏令,都积极准备了朝贺大礼,国王和王妃都亲自带出使团到大清参加封后嘉礼。朝鲜国王和王妃也都备了厚礼带着使团启程到北京。
黛玉这天正在宫里试内务府呈现上来的朝服,尚礼嬷嬷来报,说朝鲜国王和王妃已抵达京城,朝鲜王妃已呈来求见福晋的折子,请问福晋,是否准其所请呢?黛玉说:“好几年没有见过探春表妹了,真的还有些想念呢。准其所奏吧。由你们去安排好后,再报我吧。”尚礼嬷嬷领命而去。
正试着,太监报道:“皇上驾到!”黛玉率宫人迎接皇上进宫,弘历看着黛玉,笑着说:“这服装也只适合娘子穿,这样气派、这样出众,真是从古至今最美的皇后啊!也只有这样的皇后才能配上我这样的皇上。”
黛玉笑着说:“真不知你是夸自己,还是夸别人。”
弘历笑着说:“是真的。若不是封后必须出头露面吗,我都不想让娘子出去让人看。”
黛玉白他一眼,嘀咕道:“说是当皇上,我怎么越看你越象土财主,藏着掖着的。”
弘历一听,笑道:“也只有你敢这么说,”
黛玉仰头对他说:“怎么你要治我的罪?”
弘历忙上前说:“可别这样说,我可不敢,我们之间,只有你治我的罪的,我哪敢奈何你。娘子别生气,为夫这厢有礼了。”说着对着黛玉一揖,黛玉一笑,说:“看你这相声演的,倒像我是恶老婆似的。”
宫人们看着这小两口斗嘴,想笑却不敢笑,都低着头屏息静气的。
第二天就是钦天监择的封后吉日——乾隆二年十二月,大行皇帝雍正去世27个月孝期已满,弘历下令为林黛玉隆重举行册立皇后的封后大典。
册皇后之礼称“嘉礼”。乾隆皇帝在此之前就已下旨通知各衙门准备。礼部奏请由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充当册封的正、副使,准备好了金册、金宝,内阁大学士已撰写好册文、宝文。
昨天,皇帝已派官员祭天、地和太庙,并亲自到奉先殿行过礼了。
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礼部下属的乐部将乐器悬于太和殿外,然后由礼部及鸿胪寺官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正中南向、设册案于左西向、玉案于右东向、龙亭两座于内阁门内。内监设丹陛乐于宫门内、节案于宫内正中,均为南向,设册宝案于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皇后拜位于香案前。吉时到时,礼部官员将金册、金宝及册文、宝文分置在龙亭内。
这日寅时,黛玉与皇上就起来穿了朝服,用过早餐,一起出了宫,弘历扶着黛玉上了礼輂,二人一起坐了,摆驾,细乐响起,来到中和殿,更衣,升座,韶乐奏起,弘历黛玉接受侍班、执事等官员和宫人的行礼祝贺,然后二人步入太和殿,黛玉在皇后拜位香案前站定,听皇帝宣布册封诏书后,按礼叩拜后,在中和韶乐声中,与皇帝一起升座,文武百官分班站好,宣表官宣读贺表,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山呼万岁,又山呼千岁。此时中和韶乐再起。宣群臣庆贺的表文。
礼毕,帝后在乐声中降座,退朝,典礼完毕。大学士捧诏书,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与文武百官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再由礼部官奉诏送至礼部,颁发于天下,普天同庆。皇帝命大宴群臣。从此,黛玉开始了一代贤后的生活。
欲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