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82700000042

第42章 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5)

3.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也称为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婴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对各种是非标准的掌握(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

4.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又叫侵犯行为,是伤害他人或物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不是出于好奇)等。

4.3.2婴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婴幼儿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的发展

1.狭义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的发展

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牙牙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依恋是婴幼儿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大约在第六七个月里形成),也是婴幼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其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

(1)未分化的社会性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一样,他们喜欢所有的人,其反应是未分化的,无论是熟悉的照料者面孔还是陌生人的面孔甚至假面具都可能诱发婴儿的微笑。

(2)分化的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虽然对陌生的脸孔仍表现出微笑,但却明显频繁地对母亲那张熟悉的脸孔发出无拘无束的笑容。婴儿倾向于要母亲喂奶,要母亲哄着睡觉,否则就哭闹拒绝。这种对母亲的偏爱显然来自于过去母亲总是给予她愉快和解除痛苦的体验,母婴之间已建立起了一定的感情联络。但由于婴儿尚未建立起物体永久性的概念,也未建立起“母亲永久性”的概念。母婴依恋关系并未形成。婴儿也还不怯生。

(3)特定的、持久的感情联结阶段(6个月~3岁)

研究者们发现,大多数6~8个月的婴儿开始对母亲离去表现出不安和悲伤,对陌生人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而母亲的出现使婴儿感到愉快,并在母亲出现的同时,对陌生人的焦虑和不安亦得到减轻和消除。从中可以看到,婴儿的情绪已多样化,但更重要的是,婴儿对特定的对象(主要是母亲)的依恋情绪已建立。

由于儿童与依恋对象的交往程度、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美国著名的依恋问题专家安思沃思(M .D .Ainsworth)分别在美国和乌干达,对大量的婴儿处于其所建立的“陌生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后认为,婴儿的依恋有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这是最常见的依恋类型,约占总数的60%~65%,婴儿能“安全地”依恋母亲。当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心情愉快,心境安逸,自如地摆弄玩具。即使在陌生环境中或是面对陌生人也表现出探究行为,对于不熟悉的玩具和物体,显示出好奇并加以摆弄。婴儿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的身边。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探索行为也减少。如果此时再进来陌生人,婴儿就会痛苦地啼哭。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靠近母亲身边或投进母亲的怀抱、停止啼哭,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又继续做游戏。

②回避型:约占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型。母亲的在场或不在场对婴儿似乎并无明显影响。母婴在一起时,婴儿独自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和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走近母亲以示欢迎,但却又很快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婴儿总是避免着与母亲目光及身体接触,对母亲的拥抱亲热行为报以淡漠的表情。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婴儿。

③反抗型。反抗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矛盾的,他们不管母亲是否在身边,经常发生强烈的不安和哭闹,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警惕并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母亲离开后,更是大哭大闹,哪怕只是短暂的离开。而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强烈地要求母亲抱,但又不能视母亲为安全的基地,刚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似乎在对母亲发脾气和抗议。痛苦情绪并不能因母亲的到来而迅速地消除。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缺乏探索行为,并常常啼哭,婴儿不敢独自玩耍,不敢离开母亲。这类婴儿又称矛盾型,约占10%~15%。

我国刘芳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显示:我国婴儿安全依恋型占44%,矛盾型占17%,回避型占38%。不过研究者发现,我国婴儿的回避型,虽然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独自玩耍,在陌生人面前不紧张无痛苦,陌生人在场仍独自玩耍,很少趋向母亲,对母亲的来去漠不关心,也很少哭,但也不会对母亲表现现负性的躲避行为,因而认为这种类型婴儿命名为平淡型更为合适。

依恋对婴幼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幼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依恋,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地和孩子一起玩耍。同时父母亲和孩子接触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高高兴兴地和孩子玩。其次,父母亲对孩子所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等),并给予一定的关照。

2.广义的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与婴幼儿的发展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通常分为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方式对婴幼儿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坦诚的,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这种方式下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自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2)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予满足,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所定规则有不同的意见。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忧虑、退缩;或是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或胆大妄为,在成人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致。

(3)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漠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流,忽视孩子的要求,任其自然发展。这种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清高孤傲、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不良品质;但也可能在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获得较好发展。

二、婴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婴幼儿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婴幼儿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1.同伴关系的作用

首先,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婴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婴幼儿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益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为婴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儿童常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将其同化到自己的行为结构中去。

再次,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伴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同龄伙伴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婴幼儿在相互交往中,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可以相互启发,使自己的思维精细化。特别是儿童间的争论,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可以促进儿童对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也使儿童与同伴间的交往更加有效。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3.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儿童

在婴幼儿之间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受同伴的欢迎,有的较普通,而还有一些孩子的交往则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种:

(1)被忽视型幼儿。这类幼儿往往体质弱、能力差;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子、好静、胆小、不爱说话、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被忽视型幼儿孤独感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难过与不安。

(2)被排斥型幼儿。这类幼儿往往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性行为很少;能力较强、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被排斥型幼儿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对没有朋友与自己一起玩不太在乎。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和教师要尽量帮助这些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儿童,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交往,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

4.3.3婴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

一、性别意识与性别行为

性别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几乎在每个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类就是性别。婴儿一出生,父母得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有关孩子的性别的——“男孩”或“女孩”。

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性别意识包括性别辨认、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三部分。性别辨认,即意识到并承认自己或他人所属的性别,自己是男是女,别人是男是女。意识到自己或别人属于何种性别,可导致儿童按一定的性别角色做事;性别角色是指孩子通过做事、说话,能对自己或对他人说明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能渐渐懂得,男孩有什么样的行为才会得到人们的赞许,女孩怎样做才讨人喜欢,从而渐渐地使自己的行为比较符合社会承认的性别角色;性别概念则是对具体的行为方式的抽象认识,它的形成需较长的历程。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各扮演什么角色则是儿童时期起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各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二、婴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特点

婴幼儿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大约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洋娃娃和毛绒玩具。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其性别相符的活动或中性活动,他们经常分为男、女不同的游戏小组(Hartup,1983)。

婴幼儿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2岁的女孩就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与吵吵闹闹的男孩玩。到了3岁,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

同类推荐
  •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下册收录了《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世界经典聪慧故事

    世界经典聪慧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智慧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安徒生童话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安徒生童话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苍龙之始

    苍龙之始

    5000年的历史潮流,地球上各种神话文明传说是怎么来的。历史中的秦朝,唐朝等后人,各家家族神话人物都去消失了吗?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作者陈先达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结构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等。其中《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原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优秀论文奖等。
  • 午夜撞见爱伦·坡(爱伦·坡悬疑惊悚小说集)

    午夜撞见爱伦·坡(爱伦·坡悬疑惊悚小说集)

    本书精选编译了爱伦·坡的惊悚悬疑短篇小说,旨在为爱伦·坡的文学爱好者和喜好惊悚推理小说的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读本。因为爱伦·坡的行文风格独特,文字描写细腻繁复,为求准确传达作品内涵,故在编译过程中,我们酌情参考了一些前辈翻译作家的版本,谨此表示感谢。
  • 不要太认真

    不要太认真

    一群都市普通白领,对待生活坚韧,认真。无奈生活不会事事如意,在无奈中,只要不放弃,继续认真对待生活,生活是有回报的,不论大小终有回报。
  • 焱玄天

    焱玄天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大陆中的人们已经将火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火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部分。弱肉强食,被收留的孤儿刘枭脱离了家族之后命运会如何呢……
  • 最强孩子王

    最强孩子王

    五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偶然的机会,群体穿越回了小学时候。到底这五个大叔以成熟的心态和超时代的记忆会做出什么牛事儿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黑道三公主的甜美爱恋

    黑道三公主的甜美爱恋

    她是冰冰冷冷的,她是活泼的,她是可爱的如果碰到,他是冷酷的,他是温柔的,他是花心的。他们会碰出什么火花呢?
  • 世界树之愿

    世界树之愿

    我在“游戏”中寻求生存下去的价值,直到听到了她的愿望……
  •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历史,主要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一些未解之谜。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将人们感兴趣的历史疑点与谜题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同时,本书将引领读者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件真相,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刺激的阅读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