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看王东有话想说,陈玄停下来喝口水,给他插话的机会。
王东道:“你的大致意思,我听明白了,对佛祖和佛教,也有了些更清晰的轮廓性了解。不过那些经典我都没看过,很多都没听说过,你就直接说你对这些经典的经验总结吧。”
陈玄笑道:“你倒是会省事儿!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人总结出来的,终究是别人的。下次受打击了,可以一本一本找来看看。现在反正也是闲扯打发时间,我就随便说说。”
看王东一副听你下文的意思,陈玄理理思路,便又接着说了起来:
“有句话叫: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般人尚且这样,更何况一位圣人,所以先说一下佛祖涅槃前的遗言。
佛陀涅槃前,对后来修行人留有告诫:
要以戒为师,护持净戒;以四念处安住,常当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
什么意思呢?
第一,要把戒律当成师父一样敬重,像听从师父吩咐安排一样,依照戒律行事,不仅自己这么做,别人这么做的时候还要多多鼓励和帮助。
戒,其实就是节制、逐步以至于杜绝的意思。
节制、杜绝什么呢,根本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为什么要戒这些呢?
因为这些正是一切混乱、麻烦、丑恶、因果纠缠的根源。故而,也叫恶业,一切的痛苦、灾难的出现都是因为它们。
什么叫恶?
一般人可以说出来很多,但要说全面、说到根源,就不容易了。
”恶“字,上下结构,拆开来就是“亚心”;“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次一等的、不好的;所以“恶”就是不好的心,然后因为这不好的心,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不好的行。
世间的恶,便这么出现了,人心的分别便这么产生了。与之相对的,那便是善了。
人常言的善啊、恶啊,根源便在于,这要戒掉的五个恶。以及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十个善。
五戒已经说了,不过不仅仅是没有恶行,更深层的是没有恶心,甚至连那个念都不起。
十善,可以对应到五戒,是从之延伸、细化出来的,可以分为身、口、意三类,做到了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恶,十善之家、十恶不赦这些词儿,就是从这里来的。
身类有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也就是五戒的前三个。
口类有四种,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绮语(花言巧语讨好别人),这也就是所谓的要积口德。
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愚痴,这个是戒要对治的病根儿。做人从这里开始,修行从这里开始,成仙、成佛也从这里开始。
恶真正的根源在哪儿呢?为什么会有次一等的心出现呢?
佛经说,无明生妄想,妄想生贪求。
意思就是说,眼皮子浅、没有智慧和远见,所以生出不切实际、没有意义、甚至颠倒错乱的想法;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不应当、不合适、没有益处的追求,也就是“贪”;贪不该你的东西,自然往往求而不得,于是生“嗔”;嗔心一起,冤冤相报,纠缠不清,越来越迷进去而跳不出来,是为“愚痴”。
怎么解决呢?
就是佛陀说的第二句,以四念处安住,常当一心,勤求出道。
四念处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用智慧、用本性之光观照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以破除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想,照见无常、苦、无我、不净的真实,从而断烦恼、生智慧、解脱生死。
“常当一心,勤求出道”的意思呢,就是坚持如此一心观照,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精勤用功,以求出离轮回,回归大道。
这样是不是就能成佛了呢?
不能,于是就需要佛陀的第三个嘱咐:
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身、口、意都要坚持贯彻慈悲。
身体做的,都是做慈悲利人的事;嘴里说的,都是慈悲利人的话;脑子里动的,都是慈悲利人的意念;如果碰到恶人了,就离他远点儿,不搭理他。等他闹腾得没劲儿了,善念也许就萌生出来,恶人也就被调伏了。
总之,就是要把慈悲做到极致,牺牲、奉献、全心全意为真正有需要的众生服务。
逆缘来了默默承受,心念一如慈悲,因果业债还完了,新的恶业也不会再生出来,慢慢就会身心清净;慈悲、奉献习惯了,融化为本能,也就进入无我无分别的无为境界,功德圆满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成就了。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
一方面,遵守戒律、守规矩、约束自身欲望,免得惹的麻烦太多,不好收拾。
另一方面,观照身、受、心、法所包括的世间一切,透过表象看本质,提升眼界和智慧,渐渐越来越有远见和智慧地看待事物、应对一切。
最后一方面,就是慈悲行善,随着对这个世间之本质与规则的认识越来越深,更从内心深处生出对一切生命的敬重和悲悯,自然而然地以大慈大悲面对一切生命。这样积累到了,水到渠成就会大彻大悟、重新融入本原大道、成佛成圣。“
佛祖的遗言,就是这样,大概道出了修行的方向与出路。
不懂事儿、自制力弱的时候,以戒律为约束,坚持观照自身、内心、乃至一切;眼界、智慧到了,便做出最聪明地选择,慈悲、奉献、直到清净无垢、无我无为;之后,便会天人合一、天地悉皆归、返本还源而成就大道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