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社会中,彼此间要传递信息,协调关系,必须通过相互交往,因此人际交往是最基本的社会活动。
交往的作用
虽然交往者的目的、意图不同,但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能起到四种作用:
一、沟通信息
信息对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获取信息,人们通常采取四种方式,即博览、社交、撒网和征集。而这四种方式中有三种与人际交往有关联,说明人际交往是现代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人还对大多数人的时间安排作过调查,发现一般人除了愿小时睡眠外,其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沟通方面,尽管事实上每人用于信息沟通的时间不可能相同,但足以说明交往是人际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形式。
利用交往,沟通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研究中,许多科学难题的攻克往往是在彼此交往的信息沟通中实现的。据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经常利用吃饭时间,俩人在饭桌上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与启发。平时,生活问题的解决、思想认识的提高也都是在互相交往的信息沟通中实现的。所以,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仍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从而,形象地说明了人际交往在信息沟通、增长知识经验中的特殊作用。
二、认识自我
人能认识多样而复杂的客观世界,也能认识多变而潜隐的主观世界。人通过对自身的思想、愿望、能力、情感、动机、性格特征的认识,才能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才能客观评价自身在社会、集体中的位置与角色,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实现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要实现自我认识可通过三条途径,即人际交往、自我观察与行为评价。相比较而言,人际交往是认识自我的最为客观、有效的途径。因为,交往能使不同个体特有的心理品质得以显现,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认识、比较与评价提供了客观条件。如要认识自己,同样可以以他人为镜,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来认识自己。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人想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与组织管理才能,只有通过工作实践,并与他人比较中才能确定。如离开了实际工作与可供比较的对象,也就失去了衡量的尺度与照鉴的镜子,结果无法实现自我认识与自我估价。诚然,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必须要确立恰当的可比对象。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对自己作出过高或过低的估价,原因就在于用作比较的常模有较大的偏差,以至无法客观地认识自己。为了克服自我认识中的偏差,须与广泛的对象接触与比较,才能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自我表象。所以,对他人认识得越客观、全面,通过比较才能对自己认识得更完整、更正确。当然,比较往往是双向的,当我们把自己同他人比较的同时,他人也会将自己与我们作比较,在某种场合中他人甚至将这种比较结果以言语的形式反馈给我们,于是便形成了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与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相比较,这将使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准确。由此可见,人正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并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所以,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三、协调关系
交往不仅能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而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协调关系。众所周知,“众擎”才“易举”,“众志”能“成城”,通过交往才能将单独、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强有力的集体,才能通力合作,同心同德,努力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各级组织系统中,规模之大,部门之多,关系之复杂,要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决非单独一人能胜任的,而须在人际交往中,协调各方力量,增强团体内聚力,才有助于达到组织目标。
不仅生产关系(或工作关系)需要通过交往来协调,而且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巩固与发展同样须利用交往来协调。两个互不相识的人通过初步交往能建立一定关系,并随着彼此间交往频度的增加,两者的亲密关系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终成知心朋友。两者间有了矛盾后,为消融两者间的隔阂,同样要通过交往。交往才能及时沟通思想,消除误会,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使原有的亲密关系得以维持。
四、保障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轻松与和睦的人际交往对于保持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满足交往能使人感到安全,有依靠,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境,维持机体平衡,保持身心健康。反之,当人处在孤独的情境中时,会有寂寞感;而处在困危情境中时,则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反应。在此类情景中,人渴望交往与亲和表现得格外强烈。如长期无法满足交往需要,就可能由于孤独、寂寞,导致精神失常。这就是西方人有了忧愁、苦闷,急于找心理医生,渴望及时疏导和发泄的原因所在。
交往的模式
人际交往虽然具有自由、随机、偶然性特征,但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因而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交往对象,由此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交往形式。凭借这种交往形式,彼此沟通信息,维持群体人员间的和睦关系。据美国心理学家莱维特研究,尽管人际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大致可归纳为五种基本形式(即基本的信息沟通模式),那就是链式、环式、轮式、Y式和全通道式
一、链式
该种交往模式中,人际间的沟通形式从整体上看大致呈现一字排列。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仅与自己熟悉的对象进行双向沟通,彼此传递信息。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为亲密的交往对象,信息便随着这种亲密对象的交往而在小范围内依次传递。这种交往模式中,不存在明显的中心人物,因而是一种非中心化的交往模式。由于交往群体中没有一个能协调群体关系的人物,且每人的交往对象有限,没有进行全体人员之间的广泛沟通,使这种群体较为松散,信息传递速度较慢,而且信息的可靠性程度无法检验。正因为如此,这种模式也是日常生活中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之一。在小道消息传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松散,消息呈现单向传递,致使人们无法确定消息的来源与可靠性。心理学家赫尔奇曾对六个单位传播过的30种小道消息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仅有6种是真实的,16种完全是无中生有。
二、环式
该模式中,人际间的交往形式从整体上看大致呈一个封闭的圆环。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传递形式类同于链状模式,区别在于,按链状分布的两端成员之间有某种亲密关系,通过交往使群体的信息流通呈现封闭状态。
三、车轮式
该模式中,人际间的交往形式从整体上看大致呈现车轮的支架状。其中有一个中心人物,通过中心人物将周围成员的信息搜集起来,同时又将信息传递给群体的每一个成员。中心人物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他(她)对群体起到支配和协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心人物的存在才是该群体得以存在的前提。所以,轮式是所有交往模式中最为中心化的。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一人调控之下,群体形式较为稳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较快,群体成员之间较为协调。其缺点在于,除中心人物之外,群体的其他成员之间无法直接联系,地位被动,积极性不高。
四、Y式
该模式中,人际间的交往形式整体上组合成一个Y字母。群体中存在一个次中心人物,他在群体中起着信息收集和传递的主要职能。由于次中心人物与群体其他成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且起协调作用,能使群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但除次中心人物之外,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缺乏横向交往,也无法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地位较为被动,积极性亦不高。
五、全通道式
在环式基础上,群体所有成员之间通过自由地横向交往便构成全通道式的交往模式。该式和环式一样,同属非中心化模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群体交往模式。事实上,凡学习、生活、工作在一起的要好朋友之间所进行的多半是全通道式的交往。因为,小群体本身就是自由组合的。群体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未必一定要推举和形成一个中心人物。成员之间经常在一起,直接接触,自由交流,完全出于个人意愿,不受其他成员的限制或约束。这种交往模式不仅使信息能在群体内得到全方位传播,而且营造了一种自由、轻松、融洽的集体气氛,所以是一种良好的交往模式。
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出于种种需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同自己认为值得交往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往,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事实上,有些交往却不尽如人意,结果往往会一无所获。原因在于,交往具有双向性特征,交往有效性取决于交往双方心理因素的综合效应。因而,了解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有助于提高交往的有效度,有利于达到交往目的。当然,交往中起作用的心理效应是复杂的,但最为值得关注的是首次效应和吸引效应。
一、首次效应
首次效应是指素不相识的双方经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对双方继续交往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好,双方继续交往的积极性就高,良好的关系就可能逐渐形成与发展。反之,则可能仍是路人,或维持礼节性的往来,无法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
首次效应直接影响的是交往形式,间接影响的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效率。例如,一个新上任的领导如能给下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显然是有利的。反之,在工作中则可能困难重重、艰难曲折,因为群众是否支持领导,是各项工作能否落实与完成的关键所在。同样,一个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对教师威信的树立有较大影响。教师在头几堂课如表现出惶惑不安,缺乏信心,或过于激动、语无伦次,或萎靡不振、举止呆板,都可能使学生大失所望,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应有的威信。
首次效应之所以会产生深6的影响,就在于它能起到两种作用:第一,印记作用。客观地说,凡被人感知过的事物,都会在人脑中留下一定印记,但印记的深浅程度却迥然不同,因而在头脑中保留的时间长短也明显不同。一般认为,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情绪,情感剧烈波动,往往能在头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保留的时间相对较长。人际交往中,由于交往双方是第一次接触,彼此都有一种新异的探究之心,对言行举止就特别敏感,因而双方的表现容易在心灵中留下鲜明的印记。这种印记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容易轻意消除,只有在重大事件的强烈刺激下,才会被新的印记所掩蔽,从根本上转变对对方的评价或看法;第二,泛化作用。虽然交往双方的首次接触提供给对方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但在知觉整体性特征的影响下,凭借有限的信息同样能构成一种整体印象,形成一种基本的看法,这种看法就可能对人的言行作出具有倾向性的评价。
交往之所以会产生首次效应。主要出于三个原因,其一是知识经验。每个人受教育状况和经历不同,积累的知识经验差异很大,而知识经验又直接影响对人的评价与辨识。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人,一经接触对方就能从对方的言行中抓住本质的东西,而不为表象所迷惑,因而对人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形成的第一印象也比较接近对方的实际状况。反之,则可能被对方的表面或虚假言行所蒙蔽,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评价,形成的第一印象与双方的实际状况相差甚6。此外,知识经验的迁移会导致思维定势,如同带着有色眼镜去辨识对方,结果形成的第一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其二是需要程度。在不同情况下,人有不同的需要及不同的需要程度。一个人在赞誉声不绝于耳的情况下,对来自对方的赞扬声可能会习以为常,并不会因此而形成特别良好的第一印象。然而,当一个人处在逆境之中,接二连三的挫折致使情绪低落时,来自对方的安慰和劝说足以使受挫者引起强烈的感激之情。此时,对对方形成的第一印象显然就比较好;其三是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言行如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加以评判,结论不同,形成的第一印象会迥然有异。就艳丽的打扮而言,有人认为反映了对方的虚荣之心,而有人则认为是对方热爱生活的表现。看法不同,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与印象也就不一样。
既然交往中存在首次效应,而首次效应对今后继续交往又有深刻影响,因此从交往心愿和力争建立良好关系的角度出发,应该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如何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呢?一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衣着、修饰要适度。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现代人的衣着正日趋高档化,尤其在与人第一次相见时,讲究衣着、打扮是无可非议的,但要恰到好处,不要过于苛求。如对衣着、修饰过分讲究,有时会适得其反,因为,人们对衣着、修饰过分讲究者的评价差异很大。当然,不修边幅者更不受欢迎。通常,衣着整洁、修饰适度、大方者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