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放弃固执,适时变通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适时的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虽然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在有些事情上,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那将会导致最大的浪费。一朝君主一朝臣,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把事做得太绝。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便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声明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十金,事小而赏重,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没有干。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汉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他说话是算数的。接着便颁布了他变法的命令。
变法颁布了一年多,反对者数以千计,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于是他便想拿太子开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老师公子度和公孙贾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深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鄙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秦国最后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便是得益于商鞅奠定的基础。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为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那个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即五马分尸)于咸阳街头,家人也被灭族。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考虑事情要周全、有远见。秦国的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政治上是极具远见的,他的变法政策,为秦孝公以后几代秦国的国君所信守,秦国因之而强大。但他善于谋国却拙于做人,他却没有想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是不可以得罪的。
一个老于棋道的棋手,当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舞台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商鞅却一步把棋走绝,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在如何做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
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当下俩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快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俩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变通,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
(九)砺心磨志,转败为胜
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大水冲毁了田园房屋,人们只能逃到树上和山中去居住,无法种植庄稼。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心急如焚,他决心治水,但因年老只能苦心寻找能降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能人。禹是颛顼的孙子,他勤奋敏捷,聪明能干,深受民众喜爱。接受了尧的命令之后,大禹和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的工程。而此时禹才刚刚成婚4天,他毅然告别新婚的妻子涂山女,投入了治水大业。
在禹之前,他父亲鲧也曾治水,鲧采用沿河堵截,拦水筑坝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太严重的时候还行,但一有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治水9年,一事无成,最后被杀了。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不气馁,不后退,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慢慢地摸索出了疏通河床,开渠凿道,把水引导到旷野之中去的办法。
然而,治水谈何容易!当时人们不知道河水的源流、走向和地理环境,怎么去疏导洪水呢?于是大禹亲自带人跋山涉水,与野兽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考察山川形势,克服了各种难以设想的困难,总算制定出了制服洪水的方案。
但是治水依然无法进行。一些异族部落如三苗,不听劝说,拒不合作治水,成为治理水患的严重阻碍,而对此种状态,大禹只好发动战争,征服了三苗。扫清了治水障碍以后,大禹夜以继日地与治水群众一起大干。有一次禹路过家门,本想去看一看离别几年的妻子,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群扶老携幼的灾民,禹看见了以后,毅然转身离开赶往别处治水去了。就这样,历经失败、成功,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大禹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进行治水,以至于大腿不长肉,小腿也不长毛,吃尽百般苦,才换得人民拥戴他为王。所以《劝忍百箴》中讲:“不受触者,怒不顾人;不受抑者,忿不顾身。一毫之挫,若达于市;发上重冠,岂非壮士!不以害人,则必自害。不如忍耐,徐观胜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黯布负气,拟为汉将,待以踞洗,则几欲自杀,优以供帐,则大喜过望。功名未见其终,当日已窥其量。噫,可不忍欤!”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忍受别人冒犯的人,发起怒来不会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别人压抑的人,怨愤时不会考虑自身。受到一点挫折,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侮辱,气得头发竖起来把帽子都顶了上去。不能忍受挫折,不是害了别人,就是害了自己,不如忍耐性情从旁慢慢观察胜败。名誉在屈辱中得到显间,力量从隐忍中增大。
人的一生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对于挫折,要勇于接受这种挑战,不能因为遇上一点困难,就怒气冲天,不能忍耐。在《论语》中孔子说:“一时发起怒来,不顾自身和亲戚。这难道不是发怒而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吗?”
对此《孟子》也说:“北宫黝守养自己的勇猛,觉得有一点打击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了侮辱。他平常不理睬平民百姓,也不害怕大国国王。哪个诸侯攻击他,他就马上加以还击。”
人的一生谁没有挫折?有几个是一帆风顺的?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屡受挫折。像这样遭受挫折的例子,举不胜举。
古人认为,能够屈居在一个人之下,取得君王信任的人是汤王和周武王,汉高祖效法他们能够忍耐,终于带着部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400多年的汉家王朝,这是能伸能屈的典型。
西汉人黥布,是楚国的大将,封九江王,听从随何的劝说投降了汉王。到了汉之后,恰巧汉王正坐在床上洗脚,便召黥布进去。黥布非常生气。后悔归附汉王,想自杀。等出来后到住地,吃的、随从、居住的地方都和汉王差不多,黥布大喜过望,因为待遇超过他的想象。这就是还没有看到他将来立的功名如何,先知道了他的气量怎样的例子。这是不能在挫折面前忍耐的人。后来黥布造反,被诛灭了。
二、谎言之利弊
(一)运用智慧,谎言活命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弟子,共学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庞涓为人刻薄寡恩,孙膑则忠诚谦厚。
一年,庞涓听说魏国正在高薪招贤,访求将相,不觉心动,就辞行下山。临行,孙膑相送话别,庞涓说:“我与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若有进身机会,必为兄举荐,共立大业。”
庞涓到了魏国,魏惠王见他一表人才,韬略出众,便拜为军师,东征西讨,屡建奇功,败齐一役,声震诸侯,诸侯忙相约联翩来朝,庞涓之名,惊动各国。
庞涓虽显赫不可一世,却还妒忌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兄孙膑,他认为孙膑有祖传的“孙子十三篇”兵法,胜己甚长,一旦给予机会,必将会压倒自己,因而始终不予举荐。
鬼谷子与墨翟相好。一次,墨翟往访鬼谷子,见到孙膑,交谈之下,叹为兵学奇才。墨翟到了魏国之后,在魏惠王面前举荐孙膑,说他独得其祖孙武之秘传,天下无有对手。惠王大喜,知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兄弟,就命庞涓修书聘请。
庞涓明知若孙膑一来,必然夺宠,但魏王之命,又不敢不依,乃遵命修书,遣使往迎。鬼谷子深通阴阳之术,算知孙膑之前途得失,但天机不可泄漏,只好在他名上加一“月”字,孙膑,原为孙宾的。并给其锦囊一个,吩咐必须到危急时候方可拆看。
孙膑拜辞先生,随魏王使者下山,登车而去。见了魏王,叩问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大悦,欲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庞涓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膑实臣之兄,岂可以以兄为副?不如权拜客卿,候有功绩,臣当让位,甘居其下。”于是拜孙膑为客卿。
从此,孙庞两人又频相往来了。但此时相处,已没有了当年的那样真挚。因为庞涓心怀鬼胎,欲除义兄而后快,却以孙膑熟读孙武兵法,待其传授后才下毒手。
不久,孙庞二人在魏王面前摆演了一次阵法,庞涓不及孙膑,就怀恨在心。庞涓经过一番策划,制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假象,并报告给魏王。魏王一听,大怒,乃削去孙膑官职,发交庞涓监管。庞涓又进一步落井下台,私奏魏王,将孙膑的一对膝盖削去。孙膑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庞涓所为,他还为庞涓在魏王面前为自己求情而感激万分呢,就答应庞涓的要求,在竹简上刻祖传的《孙子兵法》。没料,庞涓派去照料孙膑的仆人成岸是个仗义之人,把这一切全告诉了孙膑。孙膑知道了庞涓害他,大吃一惊,兵法当然不能继续刻了,但若不刻,必死无疑。情急之中,打开了临别时鬼谷子送的锦囊,见里面有一幅黄绢,上写“诈疯魔”三字。孙膑顿时有了主意。
晚上,饭送了上来,孙膑正举着筷子,忽然仆倒在地上,作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声叫喊:“你何以要毒害我?”接着把饭盒推倒在地,把写过的竹简,全扔进火炉,口里便语无伦次的骂起来。看守不知是诈,慌忙奔告庞涓。
次日庞涓来看,见孙膑痰涎满地,伏地哈哈大笑,忽然又大哭。庞涓问:“兄长为何又哭又笑呢?”孙膑说:“我笑魏王想害我命,而不知我有十万天兵保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瞪眼盯住庞涓,复叩头不已,口叫:“鬼谷先生,你救我一命吧!”庞涓说:“我是庞涓,你不要认错人!”孙膑拉住他的袍子,不肯放手,乱叫道:“先生救我!”庞涓无法脱身,只好命左右将孙膑扯脱,才回到住地去。
庞涓回到住地,心中还很疑惑,认为孙膑很可能是作癫扮傻,想试探其真假。他命令左右把孙膑拖入猪栏里。猪栏中粪秽狼藉,臭不可闻,孙膑披头散发,若无其事地便倒身卧落屎尿中。不久,有人送来酒食,说是偷偷瞒过军师送来的,是哀怜先生被刖之意。孙膑一看就知道是庞涓玩的鬼花招,怒目大骂道:“你又来毒我吗?”一下把酒食打翻在地。使者顺手拾起一截猪屎给他,他拿起就送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嚼着,并吞进肚里。
使者把情况回报给庞涓,庞涓说:“他已真疯了,不足为虑矣。”从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而已。孙膑这“疯子”行踪无定,早出晚归,一直把猪栏当作卧室。有时爬不动了,就睡在街边和荒屋中,随便捡到什么就往嘴里塞,魏国人都以为他真疯了。
这时,墨翟云游到了齐国,住在大臣田忌家里,其弟子禽滑也从魏国来。墨翟问他:“孙膑在魏国得意与否?”“可惨了,已经疯了。”禽滑遂将孙膑被刖膝之事说了一遍。墨翟听后大惊,说:“我当时是想推荐他,没想到反而把他害惨了。”
墨翟心中明白,孙膑一定是在装疯等待机会。于是,他把孙膑的才华及庞涓妒忌之事,告知田忌。田忌又告知齐威王。齐威王听说本国有如此将才,见辱于别国,十分气愤,说:“寡人即刻发兵迎孙膑回国!”田忌却说:“投鼠须忌器,孙膑既不见容于魏国,又怎么容他回齐国呢?此事只可以智取,不可以硬碰。”齐威王于是令客卿淳于髡为使,禽滑作随从,以进贡茶叶为借口,到魏国去相机行事。
淳于髡到了魏国见过惠王,说了齐王对他的敬意,惠王大喜,把他们安顿到迎宾馆住下。随从禽滑私下去找孙膑。
一天晚上,找到了,见孙膑靠坐在井栏边,对着禽滑瞪眼不语。禽滑走到近前,垂泪细声说:“我是墨子的学生禽滑,老师已把你的冤屈告之齐王,齐王命我跟淳于髡假以进茶为名,实欲偷偷带你回齐国去,为你报此刖足之仇,你不必疑及其他。”好一会,孙膑才点头,流着泪说:“唉,我以为今后永无此日了。今有此机遇,敢不掬心相告。只是庞涓疑虑太重,恐怕你们带不走我。”禽滑说:“这你放心,我已经计划好了,到起程时我会来亲自相迎。”同时约好第二天碰头地点及时间才离去。
次日,淳于髡一行要回国了,魏王置酒相待,庞涓也在长亭置酒饯行,但禽滑已在前一夜把孙膑藏在温车里,叫随从王义穿起孙膑的衣服,披头散发,以稀泥涂面,装作孙膑的模样在街边坐着,瞒过了盯梢的,也瞒过了庞涓。禽滑驱车速行,淳于髡押后,很快就把孙膑载回了齐国。过了几天,那位假孙膑也偷跑回国。跟踪的人见孙膑的脏衣服散在河边,报告庞涓,都认为他已投水死了,根本没想到他会回到齐国去。
孙膑回国,仍不出名,不露面。后来赵魏交战,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韩魏之役,孙膑再以“增兵减灶”之计,诱敌深入,终于把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