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忍辱负重,永不服输
某种意义上说,在官场做事是一件“苦差事”,没有非凡的意志是成不了气候的,否则就不会有“卧薪尝胆可吞吴”的典故了。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绝不能逞一时之勇,意气用事。“忍辱负重”意思是能忍受屈辱,担负重任。与对手竞争时,你决不能服输,如果连自己也宣告认输了,那么你就真的彻底输掉了。只要你永不服输,你就有希望,即使没希望,精神也可嘉。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吴郡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大将吕蒙因病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他的职务,抵抗蜀将关羽。吕蒙对孙权说:“陆逊处事谨慎,才堪负重,我看他颇有谋略,终可担当大任。而现在他还没有大的名气,不为关羽所重视,若用他来接替我,对外隐藏真实意图,对内明察形势、相机而动,荆州可取也。”后来陆逊果不负重望,以骄兵之计使关羽放心地离开荆州进攻襄阳,陆逊则乘机攻克公安,夺取荆州,最后导致关羽首尾不能相顾,被东吴部将斩杀。
黄武元年,刘备因嫉恨东吴斩杀关羽,率兵进犯东吴,孙权又以陆逊为大都督率兵抗敌。陆逊因谋略过人,调度有方,结果大败蜀军,刘备败退白帝城。当初,陆逊为大都督抵抗刘备来犯时,身边的将领多是孙策时代的旧臣名将,有的是王公贵族。他们骄傲自负,不大听从陆逊调遣。陆逊按着宝剑说:“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也惧他三分,今率兵犯境,实则是强敌压境啊!诸君共享国恩,当团结一心,共同抗敌,以报国恩。现在大家不能团结一心,听从调令,实在太不应该了。我虽一介书生,但受主上宏恩当此大任。国家之所以让诸君听命于我,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可以称道的优点,就是能忍辱负重罢了。现在各负其责,岂能推辞,军令如山,不可违犯啊!”陆逊正是因其处事谨慎,才谋超群,能忍辱负重的良好风范而成为三国时的一代名将,为后人所传颂。
(七)淡泊明志,失亦是得
能够忍受粗茶淡饭的人,通常具备有冰清玉洁的情操,人的志气可以从淡泊少欲中表现出来。
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地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的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
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平心静气地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对高僧宽广的胸怀而钦佩。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
在生活中放下思想包袱,不必为丢失找不回来的东西徒劳,更不要为它心累。千万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堆积在心里,让我们给心灵做个大扫除,把沉重的东西统统丢掉,轻装上阵。
不必为自己的外表苦恼,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也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相反的,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所以,不如放下你外表虚荣的美丽,或是不实的身份,踏踏实实地体会简单真实的生活。
欧洲杰出的思想家伊曼纽尔康德,很厌恶“沽名钓誉”,他幽默地说:“伟人只有在远处才发光,即使是王子或国王,也会在自己的仆人面前大失颜面。”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平凡的心境,世界的角落才又多了几丝温暖,几分快乐;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一份坦然的心境,世界才又多了几份温馨,几份甜蜜。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别太在意自己,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很轻。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幸福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吃亏是福”这是一句深入民心的话,人要有交往、交流、交际,而只要“交”起来,就可能有的人“吃亏”,有的人占“便宜”。在两个人以上的交流中要想不吃亏,完全到达“平等”交往,可能是不存在的。在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哪一个人不曾吃过亏,有的吃亏是自愿的,有的吃亏是乐意的,有的吃亏是被迫的,有的吃亏是不甘心的……但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你都必须吃亏。有些事情你可能认为是受益了,其实在别人眼里你是吃亏的;有些事情你可能是吃亏了,但别人认为你是占了大便宜。所以说,吃亏和占便宜,其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去衡量,没有严格的评定准则去定位。这要因人、因事、因环境、因社会等因素去定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得到是占便宜吗?不尽然。失去的就是吃亏了吗?更无法定论。
社会是一个繁纷的社会,人生是一个多元的人生。吃亏与受益都是相对的,有些时候,即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所为,都能表现出吃亏和受益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在人生的历程中,吃亏和受益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一个人不能事事只想着受益,有些事情当时即使真的受益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更不能时时怕吃亏,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
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惟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其实,学会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这并不通通是一个人无能、无用、无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个人的品行、思想高尚于否,行为善良于否的写真。把吃亏当作一种福气,是一个人思想的最高境界。能修炼到这样一种境界,也是人生趋向完美的过程。这种伟大的境界并不仅仅表现在轰轰烈烈伟大的事情上,很多的情况下,日常的、平凡的、琐碎的小事,更能体现出这种伟大品格的存在。
郑武公是一个足智多谋、穷兵黩武的诸侯,他要扩张地盘,便打邻邦胡国的主意。但当时胡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国王勇猛善战,经常骚扰边疆。用武力固然不容易,想政治渗透根本也不可能,因为当时胡国的内情实在是一无所知。
在这样文武无所施其技的时候,惟有采取逐步渗透的战略,不得不忍耐一下,派遣一个亲信到胡国去,说要攀个亲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王。国王听说自然万分高兴。这样,郑武公就做了胡国国王的岳父。
这位新夫人是负有使命的。她到了胡国,下足媚劲,把国王迷惑得昏头昏脑,日日夜夜,花天酒地,连朝也懒得上了,对国家大事简直置之不理。
郑武公知道了,心里暗自高兴。过了相当时期,他忽然召开了一个公开的会议,出席的全是文武高级官员,商议着要怎样开拓疆土,向哪一方面进攻。
大夫关其思说:“从目前形势看,要扩张势力,相当困难,各诸侯国都是守望相助的,有攻守同盟的,一旦有事,必会增强他们的团结,一致与本国为敌。惟有一条路比较容易发展,那就是向‘不与中国’的胡国进攻,既可以得实利,名义上又可替朝廷征讨外族,巩固周邦。”
郑武公一听,把脸一沉反问他:“你难道不知道胡国国王是我的女婿吗?”关其思还继续大发议论,口沫横飞地说出一大套非进攻胡国不可的理由,特别强调国家大事,不可牵涉儿女私情的话。
“放狗屁!”郑武公火了,厉声斥责他:“这话亏你说得出口!你要陷我于不仁不义吗?你想要我女儿守寡吗?好吧,你既然有兴趣叫人家做寡妇,就让你老婆先尝尝这滋味吧!左右!绑这家伙去斩了!”
关其思被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胡国,国王更加感激这位岳父大人。他认为郑国再也不会找本国闹事,便放心了,之后更加纵情于声色,渐渐地连边关都松弛下来,而且郑国的情报人员也可以自由出入。
郑武公已掌握了胡国军政内情,认为时机成熟了,突然下令挥军进攻胡国。
各大臣都莫名其妙,连忙问:“大王!关大夫过去是因为劝进兵胡国而被斩首的,为什么隔不多久,又要伐胡呢?岂不是出尔反尔?”
“哈哈,哈哈……”郑武公大笑一阵后,摸摸胡子,向群臣解释:“你们根本不知兵不厌诈的妙用,这是我的‘欲取故予’的计谋呀!我对胡国早就打定了主意,肯牺牲女儿嫁给他,是为了刺探其国防秘密,斩关其思也不外想坚定他的无外忧之虑的信心,使其放松防备,一到时机成熟,就出其不意,一下子就可以把胡国拿到手。”
“可是,大王”其中一人说,“这样您的女儿不是要守寡吗?”
“还是关大夫说得对,国家大事,怎么可以牵涉儿女私情呢?”
果然,郑国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仅几个回合,整个胡国已入了郑国版图,那位快婿只空留一个脑袋去朝见岳父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