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33900000015

第15章 守屋

那个时候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双职工的家庭,双职工家庭是一种荣誉,那个时候鼓励男女平等,平等享有劳动的权利!一般双职工家庭如果孩子们也听话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话,每年都能评上居民委员会的“五好家庭”,哪“五好”我记不清楚了,那时候刚刚“批林批孔”,所以“五好”不应该是“温良恭俭让”或者“仁义礼智信”,但是我觉得意思其实还是差不多: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加上都是双职工——说明还就是革命的家庭(那时候工作被称做“参加革命”)。

双职工固然是“革命”的夫妻,双职工家庭也固然是光荣的家庭,但是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童年生活还是很孤独的,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儿恐惧——这样的感受来源于父母忙于“革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要“守屋”——其实就是“看家”,说“看家”还不够准确,就是要留在家里。当然也可以用现在的词语解释为“留守”。“守屋”的孩子们就是“留守儿童”了。大人都要去“革命”,留下一窝叽叽喳喳的孩子,着实让人不放心,于是就说“好好呆在家里玩,不要出门,外面都在阶级斗争……”,或者说“谁不听话,开批判会的时候,一起抓上台去批斗你”——那是何等恐惧的一种威慑,想不听话也难,于是乖乖地呆在家里,“守屋”!

“守屋”是有技巧的,不能关门——不能关上屋门锁在家里。门依然要敞开,但是要把家里的大方桌挡在门框边,玩,只能在家里面玩,一般不能出去;守屋守屋,就是要守在屋子里——那个时候大家都一穷二白,基本上还可以算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年代,但是大家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屋里那些锅碗瓢盆,除此之外还要守住家里饲养的那几只鸡——鸡,平时虽然散养在院子里和邻居家的鸡成群结队,但是又不能让自家的鸡溜出院门,混到隔壁院子里去了,那样很可能就“一去不复返”。鸡,尤其是大公鸡,听到隔壁院子的母鸡的声音,禁不住诱惑,往往会溜出去,这个时候就得从门框边的桌子底下钻出来,把自己的大公鸡“训斥”一番,断了它开溜的念想,逼它在自家的院墙脚下刨土晒太阳……

在门里边挡一个方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们可以坐在桌子边上学习——已经读书的孩子可以趴在那里写作业;还没有到入学年龄的孩子也可以趴在那里看有趣的小人书《三打白骨精》或者趴在桌子上的那块比翻开的《红旗》杂志大一点的小黑板上练习粉笔字,写“毛主席万岁”、“人口手、日月水”……在这张方桌上学习,既可以不因屋里的昏暗读书写字弄坏眼睛,利用屋外的光线可以到太阳落山都不点灯浪费电;又可以时不时地看院子里的鸡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听话——我们的界线是门框;鸡的界线是院口——全都听话懂事。

因为害怕“外面的阶级斗争”或者“开会时被抓上台批斗”而听话的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有孤寂的,总是盼着父母能奇迹般地出现在院子门口喊自己的名字——那样的话,无疑就可以搬开那张挡在门里边的大方桌,敞开大门,走到院子中间,等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把自己抱在怀里;等待着他们从带回来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煮熟的小红薯或者一个玉米棒子——但是父母离开家的时候告诉你的“归期”一般不会变更,所以基本不可能出现什么奇迹。盼不来自己的父亲母亲,有时候看见邻居家的大人现身在院子里,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温暖,他们问你一句“爹爹姆妈还没有回来”?你回答“嗯呢……”,邻居大叔或者大伯或者阿姨或者婶婶又说一句:真是懂事的孩子……那就像一双温热的双手帮你把心里那根孤寂的丝尽快抽去了。尽管你还想他(们)问你些话或者你问他(们)一些问题以彻底摆脱“守屋”给你造成的无比孤寂的心理困惑,但是你很懂事,你知道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你说话,并且你已经满足于他们那简短的几句话语——你觉得你幼小的心已经温暖了起来。你要做的是钻出桌子,拿上笤帚去把鸡赶回柴房角落的窝里……

一个六岁的孩子,家里的三个哥哥都上学去了,独自一个人坐在门框里,小黑板上已经写满了“水火山、工农兵、孔老二……”——因为自己觉得粉笔字写得好,要留着给回来的爹爹姆妈看,所以没有舍得擦去。这个孩子看着绵绵绸绸、淅淅沥沥下着的秋雨,是不是已经噙着泪水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没有心思看搁在一边的《奇袭白虎团》还有《红色娘子军》——那些看了很多遍的连环画小人书,整整大半天,姆妈临走时偷偷给他包在纸里的三块饼干,用乳牙一圈一圈地“刮”完了,呆呆地都有些犯困——哥哥们离下课放学还有至少两个小时。这样的下着秋雨的午后,外面都已经黑沉沉了天色,更不要说身后的屋子里,灰暗得就像一座寒窑。这时候这个六岁的孩子除了孤寂甚至还有恐惧袭上心头——院子里空空荡荡,连自家的三只鸡也躲在柴房的角落里不愿出来,没有一点动静,只有越听越害怕的雨声,他甚至不敢回头看自己的身后,他的身后摆着两张旧式的雕花罗汉椅,他怕回头看见罗汉椅上有谁坐着——他在恐惧中开始品尝心理煎熬,在寒冷中渐感秋风瑟瑟,在孤独中摒住眼睛不哭……

“笃笃笃……”伴随着一阵窸窸嗦嗦的声音传来,惊愕了这个半困半醒的孩子——他原本希望通过趴在桌上闭上眼睛睡去,希冀逃过满眼满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却偏偏在面前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遮挡了半个门框——带给他更浓更潮湿的黑暗不说,还带给他无法承受的惊愕和恐慌——这个六岁的孩子面色失血发白内心颤抖不止,他知道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这是一个他一到下雨并且一个人“守屋”时就刻意不去联想的形象——乞丐!——不声不响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面前这个敞开的门框内!讨饭的!他瞬间就判断出来门框内这个人的身份——这个在他眼里看来,比“鬼故事”里面的鬼还要恐怖甚至比“外面的阶级斗争”和“开会时被抓上台批斗”还要恐怖的雨天的讨饭人,从天而降,已然立在了自己的眼前!“慌不择路”是一种恐惧!而拔不开自己的脚挪不开自己的身体却是一种惊悚!一种无比忧伤的惊悚!

此时此刻,一个六岁的孩子的内心世界黯淡无光、冰冷绝望、惊恐绝伦。他只重复着一句话:我爹爹马上回来了……我姆妈也马上回来了……是传递一个什么信息?是向这个讨饭人传递一个什么信息?告诉他等在这里?等到大人回来给他舍饭?施钱?不,他只是要表达一个信息:爹爹姆妈你们快点回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拄着拐杖的衣衫褴褛的面如焦炭的乞丐其实并没有什么,他只是饿得老眼昏花没有力气说出像邻居大叔或者大伯或者阿姨或者婶婶那样的话语;他只是骨瘦如柴才伸出黑如树根般的手敲打你面前横在门框里的桌面……内心善良但“面目狰狞”的乞丐得到这个信息以后并不会久留,他离去了,孩子看着乞丐的背影在雨中消失在院子门口依然六神无主孤立无援的样子,坐在门框里的方桌边喘着粗气也久久无法平息鼓点般急速而膨胀变形的心跳——他唯一感恩的是横在自己面前这张方桌,这张限制他从屋里走到屋外的大方桌!这张象征着他“守屋”的大方桌才得以保全了他还有机会缓过神来等待自己的爹爹姆妈真的回来……

守屋,是让这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仍怀恐惧而且无比忧伤的往事。也许因为那一次,他没有机会放声大哭没有充分排遣惊悚的缘故吧。但是后来想起也有值得平抚心跳的慰籍——双职工的爹爹姆妈从此以后会放几个硬币在那张大方桌的抽屉里,六岁的孩子也学会了怎样逃避恐惧——“讨饭的来了,不要怕,你只要给他们钱他们就会走的,实在可怜的老人家你就给五分的硬币,一般的你就给两分的硬币……”这是爹妈教给他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虽然说不上完全不再恐惧,但是硬着头皮还是能让自己摆脱困境——因为你那个时候别无选择,双职工的孩子,你无法逃避“守屋”这件事情……

并不是每次“守屋”都遭遇孤独和恐惧,也有的时候住在远郊的奶奶提着篮子来家里,你“守屋”在家,和奶奶一起挪开大方桌,两个人面对面地说着话等哥哥们下课放学回家,就能比任何人都早吃到装在篮子里送来的蒸红薯或者比任何人都多吃到篮子里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的甜甜的枣子……

七岁的时候开始,也背着书包上学去,从此不再独自“守屋”,放学以后也学会了早早地回家,和邻居家“守屋”的孩子做伴,教他们“啊哦呃”和“啵泼模佛”的同时随时做好抵御讨饭人的准备……再后来,双职工的爹妈一周六日工作制,各有一天的时间休息日在家,几乎很少谈什么阶级斗争了,甚至不要开什么批斗会了。那个时候讨饭的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来来往往的是磨刀的、收破铜烂铁的、收鸡毛的,还有摇拨浪鼓卖针线的、叮叮咯敲麦芽糖的、捏面人的和爆爆米花的……等等,生活也开始热闹起来,更小的孩子们也可以在院子里嬉闹了,大方桌一直放在堂前没有动过,仍旧养鸡的人家只有等到自家的鸡飞上墙头的时候才拿笤帚去“管制”,鸡也活得格外自由。

同类推荐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让人五味杂陈。这个从来不乏创造性的民族,却流行着世界上庞大的“山寨”文化,使自己成为创新的附庸者,而非创新者。中国人注重礼仪,和睦以待人,纲常伦理,无不都奉之为圭臬。但普遍的爱心,社会的信用,公共的精神,似乎都是为匮乏者。功利性的善心与被管理的“自觉性”,使之天然地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真正意义的集体精神。
热门推荐
  • 英雄世界OL

    英雄世界OL

    白痴学霸一只,为了拉近和同学的距离进入“英雄世界”,意外获得隐藏版账号卡!从此开始爆笑逗趣闯荡江湖。
  • 全能召唤师妖孽四小姐

    全能召唤师妖孽四小姐

    她出生之时,天降祥云,龙吟凤舞,万兽欢腾,最后却被人封印,沦为废材。一朝重生,凤凰涅槃,她一扫往日的柔弱,父母失踪,斗嫡姐。半路蹦出几个美男,还死皮赖脸的跟着,怎么办?还是当免费苦力吧,毕竟还有某位霸道的美男看着呢!
  • 嫡小姐无敌扑倒腹黑魔君太子爷

    嫡小姐无敌扑倒腹黑魔君太子爷

    一次重生的穿越,将她带到他的身边,她从一个二十世纪新人类转换到天生废柴大小姐,她爱财,他土豪,他说:“一千两,陪我睡一晚上!”她摇摇头,手握成拳竖在他面前他说:“一万两,陪我睡觉!”她再次摇摇头,说:“十万两,陪你睡觉!”“好!成交”他把她扑倒在床上。。。。。。
  • 借爱一下你的心

    借爱一下你的心

    初见时,她将他的脸颊捏到变形,咧嘴笑得一口缺牙尽现:“来,叫姐姐!”青春期,他把她收到的情书扔进垃圾筒,顺手将吃剩的泡面扣到上面,转身就走。成长期,她在他阴郁的目光中泪流满面,自己把信扔进垃圾筒,顺便扣上泡面。长大后,他就从她的钱包里拿走九元钱,去换了两个“小红本”。她这才发现自己被他手中的线越绕越紧。她莫名的感觉恐慌,却不知又能逃往何方……
  • 原力宗师在漫威

    原力宗师在漫威

    大二学生李乔,沉迷手游,深夜猝死。再睁眼,床头居然贴着美队海报。还有个同学叫彼得·帕克!釰!!!这日子还能过?还好,还好。咱可是正宗的起点孤儿院出身,穿越必带金手指!
  • 狮王

    狮王

    帕特里夏——皇家野生动物园总管的女儿,她有着非凡的能力,能同动物对话,她最好的朋友是一头狮子。妈妈希望帕特里夏远离草原,去贵族学校读书,而爸爸则和帕特里夏一样,愿意与动物为伴,生死相依。在乞力马扎罗山下的风声里,帕特里夏与狮王一起呼号、歌唱、奔跑、嬉戏。友情、力量、血性、嫉妒和爱,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滋生,帕特里夏长大了,她的热爱遭遇冷漠,她与狮王的感情不被大人理解,最终她和狮王的命运将会怎样?
  • 嫡妃狠毒:吾皇该驾崩了

    嫡妃狠毒:吾皇该驾崩了

    前世她身为雍亲王府的嫡妃,前生她为他守了四年活寡,最后落得个吐血而死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重生归来,什么仁慈善良、恩爱情长,这辈子她统统都不稀罕,只求荣华在手,天下她有!那位狗皇帝,你是不是应该驾崩了呢?狗皇帝:“驾崩可以,爱妃,你先让朕亲一个再说吧。”
  • 最强炼丹师:废柴三小姐

    最强炼丹师:废柴三小姐

    她本是二十三世纪最强女特工,不料执行任务时被队友出卖。一朝穿越却成了尚书府人人喊打的白痴三小姐。废柴?姐可是斗气魔法都能修的天才,要不要来比比。丹药?对不起,姐好像一大堆。宠物?那个赖在姐怀里的好像是神兽。没人要?这身边的美男是哪里来的。想跟姐斗,活该被姐气死。
  • 星空帝尊

    星空帝尊

    ……宇宙星辰,浩瀚无边。人类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二十五世纪的人们早已学会了利用源能来强化自身。在这个时代,武道重现光明,人们不断突破自身的极限,成就一个个超级强者,更是以此不断地向星空探索,成为星空的主宰。来自三百年后的绝世强者意外重生在一位极品纨绔弟子的身上,从此开启了大星空时代的到来。他的存在,乃是所有星空主宰的帝尊!……
  • 拯救火车

    拯救火车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