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遗址
裴李岗文化遗址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被发现,该遗址中的建筑、墓地和陶器都与老官台文化十分相似,距今也有8000多年。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有带足磨盘、磨棒、带齿石镰、双弧刃石铲等,骨器有骨箭、骨针等,另外还有木制的弓。陶器以泥制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碗、钵、鼎、壶、杯、罐、瓮、勺、甑、盆等,其中以三足鼎和双耳壶最具代表性。另外,也有陶制纺轮。该遗址的陶器上也有契刻符号,也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于1972年在河北武安被发现,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多年,其建筑、石器和陶器等均与裴李岗文化之中的相似。其陶器开始向彩陶过渡。遗址中还发现有农作物粟、胡桃和家禽鸡等。
贾湖文化遗址
贾湖文化遗址在河南舞阳,距今8000多年,也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遗址中发现有契刻符号的龟甲,它比殷墟甲骨文要早4000多年,比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也要早1000多年。另外还发现骨笛和酒器,这对音乐和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村处于河南省渑池县,从该地的古遗址上发现了许多器物。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刀、斧、杵、镞、石纺轮等,骨器有骨针,陶器有钵、鼎和粗陶、彩陶。
仰韶文化遗址有大量石斧、骨锄的发现,表明当时农业很发达。另外还在墓室中发现一陶罐里盛放了粟,说明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
骨锥、骨针和古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掌握了初步的缝纫和纺织技术。发现许多猪、牛、马的骨头,说明当时已有了畜牧业。石镞、骨镞的出现,表明当时弓箭已被普遍使用,同时还表明当时已由狩猎生活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过渡。
仰韶文化遍布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区省,还覆盖了华北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有多种类型,有河南渑池县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早期)、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河南安阳县后冈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以及大河村类型等(仰韶文化中、晚期)。庙底沟类型的彩陶颜色黑多红少,没有半坡类型的圆底钵。后冈类型、大司空类型的彩陶以灰陶为主,纹饰多为红色。大河村类型的彩陶多为白陶。据推测,仰韶文化很有可能就是黄帝族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1928年被发现。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等,另外还有蚌镰和挖土用的双齿木耒。他们饲养猪、狗、牛、羊、鸡、马等。
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黑陶制品质地精细,造型优美,用陶轮加工并在窑中高温(1000℃)烧造。这种高温技术的掌握,为青铜时代的到来作好了准备。龙山文化主要分陕西、河南和山东三大类型。
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还出现了青铜器,它表明龙山文化开始向青铜文化(****文化)过渡。这一时期的精致陶器也与商代的陶器十分相似。
大汶口文化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境内,与龙山文化隔河相望。它属于新石器中期,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其石器、陶器等与裴李岗发现的类似。
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早期的陶器、石器和建筑与裴李岗文化类似。它晚期陶器上的图像刻画符号不同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刻画符号,它们很有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鼻祖。
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继续,1923年在甘肃临洮被发现。它的彩陶很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的风格。它早期的彩陶以黑彩为主,中期出现有黑、红相间花纹,晚期多是黑、红二彩并用。在遗址之中还发现一把青铜刀,它标志着石器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
庙底沟文化遗址
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陕州古城南,距市区3公里,是一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6-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考古人员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出土文物极其丰富,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墓葬156座。据考证,当时这里的“仰韶人”住的是方形、半地穴式的房子,房子内有保存火种与取暖的圆形火塘,四周墙壁用木柱作骨架外边敷一层草拌泥的墙壁;而龙山文化的房子则是圆形、半地下的、尖锥顶形的房子,在房屋的底部铺有一层白灰作为居住面,墙壁很光滑,是经火烧过呈灰白色的硬面。陶器的制作基本上是泥条盘筑,也有用手捏制的。颜色主要是红色,比较典型的陶器有卷缘曲腹盆、曲腹钵、敛口瓮、夹沙罐、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
庙底沟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形式由于时代、地域或部族的不同,有其独特的内容,因首先在庙底沟发现,所以称庙底沟类型文化。“碳化”测定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动125年。
后冈文化遗址
1931年在河南安阳市一个名叫后冈的地方,发现一个古文化遗址,成“三叠层”形式。它的上层是白陶文化小屯文化,中层是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下层是彩陶文化即仰韶文化。有人认为这里面的彩陶文化即炎帝族文化,黑陶文化即夏文化,白陶文化即商文化。
大司空村文化遗址
大司空文化遗址位于殷商王都的东北部。建国前后在此区域进行过数十次发掘,发现殷商墓葬1000余座和大量的房基、灰坑、窖穴及各类珍贵文物,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司空一至四期的分期法,奠定了殷墟文化年代分期的坚实基础。
2004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为配合豫北纱厂老厂区改造,在大司空村遗址的东南重新进行发掘。本次发掘除清理了一组规模较大的夯土建筑群外,还发掘了近500座商代墓葬。
大河村文化遗址
大河村文化遗址位于大河村西南1千米的土岗上,北距黄河2千米,南离郑州市区12.5千米。遗址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从1972年起先后被发掘21次,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12.5米,文化内涵包括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代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延续时间3300多年。此外,还有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的遗物。清理各个时代房基47座、灰坑290个、窖穴水井310个、成人墓葬184座、瓮棺葬170个,出土陶、石、骨、蚌、玉、角等不同质料的生产生活用具及装饰品近3500件。
北辛文化遗址
距今约6300~7000年,位于山东南部沂蒙山脉,西临微山湖畔,地处黄河下游的滕县一带。因文化遗址位于滕县北辛村而得名。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阶段。这时期发现的生产工具,一般以粉砂岩或花岗片麻岩制成,其中石斧最多,人们用它砍伐树木、开垦耕地。石铲也较多,它的平面有长方形、梯形、舌形、圆角形等多种,这种铲安柄后可以作翻土工具。此外,还发现有石磨盘、磨棒、石杵等。在一些窖底还发现粟粒,说明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我国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1980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处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
罗家角文化遗址
罗家角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罗家角村,是浙江省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浜文化遗存。考古发掘发现有灰坑53处、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有别于河姆渡文化。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表明嘉兴市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该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出土的7000余件文物中,有石制生产工具、陶制生活用具以及精美的原始编织品和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7千年前的栽培稻,大片榫卯件的干栏式的建筑遗存,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最早的漆器制品。还有61种动物遗骸,其中有许多是属于人工饲养的狗、猪、水牛。堪称“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原始部落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据测定,第4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千年。
出土大量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并发现丰富的栽培水稻和大面积木结构建筑遗存,展示了灿烂的原始农业文化。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该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黄鳝溪文化遗址
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现人头骨化石1件、骨椎1件和大量共生的化石动物群。头骨大部完整,系一个50岁以上的女性头骨。据专家分析,这具头骨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和某些原始性。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定“资阳人”系旧石器晚期的早期新人类型,“资阳人”远比“北京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原始,其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数万年至10余万年之间。
1973年-1980年,在“资阳人”出土地点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都采集到了打制石器,仅在蒙溪河支流鲤鱼桥河口东岸的发掘中,出土打制石器就有20件,都属于旧石器晚期大约25000年前。资阳人用天然石块略加打制,作为他们的生产工具,用以狩猎和采集活动。
除资阳人旧石器文化遗址外,在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汉源县富林镇、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重庆九龙坡马王场、攀枝花市仁和区回龙湾等地都先后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这一情况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生活在四川广大地区。而且,据专家们研究,四川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的异同,初步可以分为4个区域性文化,即:大渡河流域的富林文化、岷江流域的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文化、沱江流域溪河沿岸的鲤鱼桥文化和沱江流域的铜梁文化。可以说,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四川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文化中心,相应地产生了活动范围、经济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都不尽相同的人类群体。为了获得食物和抵御猛兽,求得生存,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这种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就是原始群。而这些原始群的遗址和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四川地区的原始时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崧泽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城向东5公里处的崧泽村,经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个原始村落,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迹。它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上层:土色黄褐,出土文物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其中有一件色彩青绿、敞口坦腹、内壁布满旋纹的原始瓷器,反映出我国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瓷器的制造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层:土色灰褐,是一处原始公社的公共墓葬地。埋葬的特点,人骨架仰身直肢,大部头向东南,在平地上推土掩埋。人骨架周围一般都有随葬品。墓葬中有两座中年女性与儿童合葬,反映了这一时期子女从母,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下层:土色灰蓝,其中有古代人为藏食物而挖掘的地窖以及原始的生产工具,反映了生产力的低下。在地窖中,发现可人工培植的籼稻和粳稻的谷粒,证明了青浦地区的先民在距今6千年左右已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更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良渚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余杭县。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群,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河北阳原小长粱文化遗址
2000年年初,在首都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河北阳原小长粱”作为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赫然铭刻于第一台阶。
小长梁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和残骨断片多达千余件,其中县侯家窑村区域内的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以及石制品相当丰富,仅石制品就达1.4万多件,其中用做飞石索的石球就有1079件。可见十多万年前的先人们已经能打制各种石器,史前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考古学界被称为许家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