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耀眼的太阳依旧高挂在空中,却在边缘逐渐变黑,直到失去了明亮的天空,宛如夜晚一样,却不见璀璨的星河。
众位大臣的脸色突变,尤其是哀帝身后的董贤与王嘉,前者是害怕朝臣借此机会打压与他,后者却是害怕大汉的江山出现危亡,黎明百姓将再次失去他们的故土与家园。
哀帝的额头渗出数滴汗水,此时他已经不在考虑如何借机让董贤加官进职,而是考虑今后的大汉江山是否能依旧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一次的“天狗食日”时间很长,比以往不全面的记录之中要久一点,等到太阳重新升起,再一次高高在上为人类带去温暖的时候,丞相王嘉突然说道:“陛下,这是上天在示禁啊!”
哀帝脸色微变,一声不响的回到了殿中,诸位大臣也跟着回去,唯独一旁的翩翩公子,没错,就是玉神,他之前随着众人一同走了出来,看到了这一副奇景,他的脑海宛如针扎一样,想起了许多曾经遗忘的,又感觉还有跟多未曾想起,他依旧在看着太阳,心中却暗道:“你是何等的不公?你既然让我记起了这些,为何还有所隐藏?当年我成为他的佩玉,为他夺得了天下,为何最终又是让人窜了他的江山?他为何要雕琢我的躯体,让我受尽万般劫难,最终变成一块人人都想争夺的印玺?你为何不告诉我全部!”
看着那轮耀眼的太阳,玉神感觉自己有一种灼热感,他连忙走进了殿内,此时殿内的众人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唯独王嘉还在那口吐珠玑地讲着:“……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燕出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终不怨怒也。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育数贬退,家资不满千万;放斥逐就国;长榜死于狱。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共皇寝庙比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为贤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欢哗,群臣惶惑。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僣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被发徒跣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或以为筹者策失之戒也。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唯陛下慎己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往者宠臣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宜深览前世,以节贤宠,全安其命。”
董贤听到此番话语,脸色瞬间变得雪白无比,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哀帝的脸色有些不喜,他下达了诏书,其意就是诏令公卿大夫尽心陈述过失,又令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最后就是大赦天下。
天狗食日才过去了一日,王嘉的脸色就逐渐变得有些沉重,哀帝虽然做出了许多的动作,却依旧宠爱着董贤,甚至是超越了以往,就连成帝时期的张放都不及他。
正月十七日,永信宫的凌晨时分,一直久病缠身的傅太后突然病情加重,她口中有着轻微地呢喃之声,听不出一个大概,好像是在怨恨谁一样,有着哀怨与哀愁。
等到哀帝到来的时候,傅太后的身体那是越来越糟糕了,就连首席的太医都已经束手无措了。
“陛下,陛下!”傅太后在轻声呼唤着,不晓得她是梦见了当今的皇帝陛下还是当年的元帝。
直等到她缓缓醒来,看见哀帝的时候,那如今已变得十分苍老而且又干枯的双手,想要紧紧地握住哀帝的双说,那颤抖地声音说道:“欣儿,你皇爷爷来找皇祖母了。”
“皇祖母!”哀帝的眼眶已经满是泪水,有多少年未曾喊出过这三个字,哀帝的心中是有一丝怨恨傅太后的,因为她的干预,让他儿时难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如今的帝太后丁姬。
然而也是因为眼前这位老人,他才有幸继承大统,可以说,她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傅太后没有坚持多久,她在不舍的目光中驾崩了。
她将于元帝合葬渭陵,称其为“孝元傅皇后”
然而这件事并不是结尾,哀帝平日里一直思考着如何能提升董贤,今日就逮到了这个机会,他借着傅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遗诏,想要发出的时候,王嘉却来了。
“陛下,前些日子您大赦天下,梁相等都是有才干德行之人,您因该将他们请回朝中,继续留用,为大汉留住这些能吏,不应该念其过失,就如此的轻易抹去他们的功劳,老臣愿为他们担保。”王嘉已经劝说了哀帝十几分钟之后,哀帝看了他一眼才缓缓说道:“你先退下,此事朕自当给丞相一个答复。”
王嘉有些无奈,看着哀帝,只能行礼说道:“老臣告退。”
等到王嘉走后,哀帝拿出那一份假借傅太后的遗诏,看了数遍之后,他犹豫了一会,去找了王太后,请她下令给丞相、御史,要求他们增加董贤采邑二千户人家,并赐给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