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对方的目光,用在拒绝之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更好地把“不”说出来。你也许有过这样的困扰:在对方热切的目光下,你会发觉自己突然丧失了所有的勇气,“不”已经到了嘴边,可偏偏吐不出来。这就等于在视线碰撞中,你更容易落入下风,你的紧张感没有成为积极的态度,为你加强拒绝的气势,反而转变成了焦虑和不安,这当然不利于你的拒绝。
被人盯着,难以说出“不”,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站起来到处走动走动,或者转身去做别的事情,或拿一个东西,把脸背过去,这样“不”就可以简单地说出来了。譬如,一面递茶给客人,另一面从背后或旁边开口说:“那件事的确是有点……”
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性行动,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视线碰撞不方便自己的拒绝,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罢了。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别人背后冒出来,拍对方的肩膀说:“明天不能去你那里,非常抱歉……”我们发现这样拒绝不仅很容易说出来,也能避免强烈的视线碰撞所导致的紧张感。
“动作”有暗语,姿势也是一种很好的拒绝
在表达拒绝的时候,如果想要达到目的,就不能只想一次就成功。在很多时候,你需要强化自己拒绝的意志,坚持到底,才能真正实现目的。说“不”并非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当你看着委托者乞求的眼光,当你的心里想着人情义理,当你想象到自己说出来的那些拒绝的话语,对方脸上显示出来的深深的失落……刚开始想到这些,原先想说“不”的决心,就会发生动摇。有的时候,在这些想法的逼迫下,居然把原非本意的“是”说漏了嘴,以至于后悔莫及。
为了不导致这样的失败,从头到尾贯彻“不”的意志,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外部的动作来强调“不”的力量。我们经常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原本并不是很伤心,但为了引发父母的注意,假装哭泣,最后真的哭出来了,孩子首先用自己的小手捂住眼睛,发出呜呜的声音,摆出一副要哭的样子,然而,毕竟是假哭,很容易就会被人看穿,那该怎么办呢?孩子就会想,到底该怎么做才表现得更真实,甚至会去想怎么才能真正哭出来,接着去模仿哭泣。过了一会儿,孩子会莫名其妙地沉浸在哭泣的氛围中,心里真的充满了悲伤。最后,假哭就变成了真哭。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感情能以动作的调整,予以间接的调整。当你失去快活时,最好的恢复快乐的方法,便是装成快乐的样子行动、说话。”他认为,给人的身体以刺激,身体便能产生反射性的变化,其结果产生感觉,引发悲伤或欢喜的感情。
行为在引导感情这个理论后来被各种实验所否定。不过这种认识依然被普通大众所相信,成为研究生理和感情之间关系的基础。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会通过动作来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当然在拒绝的时候,采取动作也同样可以增强拒绝的意志。所以,为了贯彻“不”的心意,我们可以不断确认自己的心意,并通过一些必要的动作来予以加强。比如,倾斜身体,侧身对着对方,可以加强你的气势。
当你要说“不”的时候,倾斜你的身体,侧身对着对方。采取这个姿势,即便你不说话,气势也已经把你的“不”的意思传达给了对方,可以说明你的“不”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如果你采用倾斜身体的非对称姿势面对他人,会给对方造成坐立不安的感觉。该动作源于战斗姿势,在不少的武术当中,都有使用这一姿势迎敌的。当你将自己的身体侧对某人,就有一种迎战的意思在里面。在拒绝的时候,如果采取这个姿势,表达拒绝和对抗的态度会十分强烈。
除了用侧面对人说话可以加强个人的气势之外,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动作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当我们遭受侵犯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些表达否定意义的动作。
刚刚开始的时候,摇晃着上半身,移动脚部,用脚尖踩踏着地板。这些动作是属于第一个阶段,它在暗示:“你靠得太近,我会坐立不安。”
然后,闭上眼睛,收起下巴,弯下腰,用这些动作来暗示:“你在这里会打扰我,你已经侵犯了我的领域。”
有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在遭遇他人的入侵,自身感到不安和防备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行动。这些行动在强化我们内心的“拒绝”意识。所以对于缠住你不放的依赖者,不妨先摇晃你的脚,或用脚尖踩踏地板,接着闭上眼睛,收起下巴,用这样两个阶段的战术将他赶跑吧。
除了这种略显侵略性的动作之外,还有一种显得较为柔弱的动作,也有极好的拒绝效果,那就是表现自身身体状况不佳的动作。
记得在一部外国著名的电影里有这样一场戏:一对感情几乎接近冰点的夫妻,丈夫事业至上而妻子被冷落一旁,却在不断地责备妻子。
妻子早已心灰意懒,她在听着丈夫越来越激动的话语时,自己却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按了一下双眉下凹陷的地方。很多人感到疲惫的时候,这个动作经常会出现。
丈夫看到妻子这个样子,便不再说话。很明显,妻子在用自己细微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妻子在做出的寥寥几句回应中始终没有说一个“不”字,然而,最后丈夫却没有再去试着说服她,而是默默地离开了。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就来自于她所做的按眉下的动作。
一些研究身体语言的人们认为,一般说来,一些表示状况不佳的动作是拒绝交谈的意思。比如,扭脖子、擦眼睛、轻按眼睑、拍肩膀、揉太阳穴及按眉下的一连串动作,都可以传达出这样的一种信息。
这些动作的直接作用就是消除身体的不适症状,与此同时,也在发出这样一种信息:“你说的话让我产生了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请你闭嘴。”也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想让对方改变谈话的内容或者赶快结束谈话;最基本的就是用动作表达出打断对方的用意。
然而,如果听者是无意识做出这些动作的话,那么就会使说话的人难以判断。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妻子是在一面按眉下部,一面赔不是的话,那则传达出了这样的意思:“本来我是想听你说的,但我的身体实在是无法适应这样的压力。”如果是有意识做出一些动作那么拒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肢体语言的研究者认为,这种表示身体状况不佳的动作是向交谈对象发出否定的信息。
还有就是使用小道具,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强你的拒绝效果。访谈的时候,觉得难以回答的时候,有的人通常会点一根烟,清清嗓子或者重新调整坐姿,这其实就是一种化解对方攻势的技巧。当一个讨厌的人托你办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把香烟丢入烟灰缸里或者拿下眼镜,以这些小动作为契机,关闭你的心扉。
从一开始就说“不”,会让对方感到不快,让人在心理上觉得尴尬,因此,在拒绝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认真倾听。但是,这样下去会被引诱过去,所以,在谈到某一个阶段时,你就应发出“你的话到此为止”的暗示。对方刚开始不会察觉,还会一直说下去,逐渐地就会发现这边应答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你就抓住这个机会再次进行暗示,这一次,对方会很关心你这种动作,注意力就集中到了你的身上。
强化拒绝的动作固然不只是以上所说的这么几种,还有像转头或转身,也是可以有效地强化拒绝的常用动作。摊手、撇嘴、耸肩三个动作连续发生同样强化你的否定。对于这些动作,在拒绝的时候,你可以灵活进行运用,一定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巧妙利用空间,提升拒绝的力度
每个人都具备一种地盘意识。当陌生人与我们的距离很近的时候,就会引发我们的警觉和不安,并且产生本能性的抗拒意识和躲避意识。这种意识让我们学会了控制与他人的距离,以确保自己内心的安稳与宁静。所有人都会通过调整距离,去表达自己内心的讨厌与喜欢。距离上的疏远,帮助我们传达自己的拒绝之意;而距离上的亲近,则让人感受到接受和靠近的意图。
在派对中,假如仔细去观察交谈中的人们,就会发现交谈中的人们互相之间的距离真是千差万别。这种距离的差异和亲疏度息息相关,距离越近,就意味着他们的关系越亲密。面对一个并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我们就会倾向于站在边端,扩大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这就好比在内心建立了一道看不见的墙。这种保护自己的下意识行为,仿佛是在告诉对方:你别靠近我,你的靠近,会让我觉得不安。当我们见到喜欢的人,就算只是因为第一次见面,不方便说亲近的话,我们也会努力地通过亲近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在这种地盘意识下,调整与他人的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意。由此可见,地盘意识会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拒绝行为选择。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以便我们在决定是否要拒绝的时候,更清楚地传达自己的心意。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地盘意识的强弱会直接作用于拒绝力。
那么,这种地盘意识对于提升拒绝力有何意义呢?你或许会觉得二者之间毫无联系,其实关系很大。地盘越大的人,地盘意识越强烈,越容易发出拒绝;反之,地盘越小,地盘意识越弱,拒绝力也越差。我们看身边很多事物,都可以了解人们内心的地盘意识的强弱。那些喜欢阔大事物的人,通常地盘意识比较强烈。而拥有了阔大事物的人,则在事实上具有更为强大的拒绝力。这一点从办公桌的大小可以略见一斑。事实上,有的人还会运用这种地盘观念的代表性物品,来增强自己的拒绝意志。
有个业务员到一个公司推销商品,到经办人的桌子面前,他感觉很不舒服,“不知道为什么,坐在那里就会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想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那张桌子隔着我们,感觉彼此离得很远,这不利于我们进一步的沟通。于是我知道这家伙显然不想和我沟通,虽然他一副和蔼的样子,看上去似乎很欢迎我,事实上最后我们没有达成协议。”
当你被上司喊到他的桌子面前时,纵然面对平时能毫无拘束地交谈的上司,也会觉得很难说出话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因为桌子是对方的自我延伸,它会让你的心中自然形成一道看不见的墙,隔开彼此之间的距离。此时你会觉得对方与你其实很远,你们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亲近。
桌子如此,其他的物品也如此,都可能会被我们下意识当成自己的地盘。平日连一只蚂蚁也不会踩死的男人,一旦手握方向盘,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粗暴起来。要是有别人的车子超过去,他会一心一意想法子再把他追过去。这也是因为自己的地盘扩大到车子本身,感觉到在平时并不介意的距离内有陌生人的存在,宛如侵犯到自己身上来了。
这样看来,想说“不”时,桌子可当有效的武器使用。比如,想对同事说的话表示“不”时,不要走过去,而要把对方叫到你桌子的前面来。你的桌子会成为你的自我延伸,你能更容易说出“不”来。而且,桌子在你和对方之间形成看不见的心里墙壁,这个间隔感,更有助于你说“不”。
如果你面前的桌子不够大,造成的距离不够,你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东西,以增加间隔物的方式,在两人间筑起一道高高的墙。通过身边的一些小道具,也可以做一些间隔动作,比如将香烟盒子、打火机、袖珍型书本、口香糖、小钱包、钥匙包等小物品,放在两个人中间,这会形成一种间隔感。
如果你觉得间隔行为有些被动,则可以采取更加主动的行为,逐渐进入对方的地盘。
假设双方隔着一张圆桌相对而坐,你把烟盒放在自己的面前,接着,一边谈一边把盒子慢慢推向对方那边,或者用指头将烟灰缸逐渐推向对方那边,打火机也可以这样推进,若无其事地放在靠近对方的位置。这样,烟灰缸、香烟盒、打火机,都全部排列在紧靠对方的位置。你在双方之间的物理空间上,制造了出了强势入侵的态势,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心理。这将帮助你更加有力地表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