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黄河和淮河,是张居正当国时期完成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宏大事业。
自古以来,黄河多次泛滥成灾,治理黄河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下,途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大量的泥沙在黄河的冲刷下,顺流而下,在河水水流速度较小时,河沙便淤积于河床,久之,河床日渐增高,一旦遇到洪水,极易冲决河堤,造成黄河决口,淹没附近的万顷良田、大片房屋。大面积的水灾常常造成沿河两岸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黄河改道,夺淮河出海的水道。黄河水位比较低时,黄河、淮河并流出海。当黄河水位升高时,汹涌湍急的黄河夺道出海。水势较弱的淮河不敌,被逼倒灌运河,给淮扬一带造成极大的水灾。
明中叶至隆庆、万历之际,黄河不断决口,水灾频仍。万历二年(1574年),黄河在邳州决口,淮河也决口。万历三年(1575年),黄河在高邮、砀山决口,“河决砀山而北,淮决高家堰而东,高邮湖亦决清水潭口,淮城几没。徐、邳、山阳南北,漂荡千里,河道淤浅”,漕运受阻。万历四年(1576年),黄河决口,入淮河,淮河水势不敌黄河,全淮南流,淹没了淮扬一带的大片田地、房屋。
对于明帝国而言,治理黄河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和经济问题,黄河泛滥成灾,不但危及百姓的生命、财产,而且事关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明成祖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国家政权,定都北京。当时,整个帝国边防的重点在北疆,因为元的后裔在北方,对明朝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成祖定都北边,意在巩固北疆边防。但是,北京及北边的粮食供给,却主要依赖于南方,南方的粮食通过水道运往北方,每年北运的漕粮达400万石之多。当时,从宿迁到韩庄的运河还没有修,从淮安到宿迁,再到徐州茶城,这一段便以黄河作为运河,即“借黄为运”。所以黄河和漕运又与国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黄河一旦决口,漕粮受阻,北边便会有粮荒之虞,军粮缺乏,帝国的安危便成为问题。所以明帝国的执政者对治理黄河问题十分关注。
勇于任事,豪杰自许的张居正,决心在自己任内,将黄河治理好,完成这千载一时之功,使国家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得以畅通无阻,免除黄、淮一带百万生灵多年来遭受的水灾之患,使北疆边防的巩固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自从张居正秉政以来,经过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改革和整肃,国家的财政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国库充盈,可以从财力上支持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但是困难的是,张居正本人不通水利,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要靠作为首辅的张居正定夺,这实在是一个难题。张居正有自知之明,自己不通水利,所以在治黄问题上,决不固执己见。他多方征询意见,虚心求教,反复与有关官员协商探讨,务求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同时,张居正感到,选用一位有胆识、有见地的治黄专家,是治理好黄河的关键,而选拔人才,恰为张居正所长。他慧眼独具,一旦认准了人才,又会给予充分的信任与支持。选拔和任用人才之能,对于日理万机的首辅来讲,是比水利知识更为可贵的东西。还有,张居正认为治黄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大事,依他的性格,便会不怕困难,不畏浮言,不惜工力、财力,也不怕暂时的失败,一抓到底,务求解决。这种素质和作风,对于难度极大,又极复杂的治黄工程来讲,是一个难能可贵而又十分必要的支持。这些治黄的有利条件,是张居正所具备和他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没有张居正,万历年间对黄河的治理便不可能有巨大的成效。
张居正对治黄始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万历二年,黄河决堤后,官员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以为海口淤积,至使河流四滥,有人提出筑遥堤不便,张居正遂给河道总督傅希挚去信,征询他的看法,并再三与之研讨。最后,傅希挚提出重开泇河,即以泇河为新水道,不必借黄为漕,以免因黄河决口,导致漕运不通。这一建议,在隆庆四年(1570年)时,当时总理河道的翁大立便曾提出过。张居正认为此议可行,尽管事体重大,费用估计高达七、八百万之巨,但是张居正决心给予支持,他鼓励傅希挚为国家肩此重担,“坚持初议,勿夺群言”。可是工部与户部在议论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工科给事中侯于赵认为,开泇河必经良城,良城伏石多,土石之工巨大。而户部则认为,治河为当前之急务,而开泇河非数年不成,难解当下之急。傅希挚态度又不坚决。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只好放弃开洳泇的计划。他认为,这些官员对于国家大事,推诿搪塞,只会说利道害,沽名任事,却不肯实干。更主要的,张居正感到傅希挚对自已有根据的提议,尚不能坚持,这样的人,恐怕难以承担治黄的大任。
万历三年九月,南京工部尚书刘应节、右侍郎徐栻上疏,请开胶莱河为新水道,张居正因为上次开泇河败于议论之中,这次,遂不待复勘,迳派徐栻前往山东,会同山东巡抚李世达办理此事,并以上谕加以督促。可以看出,张居正要解决此事的迫切心情。然而,这一次,以意见分歧,各有所见,李世达和徐栻亦动摇,又告失败。
经历了两次的失败,张居正认识到,重开新水道困难颇大,难于实现。于是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治理黄河上。“独河漕之事,时往来于怀”。他在物色能够独担治河大任的干才。
万历三年,吴桂芳总督漕运。万历四年二月,吴桂芳提出,黄河入海口只有云梯关一处,致使海涌横沙,河流入海不畅,遂至泛滥,建议多开黄河入海口,使黄河顺利入海,则淮水亦可顺利出海,高邮、宝应等地的水患,便可以缓解。吴桂芳提议,增开草湾及老黄河故道,以增加入海之道,修筑高邮东、西二堤以蓄湖水。张居正以吴桂芳之议可行,认为但讲治水,不讲治海,恐怕难收成效,遂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支持,他鼓励吴桂芳“虽弃地勿惜,碍众勿顾”,“坚定而力图之”。在张居正的全力支持下,吴桂芳开始疏浚草湾。其间,浮言众议,自是不可避免,然而有张居正在背后支持,吴桂芳又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草湾工程终于在万历四年七月竣工。吴桂芳得到褒奖。但是,正当吴桂芳修筑高邮湖堤之时,淮水冲下来,兴化、泰州一带,皆为水淹。
明代管水道的大臣是河道总督,另设漕运总督,负责漕粮,但因漕粮运输与黄河、运河水利密切相关,从淮安到茶城又借河为漕,所以河、漕两个机构经常发生矛盾、摩擦。张居正感到,河、漕分为两个机构,不便于统一管理,又徒增摩擦牵涉,于是在万历六年(1578年),将河、漕两个机构合并,以吴桂芳总理河漕。这表明了张居正对吴桂芳的信任和倚重。但是,吴桂芳不幸于万历七年(1580年)正月病逝。
张居正在草湾工程开工时,便认识到,疏浚草湾,只可救淮扬一时之急,而根本解决同题的长远之计,尚待他日有能者任之。吴桂芳病逝后,万历七年二月,张居正起用潘季驯总理河漕,可谓得人,潘季驯便是张居正所期待的足付重托之人。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隆庆四年,黄河在邳州、睢宁决口,朝廷再次起用潘季驯总理河道,堵塞决口,由于他与其他治水官意见不合,又得罪了当道,被撤职,在家闲居。隆庆至万历五年(1577年)之间,连年治河均无功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推荐潘季驯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