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穆一池是洛祁贵早年收的第一个学徒,后来见其资质不错,又吃苦耐劳,才决定收为弟子,倾囊相授的。
武生这一角色并不是随便一个学戏的人都能学得来的,不仅会有练武人所需的根骨要求,还得本人能吃苦才行。而且在一些要求苛刻的武生戏上,对唱功的要求同样不低。
洛祁贵本人是从小学徒一步步爬上的武生角,后来若不是因为摔了腿,也不会才二十多岁就出来自己组建戏班。
上一世的穆一池在洛茵来戏班没多久就脱离了戏班,所以洛茵对他的印象本就不深,况且也不确定是不是跟上一世一样,因此不好对他妄下判断。只能凭借此时看到的情况有个大致的印象——不骄不躁,稳重自持。虽然顶着近两年扬州一带当红武生的名头,身上却并没有浮躁的情绪。
而其余的人虽然脸上有着初入大宅邸的兴奋和激动,却并没有别的猥琐目光。
看着这些人,洛茵心下就对她曾经听到过的,外面人对戏班子人的评价感到不满。
是谁说戏子都是油头粉面,妖娆做作的?是谁说戏子无义,一旦招惹上就会误了一生的?简直就是偏见!
只有那些演低俗戏曲的哥儿姐儿才会是那种让人一见就往坏处联想的样子,如洛家班这种出入富贵人家的班子,里面断然不允许出现那样的状况。
在洛祁贵的管束下,洛家班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下了戏台就统统都没有戏台上那装腔作势、扭腰摆臀的样子。
若不是这样,也不会短短时间就在这权贵聚集的扬州城立足,并且迅速压倒了老号的戏班,占据一席之地,还颇有声名。
当然,这种优势里面少不了少年成名的穆一池的影子。
洛茵迅速在心里将一行人的特点进行了整理,多数都与记忆之中的人对上了号,其余的不是因为不熟便是彻底没见过了。
谁让她上一世被教养的太过小家碧玉呢?完全不符合戏班子出身的教导,使得她目光短浅,识人不明,幼稚无知。
“先去把台子收拾出来,然后该装扮的先不急着装扮,将东西都规整明白了再听安排,今天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这一次可不比以往,要是谁出了岔子,李府怪罪下来,哼,我话说在前头,谁惹得事就自己担着!”
洛祁贵平日里对学徒们本就不假辞色,此时又是一本正经的训导,除了穆一池等几个人只是神色微动外,其余的人都收了方才的兴奋和激动,努力做出恭谨自然的样子。
洛祁贵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让人都散了。
因为平时就注重约束众人的行为和规矩,所以这个时候他并不担心会因为行为不当而惹得李府之人不快,只是因为头一次来这样的高门大户,有许多需要避讳的事情不太了解罢了。
这一点显然李府的人想的更周到,之前在门前见过的那名管事并没有派身边的小厮来,而是亲自在这里监督着众人的工作。洛祁贵与胡六之前与这名管事打过交道,此时自然而然的攀谈了起来,在祝贺二夫人寿辰之喜的同时,也打探了一些关于李府可以为人所知的事情。
“虽然李管事您之前都仔细交代过需要避讳的曲目和名字,但是洛家班是头一次在李府接差事,自然是想尽心尽力办好的。贵人们的喜好我们不说能够全部满足,却也想尽可能的让贵人们满意,还望李管事多多提点。”胡六曾经是酒肆的掌柜,跟这种级别的管事打交道自有其一套经验。
不能过于曲意逢迎让他看低了你,也不能一味挺直身板表现的好像正人君子。该软的时候软,能屈能伸才是正道,说话的时候在奉承李府主子们的同时,也不忘拍管事的马屁。
别看这些管事也不过是下人,可是他们有资格在贵人们的面前说话。与此同时,与戏班子的人比起来,显然他们更得贵人们的信任,所以往往这些人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戏班子的生死。
此时将李管事奉承好了,到时候只要他不在主子面前贬低洛家班,从今日起,洛家班在扬州城的发展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也踏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洛茵看养父忙着正事,想了想,就去了班子里换装装扮的地方。
戏台子搭建在一个四方型二层阁楼的中央空地上,台子高高的搭起,有一人多高,一是为了保证能让身处二楼的人更好的观戏,二是给戏班子的人搭建一个容身之所。因为在台子的下面除了支撑重量的柱子,就是班子里人做准备、装扮自己的地方。
因为光线比较暗,这里四处都放着罩着玻璃罩子的烛台,林林总总加起来近二十个,里面烛火的光线清清楚楚得照映在四周,让原本昏暗的环境变得明亮起来。
这架势看得洛茵咂舌。
就算她前世没什么见识,这玻璃罩还是知道的,据说是西洋传进来的技术,国内也有匠人制作。可是做得好的多数都是进贡的贡品,能流传到民间的并不多,其余的不是东西不够好就是价格过于昂贵。
可是这种寻常人难以得见的东西,李府此次就提供了二十个,而且单从光线上就能看出并不是那种有瑕疵的次品。不得不说,李府不愧是高门大户,货真价实的大手笔。
转悠了一圈,见师兄师姐们纷纷换上了戏衣里衣,她就饶有兴趣的开始勤学好问,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碍事。她知道在这等人家搭台子,多半是要等到午后才开始的,来这么早也不过是有备无患,显示一下富贵人家的气派罢了。
她问的是班子里入行没多久的师兄,演的是大场面里那些边边角角的角色,是此时相对而言比较清闲的人。
“好师兄,能给我讲讲这戏衣的差别吗?”她眨着湿漉漉水灵灵的大眼睛,仰着头,一脸懵懂的看着他,瘦弱的身子加上她迷蒙的表情,一下子就摧毁了对方的防线。
那人原是有些紧张,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平日里练习的那些,本不打算搭理洛茵这个小丫头的,可是听着那清脆无辜的声音,看着那水雾蒙蒙的双眼,他就不知不觉的妥协了。
待他想起来时,已经讲了很多关于戏衣的知识给这小丫头了,同时他也逐渐放松了情绪,不再如之前那般紧张,于是看着洛茵的目光就变得柔和了很多。
洛茵自是没注意到那人的目光,她还在努力消化着刚才听的那些关于戏衣的区分。
前一世她对这些丝毫不关心,仅仅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罢了,这次听他系统的一说,倒是有了一些认识。
这些戏衣笼统的可以分为四大类:官服(蟒、宫装、官衣等),铠甲(靠及改良靠、大铠等),常服(开氅、褶子、帔等),衣褂(龙袍、箭衣、马褂、抱衣、侉衣、战袄战裙、制度衣、富贵衣、安儿衣、茶衣等),此种分类方法兼顾戏衣形态和功能,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几种分类方法。
可以按衣箱分类,即以文扮、武扮分类。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只适合业内懂行的人。
之后可以按形态分类,分为袍服类、短衣类、铠甲类。这种就是针对外行人的分类介绍方法了,洛茵此时就属于这一类人,她还不能很好的划分文武扮相。
除此之外,还能给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蟒、靠、帔、褶、衣五类。
洛茵虽然认识的不全,但是平时也听过不少,这个时候自然就记得比较快,看了看他身上的衣服,就问:“师兄你也是演武生的?”
“不过是凑数的,算不上什么。”那人见洛茵一点就透,眼里就有了笑,听她问及此还自我打趣道:“大师兄那样的才是正儿八经的武生,我也就是半吊子,只能在大戏里走走过场,双人戏、三人戏是轮不到我的。”
“师兄不要这么说嘛,谁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站在大师兄那个高度的啊,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你就一定行的。”洛茵经历了前一世的波折,此时对个人的努力看得尤为重要,说这话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自己目前还只是一个黄毛丫头,并不适合说这样鼓励人的话语。
那人听着洛茵的话愣了愣,随后就开怀的笑了,摸着洛茵的头,说:“是,是,努力是最重要的,你也要努力啊!以后比二师姐还厉害!”
洛茵无奈的看着他抚摸着自己头的手,心想重生之后最不好的一点,可能就是别人总会这样对她表示鼓励吧!而且他此时定是以为刚才那话是别人拿来鼓励她的话,被她学舌说给他听了,所以才说她以后会比白莹莹还厉害,天知道她的目标根本就不在于自己的名声。
不过看在学了些东西的份上,她也就忍了。
许是两个人相处的不错,再加上洛茵此时的年龄正是惹人怜爱的时候,那师兄即便是年龄不大,也有着一股身为兄长的自豪感,于是便卖弄起了自己的学识,给洛茵又讲了一些关于戏衣的事情。
在剧目里,戏衣的使用不分朝代、不分季节,而是根据行当和剧情来选择。人物的服饰则依规定而行,规定颇为严格。行内更是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
同时人物、行当、剧情、场合、服饰、颜色、穿法、搭配也有严格的界定。
洛茵如此才知道,单单是戏衣就有如此之多的讲究,而且全部都是她不曾了解过的,让她都不好意思说她前一世在戏班子里生活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