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物皆有其度。有些人之所以能做事成功,就在于他掌握住了做事情的度。度的一边是克制,另一边便是放纵;度的这边是知足,那边便是贪婪。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所以,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有几分自信,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期末考试时,生物学教授在发试卷前,对他的20位高年级学生说:“我很高兴这学期教你们,我知道你们学习都很努力,而且你们中有很多人暑假后将进入医学院。因此,我提议,任何一位愿意退出今天考试的同学都将是及格的。
学生们欣喜万分,很多学生站起来,走到教授面前,感谢他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一位学生走出教室后,教授看了看剩余的少数学生问:“还有谁?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签上名字走了。
教授关上教室的门,看着剩余的几个学生说:“我对你们的自信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最优秀的。”
正如教授所言,这几个学生后来都有所成就。
感悟:
当有机会到来时,常常有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让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那些自信满满的人,因为特别相信自己,所以就很容易争取到了别人都羡慕的好机会。所以,面对挑战,不要自卑,有几分自信,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多结交优秀的人,会使我们变得更优秀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时考中进士,之后,“毅然有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为了实现这个志向,他一方面孜孜于学问;一方面广交朋友,向师友学习。他深知学问和事业受师友的影响很大,因此,他平时对于访师择友,极为留心。
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到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在京师任职。这期间,他结交了一批师友。比如,他在家书中几次提到的“见道极精当平实”的窦兰泉,“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的吴竹如,“极为虚心”的冯树堂,“深思明辨”的吴子序、邵蕙西,“才能干济,远识远谋”的吴廷栋,“忠心耿耿,爱民如子”的江忠源,等等,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太常寺卿唐鉴和大学士倭仁。
唐鉴是当时的大理学家,史称他“生平学宗朱子,笃信谨守,无稍依违”。他教曾国藩治学,当以《朱子全书》为依据,要在“静”字上下工夫。师从唐鉴,使曾国藩学有方向。他在致同乡前辈贺长龄的信中说:我最初治学不知根本,循声逐响而已。自从认识了唐镜海(唐鉴)先生,才从他那里窥见一点学问的门径。
倭仁是曾国藩以友视之的一个大物理学家。他用功最笃实,每天的言行,都有札记,见过自讼,一点都不客气。这种方式对修身大有益处。因此曾国藩也开始记日记,和倭仁一样,反省自励的文字很多。
结交的这些师友,对曾国藩的学问修养有极大的帮助。后来,曾国藩建功立业,身边聚拢了一批才智之士,这为他最终成功打下了基础。
感悟:
对我们来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扩展我们的人生之路。多结交优秀人士,以他们为师为友,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就能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素质,这会使我们变得更优秀。
目标细化的越明确,前进的步伐就会越快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军训,最后一个科目是步行10公里,分三个组,分别到达三个不同的旅游景点。到达目的地后,活动一天,回来时乘坐学校包的专车。
第一组是去一个水库,路程9公里,但学生们不知道有多远,也不知道那个水库有什么看头,路上也没有里程碑,只是跟着带队的老师走。走了3公里左右,就有人叫苦;刚走过一半,就有一批学生抱怨,大家没精打采,4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第二组是去一个葡萄山庄,事先老师讲明是10公里路程,并详细介绍了那个山庄,同学们都很高兴。路上也没里程碑,走了一半时,有的同学有点累了,就问还有多远。有经验的同学说:“大概走完一半路程了。”大家说笑着往前走。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时,说笑声没有了,多数人家感到累了。于是有人说:“快到了,拐个弯就是了。”大家马上振作起来,加快的脚步用了3个小时达到了目的地。
第三组是去一个领袖故居纪念馆,路程是11公里。学生们都知道这位领袖的故事,很崇敬他,早就盼望去参加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圣地。沿途每公里都有里程碑,老师边走,边不时地向学生讲故事。大家边走边看里程碑,每走一公里便会觉得离目标更近了,一路上大家没怎么感觉到疲劳就到了,仅仅用了2小时38分。
感悟:
做一件事,目标明确,并把它细化出来,这样就会心中有数,做起事来也会更快。如果没有做细致的计划,方向也不是很明确,那么就会影响积极性,做事的效率也会低很多。
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在集市上,有一个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人们可以在这里花一元钱买捞鱼的渔网,在他的盆里捞鱼,捞起来的鱼就可以拿走。当然世界上没有如此便宜的事,那个渔网很容易就会破。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也买了渔网去捞鱼,他一连捞破了三张网却一条小鱼都没有捞到,心中十分懊恼。他见老人眯着眼睛看自己,似乎在窃笑自己的愚蠢,便不高兴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的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怎么能捞得到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你怎么不想想,当你想捞起想要的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有追求不是坏事,但是也要懂得了解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就不可能捞起鱼来。”
老人没有说话,接过大学生手中的渔网,一会就捞起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鱼要一条一条地捞才能捞到,你一次捞好多条当然不行了!这和人们追求事业、爱情、金钱是一个道理。当沉迷于一个目标时,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感悟:
在人的一生中,拥有远大的目标不是坏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当确立好一个目标时,就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不能好高骛远。合理定位自己,适时把握,才能稳妥地达到目标。
把担心的问题写下来,镇定地做出决定
日军轰炸珍珠港后不久就占领了上海。盖伦·利奇费尔德当时是上海亚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日军派来一个所谓“军方的清算员”,实际上他是个海军上将,他命令盖伦·利奇费尔德协助他清算他们的财产。利奇费尔德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么和他们合作,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利奇费尔德开始遵命行事,因为他别无选择。有一笔大约75万美元的保险费,他没有填在那张将要交出去的清单上,因为那笔钱用于他们的香港公司,跟上海公司的资产无关,不过,他还是怕万一日本人发现此事,如果一旦被发现,他的处境会非常不利。
他们果然很快就发现了此事。当时利奇费尔德不在办公室,他的会计主任在场,会计主任告诉他说,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大发脾气,拍桌子骂人,说他是个强盗,是个叛徒,说他侮辱了“日本皇军”。
利奇费尔德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知道他会被他们抓进宪兵队去。宪兵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行刑室。他有几个朋友就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送到那个地方去,有些朋友在那里被审训了十天。受尽苦刑,惨死在那个地方。现在他自己也要进宪兵队了。
星期天下午听到这个消息后,利奇费尔德非常紧张。多年来,每当他担心的时候,他总会坐在过打字机前,打下两个问题及其答案。两个问题是:
1.你担心的是什么?
2.你该怎么办?
过去他都不把答案写下来,只在心里琢磨。后来他发现同时把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能使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那个星期天下午,他直接回到住处,取出他的打字机,打下:
1.你担心的是什么?
我怕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2.你该怎么办呢?
他花了几个小时想着这个问题,写下了四种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后果:
1.我可以去向日本海军上将解释
可是我不懂英文,如果找个翻译来跟他解释,会使他更加恼火,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我可以逃走
这点是不可能的,他们一直在监视我,如果打算逃走的话,很可能被他们抓住而枪毙掉。
3.我可以留在我的房间里不再去上班
如果我这样做,那个海军上将很可能会起疑心,也许会派兵来抓我,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把我关进宪兵队了。
4.星期一早上,我照常上班
那个海军上将可能正在忙着,忘掉了那件事。即使他还记得,也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不再找麻烦。即使他来吵,我仍然还有个机会解释。
他前思后想,决定采取第四个办法——像平常一样去上班。然后,他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利奇费尔德走进办公室时,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就坐在那儿,叼了一根香烟,像平常一样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六个星期后利奇费尔德被调回东京,他的忧虑也就此告终。
这样的结果完全归功于那个星期天下午,他坐下来写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及其后果,然后镇定地做出的决定。如果他当时迟疑不决、心乱如麻,就会在紧要关头走错一步,仅是满面惊慌和愁容就可能引起那个日本海军上将的疑心,促使他采取行动,导致可怕的后果。
感悟:
对于担心的问题,我们不妨写下来,然后把怎么办也写下来,镇定地做出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要付诸实施,更不必关心后果。如果下了决定后不去执行,反而再度犹豫不定的话,那我们的分析和判断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往往会导致糟糕的后果。
分享拥有的知识,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一名学生认为,向老师问问题就是麻烦老师,所以他总是不敢问问题。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
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老师接着又说:“再去多拿几盏油灯来,用第一盏灯去点燃它们。”学生也照做了。
这时老师笑着对他说:“其他油灯都是用第一盏灯点燃的,但是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
学生回答道:“没有啊!”
老师又对他说:“和你们分享我所拥有的知识,我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所以,有问题的时候,欢迎你随时来找我。”
感悟:
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需要去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要担心对方说我们孤陋寡闻,也不要担心对方会很厌烦,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分享拥有的知识,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把要处理的事情列好顺序,一件一件地处理
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到哪儿去了呢?”
卡耐基说:“我没处理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这位经理紧追着问道。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经理困惑的样子,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事情的重要性,列了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就全都处理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膀。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
几周后,这位公司经理请卡耐基参观他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堆得像小山一样,1张桌子不够,就用3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方法以后,情况好多了,瞧,我再也没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了!”这位公司经理,就这样找到了处事的方法。
几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感悟:
把要处理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次序排列好,做起事来不仅会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找对方法做对事,才会事半功倍。
丢掉原来的成绩,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绩
雕塑家有一个12岁的儿子。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吗?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象制作起来。
起先,雕塑家对儿子的“工作”不管也不问,放任自流。孩子常常造出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腻了,又开始重新制作。
为了制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边观看父亲如何运用各种工具,然后模仿着去制作玩具。父亲也从来不向他讲解什么,依然放任自流。
一年后,孩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玩具造得颇像个样子。这时,父亲偶尔会指点一二。但孩子脾气倔,从来不将父亲的话当回事,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父亲也不生气。
又一年,孩子的技艺显着提高,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出各种人和动物形状,孩子常常将自己的“杰作”展示给别人看,引来诸多夸赞。但雕塑家总是淡淡地笑笑,似乎并不在乎。
忽然有一天,孩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飞了!他十分惊疑。父亲说:“昨夜可能有小偷来过。”孩子没办法,只得重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