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老候的话后,我、耿剑还有刘大白话草木皆兵的四下望了望,又互相对视了一眼,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周围还隐藏着许多这样的珊瑚蛇,那么,我们的处境可就相当危险了。
如果是人,我们还有办法应付,哪怕他有枪,但如果是毒蛇,就很难办了——谁知道它们会突然从哪个犄角旮旯窜出来咬你一口?防不胜防啊!
气氛再一次变得紧张起来。
低头沉默了一阵,耿剑突然抬起头道:“我猜,会不会是因为那人遇到了蛇群的袭击,这才被迫放弃了帐篷、背包跟睡袋?”
他口中的“那人”,指的自然就是那个“间谍”了。
我们其他三个听了不由得心头一凛,这个可能性的确很大,不然就没法解释,那人为何将好端端的东西丢弃,那些可都是野外生存的必备之物啊。
走到那条死掉的珊瑚蛇跟前,我拾起丢在地上的匕首,此刻尖端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如同涂了一层黑油漆似的,还散发这一股腥臭味,显然是沾染了毒素所致。
我见状急忙拽过一旁的睡袋,将匕首用力的在上面擦,却怎么都擦不掉那些黑渍。
老候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别费气力了,蛇毒都有腐蚀性,擦不掉的,以后小心点,用刀的时候别划伤自己。”
我只能无奈的点点头,收起了匕首。这是我身上唯一的武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丢弃的。
“大家也不必太过慌张,只要保持警惕就行了。”见我们几个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老候安慰道:“其实蛇类是很少主动攻击人类的,如果真的碰到蛇群,记得千万不要激怒它们,慢慢向后退,等离开一定距离后再跑。”
我们几个听了都点点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来,我们四个人又简单讨论了一下,万一激怒了蛇群后,该怎么处理。至于这种生活在南美洲的珊瑚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大家并不关心,也就没有讨论。
讨论结束,我们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再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的东西后,我们便顺着梯子爬上了水泥台,对岗楼进行搜索。
由于刚刚遭遇到毒蛇袭击,我们几个在行动过程中,都是小心翼翼的,显得格外谨慎。
我们原本都觉得,这里既然有岗楼,里面也许会有没来得及带走的武器,结果一圈下来,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一张一掰就酥的木头椅子。
很显然,日本人在撤离的时候,已经将这里面能带走的东西,都尽可能的带走了,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
下了水泥台,我们朝那艘潜水艇走去。
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我们已经大致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座溶洞当年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小鬼子存放物资、调配货物的仓库。
此外,我们还在岩壁附近一块比较干爽的空地上,发现许多被钉子钉过的痕迹,很显然,这里曾经驻扎过大量帐篷。
我们数了一下,应该不下十只帐篷,而且都是那种可以睡下二十人左右的军用大帐。
如果这些帐篷都睡满人的话,足足有两百人的样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小鬼子对在这里发现的东西非常重视,否则的话,也不会在这里安排超过一个连的兵力了。
看着满地的钉子眼儿,我心里的疑惑更甚:日本人在这里究竟想干什么?看其他人的表情,显然也都像我一样,心里充满了疑问。
我们四人很快来到了那艘潜水艇跟前。虽然事先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帆布全部掀掉,整艘潜水艇完全出现在面前时,我们仍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都是一副被雷劈过的表情。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艘颜色黝黑,通体如同一只雪茄一样的钢铁巨物,长约十五米,宽高约四米,底部还特意装上了轮子,应该是为了便于移动。
与通常意义上的潜水艇相比,眼前的这艘无疑是非常渺小的,但在我们的眼中,它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
我们几个围着潜水艇转了一圈儿,看到艇身的一侧印有“SeehundXXVIIB5”字样,这显然是潜水艇的名称跟型号。
看着那行文字,我突然想起来,就在我刚当兵那会儿,队部组织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到首都军事博物馆参观,我曾经看到过这种潜水艇的照片,以及它的一些相关资料。
准确的说,这是一艘“海豹级”的德军微型潜水艇,乘员只有两、三人,可以携带两枚“G7e”型鱼雷,柴电驱动,灵活快捷,二战期间,曾经是德国用来对付英国海军的秘密武器。
它们向来是群体作战,机动力超高,在当年,比号称“深海狼群”的U型潜艇群还要令盟军头痛。
虽然这艘大家伙仍然保持着原状,但却没有经受住岁月的冲刷,此刻已是破败不堪,斑斑驳驳,钢铁外皮锈腐得相当严重,很多地方都烂出一个大洞来,露出里面的钢筋骨架。
我们还注意到,位于底部两侧的鱼雷发射架是空的,从上头残留的痕迹来看,应该是日本人在撤退时给拆走了。
这样一艘德国战术级潜艇,出现在军事博物馆里,那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但此刻,我们却在地下深处看到这样一搜潜艇,而且还是日本人遗留的军事设施内,这就变得非常不寻常了。
要知道,二战期间德、日虽然同为轴心国,但由于战略上、地缘上的巨大差异,两国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么德国的潜水艇,怎么会出现在日本人的军事基地内呢?
还有,当年小日本在这里到底发现了什么?以至于弄了一艘潜水艇进来?而且,它这么大的体积,又是怎么运进来的呢?这是否意味着,除了我们进来的那个入洞口外,还有其它的入口?
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开始朝四周张望,寻找可能的入口,结果除了几个很小,大概紧容一两人并排通过的洞窟外,并没有发现大一点的入口。
如此一来,大家都不禁面面相觑、暗暗称奇,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晚上8点还有一更)
(这里特别感谢一下“宝爷”、“啤酒时代”“1578982731”、“1292146924”等几位长期投推荐票的书友,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书将举步维艰,借着创世这个平台,祝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本书还需要你们的支持,收藏、推荐票、评论(打赏俺就不奢望了)都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