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突厥进军漠南的消息之后,帝国上下都很震惊,李颂和高侃是最激动地两个人,因为二人都是主战派,又身居要职,突厥兴兵,他们自然是义愤填膺。在等待关内各折冲府士兵集结的那几天,李颂和高侃每天都会到待贤坊和永和坊走上几圈,因为这里经常有能人异士往来。
这天他们一如往常来到永和坊寻访能人异士,忽然看见有人围成一圈。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精壮青年正在比试。其中一人正是镇军大将军冯啸的长子冯骜,也算是京城一号人物,难得的青年才俊。虽然和他比试的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常人的地方,但却丝毫没有落下风,二人暗暗称奇。
正当二人沉醉于冯骜和吴钩的战斗时,吴钩却停止了斗争,让另一个更不起眼的少年上场,还让他只用一只手。从身材上讲,冯骜和吴钩还算棋逢对手,但这个少年身材显然就要小不少,而且看上去稚气未脱,二人对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令二人没想到的是,施振云上场后真的靠单手就击败了健硕的冯骜,看着施振云迅捷的枪法,二人都觉得很眼熟,互相惊奇地望了望,但并没有说什么。
争斗结束后,吴钩和施振云走到店内,领取自己的‘战利品’,李颂和高侃二人一起走了进来。
见二人走了进来,吴钩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深鞠一躬,道:“末将吴钩,拜见尚书大人,拜见高将军。”施振云一下就明白了吴钩让自己上场的缘故,也跟着吴钩鞠了一躬。
对于吴钩的反应,李颂很吃惊:“我们并未穿朝服,这市井之中认识我二人的也不多,你一个折冲都尉,是如何认识我们啊。”
“禀尚书大人,末将在十年前曾随高将军出征,后来也在京城宿卫了两年,因此认得二位大人。”
“哦,原来如此,你小子刚才是故意让我们看看这小子的功夫吧,难怪你未落下风却要休战,果然好把戏。”
高侃笑道。“刚才的事确实是我有意为之,还望将军恕罪,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实在太优秀了,在我手下做事,实在委屈了他,因此想让二位大人看看他的本事,免得埋没了他。”
“没错,的确是个人才,但能碰到你这样的都尉,也是他的福气啊。”李颂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啊,枪法很好,未知师承何人啊?”
“启禀大人,末将施振云,枪法自幼自学,并没有师傅。”施振云恭敬地回答道。
“没师傅,那你可真是个天才啊,我敢说,现在整个长安城也没人的枪法能胜过你,果然英雄出少年啊。”李颂说道。
高侃附和道:“对啊,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身手,前途无量啊。”
听到这些,施振云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着说:“将军您过奖了。”
吴钩赶紧在一旁说:“他这是谦虚,启禀将军,他不但枪法奇绝,更有百步穿杨之术,他曾用折冲府的弓箭,射中了一百二十步之外的靶心,接连三支箭,全都中了。”
高侃笑着说:“若果真如此,在你手下确实屈才啊,哈哈。”
“非但如此,他还有很大的抱负呢,您猜他的字是什么?是‘长缨’,这次阿史那斛勃是注定会被他绑回来了,只要二位大人愿意提拔他。”
“我看你今天不仅送了他一件上好的兵器,还想送他一片光明的前途啊,如此看来,你也不是普通人啊。”李颂说道。
“末将不值一提,但都是为大唐效力,抵御强敌,还望大人成全施振云。”
“有像他这样的人才,乃国家之幸,我们必定举荐,朝廷自当重用,但此番出征能否建立功业,就要看他自己的了。”李颂说着这些,亲切地拍了拍施振云的肩膀。
“今天各折冲府的人差不多都该到了,明日早朝,陛下一定会任命三军将帅,到时候会有小将军的位置的,你们回营等好消息吧。”高侃说到。
吴钩和施振云赶紧鞠躬道:“多谢大人成全。”
第二天天还微微亮,文武群臣就陆续从丹凤门进入大明宫,在宣政殿等候皇帝临朝。君臣答礼完毕后,皇帝说道:“方今突厥南侵,漠南危急,大军已经在城外集结,不知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出征。”
兵部尚书、辅国大将军李颂率先站了出来,答道:“臣愿意带兵迎敌,万死不辞!”
这时镇军大将军冯啸站了出来,说道:“尚书大人事务繁多,况且年近七旬,恐怕不堪军旅之苦。微臣愿意扫平漠南,扬鞭大漠!”
“冯将军此言差矣,想当年廉颇老将,七十多岁还能披甲上马,黄忠年近八旬还能上阵杀敌。我今年才区区六十六岁,身体还算过得去,骑马打仗不在话下,不劳将军费心。”
皇帝赶紧对李颂说道:“爱卿身居要职,不可轻易出征,方今不止斛勃一人作乱,渤海虽然尚未生乱,也难保不出问题,全国各地危机四伏,到时候还要你力挽狂澜呢。”
冯啸附和道:“的确如此,观今日大唐朝局,将军乃是国之柱石,不可轻入险地啊,还是本将去才合理。”
“依卿所奏,朕就封你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带六万兵马,明日启程!”皇帝对冯啸说道。
“多谢皇上,末将必定不负圣恩,将斛勃生擒回来,听凭皇上处置。”
“皇上三思啊,臣......”李颂还想再次请命,可没等他说完,皇帝就开口了。
“爱卿不必多言,况且君无戏言,我已经答应静之了,你就安心在都中主持国中军事吧。”
“臣领命!”李颂不甘地答道。
“这主将算是定了,还有谁愿意跟随冯将军出征啊?”
话音刚落,右屯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右骁卫大将军高侃以及右武卫中郎将冯骜等十余人站了出来,齐声答道:“末将愿往!”
见到众将如此踊跃,皇帝很是欣慰,说:“诸卿如此踊跃朕心甚慰,朕有卿等辅佐,何惧区区突厥啊。”
这时李颂站了出来,说道:“既然陛下不愿让老臣冒险,我要为陛下举荐一位人才,若用此人为大军前锋,必能势如破竹。”
“哦,爱卿还有这样的人选?说来听听。”
“启禀陛下,此人名叫施振云,乃是豳州三水县的果毅都尉,枪法奇绝,世间罕见,依臣看来,长安城中也没有他的对手。”
冯啸冷笑道:“将军莫不是老花了眼,想他区区一个果毅都尉,能有多大能耐,将军不会太夸张了吧。”
“朕也不太相信啊,但将军素来善能识人,想必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陛下明鉴,臣昨日和高将军经过永和坊,见到的此人枪法着实精妙,而依他所说,他的射术比枪法还要厉害,实在是难得的猛将。”
“只是一面之缘,您就将他说得神乎其神,未免太过了吧,何不把他叫来,让我们开开眼。”冯啸轻蔑地说道。
“那将军认为令郎枪法如何?”一旁的冯骜听见了这句话,瞬间羞红了脸。
冯啸却骄傲地说道:“我儿枪法炉火纯青,在长安城无人不晓,将军难道不知道吗?”
“令郎的确枪法超群,但昨日我在永和坊看见的就是他和令郎的一战,他们看中了同一枝枪,因此提出比试一番,胜者得枪。将军猜怎么着?施振云单手就胜过了令郎。”
听到这话,朝廷之上一片哗然,冯啸吃惊地望着冯骜,冯骜低下了头,表示默认,冯啸怒气冲冲的甩了一下衣袖,一言不发。
“竟有此事?如此说来,这个施振云的确了得啊,冯爱卿的功夫朕也见过,竟然能单手就取胜,的确是个人才啊。那依爱卿所见,给他个什么职衔合适啊?”
“禀圣上,当下十六卫并无缺额,臣以为封他为六品宁远将军,为大军前锋足矣。”
“此人名不见经传,直接封为宁远将军,恐怕不妥吧,虽然爱卿已经见过他的枪法,但打仗也不是单靠武力啊,若此人无谋,不是很危险吗?”
“陛下有所不知,施振云字‘长缨’,足见他踏平贼寇的决心,臣见他举止得当,熟知礼法,想必不是莽夫。再者高将军曾和突厥交手,此番出征前军总管非他莫属,有他坐镇,即便施振云无谋,勇力足够不久行了吗?”
“字长缨....有意思!既然爱卿如此肯定,朕暂且信他一次吧,众爱卿可有异议?”
冯啸原本打算反驳,但儿子的失手已经让自己颜面尽失,只好说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众将听封,镇军大将军冯啸,朕命你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总督全军;右骁卫大将军高侃,朕命你为前军总管,与突厥正面交锋;右屯卫大将军弥射、左屯卫大将军步真,命你二人为左右军总管,受冯啸节制;右武卫中郎将冯骜,朕升你为右武卫大将军,总督粮草,不得有误!”
众将高声答道:“末将领命!”
皇帝对冯骜说道:“爱卿不必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命你为后军总管,粮草之事乃军中大事,你可要仔细啊。”
“谢皇上隆恩,微臣必定不辱使命!”
这时朝中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正是贺鲁之子,左骁卫中郎将咥运,他说道:“末将也远出征,请陛下成全。”
“爱卿刚来长安,怎么能再让你深入险地呢,战场刀枪无眼,伤到你可就不好了,你还是在长安城安心享乐吧。”
咥运深知皇帝不会这样轻易放自己离开长安,只好作罢。
“军情紧急,众爱卿明日出发,高爱卿亲自跑一趟,为施爱卿加封吧,就不必前来谢恩了。众卿都退下吧,回去整理一下行囊。”
“臣领旨!”
就这样,年仅十八岁的施振云如有神助,轻易坐上了大军前锋的位置,踏上了千里征讨突厥的漫漫长路,正式开启了传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