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很简单,莫过于加减二字。
加一分益之,减一分害之;
反过来,加一分亦可害之,减一分反有益之。
人生最难掌握的就是什么时候该用加法,什么时候该用减法;
什么地方用加法,什么地方用减法。
学习要用加法,求道要用减法。
你不找祸害,祸害不来找你,
你不逞杀气,杀气就远离你。
【核心提示】
有关胜败的事,要以恬淡处之;有关心性的事,要以人道处之。
吉凶以礼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今本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哀)立(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帛书本)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莅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楚简本)
一般人以为,老子反对礼,然而,本章老子却是在大谈用兵之礼。足见,合道之礼,老子是不反对的。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开宗明义,战争是用人机器,是不祥之器,是不得已而用之,人们都很厌恶战争,所以有道之人不以战争为目的。然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历来被视为一个国家的两个头等大事之一。之所以如此重视,而且把它和祭祀并在一起,也说明战争带来的影响太大,它是人类发明的“绞肉机”,无数的生命就这样消失。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贵左”“贵右”,是古代的礼。老子说君子平时是尚左的,只是打仗的时候才尊右。平时为什么要以左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天道尚左,故以左为尊。那么,何以知道天道尚左呢?左是生位阳位,右是死位阴位。所以喜庆之时尊左,丧礼之时尊右。《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老子是楚人,自然尚左。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秦时都是尚左,以左为贵;到了汉代,则以右为尊,右丞相是排在左丞相前面的。所以诗歌中常常有“左迁”之说,那就意味着贬官。近几十年来,我们虽然不分什么左右谁贵,但似乎“****”总比“****”好,没有人愿意被称为“****”。古人讲,左文右武,文为阳,武为阴。不过历史上似乎并不总是如此,有一段时期,****却是尚武的,不爱红装爱武装。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此句有重复。恬淡为上,帛书本作“铦袭为上”。恬淡,有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之义。不得已需要用兵,也要崇尚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原则。淡泊名利,就不会以多杀人为功,清静无为,就不会多耍杀人计谋。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取得胜利后,内心也不能美滋滋的,如果内心高兴,则是喜欢杀人的表现。因为一场战争的胜负是敌我双方无数血肉之躯换来的,都是些活生生的生命,对他们的死,胜利者应抱有一种同情和悲悯,他们都是兄弟,都是同胞,至少都是同类。历史经验表明,喜欢杀人的,不可能得志于天下。杀人多,则结怨多,你乐杀人,人亦乐杀你;杀人多,至少说明你残暴冷血,没有仁慈之心,不懂得善待生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取得天下人的信任和拥戴呢?战争这种事,总是不值得赞美和高兴的。
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但是中国人也不害怕战争,热爱和平是人的天性,合乎道的,不怕战争,也是合道的,为了维护和平,而进行战争,就是在替天行道。不像西方人,西方有一个观念,说战士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敌人!所以,有些西方国家,一直在寻找所谓的假想敌,在这方面表现出他们超雷人的想象力。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正因为战争是件令人伤心的事,所以,古人早就意识到,吉事以左为尊,凶事以右为尊。行军打仗时,人们尊上将军,屈偏将军。因为,偏将军面对的生命威胁要较上将军少。这样一个礼节,就是把战争当成丧礼来对待。古代打仗不像今天,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常常是一对一厮杀,双方对阵,摆开阵势,主将出列,互报姓名,然后双方拼刺刀。一旦哪方的主将力不能敌,军心必乱,大军必败。这就是“擒贼先擒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如果杀了对方太多的人,也要为之悲哀为之伤感为之哭泣,算是对敌方的战死者表示凭吊,同样以丧礼来对待。这正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本章讲用兵之礼,其实说的是一点,那就是胜兵当哀。与老子所说的另一个道理:“哀兵必胜”,相辅相成。所以,有关胜败的事,要以恬淡处之,有关心性的事,要以人道处之。
【核心提示】
人们要认识自己往往蔽于情、蔽于欲、蔽于私、蔽于大。蔽于情则自恋,蔽于欲则贪,蔽于私则自是,蔽于大则傲。
自知者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今本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知(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帛书本)
前面讲了知止不殆,这里讲不失其所,自知自胜。
老子的话很耐读,是因为他总是站在辩证的立场上说话,思维因为辩证而不片面;老子的话很深刻,是因为他总是从原则的角度出发,人因为有原则而高贵;老子的话很能触动人,是因为他论述的都是如何完善人格和达成个人修养,人因为有人格和修养而美丽。
本章,老子用洗炼的语言,一连阐述了八条人格的完善或个人修养的达成的真言。
世人都想自己有智慧,聪明起来,什么是智慧、聪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是个什么人,这才叫智,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这才叫明。智是认识他人,了解他人,是知彼。人的知识本来就是了解外物,认识外物的经验,人的智慧就是善于了解外物、认识外物。这对于人来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更为根本的不是知识、智慧,而是认识自己。智慧不等于聪明、明智;善于通过外物反观自己,认识自己,这才叫聪明、明智。
世人总以为别人少知少明,无才无德,总觉得自己哪方面都比别人强;世人总觉得别人自私无能,愚蠢无情,总认为自己要比别人高明得多。所以,西方有哲人言,认识你自己是最难的。
因为蔽于情、蔽于欲、蔽于私、蔽于大。蔽于情则自恋,蔽于欲则贪多、蔽于私则自是,蔽于大则自傲。去掉这些蔽,方可自见反省,自明。而世人认识不了自己,最最关键就是缺乏自省,习惯于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习惯于以己之是比他人之非。镜子里的自己总是那么漂亮、高大。其实,要认识自己,做到真正的明,不需要比,只要态度谦虚一点,欲望少一点,努力多一点,多多反观自省,故史上圣人之成就为圣人,无他,“吾日三省吾身”。
世人都想自己胜过他人,都希望自己强大,战无不胜。什么叫强大?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能战胜他人,只能叫有力,而能战胜自己者,才叫强大。因为一个人要胜过他人,也许并不难,而要战胜自己,却往往很难。
世界上没有敌人,敌人总是随着自己的意念而生,随着自己的欲望而生,所以敌人总是产生在自己心里,敌人就是自己的反射、镜子里的自己。它源于心,也长在你心里,陪伴着你的心意,形影不离。所以,外物不是敌人,因为外物在你看来是渺小的,卑琐的,你就滋生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盲目乐观;外物在你看来是灰色的,你就滋生无端愁绪;外物在你看来是无法改变无法战胜的,你就会滋生固执偏狭、滋生自卑徬徨。所以真正的强者是心不妄生,以顺乎自然的心态对待一切,这样就能战胜心中的狂妄自大、战胜自以为是,战胜盲目乐观;真正的强者是行不妄动,以顺乎自然的言行对待一切,这样就能战胜自卑猥琐,战胜固执偏狭,战胜一切愁怨。所以,强者是不以力抗力,以强敌强,以怨敌怨,以牙还牙。弱中有强,柔中有强,卑中有强,虚中有强,谦中有强,静中有强,顺乎大道,自然强大。
世人都希望自己富裕、富足。什么叫富足?老子说,知足者富。富永远和贫相对,没有贫就没有富,大家都富,就无所谓富;大家都贫,也无所谓富。可见,富是有条件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眼下拥有了一座金山银山,可转眼别人竟有了两座、三座甚至更多的金山银山。所以知道满足,才是真正的富。眼下金山银山,知足了,于是坐而享富,很快便坐吃山空。这不是真正的知足,是不合乎大道的知足。
真正的知足,是知道自己财富再多,也必须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富足,所以,真正的富足不是一个人的富足,一个人富足,而其他人都贫,整个社会还是贫穷的。希望富足是没错的,道就是充裕、富有的。但道的充裕富有,是“不以居”、不自有,它是以流布天下,惠泽万物而富。因此,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上的富足,就个人而言,知道财富无限而自我满足,是精神上的受用和快乐;就社会而言,知道满足全社会的需求,是精神上的受用和快乐。
世人都有心愿,心之所向,发而为志。什么是志?老子说:强行者有志。那么,什么又是强行呢?这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强行者是不知足,对财富志在必得,所以老子是反对“有志”的;有人认为,在知足的前提下,咬着牙,能立下志,就能奋力前行,实现志向。这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解释。认为老子反对有志的,有道理,因为老子主张“弱志强骨”(第三章),墨子也说,“志行,为也。”而“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认为老子同意有志的,也有道理,因为老子也说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所以,“有志”就是“勤而行之”之意。
那么,到底哪一种解释是对的?老子不可能两种意见都同意,合乎老子原义的解释只有一个。在本章的语境下,这八句相对独立的哲言,应该可以理解为正面的,比如说,老子虽然反对“智”,把智当作机巧、诈伪,但就“知人者智”一语而言,老子还是从正面肯定的,只不过,他更强调“明”。所以,我认为,本句的“志”,更适合于第二种理解,即老子是正面肯定志的。只有对自己个人生活知足而且坚持不懈地用多余的财富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才是有志气。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和丰富了“志”的涵义。“弱志强骨”的志,可以理解为“欲望”。
世人都希望长久,长寿。天长地久、寿比南山、长生不死。什么是久?什么是寿?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地方,环境,引申为根基。不失其所,就是不迷失其根基。每个人都有所生长的环境,这环境就是根基。比如叶落归根,故乡,就是这样一种根。老子所说的“不失其所”还远不止这个意义,他认为人的“根基”,当然是环境,而且是一种合道的、自然的环境,这就是道之所在的环境。人只有不离这种合道的环境,才算有根,也可称不失本性,才能长久;正如林安梧所言:情境具有生长的力量,也可能会成为毁损的力量,要好好经营它!有了好情境,心灵主体又顺适可成。
李零先生反其意而用之,他认为“不失其所”是维持现状,虚耗时间,这样的久,只能叫长久,不能叫长寿。这一别出心裁的解释显然违背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其实是主张维持现状的,他常常以婴儿来打比方,要永葆一种婴儿状态,这不是维持现状吗?维持这样的现状,怎么能叫虚耗时间?况且,老子一贯主张天长地久,他怎么认为“寿”比“久”更好?再长的长寿,只怕也比不过长久吧。死而不亡者寿,显然是说身虽死,精神长存,这叫长寿。李零认为,死后留名才是长寿,也非老子的思想,在老子看来,死后留名不过是虚名,死后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而很多这样的人,死后留名的恰恰不多。
【核心提示】
学习要用加法,求道要用减法。人生是一道很简单的加减法,然而,要学会它却很不易。
加减人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今本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帛书本)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楚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