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断老年性关节炎时,可发现这类患者不同于一般的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X线拍片后可发现明显的骨质增生。因此,老年性关节炎不可忽视,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及早就医。
老年人睑板囊肿,可能患睑板腺癌
睑板囊肿,又称霰粒肿,是眼科中一种常见病,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此病不疼不痒,病程缓慢,因此不易被察觉。肿物位于眼睑的皮下,与皮肤不粘连,大小如绿豆或黄豆,只有少数的可有蚕豆大小,患者因此会有眼睑皮肤肿胀、沉重感,个别的会因压迫眼球而发生散光,影响视力。
年轻人患上此病过上一阵子就会自行痊愈或手术后痊愈。但貌似睑板囊肿的睑板腺癌如果长在老年人的眼睑上,尤其是长在老年妇女的眼睑上,那就要倍加注意了。因为这种名为睑板腺癌的眼部恶性肿瘤与睑板囊肿在外表上一模一样,很难识别。
睑板腺癌在初期也是不疼不痒,表面皮肤完整,边界清楚,与皮肤不粘连,但一经手术刮除后易复发。在它的后期会出现皮肤破溃出血、扩张,可能危及生命。
眼科专家们在处理“睑板囊肿”时,一般都要在刮除时做一个病理检查,以确定它的性质,以便对症治疗。
白内障,让高度近视或老花眼突然消失
白内障是指正常透明的晶状体变为混浊并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患者瞳孔区表现为乳白色,视力因病情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白内障的种类很多,但发病率最高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上发现,有许多青少年时期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在40岁以后会发生玻璃体变性,进而出现近视性白内障。患上近视性白内障后,患者对远近物体均看不清楚,因此叫做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其特点是,患者视物感到雾茫茫,不痒也不痛,远近视力均不能矫正,在阳光下更加看不清物体,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光线才看得清。自幼营养较差的高度近视者易发此病。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发现自己属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高度近视,则可视为中老年后白内障的一种危险信号。
另外,老花眼突然消失也是白内障的一个重要信号。那些原先曾有过老花,以后又突然消失的中老年人,对老花消失不要过于高兴,而要做好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各种准备。
老年人眼花是由于眼内晶状体硬化和睫状肌调节功能衰退所致。如果老年人发生白内障,特别是在白内障早期,眼内晶状体周围混浊但中央部分透明,因而暂时不会影响视力。由于病变,晶状体内水分增多,屈光能力增强,这样就抵消了晶状体硬化所造成的屈光能力下降,此时便会出现老花眼不花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一般只能维持1~3个月,以后视力会逐渐下降。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内代谢受到糖尿病的影响,也可以发生晶状体纤维变性,膨胀,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
检查晶状体是否混浊,是对白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
老年人牙齿早缺,要警惕耳朵早聋
口腔专家研究发现,因为老年人生理功能不断减退,担负主要咀嚼功能的牙齿会随之逐步脱落。当牙齿全部缺失后,不仅给患者的面容、语言、进食带来影响,时间久了后还会危及其近邻器官——耳的听力。因此,老年人在牙齿脱落后要警惕听力的逐渐丧失甚至变成聋子。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上下颌骨失去了牙齿的咬合支持后,颌骨之间的距离变短,下颌骨的关节——髁突,在关节腔内不能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而后移,这样会经常撞击耳道的相应部位,对耳颞神经、鼓索神经和有关血管产生压迫,咽鼓管也会因此受阻,结果就导致耳鸣和听觉障碍。
建议老年朋友在失去了牙齿,特别是全部失去了牙齿之后,应及时装假牙以防耳聋。
引起老年人吞咽困难的疾病有哪些
吞咽困难是指吞咽食物时有阻塞感,此症状多发于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吞咽困难多由各类食管、神经和血管性疾病、环境和精神因素以及颈椎病等引起,病因比较复杂。
影响吞咽困难的食管疾病包括以下几种:
(1)食管炎。这是吞咽困难的最常见原因,患有食管炎的患者除了吞咽困难外,进食时也有疼痛感,少数人还可能呕血。
(2)食管痉挛。此为食管受刺激引起痉挛而变窄,从而出现吞咽困难,患者有时可出现心绞痛样发作。
(3)食管憩室。此为食管向外突出的小囊,食物进入其内部,使憩室逐渐涨大,压迫食管而出现吞咽困难,常可并发炎症或发生出血甚至穿孔。
(4)食管黏膜下脓肿。此为黏膜受损伤而并发感染的结果,可伴有全身不适、发热、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等症状。
(5)食管裂孔疝。表现为吞咽困难的同时,还有上腹疼痛并向肩背部放射,餐后尤其卧床后症状加剧,站立时明显减轻。
影响吞咽困难的神经、血管性病变有:
(1)血管性吞咽困难。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在下咽第一口饮食时有困难,但随后再咽第二口时即顿感症状减轻,但胸骨后有胀满感,偶有呕吐。常见于患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症的老人。
(2)延髓病变或中风后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因舌、唇、腭运动功能不正常,吞咽食物时软腭不能很好关闭,食物易进入鼻腔。
(3)引起吞咽困难的精神及环境因素。主要指生气、郁闷呛咳(多因粉尘或烟尘引起)以及某些药物如奎尼丁、酚噻嗪等。
(4)颈椎病也常常会引起老年人吞咽困难。当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赘压迫食管或有关神经时,可出现吞咽困难,但此病多伴有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
总之,引起吞咽困难的疾病虽然很多.在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时应细心对照,认辨其究竟,及早治疗。
不容忽视的老年便秘
许多人都出现过便秘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便秘只不过是大便难解,殊不知,便秘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老年人便秘,容易引发多种严重疾病,加上老年人体质弱,对疾病的抵抗力差,所以更应该引起重视。
便秘能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便秘使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排气多等表现。
便秘容易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便秘和结肠癌有关。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便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便秘会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以上危害,虽并非所有老年患者都出现,但足以说明便秘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之大。老年人预防便秘的措施关键是多饮水,养成及时排便的习惯,并注意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各种杂粮等。
“老泪纵横”警惕眼部疾病
有些老年人经常爱流泪,或无缘无故地流眼泪,甚至是“老泪纵横”,这是老年人的特点决定的。老年人爱流眼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寒冷刺激。在寒冷的季节里,老人外出活动时容易出现迎风流泪。这是因为老人受到冷风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引起泪腺分泌亢进,同时,面部和眼眶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受冷风刺激后发生收缩,挤压泪道,泪液由鼻腔排出时受到阻碍,被迫从眼角流出,于是便会出现流眼泪的现象。如果患有慢性结膜炎的老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是眼部疾病。因患有眼病而流泪,例如沙眼、内翻倒睫、角膜炎、屈光不正等。这些眼病可以造成眼部结膜充血,甚至使角膜受到损伤,这时眼睛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强,流泪的现象更加明显。
三是泪道不畅。如果老人患有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等泪道疾病时,眼泪不能通过鼻泪管排出,就会流泪甚至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有这种情况的老人即使坐在家里也流泪,常常是“老泪纵横”。
对于老年人伴有眼病的流泪要引起重视,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查找流泪的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同时应注意预防。
老年人要注意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萝卜,多喝水,有条件时可用枸杞子泡茶喝;当遇到强光或多风的天气,老人外出时可戴眼镜或戴墨镜以保护眼睛。另外,看书报、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眼睛产生疲劳,一般看电视40分钟左右就应休息一下,或经常向远处眺望。对于视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讲,一般看电视一天不宜超过2个小时。
幼儿泪眼谨防哪两种病
有的小孩的眼睛看上去“水汪汪”的,好像总是有泪的样子,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患有眼部疾病。
患儿在先天发育过程中鼻泪管下端残留膜阻塞,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泪眼可以通过局部按摩和泪道探通术来治疗。
幼儿泪眼还可能是由于先天性青光眼造成的,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的疾病,应该及早治疗,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患有此病的孩子早期会出现怕光、流泪等症状,逐渐出现眼球变大,但往往被家长所忽视,等到发现已是时晚期。
建议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细小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
孩子为什么会鼻出血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多是由于鼻中隔的前部受伤所致。多在干燥季节发病,出血量可多可少,轻者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出血较多,常会引起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昏厥,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引起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感冒会使得鼻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状(鼻塞、流鼻水、鼻脓等)会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伤害到鼻黏膜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抠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处及鼻前庭反复受伤,结痂,再粘上鼻屎,小朋友更会情不自禁地抠挖,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鼻子入口处及前庭部就会产生溃烂,而容易流血。
血液病会引起孩子鼻出血,患有血液病的孩子虽然鼻子没有受伤,但却时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缓慢,但是次数却很频繁,遇上此情况,须立刻到医院检查血液,以防万一。
有的孩子因过敏而引起鼻子发痒、流鼻水、鼻塞,就会经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
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鼻出血症状时,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如果依然血流不止,应尽快就医。
乳牙:早脱晚脱都不妥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乳牙过早地脱落了而恒牙还没长出属于乳牙早失。乳牙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6到12岁儿童的牙齿是混合牙列,在这段时期,乳牙脱落,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单颗乳牙的早脱可能与儿童患有龋齿或者外伤有关,多颗乳牙过早脱落则可能是因为掌跖角化症有关,此外牙周变性综合征、红斑性肢痛也能引起乳牙早脱。
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单个乳牙晚脱多由乳牙根周炎症经久不愈所致。多个乳牙晚脱常见于呆小病,是由甲状腺功能减低引起的。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婴幼儿烂嘴警惕各种口炎
婴幼儿烂嘴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多因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口腔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口腔黏膜糜烂、损伤所致。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
疱疹性口炎是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1~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细菌性口炎可引起婴幼儿烂嘴,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处,以舌、唇内、颊黏膜多见。初起为黏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