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之谜
公元前4000年左右,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1472年,一个名叫巴布洛的意大利人游历古波斯,在设拉子附近一些古老寺庙的残垣断壁上看到了楔形文字,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他带着满心疑问回到意大利。当时谁也没有在意他的这个发现,人们很快把这件事给忘了。时隔一个世纪,巴布洛的老乡瓦莱来到了设拉子,他把废墟上的字迹抄写下带回了欧洲,欧洲人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奇怪的文字,这就是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源自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形似钉头或箭头。
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在泥板上记录账目,后来,这些符号逐渐演化为表意符号,最终形成文字,整个演化过程经过了10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最初的图画系统化,构成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大多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为了长久地保存写有文字的泥板,苏美尔人把泥板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样记录的文书能防腐蛀和火烧。因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些研究苏美尔文明的重要资料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可是由于楔形文字的复杂性,公元1世纪便走向消亡。
楔形文字应用的地区集中在西亚和西南亚。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在巴比伦和亚述人统治时期,楔形文字获得更大发展,词汇更加扩大和完备,书法艺术趋于完美,更注重细节。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成为多国共用的语言,大量使用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的外交场合。后来,波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进行了改进,把它逐渐变成了字母文字。
从17世纪开始,人们不断地从两河流域一带所发掘的破碎的陶器、石雕和泥板上发现这些奇特的文字符号。对这种文字的破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出人意料的是,破译所取得的重大突破竟来自一次酒后的赌注。
楔形文字铭文被带到欧洲后,难倒了无数学者。1802年,德国的一位27岁的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在喝酒时和朋友打了个赌,他说预感到自己一定能破解这些文字,随即从贝希斯顿铭文入手研究。他认为,古波斯首都的三种楔形文字对照贝希斯顿石碑上的第一组文字应是波斯语的拼音文字,而铭文的内容是某王的名字和王衔,通过进一步分析,格罗特芬德最终顺利破译楔形文字。
虽然格罗特芬德破译的是波斯语的楔形文字,但他激发了学者们的灵感和兴趣。后来英国人罗林森和其他学者破译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亚其他的楔形文字无不受此启发。1843年,法国学者罗林森译解了贝希斯顿铭文中的古波斯文,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照,终于揭开了楔形文字的神秘面貌。到1900年,尽管词汇和语法上还存在些小问题,但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已基本完成解读工作。
目前所发现的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一个符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视前后文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随着19世纪以来楔形文字的顺利解读,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也相应诞生。
对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近两个世纪来没有间断过,语言学家对大量泥版文献的成功译读,完全证明楔形文字是世界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由古代苏美尔人发明,阿卡德人加以继承和改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巴比伦和亚述人先后继承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把它传播到西亚其他地方。后来经波斯人改造过的文字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以及亚述人使用的楔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如今,人们依然可以把握字里行间的文明脉搏,感受两河流域这一伟大文明的古老气息。
“萨索里”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吗
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5400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而随着“萨索里”文字的发现,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萨索里”文字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999年初,德国考古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埃及开罗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这个研究所的科研小组在对埃及南部离开罗400公里处的“萨索里一世”古墓中发现大量书写在坛子与黏土板上的文字。经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些文字书写在公元前3300~3100年间,部分文字书写时间早于公元前3400年。具有突破意义的是,科研小组已解读了300件左右的书写有古文字出土文物中的2/3,即200件左右。科研小组认为,尽管这些文字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字有相似之处,但它显然比苏美尔象形文字进步。因而,德国考古研究所猜测:此次发现的古埃及的“萨索里”文字极有可能是迄今知道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是什么让德国考古研究所敢如此“大放厥词”,意图推翻楔形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字的地位?其实,自人们在乌鲁克文化遗址出土那些刻在泥板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出土以来,人们在致力解读这些深奥的古文字的同时,也在争论它究竟是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这是因为,当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楔形文字时,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出现了。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德国科学家发掘“萨索里一世”墓之前已出土,大约有700个文字符号。中国的殷墟甲骨文与商周金文中,保留了500多个文字符号,其历史距今也有5000多年,且大多文字符号已为中国学者解读。此外,印度哈拉帕遗址、希腊克里特岛、美洲的玛雅文明,都有象形文字的遗物,尽管这些象形文字迄今未被解读。
但是,许多专家提出了质疑:如果将“萨索里一世”墓里出土的象形文字看做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么就是承认象形文字就是古文字。如果象形文字就是古文字,那么“世界之最”恐怕轮不到苏美尔或古埃及,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符号刻在岩壁、洞穴、器皿上的遗迹。就拿中国来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有刻有符号的陶器出土,陶器上的几何图案与装饰都是具有表征意义的符号。在大汶口文化两处不同遗址中,出土了刻有同样四种图形的陶缸。考古学家认为,陶缸上刻着的石斧是“戊”字,木锄是“斤”字。如果要算年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刻几何符号,距今已有6500多年,远比德国学者这次宣布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要早。
然而,大多数学者却更愿意将距今5000-6000年出现的象形文字看做是记事绘画,并不具备文字的统一表义。这是因为从现今发掘的象形文字来看,它们更多是在摹写事物图像,一般不代表语言符号,也不能表音,不具备文字特有的属性。从象形文字或“文字画”发展到能读音的音节文字,最后发展到字母文字或音形抽象的文字,这中间一定有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而从发明发音符号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古文字学家倾向于认为,是公元前1800年居住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取得这一突破性的进展。起先,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的音节表有几千个符号,使用的是单音节词,如li、mu、po,即由一个元音与一个辅音构成。随着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与社会交往需要的发展,他们逐渐使用两个或更多的辅音音节,双音节与三音节词汇大量出现,使发音符号大大减少,为最终完成向字母文字的转变打下了基础。如果把音节文字看作最早的古文字,那么目前考证结论是,最早出现音节文字的是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古印度文字、公元前1300年的古中国甲骨文字等。而德国科学家发掘的“萨索里”文字,还没发展到这一阶段。
但是,由于人们未能完全解读这些已发掘的楔形文字,因此也就难以定论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但愿随着人们对楔形文字的进一步解读,真相终会被揭开。
汉谟拉比法典之谜
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然而,它在战乱中几经周转、失踪、被损、重现的离奇流传经历,也引发了人们心中许多的疑问。
1901年12月,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惊喜还没有结束,几天以后又有两块玄武石出土。这三块拼合起来,刚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石碑高2.25公尺,上部周长1.65公尺,底部周长1.90公尺。正面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坐着的太阳神光芒四射,头戴螺旋形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把象征王权的短杖交给立在他前面、正在祷告的国王,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用楔形文字垂直书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即位后,为加强奴隶制国家的中央集权,颁布了这一法典,标志着奴隶制集权的繁盛。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巴比伦之后,把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作为战利品搬回到了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所灭。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上台,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这个石碑法典重又回到波斯人手中。
汉谟拉比颁布这部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法典制定的确切时间不清,大概在公元前1791年或前1790年始拟,完成于巴比伦尼亚统一之后。
法典包括序言、正文、结尾三部分。序言很大程度上都在神化、美化汉谟拉比。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借贷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古巴比伦社会存在奴隶主、奴隶、小生产者三个基本阶级,这一点在法典中得到了体现。此外,自由民之间分为有权者阿维鲁和半有权者穆什根努两个等级。阿维鲁原意是“人”,享有一些特权;穆什根努原意可能是“礼拜”,法律地位低下。法典对债务奴隶制和高利贷有所抑制,限制对小生产者过分掠夺,以免动摇兵源和税源。结尾部分除继续吹捧汉谟拉比外,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
汉谟拉比法典一方面使阿摩利人的习惯法成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两河流域固有的苏美尔、阿卡德立法与伊新·拉尔沙时代城邦立法的成果。不过,它主要还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反映出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在石碑被“验明正身”之后,人们又出现了新的疑惑:发掘出来的圆柱正面7栏的文字怎么被磨光了呢?据史料记载,埃兰国王攻克了巴比伦后,自感成就非凡,不甘身死名逝,于是打算在这巨大的圆柱石碑正面上刻上自己的丰功伟绩。可是,毁去上面的字迹后并没刻上新字,这就不知为何了。古巴比伦的辉煌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传世之作《汉谟拉比法典》也任由后人评说了。
拉皮塔文化之谜
拉皮塔文化如同洒落在太平洋上的文明星点,闪耀着古老的智慧光芒。而关于拉皮塔文化的起源问题尚存争议,到底学界普遍认同的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真的就是拉皮塔文化最早产生的地区吗?
1908年,在新不列颠岛东北约6.5公里处的一个名叫瓦托姆的小岛上首次发现拉皮塔文化的陶器后,考古学家相继在汤加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斐济群岛等发现同一类型的陶器,但直到1952年,美国的吉福德与舒特勒对拉皮塔遗址进行发掘后,这一文化才被确认。拉皮塔文化如同洒落在太平洋上的文明星点,闪耀着古老的智慧光芒。
拉皮塔文化是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在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及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西部,以新喀里多尼亚岛西海岸的拉皮塔遗址而命名,时代约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元年前后。目前关于拉皮塔文化的起源问题尚存争议。一般认为,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是拉皮塔文化最早产生的地区。
拉皮塔文化是人类向太平洋地区迁徙、定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居民是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西部地区居民的直接祖先。他们以渔猎和采集水生贝壳类动物,饲养猪和鸡等家畜为生,以种植香蕉、野芋、面包果等果树为主的园艺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拉皮塔文化以夹砂陶器为主要特点。陶器火候较低,器形多样,有带肩锅、半球状锅、敞口壶、平底盘等。表面有时磨光,有的涂以微红色的泥釉,流行按压的V形和齿形花纹以及带状几何图案。在遗址中发现有烧火坑、盆形炉灶以及烧石和灰烬等。工具有石锛、石锉、石砧、带有尖头的投石、贝壳刮削器、骨针、骨砧、骨制矛头、文身凿等。饰物以贝壳指环和顶端打孔的贝壳念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