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他本人知道难受,应该去看病。本来按他的级别打个电话,单位就派车了。但他觉得好像这么麻烦人不好意思,咱们自己去,不要有这个架子,自己坚持走。到医院挂上号以后,在看病当中心跳骤停。如果他发病不动,让家人,让任何人,打120也好,别的车来接他去医院也好,都非常安全。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上世纪80年代一项研究表明,外国人得病上医院就很快,而我们就很慢。什么道理呢?后来发现其实北京交通挺好,急救车去也挺快,但是他得病以后,琢磨我是病吗,我要不要上医院呢,挺一挺行不行?喝点水,找找家属,问问亲属,你看我该不该上医院,绕一圈,这个耽误的时间占88%;急救车到了你家再送到医院,占的时间只有12%。也就是说病人所耽误的全部时间里面,12%是交通时间,88%是自己耽误的。如果把这个88%缩短了,有病赶快打120或者找医院,赶紧喝点水,吃点药,一动不动,安安静静,那个预后就能大幅度下降。
在很多因为延误导致了严重后果的案例里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太考虑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就是不想打扰别人,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有的病人明明知道自己情况严重,但他还是选择了走路、骑车,这就延误了宝贵的时间。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太多情面的问题了。我们知道,心肌梗死后,心壁细胞坏死得很快,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从出现症状后立即到医院,3小时之内打上溶栓药,那效果就有百分之七八十;拖到6小时,就只有百分之四五十、五六十了;到6小时以上,只有1/3有效了;到了12小时以后无效了。因此这个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拖。
除了病人自己高度警觉以外,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绿色通道,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患者可以不用再排队、挂号、分诊,而由胸痛门诊直接送到病房式导管室,这样就为病人赢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有了病人的高度警觉,社区预防,医院绿色通道,这三关一把住,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秋风红叶话秋补
一叶知秋,未雨绸缪
秋天光照的减少与季节性情感抑郁症有关,可用人造日光给予治疗。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月明风清,桂花飘香。十月的秋风把原野吹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派色彩斑斓的丰收景象。重阳节前后,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吃桂花糕,正是享受秋色的大好时光。
但此后,与春夏阳气上升不同,随着曰照时间的缩短,阴气渐增,秋显出了自己的特色。秋,带有几分肃杀, “萧瑟秋风今又是”;又有几分悲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还有几分忧郁, “秋风秋雨愁煞人”。
古人造字真是精彩绝伦,把“秋”字加上“心”变成“愁”字,意指秋天的心情常有“愁”的滋味,事实正是这样,这与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秋天光照的减少与季节性情感抑郁症有关,并可用人造日光给予治疗的结论不谋而合,几乎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发现要早4000年左右。
人体生理与廿四节气
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表明气候、物候、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用以指导农事生产和养生保健,至今仍有重要实用意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成就之
秋季六个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表示气候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期,位置也从处于太阳黄经的135度逐渐转至225度,气温也由“立秋”时秋高气爽转至“霜降”时最低气温O℃左右,即“露凝结为霜而下降”。古人认为“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又将丧夫的妇女称为遗孀。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及初冬,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曰短夜长,仅9月份,光照就减少75分钟;气温下降,温差增大,北京地区日夜温差达11~15℃;空气干燥,湿度偏低,湿度仅30%左右。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代谢增高,心脏耗氧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总之,人体机能相应发生全面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能量增多。机体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在动物界,动物贮存食物,进食增多,体毛变细变密,长秋膘,都是为了过冬做准备。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告诉人们,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
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及10小时左右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
人体在外界气温为21~23时寸,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方面使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一方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果蔬?生理学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放出,而糖类为4%一5%,脂肪为5%~6%。简单说来,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及10小时左右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七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帮助消化,又不因晚间饮用而伤害牙齿),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秋冻”适应,提高耐寒力
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简单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咽炎、扁桃腺炎减少70%~80%之多。
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大不一样。有人严冬冬泳,精神振奋,面色红润;有人稍一吹风,感冒肺炎。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一次寒流袭击南亚印巴等国,气温降至50c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 “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指出: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保持口腔清洁是防止秋冬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大关键。
研究表明:白天很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进食饮水及每天1500毫升的唾液使咽部细菌无法繁殖,但夜间8小时睡眠期正是细菌繁殖的大好时机,所以睡前彻底清洁口腔,给残留细菌一次“打击”,在此后6小时内细菌不会繁殖。6小时后,人又清醒了。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简单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咽炎、扁桃腺炎减少70%一80%之多。在广东及海南,心血管病防治区儿童风湿热、风心病一级预防研究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归根到底,不论秋补冬补,最关键还是心补。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会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有了阳光的心态,就会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
健康家庭有“三补”
话聊聊出好心情
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
家庭也有生命,生命需要补品的滋养才能健康。家庭健康有“三宝”:话聊、牵手、爱窝。
第一宝是话聊。话聊是谈心、交流和沟通。话聊不光是用嘴说话,实际上是在用“心”交流,用“情”沟通,有心,有情,才能有好心情。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国事家事天下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趣闻,花前月下,都能促进了解、磨合、包容和共鸣。话聊的威力很大,几乎家中一切矛盾、隔阂、误解、猜疑都可消除,可以使家庭成员亲密无间,产生巨大的幸福感。
话聊是家庭关系最大的宝贝。没有话聊,什么家庭都不行。中国式离婚,就是缺少心平气和的、很细腻的话聊。最近美国总统保健医生给美国总统小布什开了三条健康处方,条条都是话聊。
夫妻间经常沟通交流很重要。如果一对夫妻一天到晚难得说上几句话,那家就真成了饭店、宾馆。有的一方在外面活跃又健谈,被大家封为幽默高手,可一回到家就成了哑巴。观察发现,这样“里外不一”的现象不少。久而久之夫妻双方感情逐渐淡薄,矛盾逐渐增00,甚至感情外移,成了婚姻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其实夫妻间有很多话题可谈,从国家大事、工作学习,到孩子、趣闻,甚至看一本书、一部电视剧都能成为交流的话题;家庭矛盾不可避免,有了矛盾心平气和地谈谈,误会、怨气也会烟消云散,就不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褚琴,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争吵着一路走了过来,其人物的刻画和心理描写的真实感受,引起社会的极大共鸣。的确,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夫妻都是在这样那样的争吵中、磨合中、碰撞中过来的。每个家庭都有矛盾,经历、个人利益都不相同,人都有差异,但毕竟是共同点多。
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每天都应该让自己整整齐齐有精神,不能以为结婚以后就不讲究家庭审美,男人不刮胡子,女人邋里邋遢。同时两个人要相互沟通,不能回到家里你玩电脑,她看电视,思想上不交流。很多夫妻就是因为不交流才产生的矛盾,矛盾多,误解就多,理解和宽容则很难形成。夫妻每天晚上面带微笑,共同散步,同时话聊,不仅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还能将问题在话聊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夫妻手牵手,幸福共长久
早起出门牵牵手,身心愉快向前走;晚上回家牵牵手,一天劳累无忧愁。
第二宝是牵手。皮肤的接触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不仅成人的感情需要皮肤接触,儿童和婴儿也有明显的“皮肤饥渴”,轻揉和按摩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益处。有些地方把夫妻形容为“牵手”,真是一语中的。许许多多的烦琐一经牵手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 “海归”的夫妇或者是外国夫妇散步时会手牵手,而我们国内呢,大多数夫妻散步时都相距半米到一米,有的男的在前边走,女的在后边跟着。其实,我们应该提倡牵手。你看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夫人外出时总是手牵手的。因此“早起出门牵牵手,身心愉快向前走;晚上回家牵牵手,一天劳累无忧愁”。但是千万不要牵错手,牵着小蜜的手,心儿就颤抖;牵着情人的手,血压往上走。这样动脉硬化会加快,寿命会缩短。
夫妻牵手走路可以一举三得:第一,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走路可以使脂肪减少,肌肉增加,体形优美,精力充沛。而且走路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第二,走路时,夫妻的谈话可以增进感情。第三,走路时手牵手肌肤相亲。科学研究表明,肌肤相亲会使牵手者产生心灵感应,通过生物电传导,夫妻双方体内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性爱是夫妻间第一等补品
夫妻性生活越和谐.妻子得乳腺癌的就越少。
第三宝是爱窝。甜蜜的爱窝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上讲都是家庭健康的重要法宝。
科学、健康、艺术的性生活是家庭的、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滋补品,能使双方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心灵净化,人格升华。这一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而且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其重要性丝毫不减。
家庭这个爱窝最核心的是夫妻间有一种非常和谐、有利健康的性爱,性爱应是夫妻间第一等的补品。但从现在的流行学调查结果看,不理想、不如意的居多,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很好地教育和学习。有人间,这还要学习吗?性是一种科学,既然物理、化学要学习,性也是科学为什么就不要学习呢?性爱是一种艺术,既然美术、音乐要学习,性爱当然也要学习。所以我国著名医学大家吴阶平院士说:不但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还要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性教育。性教育不光包括生理的,还有心理的和更重要的伦理的教育。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有位老年人在看了一次性知识展览后感慨万分,不无幽默地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看来,我这一辈子算是白活了!
性生活和谐健康的家庭中,不仅双方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皮肤滋润光泽,而且很少生病,因为幸福能使体内内啡肽含量升高,生长激素浓度也高,所以机体免疫力增强。最新研究表明:对幸福的期望和预期也有神奇的效果,可使两种都是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水平下降70%,皮质醇下降39%,而使人感觉愉悦的内啡肽增加27%,生长激素水平上升87%,并能使人的免疫力得到增强。
据调查,有人30多、40多岁就得乳腺癌,有人七八十岁都没有,为什么呢?据调查,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夫妻性生活越和谐,妻子得乳腺癌的就越少。因为乳腺这个器官,受内分泌的影响非常大。别的癌也一样。为了家庭幸福,结婚以后应该很好地学习科学的性生活。有些人觉得不好意思,其实人有心功能、消化功能,也有性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平级的,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实际上,在家庭生活中好的性生活可以形成很好的皮肤黏合剂,对健康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