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感是个人成长的信号
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林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很更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来。
到了北极边缘的熊,由于气候寒冷,他们逐渐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学会了潜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鱼虾,甚至敢于与比自己体积还大的海豹搏斗……长期下来,他们的身体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后才发现:这里的食肉动物太多了,自己身体笨重,根本无法和别的食肉动物竞争,便决定不吃肉了,改为吃草。没想到这里的食草动物更多,竞争更激烈。草也吃不成了,只好改吃别的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才得以生存下来。渐渐地,他们把竹子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来源。由于没有其他动物和他们争抢食物,他们变得好吃懒动,体态臃肿不堪,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但后来竹林越来越少,大熊猫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几乎濒临灭绝,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
熊的遭遇如此,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自己不主动去竞争,迟早也会和大熊猫的遭遇一样,被别人排挤,甚至被别人吃掉。危机是个人成长的信号。如果安于现状,看不到自己所面临的竞争和危机,那么你必定会被未来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应当让自己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学会和自己比赛,每天都要淘汰掉那个已经落后的自己。如果你不主动去淘汰自己、超越自己,那么你必将被别人超越和淘汰。
N先生三年前在某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网络通讯设备销售经理。三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一片“干杯”声中度过了三年,除了酒量以外,其他才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可是就在这三年中,他的下属跟随他鞍前马后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羽翼也渐渐地丰满了,而且销售业绩惊人,连续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在“业绩才是硬道理”的今天,迅速地淘汰掉了他这位上司。
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职场,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才能够像上文故事中的“北极熊”那样逐渐强大,否则,只能像熊猫那样失掉竞争和生存的能力,留给自己的只有岁月的蹉跎和时光的惋惜。
一个主动超越自我、淘汰自我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人,正是这种危机感成为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相反,一个骄傲自满的人一定是很少有危机感的人,这样的人只会故步自封,一生也很难有很大的作为。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进门后,他跟大师的徒弟说话的态度十分傲慢。老禅师却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大师自语:“是啊,既然已满了,我干吗还倒呢?”
禅师的本意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生活中,很多人很想不断充实自己,但由于没有保持好的心态,最终却一事无成。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
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像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毛主席有一句话叫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同样,危机感也可以促人进取,使人进步,但前提是一定要戒除自满自大的毛病,让自己具备一种空杯的心态。不管自己的才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多高多好,都必须把自己的心态放空,让自己回归到零,如此才能保持适度的职业恐惧感,才能使自己随时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将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体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此才能实现更大的进步。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一个企业培训师在授课时讲到这样一段话:“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不换脑袋就换人。”时代的的前进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落后而停止。如果你的进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等待你的就只能是被淘汰。
在某个钟表厂,有一位工作非常卖力的工人,他的任务就是在生产线上给手表装配零件。这件事他一干就是10年,操作非常熟练,而且很少出过差错,几乎每年的优秀员工奖都属于他。
可是后来,企业新上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许多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结果他失去了工作。原来,他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在这10年中又没有掌握其他技术,对于电脑更是一窍不通,一下子,他从优秀员工变成了多余的人。
在他离开工厂的时候,厂长先是对他多年的工作态度赞扬了一番,然后诚恳地对他说:“其实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我在几年前就告诉你们了,目的就是想让你们有个思想准备,去学习一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你看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小胡不仅自学了电脑,还找来了新设备的说明书来研究,现在他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我并不是没有给你准备的时间和机会,但你都放弃了。”
时代的前进是不会停止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也会不断引入我们的工作中。面对这种变化,你有没有考虑过给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进行更新,从而为这种变化做好准备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想被你的工作所淘汰,你就要有意识地多做准备,在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你就会像那个钟表厂的工人一样,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生活着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鸟,因为叫声优美,人们称之为莺鸟。以前因为雨水充足,岛上的植物生长旺盛,以草籽为食的莺鸟生活得很好,种族繁盛。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严重的干旱袭击了小岛,大片的植物死亡,整个岛屿变成了荒漠,莺鸟们也因为失去了食物而挣扎在死亡线上。
唯一剩下的食物是一种叫做蒺藜的草籽,它浑身布满了长而锐利的尖刺,香甜的种子隐藏在中间,所以蒺藜还有一个名字叫“铁星”,象征坚固和难以攻克。
莺鸟要想生存,就只能靠这些“锁在保险柜里”的珍贵粮食,能否从铁星坚固的外壳里把香甜的种子啄出来,是莺鸟能否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要想啄开一粒铁星,莺鸟先要把它顶在地上,靠住岩石,然后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用尽力气才可能吃到这赖以生存的一点粮食。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只有一小部分莺鸟生存了下来,科学家很想知道,面对巨大的变化,莺鸟生与死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经过研究发现,喙长11毫米的莺鸟,基本全都抵抗了大自然残酷的变化,生存了下来,而喙长10.5以下的莺鸟却全部灭绝!
生与死的区别,就在于这短短的0.5毫米!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困境和难题,这时我们就要牢记莺鸟的启示:只有突破自我,才能够找到战胜困境的方法。否则我们就会被困境所湮没。
林佳是一名在英国学习人力资源专业的留学生,有一次她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英国一家生产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公司要为它在中国分公司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她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于是便决定去应聘。该公司招聘的要求很高,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美感、创造力、领导才能,等等。
林佳在首次面试中表现得十分自信,也很出色,加上自己是中国人,学成之后能回中国发展,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她认为得到这个职务是十拿九稳的。但没想到的是,面试后,主考官并没有立即录取她,对此她十分不解。
林佳是一位非常善于反思的人。回去之后,她开始认真思索为何没有一举成功,是不是自己哪方面与要应聘的企业文化有所冲突。
她突然想起一个情景:进门的时候,主考官的目光在她齐腰的长辫子上停留了一会儿。她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一头她留了10多年的长发上。因为她应聘的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以经营服饰和珠宝为主的企业,办事干练是公司员工的总体风格。招聘的主考官,就是一头齐耳的短发,显得特别精明能干。
她想:是不是因为这条长辫子,让主考官担心自己无法融入企业的整体文化呢?
在一些外国人的印象中,辫子恐怕仍然是保守的象征。于是,林佳咬牙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剪去留了多年、一直视为珍宝的及腰长发,并选择了一款与主考官风格相近的套装去复试。她的分析一点没有错,当她再次出现在主考官面前时,主考官首先看到的就是她那一头短发,然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会心一笑,说:
“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复试十分顺利,很快林佳就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机构。
长辫子是林佳个人的所爱,但是当她认识到自己珍爱的东西,也许是与企业整体风格有冲突的东西时,便毅然决然地将其放弃,最终,赢得了企业的认可。
主考官看到的不只是她剪掉的及腰长辫,更是这种在取与舍之间展现的内在职业素养。
林佳是一个主动改变自我,适应外景变化的典范。在职场中,很多人未必留着林佳小姐那样的长辫,但是,他们往往有着思想方面的“长辫子”,这种无形的“长辫子”实际上是他们向来珍视的一些东西。
不能说这些“长辫”不好,但是,当它与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相冲突的时候,就要看你是否有勇气将它“剪掉”了。
如今社会,一切都在瞬息万变。要顺势而变,顺时而变,不学会去变,或没有能力去变,就绝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
不换脑袋就换人。不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不为自己的能力“升级”,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你一定要改变自己。你必须学习新技能,使自己更称职,并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
动物学家们在做青蛙与蜥蜴的比较实验时发现:青蛙在捕食时,四平八稳、目不斜视、呆若木鸡,直到有小虫子自动飞到它的嘴边时,才猛地伸出舌头,粘住飞虫吃下去。之后,它又开始那目不斜视的等待,看得出来,青蛙是在“等饭吃”。而蜥蜴则完全不同,它们整天奔忙在私人住宅区、老式办公楼、蓄水池边等地方,四处游荡搜寻猎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们就会狂奔猛追,直到吃到嘴里为止。吃完后,它们在略事休息、喝口水后,就整装待发,又去“找饭吃”了。
我们不妨将青蛙与蜥蜴的捕食方法当作两种不同的处世风格。青蛙的捕食方法也有可能会吃饱,但它对环境的依赖性过高,不能对随时变化的环境做出迅速的反应,池塘一旦干涸了,青蛙也就消失了;而蜥蜴的方法却很灵活,它们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所以,即使这一片池塘干涸了,蜥蜴仍能够活跃在另外一个池塘边。
作为一个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现代人,你可以不去尝试新机会,你也可以不让自己受苦受累,你更可以不用掌握新技能,但你同时也会失去好运气、好身体和让人羡慕的生存能力。就像那坐地等食的青蛙,一旦池塘干涸了,就只能被淘汰。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你不能阻止环境的变化,那么就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吧。”不换脑袋就换人。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竞争世界,你做好准备了吗?
真正的进步是比别人进步得更快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农夫头一年挣了十两银子,买了一头牛,他计划第二年埋头苦干,挣一百两银子,再买十头牛,那样,他就可以搞一个小型养牛场了。第二年,他果然挣到一百两银子了,可是,牛也大幅度涨价了,一百两银子连半头牛都买不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现状”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你停下来,别人仍在前进;你前进,别人比你前进得更快。要想在激烈的角逐中占据主动,就应当比别人跑得更快。
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隔夜的露珠还没有消失时,羚羊、狼群、狮子,还有其他大草原的动物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平缓的山岗,找到水源,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新的奔跑。就在它们不远的地方,也许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狼群也在奔跑。它们的奔跑是为了羚羊。当狼群开始奔跑的时候,狮子也开始了奔跑。它必须赶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则,今天可能又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是每天发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赛。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导演这一切。它们奔跑完全是来自内心的驱使——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让自己跑起来”是自然界恒久不变的生存法则。看完上面一则简单的生物寓言,我们就会明白在职场上为了生存,人们也必须像大草原上的动物一样,要“让自己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