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抗洪中感人的情景吗?当堤坝上出现缺口的时候,谁在附近谁就用身体堵上去,因为那是危急时刻,刻不容缓。同样,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意外的事件和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身为公司的一员,你就应当勇敢地挺身而出,把化解危难视为自己的职责。
不要在心里说:反正不是我的事,再说了还有别人,我干吗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还处于公司最低层就人卑言轻,就不敢去做,就犹豫徘徊。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工作中的危机就会变成你个人的成长机遇。
战国时期,一次秦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在这危急关头,赵王决定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代替自己到楚国去,请求楚国出兵抗秦,并和楚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
到了楚国,平原君献上礼物,和楚王商谈出兵抗秦的事。可是谈了一天,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时,站在台下的毛遂手按剑柄,快步登上会谈的大殿。毛遂对平原君说:“两国联合抗秦的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从日出谈到日落,还没有个结果呢?”
楚王听了毛遂的话很不高兴,就斥责他退下去。毛遂不但不害怕,反而威严地走近楚王,大声说:“你们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军面前,你们竟胆小如鼠。想从前,秦军的兵马曾攻占你们的都城,并且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羞耻,难道大王您忘了吗?再说,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也不只是为了赵国。我们赵国灭亡了,楚国还能长久吗?”
毛遂这一番话义正词严,使楚王点头称是,于是就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出兵解救了赵国。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把毛遂尊为宾客,并且重用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很多时候,你看不出一个人的本质。一个英雄常常是在别人都无法承受或做不到的情况下逆流而上,塑造他本身的辉煌。同样,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企业遭遇危机,军心浮动,所有人都在谋算自己的利益或者另谋出路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
小李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南方,通过招聘会到了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负责某种办公软件的设计开发。这个公司规模很小,是国家允许注册的同类公司中最小的,执照上写得清清楚楚:注册资金10万元,连老板在内是“七八个人来五六条枪(电脑)”。他们之所以愿意去,一是背井离乡急于安身,二是因为老板给股份的承诺。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看上去一副书生模样,态度很诚恳。可是进去才知道,连这10万元都可能有水分,仅从他们的办公条件就可以判断: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阴暗、霉臭、潮湿。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便源源不断地往下流,电脑上都要罩着厚厚的报纸。办公区连个卫生间也没有,而且出门就是大排档,油烟灌进来,熏得人直流眼泪。他们的产品市场前景看起来很好,但资金的瓶颈随时有可能将美好的梦想扼杀于萌芽状态。最要命的是,产品没有品牌,只好赊销,迟迟收不回欠款,资金储备少,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由此可见,这样的公司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竞争。
三个月后,小王动摇了,劝小李也不要干了。有的是好公司,干吗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股份?老板连他自己都无法自保,哪里还有股份给你?
不久,公司资金链条断裂,濒临绝境,留下的几个人也走了,只剩下小李和老板两个人。看着老板年轻而憔悴的眼神和孤独而坚定的背影,小李反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原本也是个不愿服输的人,这时,他对公司的使命感和老板已经没有区别,他想他能够做的就是和老板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精益求精,将产品做好。
半年后,老板筹措到了资金,公司重新运转。产品由于质量好,买家愿意先付款了,公司局面开始峰回路转。他们还成功地说服一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出钱,推出一种早就被他们认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型办公软件。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软件的研制中去,常常吃住都在地下室,半年后终于推出了完美的产品。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他们终于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接下来,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发展壮大,短短几年的工夫,就成为行业内大名鼎鼎的软件公司。小李也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兼技术总监,月薪可以拿到2万元。
年终,老板和小李同游澳大利亚,他们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晒着日光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老板禁不住热泪盈眶,他问小李:“老弟,你知道我为什么能支撑下来吗?”小李说:“因为你是打不垮的,否则我也不会留下来。”老板却说:“不,其实当人们纷纷离我而去的时候,我就想关门了。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当时已经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了。可是你让我找回了信心,我想只要有一个人留下,就证明我还有希望。感谢你!在我想躺下的时候,总有你这双手在拽着我走。我知道,当时如果你走了,我肯定崩溃了!”为了感激小李,老板给了他公司40%的股份。
危机是个人成长的良机。一名员工加入一家公司,就是要为公司解决问题,化解危机。每个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都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果你能够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帮助公司及时化解危机,那么你就是公司的“关键员工”,而铺在你面前的也必将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坦途。
林光和张帆是一家著名的4A广告公司的摄影师,林光是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张帆到公司比较晚,主要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摄影任务,难度比较高和比较艰巨的任务都林光完成。一次,当地一家四星级酒店让他们拍摄菜品广告。按照惯例,林光背着相机前往酒店拍摄。由于林光使用数码相机时对光线把握出现偏差,一直都拍不出满意的照片,酒店方面颇有微词。眼看生意就要黄了,张帆临危受命,接下了拍摄的任务,并且漂亮地完成了任务。这件事后,张帆渐渐成了公司主要拍摄任务的执行者。不久,林光辞职走人了,首席摄影师也就由张帆来担任了。
工作危机中包含着个人成长的机遇。日本著名的作家谷口雅春先生,在他的著作《你是无限能力者》一书中,曾说过:“坠落才是机遇。”其意义也是相同的。这些话,都是我们应该好好仔细体会的。的确,如果一粒麦子不落地死亡,怎能再结出许多麦子呢?经历越激烈的痛苦,在精神、人格上也会越成熟、越进步的。
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中面临困境时,我们应该庆幸,逆境来时,就是我们考验自己的最佳良机。
那么,把问题变成机遇,或者是变成恐慌,这种差别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这是由个人的态度和决心决定的。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跌下来时,也不要空手爬起来。”面对危机和困难,这种态度和决心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走出逆境,把危机变成转机,才是人生辉煌的最高境界,也是感悟机遇最高境界的美好体验。否则,就极易成为胆小怕事的懦夫,从而忽视一个个有价值的机遇,而使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师吴甘霖先生讲课时曾提到一种“V”型思维,对于我们的工作以及个人发展有很好的启发。“V型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特殊思维变换——“拐弯”基础上的创造。其特征可以用一个英文字母“V”来表示。
“V”这一字母,非常传神地表达了思维“拐弯”的积极含义:左边一半,代表向下;右边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是在底部却终止了,改为向上——这是一种从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
这里有三个箭头:从左到右的第一个箭头,代表的是问题;从左上方到右下角的箭头,代表问题的延伸以及它在当事人身上的消极影响——牢骚、抱怨,假如受这些情绪支配,必然只有对事情放弃。“V”的底端,代表的是你终止了牢骚、抱怨。右边的箭头,代表不但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带来的机会,而且开始积极地创造。
问题变为机会的关键,有如下几点:
(1)在问题出现时,学会尽快停止抱怨。
(2)对新的变化高度重视,自问:“不管这一变化是好是坏,在这一变化中,是否有值得我重视的新因素?”
(3)自问:新因素是否能够使我开辟新天地?能否给我带来全新的机会?
在一次职业经理人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姓李的温州老板曾经讲述了他这样一段经历。
十多年前,李先生的一位远方亲戚在欧洲开饭店,邀请他过去帮忙。没料到,他到欧洲不久,亲戚就突然患病去世了,饭店也很快垮了。
几年后,他到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保健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但知名度却很有限。
他从推销员干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飞机出差,不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十个小时之后,在各界的努力下,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在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情景:当被劫机的人从机舱走出来时,总会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为什么自己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公司的形象呢?
于是,他立即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没想到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浓描重抹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解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站在门口夹道欢迎他。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董事长动情地说:“没想到你在那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产品。毫无疑问,你是最优秀的推销主管!”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李先生这个故事就是“V”型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小危机和小问题,能否把它们变成转机,变成个人成长的一个机遇,也是考验一个人职业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