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尽快让自己得到晋升,只需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无牵无挂时,他心中的喜悦之情,真非语言所能形容。那些做事草率疏忽、错误百出的人,不但对不起公司,而且也对不起自己!
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事业的根基打牢,过不了多久,事业便像一所不稳固的房屋一样倒塌了。
任何人如果想要得到上司的青睐从而获得成功,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无论到哪里,一个在工作中注重细节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
当然除了要注意细节以外,还要学会了解领导的喜好,适当的时候“投其所好”。
比如领导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从理论上讲,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属承担。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领导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级领导的形象,比如,接电话、组织市场调查等都是领导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这些事情只能由下级分担了。
还有领导愿做“好人”而不愿做“坏人”。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一般都喜欢由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坏人”。
《如何与老板相处》一书中举了个例子:香港有位企业巨头,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那是因为任何人跟他谈任何事情,从来都不会得到否定答案。当然他并非有求必应的“黄大仙”,碰上他真想合作的对象或他肯出手相帮的人,就会亲自出面,卖个人情;相反,一律由他的下属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他是不会露面的。
愿当好人、不愿演配角的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领导心理。此时,领导最需要下级挺身而出,充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当然,这是一种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向下级明说,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上级的意思,然后再硬着头皮去做。做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会公开表扬你;如果下级因为粗心或不看领导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此外,领导愿意领赏,不愿受过。闻过则喜的上司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喜者。所以,懂得将功劳让给领导,敢于代领导受过是职场生存的重要法则之一。
代领导受过除了那些原则性或特别严重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这样,因为你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领导一定会回报你,给你“吃小灶”。
适时为上司做补救工作,既在关键时刻为上司挽回了面子,又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机智及对上司的忠诚,上司对你怎能不另眼相看?你又怎能不在职场丛林里游刃有余呢?
合作,让团队共享你的荣耀
已经毕业的你,也许一直习惯于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认为如果和别人合作,他们只会拖你的后腿。可是走进社会以后,你首先要清楚的是: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员工,如果他仗着自己比别人优秀而傲慢地拒绝合作,或者合作时不积极,总倾向于一个人孤军奋战,这是很危险的。其实,他可以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使自己更优秀。
成功人士善于合作,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在孤岛上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他们得出如下结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
事实上,那些基业常青的企业都拥有共创卓越的合作意识,甚至可以说,是否拥有这种合作精神乃是企业能否永续光辉的根本。因此,世界500强公司都在着力追求和培养把个人的创造力融入集体协作的合作精神。
然而职场中有一些人,只工作不合作,宁肯一头扎进自己的专业之中,也不愿与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流。这样的人,想靠单打独斗把自己带到事业的顶峰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你费了九羊二虎之力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的时候,人家早已遥遥领先,你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广泛的交往经济,离不开与各种类型的人的合作;当今时代又是竞争时代,只有选择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海洋时,他连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合作让我们生存的更好,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合作呢?
在团体活动中,如果你总喜欢让别人出头露面,自己却静静地坐在那里,做一个感兴趣的旁观者。那么,你就无法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赢得团体中其他成员对你的尊重。无法对团体的决定施加影响。既然你同样对团体的最终决策负有责任,无论你态度积极或保持沉默,你都可以贡献你的聪明才智。你应该创造较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一步要意识到你的想法或许是不合理的,那些最担心“每个人将认为我是一个傻瓜,都会耻笑我”的人,一般来说是最有思想和见识的。实际上,往往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缺乏自律意识,善于空谈,徒有热情而无建树。如果你感到忧虑和焦急,那么,你需要迫使自己迈出第一步。万事开头难,随着你不合理的怪念头的减退,以及你自信心的增强,你就能积极地参与到团体的活动中来,为团体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管怎么说,在毕业这几年里,要懂得合作这个优良品质你越早掌握就越顺利。独行侠已经不吃香,大雁一样可以群体生活的人才更让人青睐。
成为高效能人才的策略
年轻的人们,无论男女,都希望自己是这样一类人:踩着上班铃声打卡,刚好不迟到,踩着下班铃声回家,不多加班一分钟,却照样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这样的生活多逍遥自在。可是事与愿违,常常我们是来的最早的,走的又是最晚的,甚至还要牺牲周末的时间来加班,可是任务却还是一堆堆地处理不完。这样的低效率实在让你和领导都很头疼。
常言道:如果你不去控制事情,你将被事情所控制。换句话说:你不去控制时间,你将被时间所控制。在一堆琐碎的事情面前,若没有一个周详的时间计划,人们将会非常被动,甚至束手无策。这就是许多人无法高效工作的原因。
有一个很有名望的主教正在花园中虔诚地祷告。此时,一名心慌意乱的侍女跑过来,焦急地寻找她丢失的孩子。
由于心焦情切,她并没有注意到跪在那里祈祷的主教,结果在他身上绊了一跤后,半句道歉的话也未说,就往前走了。
主教经她一踩,心中颇为恼怒。就在他祈祷完时,侍女找到了小孩,高高兴兴地走回来。一看到主教怒容满面地站在那里,她吃了一惊,也大为惶恐。
主教生气地说:“你可不可以解释一下刚才的行为?”
侍女回答说:“对不起,主教,我刚才一心惦念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没有注意到您在那里。当时,您不是正在祈祷吗?您所祈祷的对象,不是比我的孩子还要珍贵千万倍吗?您怎么还会注意到我呢?”
主教低头不语。
这个故事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如果有人一定要同时思考或者是关注几件事情的话,他最终很可能得不到任何真正准确的结果。心理学家们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工作过程当中保持精力高度集中,他的心理能量就能够更加集中地投入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中,从而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最终使大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
清代大将胡林翼说:“凡办事皆须神情贯注。若心有二用,则不能有成。”一个专注的人,必然不易因周围的事物分心。一个下定决心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