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既然已经发生,无法挽回的伤痛我们又何必一再提醒自己记住呢?犯错的人态度很诚恳,可是他不能换回曾经那颗包容的心;作为受伤的一方,她的痛苦尽管我们都能体会到,但是也不免为她的固执而感到遗憾。如果她能及时原谅他,那么他们的悲剧也就能够避免,然而“如果”是不能换回的,还好,他们的遭遇可以警醒我们后来人。人非圣贤,又怎能无过呢?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也就不会去苛责别人。
关键在于行动,凡事不必三思才行
行动前应该思考几次?两次,三次,还是四次?
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什么会“三年不成”呢?有人归结为胆小,有人归结为背景不足。其实关键往往是思考得太多、太复杂!
第一,“造反”开始入手如何筹备,谁出钱谁出力?兵器打造准备了多少,够不够用?先攻哪里,再攻哪里?如果攻不下怎么办?攻不下又分好几种情况,出现每一种不同的情况又怎么办?如果被官兵事先发觉了怎么办?如果家属受到牵连怎么办?粮草辎重的供给怎么办?如果……
第二,“造反”取得小胜后,如何稳固根基?怎样安排家属随军?如何安抚民心?谁负责哪一块,能不能做好?如果官军派大军来围剿,怎么打?打得过怎么样,打不过又怎么样?如果造反一开始就失败了,怎么脱身?被抓住了又怎么应付……
第三,“造反”成功后成果如何分配?推举谁为首领?每个人各担任什么职务?以后加入的人怎么分配成果?推行什么样的政策?怎么处置抓获的达官贵族?在什么地方定都,可供选择的几个大城市又各有哪些利弊?首领去世后推举谁为下一位领袖、谁来辅佐……
脑海里有太多的“如果”,“怎么办”,八字还没一撇,就恨不得把后面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周详,这样永远也迈不出行动的第一步。
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小心、仔细。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再想叫“三思”。孔子知道了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认为他想得太多,为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很可能犹豫不决,轻易就放弃了。
做人固然要谨慎,但是谨慎与拘谨不同,过分拘谨便是小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
诸葛亮谨慎的个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少有的能完身完名的托孤权臣,避过了历代无数带兵重臣身败名裂的结局,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恰恰又犯了“慎”的错误。由于国力不强,战争应该“谨慎”发动,要选准时机,平时多积蓄实力,以备待机而发,而诸葛亮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在发动战争上缺乏谨慎,虽然有些是不得已的防卫战,但大多都是其主动兴起的北伐,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劳师动众大减了国力,最后落得病死五丈原的结局。
诸葛一生唯谨慎,但“谨慎”仍有不到之处,在不该谨慎的战术上裹足不前延误战机,在应该谨慎的战略上又有些急功近利,或许是为了不辜负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赤诚吧,名心情结,不易跳脱。
谨慎中有大学问,行动前究竟要思考几次,因人而异,因事而定,圣人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个行事的准则,不要让思虑限制了行动,也不要让冲动冲垮了理智。
感受行事的艰难,坚持成功后的淡定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了“难易相成”的哲学准则,难与易,互为成功的原则,其重点在于难易相成的“成”字。
天下没有容易成就的事,但天下事在成功的一刹那,都会显得十分容易。凡事都是看似容易,做来艰难,“图难于易”,正是成功的要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生中所有伟大的成功,都是由于做到了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取得的。
3岁时,莫扎特已经学会弹奏古钢琴,并能记住只听过一次的乐段。
7岁时,波兰钢琴家肖邦创作了《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
10岁时,爱迪生建立起一个实验室,开始他的发明事业。
12岁时,格特鲁德·埃德成为女子800米自由泳最年轻的世界纪录创造者。
15岁时,鲍比·费希尔获得“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称号。
21岁时,珍尼·奥斯汀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名著《傲慢与偏见》。
22岁时,海伦·凯勒出版了她的自传。
25岁时,查理斯·林德析格首次单人不间断飞越了大西洋。
40岁时,芭蕾舞蹈家玛戈特·芳廷才开始与芭蕾舞著名男演员鲁道夫·纳勒耶夫合作,同登舞台。
43岁时,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50岁时,亨利·福特采用“流水装配线”,首次实现了汽车价格低廉的大规模生产。
53岁时,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64岁时,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独自乘53英尺长的游艇周游世界。
65岁时,丘吉尔首次成为英国首相。
76岁时,红衣主教安吉洛·龙卡利成为约翰二十三世教皇,于5年内进行了重要改革,为罗马天主教廷开创了******。
80岁时,摩西“奶奶”(安娜·玛丽·罗伯逊)举行了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
81岁时,本杰明·富兰克林巧妙地协调了议会众代表的分歧意见,使美国宪法得以通过。
84岁时,丘吉尔二任首相告退,回到下议院,又一次获得议会选举,并展出他的画作。
88岁时,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照常举行音乐会,于96岁逝世。
1983年,美国黑人早期爵士音乐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尤比·布莱克逝世,圆满地走过了他的100岁人生。他在去世前5天时说:“如果早知道我能活这么长,我一定会更好地努力奋斗。”
人生是一个追求成功的过程,人们总是给自己设置许多障碍,却忘记了难与易总是相对而言的。
美国有个84岁的老太太昆丝汀·基顿,1960年曾轰动了美国。这位高龄的老太太,竟然徒步走遍了整个美国。人们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感到不可思议。有位记者问她:“你是怎么完成徒步走遍美国这个宏大目标的呢?”老太太的回答是:“我的目标只是前面那个小镇。”
成功总是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少到多,这中间需要一个想成功的人不断地努力与争取,这便是“图难于易”的成功要诀。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图难于易”还具有一层更深的寓意。历史学家司马迁对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难易相成,万事开头难,事成之后,人们往往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奋斗的过程,不能谦逊以对,最终难免惹祸上身。张良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张良在汉朝建立后的封赏会上的表现使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他谢绝了刘邦对他的万户侯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邦的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张良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分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张良说到做到,不但不做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
陕南留坝有张良庙,庙有一联,上为“送秦一椎”,下为“辞汉万钟”,堪称杰作。张良少时率大力士以铁椎掷向秦始皇,浩气回荡古今;天下既安,又辞万钟之禄,归隐山林。张良所求,并非多数人看重的高官厚禄,按现时的话讲,无非是实现人生价值。送秦一椎,投身“革命”;暴秦灭,天下平,功成身退,高洁而明智,抓住了人生的本质。
图难于易,关注过程,如果在功成名就的结果中迷失了自己,不抓住时机功成身退,最终便难逃功高镇主、兔死狗烹的下场。
天下之事,图难于易,人们通常在开始时感到行事的艰难,在成事后便只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其实,初始时的坚定与成功后的淡定才是做事最应持有的态度。
身体力行,实践是成就佛的唯一途径
佛法是靠学习得来的吗?显然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在看佛经,但是成佛的人却几乎没有,可见只看佛经并不能有所成就。那怎样才能学得佛法?
佛法只有实证,你证到了以后才知道,是法不可说,凡是说的都不对。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佛法不是虚玄的,而是一个修证的事实。每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付出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佛法是需要修证的,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则绝不可能获得解脱。实证佛法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了解一下。
临济在黄檗禅师门下,行为精纯专一。睦州首座问他:“你到这里多长时间了?” 临济回答:“三年了。” 睦州又问:“你参问过老师吗?”
临济回答:“没有。” 睦州告诉他:“你去问问住持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义?”
临济就去问了,话音未落,黄檗就打他。临济回来后,睦州问他:“你问得怎样?” 临济答道:“我话还没有说完,和尚就打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睦州说:“你还没弄清楚,再去问问吧。” 临济又去,黄檗又打。就这样三度发问,三度遭打。 临济心灰意冷,对首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