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走人生偏锋,懂得交友精髓,得意失意皆从容,识破仁义道德的假面,凡事先寻因再求果,躲开历史的圈套,光明磊落做人行事,高瞻远瞩经营人生,生命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的结局可以由自己决定。
中庸是一种自然的生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南先生亦慨叹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剑走偏锋,有时能够出奇制胜;人走偏锋,有时却会激进犯错。所以,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应属中庸的生活。
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在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中,至今还未发现有一种比中庸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运动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工作,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柜子;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总而言之,这种生活当为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清代学者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就是这种中庸的生活哲学的最佳写照。这首诗气韵贯通,文笔流畅,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人自古以来那种中庸生活的理想很美妙地表达了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中庸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将心态调适到平和之处。天地寂然不动,富贵名利成空,既然已经明了生命的本质,人生又何必剑走偏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南怀瑾先生在《庄子讲记》中提到了一种特有的幸运,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祈祷神灵消除灾害,总不把白色额头的牛、高鼻折额的猪以及患有痔漏疾病的人沉入河中用作祭奠。这些情况巫师全都了解,认为他们都是很不吉祥的。不过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世上最大的吉祥。南先生说这是一段庄子式的滑稽幽默,却把人生之道讲得十分透彻。
庄子引用古代人的迷信来说明一般人认为不吉利的东西,但“神人”却认为这种“不吉利”反而有益无害。比如说,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没人敢骑,反而因此免去了一辈子的奴役;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杀掉作祭祀,才会好好地活到老。所以,世人认为不吉利的,在上天看来却是大吉大利。南先生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那一面。
从前有一个国王,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他射伤了一只花豹。国王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到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突然跳起来,将国王的小手指咬掉小半截。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着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听了很是生气:“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是的,大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难道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又找了一个近臣出游了。谁知路上碰到一群野蛮人,他们把国王抓住用来祭神。就在最后关键时刻,大祭司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因为祭神要用“完美”的祭品,大祭司就把陪伴国王一起出游的近臣抓来代替。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将宰相释放了,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向宰相敬酒说:“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可我不明白,你被关进监狱一个月,难道也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慢慢地说:“大王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时,谁会被丢进大锅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宰相是一个明智的人,他能从事物的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并始终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南先生认为,正是因为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与不利,没有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没有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里,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人生中难免遭遇一些利害得失,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就会少一些挫折感,你的人生才能轻松愉快。
上天总是公平的,在这里多给你一些,就会在其他方面拿走一些,所以得失不要看得太重,像塞翁一样做个生活的哲学家,便会减去不少烦恼。
无德必亡,唯德必危
当仁义仅浮于表面,而离本义越来越远的时候,倒不如摒弃表面的仁义道德,来得真诚。南怀瑾先生说,老子之所以叹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其实是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割地称雄,残民以逞,原属常事。因此,许多有志之士奔走呼吁,倡导仁义,效法上古圣君贤相,体认天心仁爱,以仁心仁术治天下。诸子百家,皆号召仁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高明的学说,哪一种超然的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只有空壳的口号,原本真正的实义便慢慢被忽略了。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圣人率领门徒云游四方,来到某个地方。这地方原本是一个国家的都城,如今已国破城灭。圣人是位研究兴亡治乱的专家,他向一位年迈睿智、阅历最深的老者请教:“贵国为什么会灭亡?”老者摇头,叹息。良久,他说:“亡国的原因是,国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众弟子愕然,圣者默然。老者语重心长地说:“好人没法对付坏人。”
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 道德只宜律己,难以治人。道德的效果在于感化,但人的品流太复杂,不感无化待如何?感而不化又待如何?荀子主张:“敬小人。”不敬小人,等于玩虎。坏人有时必须用坏来对付,以毒攻毒,才能制胜。也正因如此,道德渐渐偏离本意,仅仅披着“仁义”的衣服,内在却慢慢变质。
因为生于天下大乱之时的圣人,若是为了救世而救人,既然有所作为,也不免保存了一面,而伤及另一面。杀一以儆百,杀百以存一,本质相同,均为义所不忍为。因此,老子认为那些自称为圣人之徒、号召以仁义救世的现世之人,不过是徒托空言,毫无实义,甚至假借仁义为名,以逞己私。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有人愤世嫉俗地认为,道德不能让人成功,也无法让人胜利,因为上帝总站在大奸大恶的人一边,只需做做仁义道德的表面文章便可获得成功。其实表面的仁义道德总会被别人看穿,仿佛一场戏剧表演,演员总有卸下装扮的一天,总有人知道你五色油彩下面的真实面容是什么样的。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号啕大哭。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在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吴将军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不知道我儿子要死在什么地方呢!”
这是一位目光犀利的母亲,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吴起绝不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为了谋取功名,背井离乡,母亲死了,他也不还乡安葬。本来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为了能当上鲁国的将军,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史书说他是个残忍之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士兵身上的脓疮却一而再地去用嘴吸吮,难道他真的视兵如子吗?当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表面的仁义道德为人称颂,也收买了士兵的忠诚,不过本质依旧被人看了个一清二楚。
老子在当时之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其实不过是为了打掉世间假借圣人虚名以伪装仁义的招牌。仁义道德面面观,如果仅仅是人生舞台上的表演,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倒不如忘却这华丽的道德演出。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温暖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哪个才是人生中更为重要的呢?南先生借孔子之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有一次公西赤被派出去做大使,冉求因其还有母亲在家,就代其母亲请求实物配给,并多给出许多。孔子知道后,虽然并没有责怪冉求,但对学生们说,你们要知道,公西赤这次出使到齐国去,坐的是最好的马,穿的是最棒的行装,这么多的置装费中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母亲用。我们帮别人,要在他人急难的时候帮忙,公西赤并非穷困潦倒,再给他那么多,只是锦上添花,实在没有必要。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说得也是这个道理,锦上添花不是必要的,雪中送炭却救人于危难。人需要关怀和帮助,也最为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有人说,真正的朋友是雨中的一把伞,是雪中的一捧炭,是寒室中温暖的棉被,是佳肴中不可缺少的盐花。
三国鼎立之前,周瑜并不得意,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做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很多,粮食问题就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很多人被活活饿死,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地方的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想必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寒暄完毕,周瑜就开门见山地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顿时产生了爱才之心,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着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如此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真的像鲁肃想的那样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了孙权,鲁肃终于也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