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自然见仁见智。但我只认定一个最显著的外在结构:那就是副职的官员太多,而原先的更多。有人说我们的机构臃肿庞大,其实臃肿着的各级机构正是由各个副职分管的条条块块组成。
谁都知道几乎所有的机关和机构在职位设置上都实行着“一正多副”的模式,“多副”多到什么程度?情况千差万别,一般少则三五个,多则八九个,十多个,乃至几十个。以某个县为例,居然有多达5个副书记;县政府则有七八个以上的副县长。乡镇呢,十来个以上的副职早就司空见惯。而最最极端的当数华东地区某县某乡排列着34个副乡长;而东北某市政府则有着19名副秘书长。参照级别运作的事业单位,副职之多也是当仁不让,其他例子不必去找了,笔者所在的报社当年尽管只有区区三四十号采编人员,每天仅出8个版的报纸,但却曾经一度有过7个副总编辑排排坐的膨胀时段……以上仅指职务副职,倘把括号“享受副职待遇”都算上的话,有的单位甚至多到可以打几个筋斗的程度。
一个乡镇是这样,一个县呢?一个市乃至一个省呢?还有企业、社团、学校等等呢?有人凭此断言:中国的职之多实乃世界之最!实在没有理由不相信。后来中央就限制地方党委副职的问题发了指示,这才遏制了各级副职的滥化。副职之多,原因不一而足,它既是安排某一级别人员的职位凭借,也是平衡矛盾或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现成资源,当然有时也掺杂着人情票、贿票、权力代金券等因素,成为副职腐败生态的一道阐释——比如那一年山西长治原县委书记王虎林,两个月内突击提拔科级干部278人;又如只有40多万人的陕西洋县,县委书记邱军提拔科级干部800多人,超编307人……总之,收钱卖官安排个副职,既像筵席中加双筷子那么便捷,也像下象棋拱一步卒那样随意。
以上只略约探讨副职之多的部分原因,这里不准备去罗列副职太多引发的弊端,也不会去拉外国官场副职的设置情况来作生硬对比,以强化或者支撑某种论点。笔者只想尝试窥探一下伴随着副职泛滥而普遍存在的种种不同心态:副职中当然蛰伏着大量踌躇满志的未来之星。于是除却正常的工作外,他们对正职就似乎更有一套讲究,比如他们事事处处都注意:揽事不揽权,做事不争功;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陪同不炫耀。总之,演好角色,拿捏分寸,把握平衡,左右逢源,进退有度……是副职伺机“升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处世版本。
也有一种副职自知上进无望后,往往表现出清静无为、淡泊潇洒的姿态,有人对之进行概括:吃饭吃素,穿衣穿布;上班走路,当官当副。这真是一种自足心境的勾勒,一种平和姿态的显现。有的副职当成“老油条”之后,便表现为鬼精鬼精的,在正职光圈的笼罩下,鬼精们深深体会到“干多没啥意思,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全干你啥意思”的个中三昧。
当然有为数不少的牢骚副职,他们怨言的根据是:出了成绩,登台领奖总是正职;捅了娄子,面对曝光镜头的几乎全是副职。而平日里,太主动了正职会骂你抢功;太严厉了下属必骂你装蒜。总之左右不是人。于是乎,牢骚发布者无不感慨中国副职:定性模糊、标准不清、期待空缺、角色尴尬……哦,“当官要当正的,带兵要带愣的”这句顺口溜是否就这样应运而生?笔者最感纳闷的是:面对着庞大的副职结构,为何无人去深入采集、深入研究这一活生生的权位标本?空置着驳杂的副职现象,何以迟迟不诞生一门也许有研究前景的社会结构新兴学科—副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