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问题最易引发议论,因物价直接与人们的口袋挂钩,直接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指数构成因果链条。最不喜欢物价暴涨的应该是平头百姓,但偏偏他们不能左右物价的涨跌。于是涨价风潮从来都与叹气、抱怨乃至骂娘结伴而至。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物价一如从不安分的海水,永远都在涨涨落落的翻动中喧嚣。和海水不同的是,物价的涨潮要比跌落要频繁得多,海水有涨必有退,而物价一旦涨了就很难回落。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全都如此。
有些东西涨了价人们总还能接受,比如汽油以及不可再生的种种物品,一有风吹草动(比如中东有战争),人们就会顺理成章地准备着多掏口袋,最多嘴里嘟囔几句完事。又比如液化气价近年一路飙升,虽怨言频起,但只要查一查全国各地气价情况好像都差不多—至于各地存在着每瓶几块钱的差额,有关部门早就做好了“解释”的长篇大论—既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都明言“今后资源价格要逐步提高,价格要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所以再去纠缠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某些物价的居高当然还与地域位置、季候节令、物种产量、灾情影响等因素有必然联系,比如在沿海地区偏要吃新疆产的葡萄干;在内陆省份偏偏要吃海鲜;再比如早春三月你想尝鲜头茬荔枝;在干旱失收的年份里买点花生米;还比如台风过后果蔬和鱼肉价格骤然走高等等,这些消费都没人有意见。可见老百姓们也并非凡是涨价必出言不逊。
但是,倘若在“反季节瓜菜”名声巨大的海南,你的香蕉和西瓜比别的省市贵出许多,人们就会质疑“反季节瓜菜”基地的名声;再如上网宽带费、有线电视初装费、手机费、电费水费、物业管理费、煤气瓶产权费等明显比其他地方贵—甚至已经明文禁收了的卫生费、治安费等仍在一些局部死灰复燃,那人们怎么可能不牢骚满腹?至于阑尾切除手术和CT头颅这两项创下全国医疗收费“第一”刚引发一片哗然,紧接着又曝出了“羊肉每斤价高居全国之首”,又怎能不叫人进一步联想:这里到底还有几项“最贵”没被列进来呢?
似乎不怎么被“市场”左右的要算海口的房产价了。谁都知道海南“烂尾楼”在全国的名气,即使在处置部分烂尾楼后,给人的印象仍是房子过剩,连规划部门都承认“海口有大约1千万平方米左右的空置楼……”你看一栋栋新建楼宅的窗口晚上照出孤寂零落的萤灯,就是有力的注脚。但尽管如此,海口的房价并不因为可以容纳几十万人的房子空置着而有走低的趋向。当然,我们惯见的是:很有不少官员对房产价格的居高感到欣慰甚至自豪,据说还有官员拍着胸脯断言“海口房价N年内必定增值百分之五十以上……”很多缺房户是不太理解:其他物价高了政府也许还会头疼,甚至还会想办法去打压、平抑。而偏偏房价居高官员们述说起来却往往眉飞色舞,莫非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势头仅仅以房产的价格为参照系?
最叫人纳闷的是海口出租车起步价了。有段时间,除深圳外海口出租车起步价全都高于国内其他城市,于是市民多年前就要求下调。更重要的是营运的车方和的士司机也都纷纷响应—甚至还发生了的士司机联名上书要求调低起步价的怪事。按说供求双方你情我愿,岂不容易成交?但现实就是不行。为何?主管部门不同意!
应该说有关领导和部门为的士起步价的下调问题已经煞费苦心:除举行多次听证会外,一位副市长还深入各界做调研,紧跟着还有政协委员提案,还有物价局官员和网民对话……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听证会民意,还是调研结论,无论是提案意向,还是官民对话并轨,经媒体报道时都无一不显示“出租车起步价应该下调”甚至“近期要下调”的内容。交通局局长在那一年的《公仆在线》电视访谈里更是明确表态“年内铁定要下调……”但一晃几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只听到“要下调,要下调”的打雷声。
究竟何种难以逾越的“程序”,使得这个各方早已认准官员多次表态的问题,拖成了遥遥无期的马拉松?
总之,在当下,古怪的物价叫你没有好脾气,而悖谬的理由常常使你感到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