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15700000014

第14章 张中行

【大师素描】

他被称为“布衣学者”,因为他一生贫寒,85岁才分到一套雅号“都市柴门”的三居室;他又被称为“文坛老旋风”,80岁后暴得大名,一部《顺生论》被称为当代《论语》。他是一个“多情才子”,他认为男女之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他又是一个“负心之人”,据说《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的原型就是他。他和季羡林、金克木同称为“燕园三老”,启功先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季羡林先生称他: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而他自己说:“我乃常人,就安于常态”。可以说,他是一个最最平凡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不想做官、不想发财、只想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最最超凡的国学大师,他集雅人、雅行、雅趣、雅文为一身。

他就是国学大师、著名学者、散文大家、作家、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张中行。一位平凡到骨子里,又奇特到骨子里的国学大师。这里,我们将感受他简朴的生活智慧,感悟他“怕死”的顺生思想,领略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为人原则,品味他平凡又超凡、简朴又高雅的一生智慧。

第一章 感悟国学大师“怕死、重情、自由”的顺生智慧

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经写了一首自由诗,来歌颂自由的可贵。国学大师张中行的《顺生论》这部当代《论语》里,则闪烁着“敬生、重情、顺心(自由)”的顺生智慧光芒。感悟大师的顺生智慧,让青少年时期的你,感悟出生命的可贵、慎对感情的美好、自由顺心的生活。

生命诚可贵,舍不得的是生命

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被称之为中国当代的《论语》。在这本书中张中行先生说:人类乐生,把可以‘利生’的一切看作善,人类畏死,把可以‘避死’的一切看作善。可见,张中行先生是特别珍爱生命的,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生命延续,和躲避死亡的行为都是善举。这便与《论语》中的“仁”不谋而合。

当被人问及“过分利生会不会成为贪生,过分避死会不会成为怕死?一个人贪生怕死,他会不会说假话?”时,张中行先生的回答则更为率真。他说:“如果只有说假话才能活,我就说假话。我认为这对人品无甚损伤,因为说真话便死了。甚至需要无耻不要脸才能活,修养到了也可以做。但这有了限度,要有一个原则,‘**********’中你让我说假话,批斗之后还给饭吃,那种假话谁都说过。只要良心不亏,要想办法活着。”

从张中行先生的话中,我们品味出的是最纯朴的老百姓的思想,这些话朴实的能触动人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生”和“死”的选择,只要良心不亏,便要活下去。这就是张中行先生的“生命观”。可以说活着便是一种幸福,一种资本,一种最大的享受。因为只有活人,才有资格谈论将来,谈论梦想,谈论虽然短暂但却可以变得充实的生活。

可是,在如今的这个社会中,我们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经常看到的是很多人轻生就死的新闻和故事。其中还不乏许多青少年朋友。这些轻生的人,要么因为遭受了巨大的失败的打击,要么有着惨痛的经历,要么因为感情、学业、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这种可悲的行为和举动,张中行先生表示出的是无限地惋惜。他曾说:“生是一种偶然,由父母至祖父母、高祖父母,你想,有多少偶然才能落到你头上成为人。上天既然偶然生了你,所以要善待生,也就是要善待人。”也许,有轻生念头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死亡便能换来真正的解脱。其实不然,一个轻生的人,逃避了他所应尽的责任,虽然他从死亡中摆脱了痛苦的纠缠。然而他的死却将更大的痛苦带给了他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自己所谓的“解脱”,换来的只是众人止不住的眼泪与心中永远的阴影。生命诚可贵,当人问及病榻上的张中行先生最留恋的是什么时?张中行先生回答说:“舍不得的是生命,愿意活着。”这简单的几个字,便勾画了张中行先生一生的率真和朴实。

或许,和青少年朋友谈论生命的宝贵和死亡的话题,有些许深奥和无趣。然而,这个话题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话题。面对着越来越多喊着“郁闷”的青少年朋友,“生命诚可贵”这句话真的应该引起我们一番思考。前不久,在重庆的某所中学里,一个初二的女生,因为和同班的同学吵嘴,结果被同学当着很多人的面扇了两个耳光。而就在当晚,就寝熄灯后的深夜。这位女生便选择了用小刀割脉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遗书”日记当中,这位女生说,自从挨了那一巴掌后,她觉得从此再也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了,活着抬屈辱了,只好选择放弃生命。

就这样,这位年轻的才上初二的如花少女,就因为同学的一巴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她留下的却是给自己父母惨痛的打击——她的母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脏病突发,幸亏抢救及时,才挽回了生命。他的父亲,也因为这一噩耗,一夜之间添了无数根白发。

这一幕悲剧的发生,其实真的可以避免。为什么一巴掌就能打掉一条生命。难道生命这么不值钱吗?难道生命就可以这么草率地对待吗?古人韩信可以忍胯下之辱而活,难道这位女同学就不能忍一巴掌而活吗?

然而,没有假设,生命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叹息之后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这个看似遥远又很现实的问题。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可能苟且偷生的情况应该没有了。然而遭遇屈辱,遭受不公平的打击等等情况还是又可能出现的。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在现实的生活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当自己遭受屈辱之时,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呢?是选择“以牙还牙”的报复,还是选择自己放弃生命。这个答案在我们的古典国学精华《初刻拍案惊奇》中能找到答案。《初刻拍案惊奇》里有一句“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字典理解释道“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这就是答案,留着宝贵的生命,留着希望和将来,自己遭遇的屈辱便总有能解决的一天。

所以,活着,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牢记的道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恪守着希望与信念,奇迹就会出现。老人们常说世上没有什么跨不过的沟,越不过的崖。孟姜女哭倒长城虽然只是传说,但却让人对一切充满了信心;卧薪尝胆虽然是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历史,但却让人对生命改写的历史感到佩服。“生得伟大,死的光荣”一句话轻描淡述的献给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可每个深夜,这句话能为思念他们而泣不成声的人们带来什么?911带走的无数条生命、南京大屠杀逝去的灵魂,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对那些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来说却是抹不去的伤痕。

这就是生和死带来的差别。当然,面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们也不能穷钻牛角尖,我们应该抱着的态度,张中行先生也给了我们答案。当人问及张中行先生在病床上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张中行先生说:“不想什么了。整天躺在床上,躺着半睡半醒地想什么?不想,我现在只能说是还活着。我是一个平民百姓,小民何求,就是活着。活着不易。”面对随时走向自己的死亡张中行先生也坦然到“怕死。至于说我自己怎么看待生死,我想怎么看都没有用,只能任其自然,生就生了,到了相当的时候死就死了,完全任其自然。我不能决定”

这就是张中行先生的生与死的智慧。这就是最平实易懂的“顺生论”思想。国学大师尚且“怕死敬生”,年轻的你,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爱情价更高:在该爱的时候相爱

爱情,一种奇妙的感觉。年少无知的我们在这一腔热血的时代也会为此泛出红晕,就因为爱情的悄悄到来。什么是爱情?没有人能给出令人完美的定义。在落英缤纷的花季,在云卷云舒的雨夜,在寥落星辰的深夜——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简单的话都能让彼此感到温暖。没有阳春白雪般高雅,只是小桥流水般朴实,但就是这种清澈的感情却引发了无数的催人泪下的故事。从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在中国民间传奇《梁祝》,无一不彰显了爱情的力量——超越了家族势力,超越了身份地位,超越了生死境界。两颗不弃不舍的心,使得时间与空间不再是界限。青少年朋友们,当你们到恋爱的年纪,在该爱的时候相爱,便能体会和明白为什么爱情价更高了。

张中行先生就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和《青春之歌》的作者,女作家杨沫先生曾经有过一段感情,而且他们两人还有一个女儿。然而后来两人最终并未走到一起,而张中行先生则被人影射为《青春之歌》当中落后、鼠目寸光的于永泽。而且分手后,杨沫先生也曾公然地说过张中行先生负心等等话语。而对于这些张中行先生一直保持着沉默。后来,**********时期,当造反派找到张中行希望他揭发杨沫先生时,张中行先生却说:“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真的相信她所信仰的东西,并为之奋斗,比那些口头主义者好多了”。可见,张中行先生是一个多么重感情之人。当被人问及在一生中最不能原谅的人和事时,张中行先生回答说:“借助运动来整别人的人不能原谅,损人利己的人不能原谅,无情无义的人不能原谅。”有些无情无义的人将世间最美好最动人的感情割舍,以此换取权力、金钱等物质上的财富。这些将亲情、友情、爱情作为工具,一步一步踩着它们达到目的的人终究会众叛亲离孤身寡人,坐拥孤独结束一生。藐视情义的人,终究会被世界抛弃。

在被问及死之前您最留恋的是什么时,张中行先生的答案令人有些意外:人与人不一样。皇帝当然最留恋的是他的天下。我没想过最留恋什么。说到生命结束时最舍不得什么?我这年岁的人也没有像年轻人那样有什么情人。如果年轻时候有非常好的情人,当然最舍不得的是情人。老年人就没这个了。病榻之上的老人,临终之前惦记的是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舍不得的情人。“舍不得”这三个字倾注了多少的情感,死了都要爱也许就是源于这种觉悟。轻尝恋爱的滋味,涩涩的,甜甜的,酸酸的,不知应该会心一笑还是泪流满面。两条平行线在某一天出现的交集,年轻的人们,为一个突然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而牵肠挂肚,衣带渐宽终不悔,殊不知这便是爱情的伊始。

然而爱情并非都是甜蜜的。爱情的神秘面纱虽然很诱惑人心,让人好奇而心生激动,然而张中行却说“人生不过象小羊一样稀里糊涂地来到世上。象星云的旋转,象蚊子的哼哼,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恋爱像猫叫春一样是延续后代的一种自然现象。”面对这种“自然现象”,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所要懂得的就是:在该爱的时候放手去爱,而在不该爱的时候,绝对不能有爱的冲动。否则,就很有可能遭受冲动的惩罚。这一点张中行先生的经历便是最好的佐证。

在张中行先生22岁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只有17岁的杨沫女士。当时,张中行先生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杨沫女士则由于不满家长的包办婚姻,与家庭抗争寄居在当时北京的哥嫂家里。后来两人认识后,产生了感情,并且同居,然后有了孩子,然而由于彼此都没有经济来源和彼此兴趣、爱好、志向的差异,这段感情最终以失败告终。可以说,这就是早恋的结局,在不该相爱的时候相爱,终将不能收获爱情的果实。

如同张中行先生的这段恋情一般,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谈恋爱,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夭折的。初入情网青少年们,往往信誓旦旦,甚至山盟海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由中学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真的成熟起来,并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有了新的择偶标准。过去曾经倾心挚爱的人,可能因为性格的变化,志趣爱好的不同而难以结合。到那时,他们回顾旧时的一段经历,会觉得似乎是一场游戏。有人作过追踪调查发现,早恋者婚姻的成功率极低,中学时代相互热爱的人,最后能组成家庭的并不多。为这种最终苦果多于甜果的“爱”,而耗去大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未免太可惜了。青少年朋友确实要仔仔细细地观察和体会这一事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青少年时期的爱情是一枚青涩的苹果,虽然很是诱人,但是过早采摘它绝不可能吃出甜蜜的味道。所以,唯有把自己对爱情的希冀和渴望,化为进取的动力,在该爱的时候猛烈地爱,才是真正的大道理、大智慧。

若为自由故:道同则谋,不同则不谋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诗》最后的两句为: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在诗人眼里比生命和爱情更高。而张中行先生也是提倡自由的,虽然并未直接以自由的字眼来阐释,然而其现代的《论语》——《顺生论》的核心思想,便是顺其自然,顺着自然之性来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自由。

当人问及张中行先生与杨沫先生的那段感情分手的原因时,张中行先生认为主要是两个人在思想上有距离了,一个走“信”的路,一个走“疑”的路,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而这种“道同则谋,不同则不相为谋”的智慧,正是一种自由的智慧。也是张中行先生“顺生”的思想。这一点可以说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不同不相为谋”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就是说: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张中行先生是一个提倡“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他主张人要顺着自己的本心来交友和生活,他认为那些在没有彼此认同的前提之下的关系,是不可能长久的。而这一点,对于我们择友处事来说则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一个人和他人结为朋友,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出于彼此的好感,然后彼此尊重而成为朋友。然而,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开始的时候一定不是很深的,只有慢慢地通过时间的磨练,才能发现对方的性格,摸清彼此的脾气和爱好。而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的志向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时,我们就应该思考“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句话了。因为朋友对于自己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西方有句谚语说: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须看他的朋友是怎样的。而我们的古人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我们发现与朋友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对人生的志向有着极大的差别时,就应该选择放弃这段友谊。同样对于感情也是如此。而这一点,我们的古人可以说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世说新语》中的“管宁割席”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

管宁与华歆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两人一起结伴进私塾读书。一次,管宁与华歆一同在学校后面的园中锄草,发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而不见,继续挥锄不止,他认为这掉在地上的金子,是“非己之财”所以与“瓦砾无异”。而华歆却将金子拾起来看了看,并用牙齿咬了咬,来辨别这块金子的真伪。然后把这块金子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华歆的这一举动被管宁视之为见利而动心,非君子所为,与自己对金钱的看法不一致。

还有一次,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附近有官员华丽的轿舆车马经过,前呼后拥十分热闹,管宁依旧同往常一样安心读书,而华歆却忍不住将书本丢到一边,跑出去看了一下热闹。华歆的这一举动在管宁看来是心慕官绅,想着做官,亦非君子。于是,管宁毅然将二人同坐的席子割开,与之分坐,断了与华歆的交情,并且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割席”的故事很短小,确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而正因其小,足见我们的古人所提倡的“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一交友的思想。古人将这个故事记录在《世说新语当中》,就是要告诫我们约束自己的交友尺度,要交友以严,善于从小事中发现自己朋友的性格和志向。从而决定这位朋友是否可交。

当朋友之间所追求的东西有着悬殊的差别之时,就可能在以后的路上分道扬镳。因此,朋友未必能够一路通行。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创业,然而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会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出现分歧,使友情破裂。而当我们发现之后,就应当以“道不同则不相为谋”的思想来指导我们自己的行动。

青少年朋友们,道同则谋,不同则不谋,不但是交友的艺术,而且能使自己更好的实现自我的自由,所以,在面对生活中与他人感情、友谊的纠葛和关系时,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交得良友,也获得生活的自由。

第二章 品味国学大师平凡又超凡的生活智慧

生活是需要智慧的。追求超凡脱俗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一届“超级女生”只有一个冠军李宇春,一届“快乐男生”也只有一个冠军陈楚生。与众不同的不平凡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的还是平凡,面对平凡的生活,你做好了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成功起来,你便拥有了不平凡。而这里,张中行先生给你的正是让你由平凡到超凡的生活智慧。

把好欲望的方向盘

有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但是他非常贫穷。

一天他来到一片离家很远的树林,碰到一位老妇人,那老妇人对他说“我知道你每天很苦,但是得到的却是微不足道的。我送你一枚魔法钻戒,它能够使你拥有财富。当你说出你想要得到什么,同时转动你手指上的戒指时,你将会立刻得到你所希望的东西。但是,这枚戒指只能实现你的一个愿望,所以你在许下你的愿望之前要仔细考虑清楚。”

惊愕的农夫接过戒指,激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晚上,农夫路经一座大城市时,他遇到了一个商人,他拿出了魔法钻戒,向商人讲述了这段稀奇的经历。商人邀请农夫晚上住在他家。深夜,商人来到熟睡的农夫身边,他小心冀翼地用一枚相同的戒指,换走了农夫手指上的魔法钻戒。

农夫早上醒来,向商人道谢,却发现商人被一堆金子压死了。农夫在金子堆中找到了戒指。农夫回到家,把魔法钻戒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妻子按捺不住激动,对丈夫说:“试试看,让它带给我们大片的土地。”

因为亲眼看到商人被金子压死的一幕,农夫担心要是轻易向这只魔戒许愿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同样的厄运。于是他对自己的妻子说道:“我们必须仔细对待我们的愿望,不要忘记,这戒指只能帮我们实现一个愿望。”农夫解释着,“最好让我们再苦干一年,我们将会拥有多顷良田。”从此,他们竭尽全力地工作,并且获得了足够的钱,买了他们所希望拥有的土地。农夫的妻子想要一头牛和一匹马。农夫说:“亲爱的,我们何不再继续苦干一年?”于是一年后,他们又买回了牛和马。“我们是最快乐的人。”农夫说,“不要再谈什么魔法钻戒了,我们拥有年轻,拥有坚实的双手。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再去想那戒指吧。”30年以后,农夫和他的妻子已经变老了,他们的头发变得和雪一样白,他们拥有了所希望获得的一切,而那枚“魔法钻戒”依旧完好地保存着。

在欲望面前,我们经常迷失了自己,变得非常的贪婪,从而使自己走上堕落的深渊。于是,很多人都主张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禁欲得观念由来已久。其实,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欲望,学学故事中的农夫,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和欲望的诱惑时,以一种冷静态度,利用自己的欲望去拼搏进取来最终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才是最可取的。

张中行先生在《顺生论》中就曾说:生而有欲,生与欲不可分,已受生而谈灭欲,这样想,也许应该称之为智,这样做,也许应该称之为毅;不过间题在于,实际上万难做到,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压抑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要前进,要成功往往都是因为欲望的推动,克制自己欲望不但难以做到,而且会使人陷入消极、不思进取的地步。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面对我们的欲望呢?

张中行先生告诉我们:办法是像对待烈马那样,一面要接受烈性,一面要训练它习惯于受节制,能够顺着大路跑而不乱来。不乱来,就是有欲有求,但能适可而止。可见,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欲望,学会克制它,把好欲望的方向,那么我们就能驯服欲望这匹烈马,从而骑着它,沿着大路快速地进步。

有欲望并不是一件坏事,在欲望面前的取舍和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选择错了,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膨胀,让自己陷入纵欲的泥潭,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悲哀。如果你选择对了,控制了自己欲望的方向,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充满鲜花和掌声的幸福

今天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放纵自己欲望、放荡不羁、缺乏自制力的“坏”青年。

学生时代的小布什,学习成绩一般,但对于吃喝玩乐他却样样在行。平时他整天与“狐朋狗友”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由于家境宽裕,小布什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车,他最大的喜好是开着自己的车,带着时髦的女孩,在大街上飙车和游乐。除此之外,每天晚上,他总是泡在各色舞厅里,不到深夜不会回家,而且每次都是醉醺醺的。老布什看儿子如此不济事,多次谆谆教导,但是,小布什总把父亲的话当耳旁风,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一个很特别的姑娘出现在他面前,她的美丽和纯洁一下打动了“花花公子”。在这位姑娘的影响之下,小布什警醒了,他慢慢克制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放纵行为。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了。进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小布什树立自己的雄心:那就是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美国的总统。后来小布什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积极参与政界的活动。经过一番拼搏,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当选美国总统的理想,满足了自己入住白宫的欲望。

自制是一种美德,节制欲望、利用自己的欲望来推动自己去奋力拼搏则是一种智慧,只要把好自己欲望的方向盘,你会发现在欲望的强劲推动下,你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青少年朋友们:面对欲望的诱惑,只要我们保持理智,分辨出心中的欲望是有助于我们成长和远大目标实现,还是纯粹只是满足个人的享受。然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扑灭心中私欲的火焰,利用那些推动我们进取的欲望,你会发现把好欲望方向盘的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中,有如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般畅快淋漓。

快不快乐,完全由自己的想法决定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忙碌的生活总会使人们迷失在浮华背后,“郁闷”“不爽”等词汇的诞生淡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生命应是快乐的。生命曾被哲人描述为与生俱来就有两种特性,即神性和物性。生命的乐音发自两者共同和谐的弹奏,而生命的妙音则发端于生命的自足中。如果能做到和谐、自足,又怎么会不快乐呢?

张中行在《快乐》一文中曾提出:乐比苦好,处理人生问题,决定取舍的时候,这似乎是个不须证明的原则。也难于证明,因为这是来自切身的感受,生来如此,历来如此,或者只有天知道是为什么。快乐正是人的本质,婴儿出生后喜极而泣,之后他们那纯洁天真的笑容是多么的动人。而将嘴角上扬,一个甜美的微笑也正是全世界同行的语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因为他常常闷闷不乐,所以一年四季都在找快乐。他到处问别人:“请问,到哪里才能找到快乐?”但被问的人总是摇摇头说不知道。他愈找不到快乐就愈不快乐。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找到快乐决不罢休。因此他收拾了行李远离家乡,到了人烟稀少的深山、海边去寻觅,然而依然找不到,最后他准备放弃了。他告诉自己:“算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快乐呢?只要我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没有快乐又能怎样?我若能找到快乐更好,找不到也不是世界末日啊!我还是回去过我的日子吧!”他对自己说了这一番话后,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一路上,他哼着歌、吹着口哨,这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快乐。

张中行在《快乐》中还说过:快不快乐,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决定。“乐比苦好”总是难得不承认的常理,因为乐与“欲”有血肉联系,也就是与“生”有血肉联系,顺受天命,要“生”,求“善其生”,就不能不把“乐”看作十分珍贵的事物。人生,上寿不及百年,呼吸一停止就是断灭,怎样度过一生比较好呢?古今有无数的人想到这个间题。不同的解答可以提出不同的条件,不过,无论如何,说“由于多有所乐而心安理得”是个重要条件,总是绝大多数人会同意的吧?学会珍惜,学会知足,也就发现了快乐的真谛,也间接领悟了人生应该追求的一切。

有—位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打击,他没有颓废也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东山再起。不久,他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当他还清最后300个债务人的欠款后,这位金融家实现了他的承诺’。有人问他,他的第二笔财富是怎样积累起来的。他回答说:“这很简单,因为我从来没有改变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个性,就是积极乐观。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认为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万事万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实际的情况比一般人设想和尖刻批评的情况要好得多。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地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快乐开心的人在我们的记忆里会留存很长的时间,因为我们更愿意留下快乐的而不是悲伤的记忆。每当我们回想起那些勇敢且愉快的人们时,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柔和的亲切感。

快乐的秘诀,似乎藏在一种完美的平衡里。既不轻言放弃,又能真正坚持,善于在细微之处学会感悟,又不沉湎于过度的喜悦。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顺其自然地享受快乐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快不快乐,完全由自己的想法决定。

生活不能没有良好的习惯

生活不能没有良好的习惯,是张中行先生对青少年的一句劝诫和提醒。现实生活中的张中行先生,自己也是一个有着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他从不暴饮暴食,偶尔喝酒也是适可而止。他一生平淡,从不大喜大哀,闲暇之时就是提笔写写东西,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延年益寿,到九十岁的高龄依然耳聪目明。这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张中行先生带来的巨大帮助。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抽象地说,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英国词典学家塞·约翰生曾说过:“习惯的锁链隐而不易觉察,直到有一天牢不可破时,人们才会发觉其存在。”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习惯,不要忽视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习惯,因为微小的习惯也可能改变你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师与他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教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身边的4株植物。第一株是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经算得上挺拔的小树苗,它的根牢牢地盘踞到了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然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学生一样高大;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树,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他的年轻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学生用手指轻松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加力量,便将树苗连根拔起。

“好,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学生先用一只手进行了尝试,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最后,树木终于倒在了筋疲力尽的年轻学生的脚下。

“好的”,老教师接着说道,“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

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树,想想自己刚才拔那棵小得多的树木时已筋疲力尽,所以他拒绝了教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去做任何尝试。

“我的孩子”,老师笑着说道,“你的举动恰恰告诉你,习惯对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

习惯好似故事中的植物,越根基雄厚,就越难以根除,甚至让人惮于去尝试改变它。习惯有好有坏,习惯一旦养成,它们就会像故事中的橡树那样,牢固而忠诚。我们是被习惯的锁链所桎梏,成为它的奴隶,还是砸碎它,成为它的主人。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就等于人生成功了一半;反之,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习惯为你服务。

张中行先生就是看到了习惯的巨大力量,他不仅提倡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探讨如何学习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他曾说道:“要多读,要费时间,要有耐心。没有时间是硬障碍,没有耐心是软障碍,两者相加,阻力就加倍大。许多人想学,半途而废,主要就是不能冲破这两个障碍。冲破障碍有秘方,是细水长流,逐渐养成习惯。然后以习惯为动力培养兴趣,以兴趣为动力巩固习惯,到习惯和兴趣混为一体的时候,水到渠成,那就保险可以学会。”

以习惯为动力培养兴趣,以兴趣为动力巩固习惯,这一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文言文的学习上,在学习其它知识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培养起有益的习惯,促进自己的发展。

乔·吉拉德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连续12年保持全世界推销汽车的最高记录。在任何一个地方,人们都会问乔·吉拉德同样的问题:你是怎样卖出汽车的?”

乔·吉拉德认为推销产品之前先要推销自己。多年前他就养成一个习惯:只要碰到人,就会给人名片。在递给别人名片的时候,他会说:“您好,我是乔·吉拉德,我是卖汽车的。您可以留下这张名片,也可以把它扔掉。如果留下,您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必要时可以与我联系。”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推销自己,去餐厅时,付账时,甚至包括看体育比赛。看比赛时他会买最好的座位,他知道坐在越前面的人越有钱,越有钱的人越有可能向他买汽车。他会拿1万张名片与前后左右的人交换,在人们欢呼的时候把名片扔出去。经年累月的发名片,不断地结交人脉,渐渐地人们开始谈论乔·吉拉德,并根据他的名片买他的东西。习惯成就了乔·吉拉德,在他一日一日地发名片过程中,他成为了好习惯的受益者。

青少年朋友们,习惯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生,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重复做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说,生活不能没有良好的习惯。

同类推荐
  • 日事日清工作法

    日事日清工作法

    本书首先揭示了拖延的深层危害,拖延既给员工自身带来一系列不良印象,更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甚至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日事日清,消灭拖延,把工作完成在昨天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你只要找对方法,能够有序忙碌;你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守时惜时,合理分配。做一个日事日清的员工,科学工作,勤勉做事,在职场中你必能获得成功。本书是员工管理时问、提高效率的黄金守则,为职场员工日事日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到怎样做一个日事日清型员工,以及如何培养日事日清的工作习惯,并掌握日事日清的重要方法,从而为你提高执行效率提供必要的帮助。
  •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哈佛大学是古老的,但却是充满活力的。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么呢?哈佛校长洛厄尔有一番精辟的高论,他说:“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哈佛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物;它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变化,但目的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 卡耐基励志经典

    卡耐基励志经典

    本书汇集了大量社会名流和普通人克服人际交往障碍、解除生活困惑的经典实例,以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归纳总结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甚至家庭生活中的社交法则,充分挖掘人们潜在心理能量,使人们学会克服忧虑、懂得欣赏自己。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建筑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建筑故事

    本书精选了数十个关于建筑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是读者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
  • 人生正负手:做人做事做官六十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生正负手:做人做事做官六十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做人难免有缺点,干事终归有缺憾,为官肯定有缺失。只有把这些缺点、缺憾和缺失一个个找出来,把一块块绊脚石踢开、搬掉,前行的路才会走得更顺畅、更通畅。做人做事做官“三十忌”与“三十宜”,本书和你谈谈做人做事做官的禁忌和体会。
热门推荐
  • 重生十万年

    重生十万年

    世间匆匆十万载!当杨默再次苏醒时已是十万年之后!曾经的徒弟们已然名震大陆!曾经的佩剑威震天下!就连当初那个小破孩都已经是坐拥一方的大佬!苏醒后的杨默有些懵,这,压力有点大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总裁娇妻休想逃

    霸道总裁娇妻休想逃

    为救病重母亲,她自愿甘心出卖自己,却误惹上大人物;他高冷禁欲、凉薄寡情,却只为了她狂热……她以为,他的刻意接近不过是再玩一场有钱人的戏码,谁想却给她万千宠爱。因为他,她终于鼓起勇气爱一次,拼一回!可是,未曾想一切并不是她所想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闺蜜

    EXO之闺蜜

    EXO,在我,还有喜欢EXO的大家心中无可替代,这将为大家讲诉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 阴阳兽皇

    阴阳兽皇

    任你乱石穿空,我依旧野舟横渡。本以为上世的命陨断魂崖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后会安稳的度过一生,,奈何有灵兽师傅遭乱斗所害,背井离乡,去往人族,开启新篇章,开启复仇路,我为邪兽,世间再无正道人士。我为正仙,世间再无兽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元潕传

    元潕传

    玄曜大陆自古分两大派少林派武乾派少林主张武功武乾主张兵器玄幻爽文,欢迎阅读
  • 召唤小行星

    召唤小行星

    徐烬一个能力超强的觉醒者,可却天生稳的一批。直到有一天他的未婚妻兴致勃勃的说:自己当上了危险的搜查官。
  • 代嫁盅妃

    代嫁盅妃

    她不过是相府中的丫鬟,一朝代嫁成为了王妃。他是昏庸的王爷,只因她出身低贱,婚姻之初便逼她签订了一纸契约,从此对她百般折磨,千般羞辱,将她的爱视作累赘。他是天下人耻笑的皇帝,当她被作为玩物奉上,他却给她万千的宠爱。然而当他与他对峙,她将何去,何从?
  • 美女的诡祭

    美女的诡祭

    古文明探险类悬疑小说。作者目前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平静不了的江湖血腥再起!五名无辜的女子被裸杀,她们的心脏被盗走了,胸腔里却放着1929年,三星堆最早出土的文物,五枚玉琮!韩逍(男主角)和语琳(女主角)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这五枚玉琮本已经全部失踪或者流落欧美!究竟是谁如此丧心病狂,是杀手组织华夏会的冷酷太子任痕,还是想找任痕之父任成报夺母之恨,并嫁祸给任痕的孙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