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
若佛子,直者,直照取缘神我,入无生智。无明神我空,空中空,空空理心,在有在无,而不坏道种子。
——《梵网经》
气节不是自负,而是一种让人敬佩的浩然之气。不为富贵所动摇,不为强权所屈服,不为贫贱而自轻,以一种正直的姿态傲立于世。做公民要有民族气节,做人要有君子气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句诗充分显现出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着宝贵的气节。星云大师十分看重气节,他说:“义,是礼义廉耻的纲目之一,所以孔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彰,国乃灭亡。’人宁可为义而死,也不能无义而生。国家民族,乃至社会个人,都需要气节。气节可以贯穿山河,可以光辉日月,气节才是吾人生命的秩序。”
气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个人维护尊严、保持独立和清醒的必要因素。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出身贵族,为人正直,且富有才华,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及左徒三闾大夫。他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在他的努力辅佐下,楚国一度成为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强国。但是,屈原的才华和正直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深受贪官污吏的嫉妒和排挤,楚怀王也对他渐渐疏远。
在朝廷腐败和小人作乱的共同作用下,楚国日益衰落。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楚国灭亡。屈原难以抑制心中国破家亡的悲愤,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相传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具有崇高气节的爱国诗人而定下的节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赛龙舟,包粽子,以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是一个公民爱国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要自尊自爱,有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先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平淡。君子都有自己的气节,自己的处世原则,这种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正是彼此尊敬、不掺杂利益纷争的交往。太多的利害得失,往往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交往也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星云大师就不倡导与人搞关系,和朋友之间都是君子之交。有些朋友是从小到老几十年的交情,很少有中途绝交的朋友,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利害冲突。星云大师认为,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有太多利害得失,注重道义的来往,好朋友的关系也就能维持下来了。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有气节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原则,不以名利为重。在经历苦难、颠沛流离或者面对诱惑时,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节。
在战国时期,多国混战,民不聊生。很多百姓都遭受饥荒,只能靠乞讨为生。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灾民们一个个饿得有气无力,面如枯槁,就拿出一点粮食来施舍,以显示自己的慈悲之心。
有一天,他拿出一些窝头,旁边摆着粥,看到灾民就喊他们过来说:“叫花子,来吃东西吧!”由于很多天没吃东西了,这些灾民看见吃的就一阵哄抢,似乎连性命都不顾了。黔敖看着这个情景好不得意,认为自己是个济世的大善人。
这时候,有一个人由于饥饿靠在树下,却没有过来抢食吃。黔敖冲他喊道:“喂,过来吃!”见那个人不理,黔敖又大喊:“叫花子,说你呢,过来吃东西!”那个人有气无力地睁开双眼,对傲慢的黔敖说:“收起你的粮食吧!我宁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这就是著名的“嗟来之食”的故事。故事中的叫花子虽然饥饿难耐,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但是面对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仍能坚持自己的尊严和气节,这不得不让人敬佩。
气节是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是端正自我、刚强正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修养、不计得失的大气,是淡泊名利、不屈威武、不为富贵所迷惑的正气。有了气节,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人,而不会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丧失自我。气节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更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