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影响下,渐渐长大,它似乎成为我们做人的准则。一个人受到别人恩惠颇多,定会自觉亏欠别人。从而费尽心机去弥补对人家的亏欠。可见小恩小惠的对我们日常的行为影响如此之重。经常施人以小恩小惠,看似亏本生意,日后会得来数以百倍的回报。很多聪明人,不惜眼前的亏本,想尽办法给竞争对手小恩小惠的甜蜜。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你首先要认识到人脉对于你事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识、结交朋友,如何维护和保持与朋友的友谊,如何做好生意场上的应酬交际,如何把握好在生意场上适度的感情投资,如何与人顺利地谈成生意、缔结合约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感情的培养中,施以小恩小惠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我们该如何去施恩惠呢?
有些人,他们自尊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帮助。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闲着,你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果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于接受的。这样你送去的目的就会达到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如不能“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良策。
曾经有一个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着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非常喜爱。学生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是无心之举,可是正式这一点一滴的恩惠,使得学生产生了亏欠老师的心理。从而费心思去还老师人情。叔父的字画作为回馈,正中老师下怀。可谓之两方相悦。
有一小企业的董事长的交际手腕高人一筹,善使用施人以小恩小惠的策略,而得到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他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年轻的科长,自然倍加感动,无形之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董事长却说:“我们企业公司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了,破产的破产了,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的结果。
总观这位董事长的放长线手腕,确有他“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城钓大鱼,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老本。
王次翁是个穷困落魄的文人,他有个同乡叫吕颐浩在朝廷任宰相。于是,王次翁想去巴结他,但是吕颐浩可不搭理王次翁那套。星移斗转,秦桧就任宰相,他又去巴结秦桧,秦桧了解他的情况,看出此人贪鄙可用,笑着对他说:“你和吕颐浩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表示出自己才是他的知音,并立即封他为吏部员外郎,接着又升为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会人。
王次翁对秦桧的恩德自然是感激涕零,并且日夜思念如何报答秦桧。一日,机会终于来了,秦桧的投降政策失败,招致了金人更大规模的入侵,全国上下痛斥秦桧的罪行,秦桧的地位发发可危。于是,王次翁及时出面解救秦桧了。他对皇帝宋高宗说:“前一阶段对国家大事,谁也拿不出个准主意,秦宰相及时出策,哪知受此挫折。如果更换丞相,新来人也未必比秦丞相更高明,而且新人一上台,先是要排斥异党,召收亲故,纷纷扰扰,没有一两个月休想安定下来,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别让那些小人的胡说八道钻了空子。”
宋高宗本来就是个耳朵根子软的任,再加之王次翁的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秦桧的相位保住了。秦桧对王次翁自然也十分感激,并重重地报答了他,提拔他为副宰相。秦桧对他始终是恩宠不衰,馈问不绝。
卡耐基认为:感激是人类的天性,报恩是自然的法则。如果我们在别人危难之时,雪中送炭,将会得到人家发自心底的感激。文中的几个故事,主人公无不是小恩小惠的善施者,他们对于小恩小惠的合理善施,奠定了后来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