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曾经有一项调查:“作为职场人,你最头疼的事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与上司处理关系,占30%;专业知识欠缺排在第二,占20%;而与同事的关系占到17%。新人并不为工作压力大和工作时间长而过于发憷,他们的头疼比例分别是13%和8%;对工作能力高要求带来的压力比例是11%。由此看来,各类职场人际关系,尤其是与“魔鬼上司”的不对付,已经成为上班族的最大头疼。职场人际看似十面埋伏,但你是否从改善交际这个单纯的角度考虑过解决问题呢?
在当下的职场中,“惧上”已经成为让一些人职场发展受阻的人际瓶颈。面对上司,他们存在着难以消除的距离和敬畏感,从而不自觉减少与上司面对及沟通的机会,这样往往会使上司对自己产生更大的不解或误解,从而形成职场人际中的“死循环”。
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也就是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如果逆境无法避免,危局不可挽回,那么面对现实就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对上司产生逆反心理也算是身陷逆境的一种,对上司抵触情绪很浓,AQ高的人稍事之后则会冷静下来,审时度势,理智分析和判断,从心态上消除对上司的抵触。
你是不是经常会质疑人事部门“伯乐”的挑人标准,新来的“空降”上司何德何能凌驾我们之上?是不是星座和八字与上司相冲,否则领导一直给我穿“小鞋”?职场中的你是不是认为个人的满腔抱负在上司的“打压”之下无处得以实施?自己的意图和行事总是和上司的想法南辕北辙?上司和自己的关系状况就像现实版的《傲慢与偏见》?没办法和上司正面冲突,又得不到有效沟通,久而久之,在工作当中就酿成了消极的抵触情绪,或者说“厌职情绪”。这样不管是对于单位的工作开展,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根治的办法只有试着从心态上消除对上司的抵触情绪。
其实,上司和下属之间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自己选择上司,即使是大家民主投票选出来的上司,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能的分工不一样,上司和下属之间也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摩擦。不管是怎样的上司,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们都得和他朝夕相处、同舟共济。如果你在心底里对之产生抵触情绪的话,将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很多工作不能顺利完成,上司肯定不悦,一顿批判责难之后,你的厌职情绪肯定又会加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刚入职场的人来说,这种抵触情绪就像一味慢性毒药,不及时清除就相当于斩断了自己的去路。
上班不到三个月的小王就碰到了这个问题,刚来单位的时候,小王是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结果很快他就沮丧地告诉朋友他准备要跳槽了,因为他觉得他的上司处处刁难他,无形之中大大打压他的工作积极性,如:对他的工作有点吹毛求疵,总是批评他,说话很尖刻不留半分情面。他认为这可能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导致的,于是面对一些新任务的时候,小王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方式,能拖就拖,能躲则躲,暗地里和上司较上了劲。
当与上司的关系恶化到无可挽回时,很多人会想到跳槽,但有一点不知人们意识到了没,即使跳槽到其他单位,上面也还是有上司的,这个上司很难和这个上司有天翻地覆的区别。就算是自立门户,你也要受到工商、卫生等执法部门的约束,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约束的真空地带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上面都有一个“上司”,即使是美国总统,他头上也还有议会、反对党和民众等各方面的监督,各种力量都会制约着他的抉择和行事。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都得即时消除对上司的抵触情绪,反正也逃离不了上司的领导和监管,那我们就想办法来解决吧。
首先,你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他能任职,就说明他至少在某一方面是具有优势的,比如能把握大局,有工作经验,组织能力突出等等。想象你处在他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你敢保证你的做法和产生的效果会比他的更好么?其实,顶头上司作为部门管理人员,他们的基本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领导本部门员工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二是栽培新人。每个公司企业都需要持续发展,要持续发展,就要经常补充新鲜血液,所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他们都有责任在部门内培养新人。培养新人,上司自然而然会按照他的思路和逻辑去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工作,而每个人的做事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当一方是正确的,另一方就得舍弃自己的方式去服从这一方。因此,很多上司在工作中对下属进行监督教育时,并不是他们个人的好恶,而是一种组织行为,你想啊,他没必要无缘故得罪下属,大家都是一起共事的,关系恶化对谁都没好处。
退一步说,有的上司工作方法可能有时确实比较简单,或者说欠稳妥之处,让一些职场新人觉得上司像克格勃一样地盯着自己,对自己没有一点信任感。对于这一点,你必须慢慢适应,上司有责任去监督下属将工作顺利完成,况且,很多时候,可能是自己过于敏感,以致于疑神疑鬼,上司手下肯定不只你一个人,他不可能时刻盯着你,他也有他的工作要忙。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心态放平,即使上司确实对你注意多了一点,苛责多了一点,那可能是他认为你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有点恨铁不成钢,或者你的某些工作方式有待改进,或者某些地方你让他产生了误会,等你找到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你对他消除了抵触情绪,他也改变了“过激”的方式,就可以皆大欢喜。
有些职场的初生牛犊,由于不能按照社会标准正确衡量自己,总以为自己比上司强,因此,他总觉得上司监督他,是上司怕他功高盖主,因而把这种工作方法问题上升到个人品质问题。当然,在现代职场上谁也不能排除这种妒贤嫉能的现象存在,但在一个健康正常发展的单位里,不太有可能存在那种无才又无德的管理人员,因为在一个管理水平良好的公司里,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不会闲着;无德又无才的人又不善于激发下属的工作潜力,一个团队整天碌碌无为的话,公司老板心里肯定有数;面对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老板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人占据公司重要的管理位置。
一些职场人员对自己的上司不感冒甚至积怨多多,更实际的是多检查反省自身。你老觉得上司跟你过不去,在很大程度上与你过去在学校养成的习惯有关。在学校,父母管不着,老师又不爱管,很多新新人类多少养成自由散漫和不喜欢别人管朿的习气。尽管你毕业了,进入了职场,但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人生角色的转变,让这种自由散漫的习气发挥惯性作用,可能你的个人能力很突出,但是团队合作意识却极其淡薄,所以,这些使你对上司的监督不舒服。如果你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使它们膨胀为一种抵触情绪,那只会酿成螳臂当车的悲剧,因为你的上司是你职场成长道路上的第一关,如果是在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单位的话,他甚至对你的职业生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上司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工作方式上没有一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是不可能的,毕竟圣人是稀有物种。因此,作为职场新人,你首先是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上司,一定要将他的个人品质和工作职责区别对待。任何人有机会自己选择供职单位,但都没有权力自由选择自己的上司。因此,正确明智的做法是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从自己做起,从心里深处做起,以睿智的眼光区别个人品质和工作职责,这才是现代职业人士成熟健康的工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