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无理要求或者违背自己心意的时候,我们会拒绝对方,如何去传递拒绝的信息,让对方心服口服又不会面子上难为情就是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在表达意见和感受的时候,一定要做真诚地处理,做有效地沟通。同样的一个“不”字,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谈判的对方,结果是不一样的。学者们研究表明,沟通中有一个漏斗原则,一般我们心里所想的可能是100%,嘴上说出来的可能是80%,而别人听到的最多60%,听懂的也只有40%,而他根据我们所说的事情去行动时就只剩20%了。
(与前重复)在面对无理要求或者违背自己心意的时候,我们会拒绝对方,如何去传递拒绝的信息,让对方心服口服又不会面子上难为情就是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在表达意见和感受的时候,一定要做真诚地处理,做有效地沟通。同样的一个“不”字,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谈判的对方,结果是不一样的。学者们研究表明,沟通中有一个漏斗原则,一般我们心里所想的可能是100%,嘴上说出来的可能是80%,而别人听到的最多60%,听懂的也只有40%,而他根据我们所说的事情去行动时就只剩20%了。因此自己心里所想的和最后对方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行动的,差别很大。这就更需要用真诚有效的沟通。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这就要求我们拒绝人要讲究技巧,既要拒绝对方的不适宜要求,又不伤害对方的自尊,也不损害彼此的关系。
1.使自己的“不”藏而不露
求人,不一定有求必应;人求己,也不一定都如愿以偿。如在推辞中,不仅不得罪人,反而能赢得别人的理解,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应酬术。
一个赌徒把钱输光了,就写信向他的亲戚借钱。但是,他又不想给他的亲戚留下一个坏印象。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信封背面写道:“其实,给你写这封信,我是多么后悔啊。在信寄出后,我跟着邮递员后边,想把这封信追回来。”他的亲戚在回信中写道:“既然你是这样渴望收回你借钱的信,你一定会高兴地知道我根本没收到它。”对于这样的人,拒绝是最好的办法,但拒绝方式是要斟酌的。如果他是一个虚伪的人,那么就利用他的言词,抓住他的把柄,给他以迎头痛击,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知难而退。相传,大戏剧家萧伯纳派人送给首相丘吉尔两张戏票和一封短笺,上面写道:“来看我的戏吧,如果你有朋友就请带上一个。”丘吉尔不愿接受这个邀请,于是找人答复道:“首场演出我没有空去,但我愿意第二天晚上去看,如果你的戏还演第二场的话。”
“不”字谁都会说,但怎样说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使自己为难,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拒绝他人,最困难的就是在不便说出真实的原因时又找不到可信而合理的借口。那么,不妨在别人身上动脑筋,比如借口家人方面的原因。
日本一所“说话技巧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亦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拒绝,不仅要晓之以理,委婉地陈述原因,还要诉之以情,特别是诉之以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方将心比心,即使自己的需求未满足也不宜动怒。
从交际的角度看,既推辞了别人的邀请,又没有失礼,这就是艺术。而那种简单的所谓直爽式回避或否定——留给人的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感觉,有损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每个人都应学会积极的应酬术——拒绝,它能使你失而复得。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当别人提出要求时,他们不好意思张口说“不”,因为这样很可能会伤害对方的感情,造成两个人关系疏远。但是如果答应了别人的要求,自己确实有难处,或者自己的利益会损失很大,这时,我们就应该拒绝别人。但是拒绝别人也要考虑对方的情感,尽量做到不伤害双方的感情。
怎样说“不”,的确是一门学问。如果能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不让对方丢面子,让人非常体面地接受拒绝,就是非常得体的拒绝了。
当一个推销员上门推销时,一个女士的态度礼貌而坚定:“我的婆婆不让我在家门前买任何东西。”你瞧,我不买你的商品,不是因为我不愿意掏腰包,而是为了保持和婆婆良好的关系。这样一来,推销员既不会因为没买他的商品而怨恨你,同时也感到再说下去也是白费口舌,只好作罢。
当有人请求你的帮助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尽量给予帮助。但碰巧实在无能为力的事,你无法给予对方帮助,也不要急于把“不”字说出口。不要使对方感到你丝毫没有帮助他解决困难的诚意,否则,你在别人眼中会是一个自私而缺乏同情心的人。
拒绝别人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明确拒绝,而且要委婉,使自己的“不”藏而不露。
2.对方纠缠,幽默拒绝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头,碍于一时的情面,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
有个美国故事很有趣:语言系大学生汤姆对别人的要求从来不拒绝。一天,他的姨妈进城,让他管一餐午饭。姨妈进了一家豪华的餐馆,点了一大堆价格不菲的菜。汤姆虽囊中羞涩,却不好意思说“不”。吃罢午饭,汤姆付过钱,已是身无分文了。姨妈笑道:“孩子,你的心肠太好,可你也太傻了!我问你,你是学语言的,你知道世上什么词最难说?”汤姆一脸茫然。姨妈说:“是‘不’字,我知道你的钱不多,我一直等你说‘不’字,可是你始终没说。你要想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就必须学会说‘不’字,学会拒绝。”
这个故事,其实也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中的许多人就不善于“拒绝”,不好意思说“不”,结果,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吝啬的地主叫仆人去买酒,仆人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仆人提着空瓶回来了。地主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仆人从容地回答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地主想不花钱喝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而如果仆人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或者可能受到地主的严厉斥责,或者自己贴钱给地主买酒喝。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在20世纪70年代未向他求学、求教的人就已经很多了,以致先生住的小巷终日不断脚步声和敲门声,惹得先生自嘲曰:“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
有一次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又怕有人敲门,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四句:“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先生虽然病了,但仍不失幽默。此事被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知道后,华老专门画了一幅漫画,并题云:“启功先生,书法大家。人称国宝,都来找他。请出索画,累得躺下。大门外面,免战高挂。上写四字,熊猫病了。”
这件事后来又被启功先生的挚友黄苗子知道了,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朋友,遂以“黄公忘”的笔名写了《保护稀有活人歌》,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歌的未段是:“大熊猫,白鳍豚,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不动之物不活之人众何保护起,作此长歌献君子。”呼吁人们应该真正关爱老年知道分子的健康。
不好正面拒绝时,只好采取迂回的战术,转移话题也好,别有理由也可,主要是善于利用语气,幽默拒绝,不致撕破脸。比如,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由于先前对方在心理上已因为你的同情使两人的距离拉近,所以对于你的拒绝也较能以“可以体会”的态度接受。
我们来看一个谈判的例子。
双方在刚开始一切都还比较顺利,最后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价格上,甲方希望尽量少花钱,多办事,而乙方坚持的底线不能降,双方出现了僵局。在这紧要关头,乙方拒绝了对方的提议,并告知对方,事情的确很难决定,无法再让价了,如果坚持降价,乙方只好暂停谈判。说完之后,乙方撤离了谈判现场。
之后,乙方给对方的老总打了一个电话,(因为对方的谈判人员是被授权来参加谈判的,谈判出现了僵局,回去没法交代。乙方也希望能把合同签下,有个结果。)告诉他,所有的问题都达成共识了,唯一的是价格,并告诉他,他的人员非常优秀,为了共同的基础双方一起研究,达成了很多共识,但对价格不肯放松。把这个信息告诉对方老总的目的是帮助他的谈判人员免遭老板的责怪,因为谈判出现僵局,老板会怪罪他们,这个电话可以帮助他们,他们会因此而感激乙方,可能会有利于第二天的谈判。
在肯定了对方的谈判人员之后,乙方又告诉对方老总,虽然谈判陷入僵局,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合作成交,希望老总有时间直接来谈,因为这不是其下属的权利范围,希望约一个时间再谈。考虑到对方的谈判人员向领导汇报和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乙方把时间约在第二天的晚上下班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到第二天上班时,他的下属一定是怀着惴惴的心情,去找他的总经理汇报工作。但乙方打过电话之后,总经理一定不会责难他的谈判人员,说对方谈判人员已经打过电话了,你们处理得非常好。这些人会如释重负,因此而感激乙方,这样谈判的气氛就变愉悦了。而且甲方沟通之后也发现现在的价格是乙方的底线,甲方就会抬高价格。这个结局果然在乙方的预料之中,第二天晚上他们的老总只通过电话就与乙方把价格谈妥了。
我们看到,乙方的做法相当明智,首先肯定对方获得了对方的好感,然后明确目标讲出自己的要求,不失方法又显得十分真诚。
小D承包经营了一家新技术开发公司。几年来,他市场瞄得准,技术开发战略决策恰当,科技力量雄厚,经营管理科学,使得企业产值和利税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极好。因而引得许多人都想往这个单位钻。
一天,他的一个老上司打电话,向他推荐一个职员,问能否接收。碍于面子,他就让老上司带着求职者来面试。面试结果很不理想,进入公司吧,养了个庸才,而且会破坏公司用人制度,进入口子过大过松,会影响公司长远发展;不接收吧,老上司以前待自己不错,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小D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朋友为小D指了一条明路,三个原则是要遵守的:
(1)从大处、长处着想,应当拒绝。
(2)要摆明单位实际情况,让老上司及求职者明白不接受的客观原因。
(3)要顾全老上司的面子,免伤自尊和和气。
那小D是怎么做的呢?小D首先请老上司和那个求职者参观了解了一下公司工作室各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接着向老上司汇报了公司的发展情况,今年的承包合同指标。他是这样说的,“老上司,前几年,在你的指导下,公司发展很快,公司上下都非常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年初,我们按照你的指示修订和加强了管理制度和岗位用人制度,效果非常好,希望您能继续指导。对于您介绍的这个小伙子,所学专业不对口,公司研究没有通过,也是怕影响今年承包指标的完成。如果有别的合适单位的话,我再想办法让他去试试。您看这样好吗?”
小D通过让他们了解实际情况,明确地说出事实,“开诚布公”地拒绝了,即使不拒绝,求职者也很可能会畏缩。小D搬出老上司指导而定的制度,既大大恭维了老上司,给了他很大面子,同时又以制度和合同指标给老上司指出了两难境地。此外,他提出本单位不适合,还有别的单位可能接收,留给对方一个后路。
让对方了解实际情况和难处,开诚布公地拒绝,使对方相信你的真诚;要给对方留下面子,切不能伤人自尊;力求使对方释然、高兴地退下。这样的拒绝既不会让人难堪,也不会让你有矫情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