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计名探源】空城计计名来源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话说,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两千五百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位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即传今道:“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自守卫在城上巡哨,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杀!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为百姓打扫街道。如果魏军到时,不可乱动,我自有计谋对付。”
传令下去后,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书童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抚琴演奏。
魏军的前哨急忙将这个情况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进,自己飞马向前了望。果然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神态自若,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一个书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仅有二十余名百姓,低头打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他儿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故意这样的?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板着脸说:“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有重兵埋伏。我们若冲进去,必定中计。你们懂得什么?还不快退!”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哈哈大笑起来。众官员问他说:“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今统率十五万精兵来到这里,见了丞相,慌忙撤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见我们这样镇定,怀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险,只因为不得不这样啊!”
后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这次摆的是个空城计,非常后悔。
空城计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力弱的一方故意显示自己虚弱不设防的弱点,使敌人反以为自己已有准备,而不敢贸然进攻,渡过难关的一种计谋。
【古代战例】
楚郑最早唱“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而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楚攻郑战役中双方就使用了“空城计”。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66年,楚国令尹(即宰相)子元发兵车六百辆去攻打郑国,直逼郑国国都。
当时的形势是楚强郑弱,郑国危在旦夕。于是郑国的群臣一片慌乱,有的主张请和,有的主张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但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
危急时刻,郑文公听取了谋士叔詹的建议,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援,一面索性将城门大开,让百姓任意出入,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到这种情景,就怀疑其中有诈,不敢贸然进入,于是按兵不动,扎营等待时机。
这时,传言郑的盟国齐、宋、鲁等的支援军队将马上到达。楚子元害怕腹背受敌,就下令连夜撤兵。为防止追击,楚军撤离时,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还故意将军营帐幕原封不动地留在原地。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观望,告诉手下:楚军已经撤走。众人不信。叔詹指着对方军营中旗杆上的乌鸦说:如果楚军没有撤离,那么他们的士兵就会来来回回地走动,早就把停落在旗杆上的乌鸦给吓走了。他们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们,急忙撤兵了。
【古计今用】
毛泽东上演现代“空城计”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也曾利用新闻战成功地使用了一次“空城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突袭石家庄的阴谋。
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从城南庄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同以刘少奇和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从此,西柏坡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
1948年10月,傅作义准备出动近十万大军和骑兵突袭我党中央首脑机关。
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中央军委获悉敌情后,很快作出了迎击敌人的部署:西柏坡的警卫部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掩护党中央、毛泽东安全转移。中央机关也做好了转移的准备工作。华北军区直属第七纵队主力快速行军,赶到保定以南迎击敌人。
虽然为迎击敌人进犯做好了准备,但距敌人10月28日拂晓发动总攻的时间只有三天。而解放军的回援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少则一天,多则五天,情况仍然十分危急。
10月26日,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看。”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们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
毛泽东说:“我们不妨也来个‘空城计’。通过新华社把蒋介石、傅作义的阴谋公开揭露,并把我华北军民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公布出去。还要指出:你傅作义倾巢出动,还要不要北平了?这样,他们就会丧失进犯的信心,甚至不敢来犯。”
周恩来赞同地说:“这一计太好了!”
于是毛泽东拿起笔,很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评论中把傅作义侵犯石家庄的种种计划予以揭露,包括敌军各部队番号、将领以及作战计划予以公布,号召解放军和民兵在二天内,做好歼灭敌人的准备云云。
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出去了,傅作义一听,大惊失色,发现我方竟对他们的绝密计划了如指掌,并有了歼灭部署。于是,他连忙悄悄将刚开出来的部队撤回北平。
这出现代“空城计”圆满落幕。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依然在西柏坡指挥着全国解放战争,直到进入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