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有关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在高三第一学期对新课改的八大领域进行“中学学科水平测试”,并以适当比重计入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中。“这有点类似过去的‘会考’,但不像过去那样由各校出题,流于形式,而是全省统考统一出题。”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说,“这个考试不是具区分度的选拔考试,而是一种水平检查,让中学教育首先是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然后才是一个大学新生。”
因此,他建议“会考”要公平地由省考试中心组织,考核内容为基本知识,可以不出成绩,只以A、B、C、D等评价,不再增加学生负担,但要作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哪怕只有10%,也能避免使新课改的部分模块教学“形同虚设”。高考则应该着重其选拔性功能,让学生在自己的自选科目中凸显特长。
(第四节)普通高中新课程前景展望
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将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可以预见,在21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简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点,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二、高中新课改:怀揣着希望上路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半年来,成效如何?面对书山题海与升学的压力,高中学生能做到真正的减负吗?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与实施?
这一系列的问题,全社会都在关注,也牵动着学生、家长、教师的神经,人们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契机。因为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信号——中国教育真正扯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
但是,任何改革都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期策划,我们就请来了参与此次课改的教师、学生及他们的父母,请他们谈谈这半年来的感受,希望这个互通有无的平台,可以为新课改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从2004年秋季起,全国开展了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省是参与此次课改的省份之一。全省所有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学生实行学分管理,可跨班级选修课程。
(一)教师:在理想与现实中跋涉
高中新课改实施的这半年中,教育工作者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试图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带领学生迈入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真正让素质教育的优势体现出来。
下面这位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新课改的明天,渴望交流的心情同样迫切。
语文课改的困境
权衡良久,一声叹息,不得不以“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这两个词作为发篇之语。
课改之后,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学生思维活跃了,发言积极了,积极性提高了,交流与表达也丰富了。但就教学层面而言,语文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就时间安排看,一个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任务是相当艰难的。它注定了语文教学只能快速地往前跑,速度是第一要务,“赶课时”成了语文教师的口头禅。时间紧迫,内容繁多,这样一来,顾此失彼,是语文教师无法逃避的伤痕;厚此薄彼,是语文教师无可奈何的选择。语文老师的基本战术,是游击战争的策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阵地战、攻坚战,没有哪几个语文老师耗得起,也相信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舍得消耗。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进程要求,我们除了遵从,无法规避。学生的时间,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再给学生强加语文的课时,一则于心不忍,二则实在水泼不入,针插不进。而三年的初中课改,打下的基本上是一个“大”语文的底子,到了高中,迫于考试,我们又不得不把这一成果,拉回到“小”知识的轨道上来。这样,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课改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到底在“大语文”和“小知识”之间,杠杆该往哪边压,天平该往哪边倾斜?教改的趋势,引导着我们往“大”语文的方向扩展推进;现实的环境与考试的机制,又逼着我们往“小”语文的方向压缩退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可能不是一个很严谨的问题,也很可能没有明显的尺度和刚性的标准可以衡量和判别。但它绝非一个伪问题,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问题具有方向性和分水岭的价值。在以往语文课时相对宽裕、考试标准较为明确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可以遮盖得住,其矛盾,会以一种比较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现在,这个问题的解决,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教育可以没有定则,但必须有原则。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尽量尽快地明确:语文老师的教学,到底应该是“大”,还是应该“小”?
这个问题的困惑,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学时的瞻前顾后,怕狼怕虎,手脚被无形的锁链捆住,无法尽情尽兴地施展。而他们即使知道前进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时,头上却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那就是考试!“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学生的流行语,却又有谁想过,教师,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分”与“考”通过学生,间接地作用于教师身上,带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创伤。你按“大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可是命题与考核,是“小知识”的路数与体系。这样下来,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按照教育的规律,切实地朝“大语文”的方向走,则须极大地改变以往的考试模式,包括其形式和内容。这种改变,必须是大刀阔斧的。如果固守“小知识”路线,则课改的春风就不度玉门关了,课改就会沦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和一场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选择会教会我们何去何从。可是,这个时间要多久?一年,二年,三年?
语文课难教的症结在哪里?说穿了,说透了,千言万语一句话:语文会怎么样考?语文学习该怎么样评判?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解决了语文教师工作中“大”与“小”的困惑,也解决了本文开篇所说的语文教师“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苦恼。
该来的,我始终相信它一定会来。只是,期待的心,迫不及待。只想说一声,请快点来!
(二)家长:喜忧参半话课改
中学教育多年以来不断进行改革,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课程设置,都更趋科学性、人文性。孩子成为了新课改中被关注的对象,最欣慰的当然是一直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但欣慰之余,他们的困惑不减。为此,我们特邀请了几所学校的老师,就家长们所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解答。
困惑之一:教改的执行者——老师,能否真正以新理念实施新教改
翠园中学高一学生家长李秀萍:多年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在老师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如果新课改只是冠以教改之名,而老师又行传统教育之实,那么孩子的教育不是陷入了误区?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的启动,教师直面新教材的巨大变化,以及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师角色转变等诸方面的挑战,校本科研平台越来越成为同伴之间进行教学研究的需要。我校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两个方面新的尝试,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灰色地带”加大工作力度。学校多次派出行政及骨干教师直接参加国家级培训、与课改专家实现近距离对话,理解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实现课程研发人员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校主体文化基础与现实课程资源条件的分析,将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物化为本校的个性化高中课程方案,力图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使学校获得的课程权利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全校师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高中新课程形象。
同时,将新课程理论的专家语言向实践者的话语转变,使全校教师得到更贴近本校教学实际的新课程培训,与高层次外请专家的培训形成互补。也为能够卓有成效地进行校本教研,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来自实践者本身的思考,更容易引起同伴的内心共鸣,带来实践操作层面的行为变化,促进了“积极了解新课改、从容审视新课改、交流辨析新课改”的思考、探索之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