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原则。普通高中教育学分制的实施,必须有利于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充分的”和“高质量的”高中教育环境,全面提升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多元组合功能、多种选择性和个性化教育特点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高中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形成,促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良性激励机制的形成。
以高中课程改革的“多样化、选择性和个性化”为目标,以高中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核心,以“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与优势”为条件,构建高中学分制管理制度和学校实施的保障系统。
促使“改革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要求的实现。营造一个开放、主动和受教育者真正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性和研究性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
面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的社会需要,逐步改变高中教育以“升学为目标”的“淘汰式”教育模式,面对全体学生,正视和承认学生在中学阶段发展素质上的不平衡性和个性差异,实施“选择教育”、“分类指导”,使学校教育尊重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发展需要,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的智能特点,创设最有利其健康发展的教育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找到自我,得到发展”。
2.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目标。学分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和建立学校教育良性的激励机制。其实质是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学校教育在制度上形成一个激励机制;同时为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
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制度。学分制改革是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强调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制度建设”,强化“为高中教育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服务”功能;简化过于繁复的学分评定计算。“自主性、选择性和个性化”管理模式,是学校帮助和指导学生实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从中“找到自我,找回自信”;学生根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学习时间、自主选择主讲教师,从而在制度上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学分制要求学校开设的课程能保证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予以认可。为满足和吸引广大学生选课的要求,必须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去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个性化”,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必须加强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注重对高中生个性化和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息性”研究;注重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社会认同性”的研究。
四、学分制实施办法
指导思想: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利于高中课程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与操作的科学、规范、简便、易行。
实施办法:
明确分工,分块负责;灵活掌握,激励奖优;分段汇总,统一管理;
1.学分结构及设置我校学分分为合格学分和奖励学分。合格学分作为核定毕业的标准,奖励学分作为评价优秀的标准。合格学分的设置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分配各类课程的学分。(1)必修课中的学科类课程和限选课的学分按各科的课时和其在课程计划中的比例核算学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核定后登录,由教务处负责管理统计。(2)必修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根据课时及其性质,每学年核计为12学分,由任课教师对其学习的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予以审核认定后,交教务处登统纪录。研究性学习的学分分为三部分:①参加培训,认定研究课题——2分;②研究过程——4分;③研究成果——6分;合计12学分。(3)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均为必修课,学生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必须参加,凡按学校的要求参加的学生每学年可分别得到相应的学分:劳动技术教育——5分(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社区服务——4分(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实践——5分(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上课程的组织和管理主要由德育处负责,教务处和其他部门协助进行,然后交教务处登统纪录。
2.任选课、活动课类课程学分比例:(1)地方和学校选修课中的学科类课程每学年安排32~40课时,根据学生选学和上课的表现核计学分6~10分,由任课教师予以审核,交教务处登统纪录。学生每学期选学一门选修课程,上满16课时即可获得5学分,一学年选学两门选修课程,修满32课时即可获得10学分。教务处每学年末将以上各类课程的学分汇总后记入每个学生的学籍簿。根据高中课程计划,每学年每个学生各类课程的总学分约为150分,只有达到此基本学分该生才能升入下一年级学习。
3.奖励学分的设置。实施学分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个性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因此在学分的管理上既严格又要灵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给学生以挑选自主的余地,并设立“奖励学分”鼓励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学生。奖励学分的给予,需经指导教师推荐,主管部门审核、报学校批准后方能给予。(1)奖励学分的范围:学科类、科技类、体育类、文艺类、学生干部。(2)奖励学分的使用方法:奖励学分在选修课、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范围中使用,可以跨学期跨年度使用。(3)奖励学分的审核管理范围:①学科类——各学科申报,凭获奖证书,由教务处负责审核认定;②科技类——由获奖人指导教师申报,凭获奖证书,由德育处负责审核认定;③体育类——由获奖人指导教师申报,凭获奖证书,由体育组负责审核认定;④文艺类——由获奖人指导教师申报,凭获奖证书,由德育处负责审核认定。
4.学分汇总管理方式:(1)活动课、选修课的学分采用学分册进行管理,每学年末有各班学习委员将任课教师签字后的学分册收齐后上交教务处;(2)学科类必修课的学分由任课教师核算后,登录在计分册上后交学科组长汇总,期末交教务处;(3)研究性学习的学分由任课辅导教师审核后,由各班学习委员汇总上交教务处;(4)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学分由德育处负责审定后,组织班主任汇总;(5)体育类的学分由任课教师负责审定后,交体育组汇总审核,由各班学习委员汇总登录;(6)文艺类的学分由辅导教师负责审定后,交德育处汇总审核,由各班学习委员汇总登录;(7)奖励学分由各负责部门上报教务处,经学校认定审核后在登统入册。以上各类学分登统后,统一由班主任审核无误后交教务处汇总登录在《福建省福州二中学生学分登记卡》上。
五、实行学分制的局限性和制约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市场。实行学分制,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各得其所地发展,并不排斥较高的升学率,但它的目标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四有”的新一代,而不是追求把所有学生都送进大学。但是,上大学在当前毕竟是社会成员取得谋生手段和社会分层的重要渠道。为上大学而上高中,这是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求,甚至是唯一的追求,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其合理性。而能否升学,在当前主要取决于高考成绩。学分制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这就大大削弱了学分制的导向和制约功能。另一方面,近几年的“高中热”和生源高峰,使得各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学额爆满,导致超级大校、超级大班,使得学分制中的分层教学、个别跟踪指导难以实施。
2.办学条件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规模庞大,教育投入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从总体上讲,目前普通中学的办学条件还不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包括校舍、场地、设施、师资,而且城市和农村,平原和山区差异很大。有些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还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即使是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无场地设施,教师奇缺,课程无法开设,活动无法开展,更无从谈及要求学生取得学分。
3.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操作办法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反映在选修课、活动课上。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开设课程,一方面要研究课程组合的优化。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开设课程是“卖方市场”。学校有条件开设的课程在必修课、活动课中重复设置,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够,针对性不强。在评价标准上重在量的考核,质的考核较模糊。如思想品德类教育课,如何考核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如何测评学生“内化”的程度,目前主要还是统计学生活动的参加率,参加了就记分,效果如何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在一些科技类选修、活动课的教学要求上,深度和广度的“度”如何把握需要研究。如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操作,还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甚至要求学生懂得编写程序,制作软件?在操作的可行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有的学校课程设置庞杂,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多。这些问题不解决,容易使学分制误入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