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棚里放出来以后,有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我成了燕园中一个“不可接触者”。……一天,我的孙子发烧到40℃,老祖和我用破自行车推着到校医院去急诊。一个女同事竟吃了老虎心豹子胆似的,帮我这个已经步履蹒跚的花甲老人推了推车。我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如吸甘露,如饮醍醐。这件事这个人我毕生难忘。
——季羡林
在季老的《牛棚杂忆》中,季老多次提到一些在危难中对他进行帮助的人。虽然那些帮助在现在看来,微乎其微,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当中,这帮助显得异常可贵,故此季老对这些“恩公”,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终身感激之情。而我们从季老身上,也看到难能可贵的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是一首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感人歌曲,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台湾,一对靠捡拾垃圾为生的贫穷夫妇某日在垃圾堆里发现一个奄奄一息的弃婴,虽然他们生活已经非常困难,但夫妇二人仍旧将女婴带回家精心照料。当女孩长到六七岁时,养父过世,临死前要求妻子一定供应女孩上完大学,妻子答应了丈夫的临终要求。
如是,养母节衣缩食将女孩送入大学,并每月给女孩寄生活费,写信鼓励女孩好好学习。女孩也一直非常努力,期待有朝一日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养母过上宽裕的生活。于是,4年的时间里女孩埋头读书,毕业后回家看望养母时,却发现母亲在两年前已经病死。她在母亲死后两年内收到的书信和生活费,都是母亲提前准备后托付邻居寄送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女孩再无机会报答养育之恩。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故事中养女之于养母,所以歌词在最后写的是“珍惜”这个主题。
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这是为人的本分。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为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的大将军韩信,在未得志之时,生活困苦,每天就靠到河边钓鱼为生。但是,钓鱼这件事情并没有保障,所以韩信常常饿肚子。一位漂母看到处境艰难的韩信,心生怜悯,便经常省出一碗饭给韩信吃。
韩信铭记漂母的恩情,日后帮助刘邦打下天下飞黄腾达后,便命人送酒菜给漂母,当然还有黄金1000两以报答昔日“一饭之恩”。
感恩,其实是生命的一种本能。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周芷若的关系,实际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一饭之恩”。在少年时代,经常受人欺负的张无忌没有朋友,到处受到嘲讽和耻笑,只有周芷若给他端了一碗饭。所以,长大之后的张无忌一生都感激周芷若,并对周芷若的很多过分行为加以纵容和姑息,无论周芷若犯下什么弥天大罪,张无忌都不会去嫉恨,相反,他心中永远对周抱着一种亏欠心理。
这就是少年时代“一饭之恩”对张无忌的无敌影响力,这种理解、同情、怜悯凝在一起的恩情,像一种基因一样根植在张无忌体内,让他终身无法忘怀和超脱。
在我们古典民间故事当中,很多描述的也是感恩主题,例如著名的《白蛇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冷血且邪恶的白蛇,也拥有报恩的本能,冒着被压雷峰塔的危险,践行自己的做人(或是做蛇)信念。
知恩图报,无论是正统的主流文化,还是生于乡野的民间传统,都把感恩看做人格人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是因为感恩而做了错误的事情,做了愚蠢的事情,也能获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个感恩戴德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一个忠贞不贰义放曹操的关公云长,而作为对立面的人物形象,则给了曹操一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丑恶嘴脸。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广大群众的情感倾向。所以,我们尊重诸葛孔明,拜关公为关二爷,并全然不顾白蛇的妖精身份,许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
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既是生命之本能,也是做人之本分。但是,就感恩这个主题来说,感恩对象绝不仅仅限于给过我们实质性帮助的人。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周围的人,我们应当拥有感恩的心。
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要感恩的人和事很多。我们的父母、家人、朋友、同事,我们的国家、社会、单位。我们感恩世界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知识和智慧,给了我们从少年走到成年再到衰老的生命历程。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恩,或者说,当你用感恩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时,生活就会变得美好一些。
感恩节的时候,有位先生垂头丧气地找到牧师抱怨:“都说感恩节要对上帝报以感谢之心,但是现如今我失业在家,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可感谢的呢?!”
牧师听了抱怨不动声色,只是递给对方一张纸和一只笔,并说:“把我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看看你还有什么。”
接着牧师开始提问。
第一个问题,牧师问:“你有太太吗?”
他回答:“是的,我有太太,在我困苦贫穷时,她不但没有离开我,反而更加爱我。这让我感到非常愧疚。”
第二个问题,牧师问:“你有孩子吗?”
他回答:“是的,我有3个可爱的孩子,尽管我不能给他们吃最好的食物,穿最漂亮的衣服,但他们都勤奋刻苦,非常争气。”
第三个问题,牧师问:“那你胃口怎么样?”
他回答:“因为没有钱买足够的食物,我只能吃七成饱。但,我的胃口却一直很好。”
第四个问题,牧师问:“你睡得怎么样?”
他回答:“呵,每天一碰枕头就睡熟了。”
第五个问题,牧师问:“那么,你有朋友吗?”
他回答:“没错,我有朋友,他们知道我失业后,经常给我提供帮助,但我无法回报他们。”
问题问完,那位先生发现自己纸上写着:我有好太太;我有3个好孩子;我有好胃口;我有好睡眠;我有好朋友。
牧师这时说:“祝贺你!感谢我们的上帝,他是如何的保佑你,赐福给你!所以你现在可以回家了,记住要感恩!”
那位先生回到家,默默地想着刚才的对话,照着久违的镜子,发现里面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啊,我是多么消沉,多么邋遢!”随后,他开始整理自己,振奋精神,带着感恩之心重新投入生活,并很快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有时候,我们对社会对朋友乃至帮助过我们的人冷漠视之,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从没得到过什么,然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得到了许多,只是不懂感恩而已。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演了故事中那位先生的角色。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这样一来,我们错过的并不是感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才是感恩的真正意义所在。